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關羽得勝歸來,劉備統領荊襄
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 作者:滿地是菠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曹操而言,縱有舐犢之情,然誌在天下,心懷霸業。
為謀政治宏圖,他可以將女兒嫁給任何人。
哪怕是他的敵人。
可以說,荀攸這一計,完美的實現了分化對手的政治意圖。
況且此計一出,江東老臣慮及江東局勢安穩、以及自身家族榮華,必向孫權施壓,促成孫曹聯姻。
曹操滿足的長舒了一口氣:
“此計正合孤之心意也。何人可為使?”
荀攸一拱手:“諫議大夫王朗可使江東。”
曹操當即下令,命王朗為使臣,出使江東議孫曹聯姻之事。
“另外……”
“公達還有何高見。”
荀攸淡然一笑:“稱不上高見,然以諸葛亮之才,輔佐劉備,實在可惜。丞相不妨稍作招攬之舉,示以誠意。縱其不來,亦能令劉備心生疑竇,君臣間隙自生。”
“嗯,有理!”
曹操思索片刻,淡然一笑:“雞舌香者,素為朝中顯貴所佩,用以淨氣明誌,彰身份之尊。子孝……”
曹仁撩袍至近,一抱拳:“在!”
“汝速取五斤上等雞舌香,差人送往諸葛孔明處。以表孤傾慕賢才、禮賢下士之赤誠!”
曹仁一抱拳:“喏!”
……
另一邊,馬騰沿三郡而往西北而去。
行至上庸三郡,果被房陵守軍阻攔。
馬騰打開第一個錦囊,上書一行字,還有一封信:“可將此信交予房陵太守,其自會助公過境。”
馬騰按囊中所言,托人將信交予房陵太守蒯祺。
蒯祺果然派人護送馬騰一行過境,還贈與些許糧草,以備途用。
又行至漢中,被漢中鬼卒所阻。
打開第二個錦囊,上書:“可向張魯承諾:待吾等歸返屬地,必酬謝其護送之恩。彼時,許以戰馬相贈,以助天師南下征伐劉璋。”
馬騰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又親筆寫了一封書信給了張魯。
張魯收到信後,親自下城來迎,另備美酒美食,以招待馬騰一行。
而後送其歸往西涼。
……
魯肅與劉備訂盟既畢,旋即歸返江東。
劉備乃悉心安撫襄陽諸般事宜。
也是這個時候,劉先則率武陵一眾官員歸降劉備。
繼而,龐山民、石廣元、孟公威,潘承明等賢士聞風來投。
至於武將,有鄧方、輔匡、劉邕、張南、高翔、向寵、馮習、趙累等荊州才俊紛紛投於劉備麾下。
一時間,可謂群賢畢至,眾星拱辰,大業之基,於斯益固。
關羽也恰好在此時南征而歸。
劉備早從斥候處得訊,知二弟輕取二郡,至此,荊南四郡皆入其彀中。
又兼襄陽、油江、江陵三大重鎮在手,荊襄之地除南陽外,皆已歸劉氏。
今劉備軍威之壯,封疆之廣,人才之盛,糧草之足,足可與江東孫氏分庭抗禮。
劉備大喜,於襄陽迎接二弟凱旋。
關羽一路得意洋洋,然其遙見大哥率眾將於城門迎接,立刻翻身下馬,疾步趨前,撩袍跪地,朗聲道:“弟幸不辱命,終不負大哥所托!”
劉備笑得合不攏嘴,立刻拉關羽起身:“二弟,吾有弟如此,何愁大業不成!快起快起。”
關羽又見諸葛亮,抱拳一拜。
諸葛亮也扣著羽扇,抱拳迴了一禮。
二人相視一笑,諸多感動與默契,自不必言說。
宴間,關羽劉備詳述征伐一路諸般事宜,其中有數件要事,需大哥裁度定奪。
第一件,便是零陵桂陽是否要派遣新的太守。
劉備本想自作主張,在部下中選個人為零陵太守。
但又覺得,還是應該尊重諸葛亮的意見,於是問計於諸葛亮。
“軍師以為,用何人為零陵太守為佳。”
諸葛亮迴想夢中之事:主公入川之時,便令麾下部將郝普為零陵太守。
孫權遣呂蒙率兩萬銳卒,往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起初郝普據城堅守,拒不歸降。
呂蒙巧用奇謀,設下詐局,使郝普以為城外援絕,為保零陵百姓,終被迫而降。
之後曹魏興兵,孫劉為禦強敵,遂握手言和,以湘水為界平分荊州之地。
孫權念及盟好,將郝普歸還劉備。
其後數年,關羽荊襄大捷。
呂蒙背棄盟約再襲荊州,東吳大軍直逼零陵城下。
郝普以為盟友摩擦,沒啥大事,便複降了東吳。
結果沒想到,這迴孫權直接把關羽砍了。
孫劉兩家成了死仇,郝普便與糜芳傅士仁潘浚等一起,也再無歸劉的可能。
諸葛亮認為:
郝普雖有苦衷,然竟於同處覆轍重蹈,立場不堅,足見其難堪重任。
夢中主公是自作決定。
這次,主公既然問起,莫不如給個其他的答案。
諸葛亮凝思少頃,提出個建議:“襄陽才俊習禎,久負盛名於荊州,才堪大用,可為零陵太守。另外,傅肜將軍忠勇剛正,可令其掌管零陵軍防,如此,零陵之地必固若金湯,萬無一失也。”
劉備聞言,欣慰點頭。
迴想當初入新野之時,其被荊州世家大族所輕,皆以其勢微而遠之。
獨習氏一族,洞燭機先,力挺於他,傾其心力,竭誠相助。
玄德感其厚意,自此對習氏一門深信不疑,倚為股肱。
今諸葛亮推薦習禎,劉備自欣然同意。
至於傅肜,自加入劉備集團以來,每逢戰事,皆奮勇爭先,衝鋒在前,從無退縮之意。
亦是其無比信任的將領。
劉備遂下將令,令習禎為零陵太守,主理零陵政務民生,興農桑、修水利、撫百姓;
傅肜為零陵守將,掌管軍防,整軍備、訓士卒、禦外敵。
二人一文一武,互相照應,攜手共保零陵安寧。
至於桂陽,劉備認為,桂陽太守趙範本為南陽趙氏,亦為荊襄大族。
既有救雲長之功,可仍令其為桂陽太守。
其一,其雖性柔,然理民政之能頗著。
其二,亦能借此攏絡趙氏一族,使其傾心相附,以為臂助。
至於軍政之事,可安排高翔、廖化二將協助趙範領兵,可保桂陽無失。
大事既定,卻還有兩件小事需要劉備定奪。
第一件,是如何處置邢道榮。
第二件……
關羽有些臉紅羞赧,欲言又止。
劉備屢加詢問,關羽方神色赧然,言辭猶疑而言:“愚弟欲娶趙範寡嫂為妻,不知兄長意下如何?”
為謀政治宏圖,他可以將女兒嫁給任何人。
哪怕是他的敵人。
可以說,荀攸這一計,完美的實現了分化對手的政治意圖。
況且此計一出,江東老臣慮及江東局勢安穩、以及自身家族榮華,必向孫權施壓,促成孫曹聯姻。
曹操滿足的長舒了一口氣:
“此計正合孤之心意也。何人可為使?”
荀攸一拱手:“諫議大夫王朗可使江東。”
曹操當即下令,命王朗為使臣,出使江東議孫曹聯姻之事。
“另外……”
“公達還有何高見。”
荀攸淡然一笑:“稱不上高見,然以諸葛亮之才,輔佐劉備,實在可惜。丞相不妨稍作招攬之舉,示以誠意。縱其不來,亦能令劉備心生疑竇,君臣間隙自生。”
“嗯,有理!”
曹操思索片刻,淡然一笑:“雞舌香者,素為朝中顯貴所佩,用以淨氣明誌,彰身份之尊。子孝……”
曹仁撩袍至近,一抱拳:“在!”
“汝速取五斤上等雞舌香,差人送往諸葛孔明處。以表孤傾慕賢才、禮賢下士之赤誠!”
曹仁一抱拳:“喏!”
……
另一邊,馬騰沿三郡而往西北而去。
行至上庸三郡,果被房陵守軍阻攔。
馬騰打開第一個錦囊,上書一行字,還有一封信:“可將此信交予房陵太守,其自會助公過境。”
馬騰按囊中所言,托人將信交予房陵太守蒯祺。
蒯祺果然派人護送馬騰一行過境,還贈與些許糧草,以備途用。
又行至漢中,被漢中鬼卒所阻。
打開第二個錦囊,上書:“可向張魯承諾:待吾等歸返屬地,必酬謝其護送之恩。彼時,許以戰馬相贈,以助天師南下征伐劉璋。”
馬騰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又親筆寫了一封書信給了張魯。
張魯收到信後,親自下城來迎,另備美酒美食,以招待馬騰一行。
而後送其歸往西涼。
……
魯肅與劉備訂盟既畢,旋即歸返江東。
劉備乃悉心安撫襄陽諸般事宜。
也是這個時候,劉先則率武陵一眾官員歸降劉備。
繼而,龐山民、石廣元、孟公威,潘承明等賢士聞風來投。
至於武將,有鄧方、輔匡、劉邕、張南、高翔、向寵、馮習、趙累等荊州才俊紛紛投於劉備麾下。
一時間,可謂群賢畢至,眾星拱辰,大業之基,於斯益固。
關羽也恰好在此時南征而歸。
劉備早從斥候處得訊,知二弟輕取二郡,至此,荊南四郡皆入其彀中。
又兼襄陽、油江、江陵三大重鎮在手,荊襄之地除南陽外,皆已歸劉氏。
今劉備軍威之壯,封疆之廣,人才之盛,糧草之足,足可與江東孫氏分庭抗禮。
劉備大喜,於襄陽迎接二弟凱旋。
關羽一路得意洋洋,然其遙見大哥率眾將於城門迎接,立刻翻身下馬,疾步趨前,撩袍跪地,朗聲道:“弟幸不辱命,終不負大哥所托!”
劉備笑得合不攏嘴,立刻拉關羽起身:“二弟,吾有弟如此,何愁大業不成!快起快起。”
關羽又見諸葛亮,抱拳一拜。
諸葛亮也扣著羽扇,抱拳迴了一禮。
二人相視一笑,諸多感動與默契,自不必言說。
宴間,關羽劉備詳述征伐一路諸般事宜,其中有數件要事,需大哥裁度定奪。
第一件,便是零陵桂陽是否要派遣新的太守。
劉備本想自作主張,在部下中選個人為零陵太守。
但又覺得,還是應該尊重諸葛亮的意見,於是問計於諸葛亮。
“軍師以為,用何人為零陵太守為佳。”
諸葛亮迴想夢中之事:主公入川之時,便令麾下部將郝普為零陵太守。
孫權遣呂蒙率兩萬銳卒,往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起初郝普據城堅守,拒不歸降。
呂蒙巧用奇謀,設下詐局,使郝普以為城外援絕,為保零陵百姓,終被迫而降。
之後曹魏興兵,孫劉為禦強敵,遂握手言和,以湘水為界平分荊州之地。
孫權念及盟好,將郝普歸還劉備。
其後數年,關羽荊襄大捷。
呂蒙背棄盟約再襲荊州,東吳大軍直逼零陵城下。
郝普以為盟友摩擦,沒啥大事,便複降了東吳。
結果沒想到,這迴孫權直接把關羽砍了。
孫劉兩家成了死仇,郝普便與糜芳傅士仁潘浚等一起,也再無歸劉的可能。
諸葛亮認為:
郝普雖有苦衷,然竟於同處覆轍重蹈,立場不堅,足見其難堪重任。
夢中主公是自作決定。
這次,主公既然問起,莫不如給個其他的答案。
諸葛亮凝思少頃,提出個建議:“襄陽才俊習禎,久負盛名於荊州,才堪大用,可為零陵太守。另外,傅肜將軍忠勇剛正,可令其掌管零陵軍防,如此,零陵之地必固若金湯,萬無一失也。”
劉備聞言,欣慰點頭。
迴想當初入新野之時,其被荊州世家大族所輕,皆以其勢微而遠之。
獨習氏一族,洞燭機先,力挺於他,傾其心力,竭誠相助。
玄德感其厚意,自此對習氏一門深信不疑,倚為股肱。
今諸葛亮推薦習禎,劉備自欣然同意。
至於傅肜,自加入劉備集團以來,每逢戰事,皆奮勇爭先,衝鋒在前,從無退縮之意。
亦是其無比信任的將領。
劉備遂下將令,令習禎為零陵太守,主理零陵政務民生,興農桑、修水利、撫百姓;
傅肜為零陵守將,掌管軍防,整軍備、訓士卒、禦外敵。
二人一文一武,互相照應,攜手共保零陵安寧。
至於桂陽,劉備認為,桂陽太守趙範本為南陽趙氏,亦為荊襄大族。
既有救雲長之功,可仍令其為桂陽太守。
其一,其雖性柔,然理民政之能頗著。
其二,亦能借此攏絡趙氏一族,使其傾心相附,以為臂助。
至於軍政之事,可安排高翔、廖化二將協助趙範領兵,可保桂陽無失。
大事既定,卻還有兩件小事需要劉備定奪。
第一件,是如何處置邢道榮。
第二件……
關羽有些臉紅羞赧,欲言又止。
劉備屢加詢問,關羽方神色赧然,言辭猶疑而言:“愚弟欲娶趙範寡嫂為妻,不知兄長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