第134章 龍鳳謀天下
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 作者:滿地是菠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龐統心知:
當今天下大勢,曹操一家獨大,勢力橫跨中原九州。
可謂雄踞宇內,威震八荒!
雖說主公於南陽之地三次大敗曹操,但皆未動其筋骨。
今主公既得荊州,雖勢力漸盛,根基初立,然較之於曹操,仍不可同日而語。
曹操正欲於漢水訓練水軍打造戰船,以南下吞並荊州。
這時候,最應該做的是什麽?
當然是轉移仇恨,猥瑣發育,並想盡一切辦法把江東和自己綁在一起。
哪怕在特定的時候,舍棄一些利益,以維持聯盟勢力的長久發展。
如此方有良機蟄藏守拙,蓄勢待時。
待來日,曹營之內生變,方可乘勢而起,興複漢室,重續炎劉之盛。
可觀諸葛亮隆中之對,其謀甚壯,直陳霸業,於荊益之地高舉旗幟,建營奪地,毫不畏懼樹敵招怨。
這,不是龐統認識的那個諸葛亮。
“孔明,汝當知,曹操已視主公為首要勁敵。若孫權亦來犯,我荊州疲於兩線禦敵,實難有拓展之機。如此,又將何以興複漢室?”
諸葛亮笑著點點頭:“我知道。”
“你知道你還要這麽做?”
諸葛亮看著略顯激動的龐統:“士元,我且問你一句。倘若彼時你在江東,為孫權之謀士,你又會如何?”
龐統沉吟有頃,迴道:“若吾身處江東,必告孫權,當與主公締盟。且盟成之後,共伐曹操,所獲戰果,彼此均分。”
“倘若不分,你又如何?”
龐統一怔,沒想到諸葛亮竟如此迴答。
當前局勢,江東偏安一隅,荊州卻為四顧之地。
東有孫權,西有劉璋,南有士燮,北有曹操,西北還有上庸三郡。
縱難克曹操、孫權所據之地,然亦大有可能將餘之三處,收歸己屬。
而到時候,要平分,又能怎麽平分?
難不成,要將部分荊州和交州割讓給孫權?
這並非不是個辦法。
可人家不同意,又會怎樣?
龐統沉思良久,說道:“我亦會勸誡孫權,當以大局為重。前番所言崇垣厚壁,廩實糧豐,韜光以待之策,便可用之。彼時看二虎相爭,以獲漁翁之利。”
諸葛亮又點點頭:“倘若,孫權不肯,非要相攻於我,又當如何?”
“別無他法,唯苦勸之!倘若非攻不可,亦不可將事做絕。當留有轉圜餘地。”
諸葛亮迴想夢中之時,又輕輕的歎了一口氣。
“倘若孫權偏要將事做絕,又當如何?”
“如此,則顯其目光如豆,實非能成王霸之業之主!至於我……”龐統長歎了一口氣。
看得出,他也不知道該如何。
“然吾雖鄙薄孫權為人,卻也深知其非昏庸愚昧之主。若忠臣進諫,言辭懇切且委婉得宜,他亦能聽而納之。”
“倘若從一開始,這忠臣良言便言辭峭刻,犀利刻毒,孫權此人又會如何?”
“這哪有這般……”
猛然間,龐統想到了什麽。
他看著諸葛亮,表情無比震驚和詫異。
再往深了去想,竟覺細思恐極!
“孔明啊孔明,你這是要把江東……一分為二啊!”
“江東不乏如士元之明睿通達之士。彼等本心,固不欲如此,然天下大勢,時運所趨,一旦局勢至此,亦難以阻遏。所以……”
說到此,諸葛亮展顏一笑,複添新茶,輕嗅茶香,悠然道:“是以非孫曹聯盟以禦劉,實乃孫曹聯盟以禦孫劉也。”
“如此……”
龐統瞑目凝思,久未言語,將諸葛孔明之布局,於心中反複推衍和斟酌。
再睜開眼睛時,眼神中終於浮現出肯定與敬佩。
龐統亦擎起茶盞,麵露慚色,搖頭喟歎:“世人皆道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齊名並論。今番相較,方覺我空掛鳳雛之名,實遠不如也!”
“士元過謙矣!以主公之大業論之,不可無士元襄助!”
“那你說說,有你在,我又能做啥?”
“取天下之宏業,必合眾軍而並起。
一師之軍,須有善於謀斷,決勝戎機之帥才,亦要有運籌帷幄、料敵於先之謀士,文武相成,方相得益彰。
唯其如此,方足與曹操、孫權之勁旅相頡頏。
待大業既定,又要有先生這樣的經天緯地之才,治國安邦,方能重現大漢輝煌。”
龐統捏須頷首:
“故而,汝遣關羽、徐庶戍守江北,令趙雲、蒯越屯駐上庸。此既為成戰略之要,亦欲磨礪三軍主將與謀主之士共事,使上下和融,同力協契,以成強軍。”
諸葛亮笑道:“士元知我心也!”
龐統伸伸懶腰:“既如此,我當與哪位將軍攜手領軍啊?”
諸葛亮微笑頷首道:“三將軍秉性豪邁,率直勇毅,且敬賢禮士,對飽學之士禮遇有加。士元則智計卓絕,才思敏捷,亦深諳民間疾苦,頗通世情,毫無迂腐之氣。
汝二人情趣相投,日後於軍中協同,必能相輔相成,共創奇勳。”
“三將軍?你是說……張飛?”
“如何?”
龐統沉吟:“不妥,那張飛……”
龐統憶及他偷酒之事,龐統欲言又止。可張飛為人仗義,危難之際從不退縮,龐統一時難以定論,便將話咽了迴去。
“三將軍性情莽撞,旁人勸他不得,唯獨士元足智多謀,自有禦其之法。”
龐統苦笑著點點頭:“也罷,卻不知此番交付於我何事?”
諸葛亮輕搖羽扇:“交州地處南疆,僻遠荒蠻,向為化外之地。
士燮、吳巨等勢力盤根錯節,各據一方,互不相讓。
今孫權亦有南顧之意,正打著交州的主意。
若得三將軍與士元先江東而南下,必能傳檄而定,一舉將交州入囊中,拓吾主之疆土,壯吾軍之威勢。”
“你和主公說過讓我去交州?”
“未曾,士元明日可向主公請命!主公信君之才,必得應允。”
“嗯嗯,你倒是不貪功!主公到時可謝我不謝你!”
諸葛亮笑了笑:“無妨,皆為主公大業,豈在虛名!”
龐統嘴角浮起一抹輕笑,又轉瞬斂去,沉聲道:“此段時日,汝且安心為吾主治理荊州!三月之期,交州必屬主公也!”
當今天下大勢,曹操一家獨大,勢力橫跨中原九州。
可謂雄踞宇內,威震八荒!
雖說主公於南陽之地三次大敗曹操,但皆未動其筋骨。
今主公既得荊州,雖勢力漸盛,根基初立,然較之於曹操,仍不可同日而語。
曹操正欲於漢水訓練水軍打造戰船,以南下吞並荊州。
這時候,最應該做的是什麽?
當然是轉移仇恨,猥瑣發育,並想盡一切辦法把江東和自己綁在一起。
哪怕在特定的時候,舍棄一些利益,以維持聯盟勢力的長久發展。
如此方有良機蟄藏守拙,蓄勢待時。
待來日,曹營之內生變,方可乘勢而起,興複漢室,重續炎劉之盛。
可觀諸葛亮隆中之對,其謀甚壯,直陳霸業,於荊益之地高舉旗幟,建營奪地,毫不畏懼樹敵招怨。
這,不是龐統認識的那個諸葛亮。
“孔明,汝當知,曹操已視主公為首要勁敵。若孫權亦來犯,我荊州疲於兩線禦敵,實難有拓展之機。如此,又將何以興複漢室?”
諸葛亮笑著點點頭:“我知道。”
“你知道你還要這麽做?”
諸葛亮看著略顯激動的龐統:“士元,我且問你一句。倘若彼時你在江東,為孫權之謀士,你又會如何?”
龐統沉吟有頃,迴道:“若吾身處江東,必告孫權,當與主公締盟。且盟成之後,共伐曹操,所獲戰果,彼此均分。”
“倘若不分,你又如何?”
龐統一怔,沒想到諸葛亮竟如此迴答。
當前局勢,江東偏安一隅,荊州卻為四顧之地。
東有孫權,西有劉璋,南有士燮,北有曹操,西北還有上庸三郡。
縱難克曹操、孫權所據之地,然亦大有可能將餘之三處,收歸己屬。
而到時候,要平分,又能怎麽平分?
難不成,要將部分荊州和交州割讓給孫權?
這並非不是個辦法。
可人家不同意,又會怎樣?
龐統沉思良久,說道:“我亦會勸誡孫權,當以大局為重。前番所言崇垣厚壁,廩實糧豐,韜光以待之策,便可用之。彼時看二虎相爭,以獲漁翁之利。”
諸葛亮又點點頭:“倘若,孫權不肯,非要相攻於我,又當如何?”
“別無他法,唯苦勸之!倘若非攻不可,亦不可將事做絕。當留有轉圜餘地。”
諸葛亮迴想夢中之時,又輕輕的歎了一口氣。
“倘若孫權偏要將事做絕,又當如何?”
“如此,則顯其目光如豆,實非能成王霸之業之主!至於我……”龐統長歎了一口氣。
看得出,他也不知道該如何。
“然吾雖鄙薄孫權為人,卻也深知其非昏庸愚昧之主。若忠臣進諫,言辭懇切且委婉得宜,他亦能聽而納之。”
“倘若從一開始,這忠臣良言便言辭峭刻,犀利刻毒,孫權此人又會如何?”
“這哪有這般……”
猛然間,龐統想到了什麽。
他看著諸葛亮,表情無比震驚和詫異。
再往深了去想,竟覺細思恐極!
“孔明啊孔明,你這是要把江東……一分為二啊!”
“江東不乏如士元之明睿通達之士。彼等本心,固不欲如此,然天下大勢,時運所趨,一旦局勢至此,亦難以阻遏。所以……”
說到此,諸葛亮展顏一笑,複添新茶,輕嗅茶香,悠然道:“是以非孫曹聯盟以禦劉,實乃孫曹聯盟以禦孫劉也。”
“如此……”
龐統瞑目凝思,久未言語,將諸葛孔明之布局,於心中反複推衍和斟酌。
再睜開眼睛時,眼神中終於浮現出肯定與敬佩。
龐統亦擎起茶盞,麵露慚色,搖頭喟歎:“世人皆道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齊名並論。今番相較,方覺我空掛鳳雛之名,實遠不如也!”
“士元過謙矣!以主公之大業論之,不可無士元襄助!”
“那你說說,有你在,我又能做啥?”
“取天下之宏業,必合眾軍而並起。
一師之軍,須有善於謀斷,決勝戎機之帥才,亦要有運籌帷幄、料敵於先之謀士,文武相成,方相得益彰。
唯其如此,方足與曹操、孫權之勁旅相頡頏。
待大業既定,又要有先生這樣的經天緯地之才,治國安邦,方能重現大漢輝煌。”
龐統捏須頷首:
“故而,汝遣關羽、徐庶戍守江北,令趙雲、蒯越屯駐上庸。此既為成戰略之要,亦欲磨礪三軍主將與謀主之士共事,使上下和融,同力協契,以成強軍。”
諸葛亮笑道:“士元知我心也!”
龐統伸伸懶腰:“既如此,我當與哪位將軍攜手領軍啊?”
諸葛亮微笑頷首道:“三將軍秉性豪邁,率直勇毅,且敬賢禮士,對飽學之士禮遇有加。士元則智計卓絕,才思敏捷,亦深諳民間疾苦,頗通世情,毫無迂腐之氣。
汝二人情趣相投,日後於軍中協同,必能相輔相成,共創奇勳。”
“三將軍?你是說……張飛?”
“如何?”
龐統沉吟:“不妥,那張飛……”
龐統憶及他偷酒之事,龐統欲言又止。可張飛為人仗義,危難之際從不退縮,龐統一時難以定論,便將話咽了迴去。
“三將軍性情莽撞,旁人勸他不得,唯獨士元足智多謀,自有禦其之法。”
龐統苦笑著點點頭:“也罷,卻不知此番交付於我何事?”
諸葛亮輕搖羽扇:“交州地處南疆,僻遠荒蠻,向為化外之地。
士燮、吳巨等勢力盤根錯節,各據一方,互不相讓。
今孫權亦有南顧之意,正打著交州的主意。
若得三將軍與士元先江東而南下,必能傳檄而定,一舉將交州入囊中,拓吾主之疆土,壯吾軍之威勢。”
“你和主公說過讓我去交州?”
“未曾,士元明日可向主公請命!主公信君之才,必得應允。”
“嗯嗯,你倒是不貪功!主公到時可謝我不謝你!”
諸葛亮笑了笑:“無妨,皆為主公大業,豈在虛名!”
龐統嘴角浮起一抹輕笑,又轉瞬斂去,沉聲道:“此段時日,汝且安心為吾主治理荊州!三月之期,交州必屬主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