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曹操泄恨,劉備過江
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 作者:滿地是菠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樊城有兩路,大門正處,進可攻宛洛,退可渡襄陽。
後山偏處,繞太和山渡漢水可往江陵而去。
諸葛亮命人打開正門,大軍浩浩蕩蕩由正門擁出,列成軍陣。
這麽大的軍事動作,肯定有所驚動。
立刻有曹軍探馬飛奔至曹操近前稟報軍情。
此時曹操大軍駐紮妥當,正沿山伐木,忙著打造攻城器械。
他聽到了這個消息,眉頭微微皺起。
對方放棄了城防優勢,出城欲尋決戰?
為何會如此?
真是蔡瑁斷了糧草,不得不出城?
不對,就在不久前,夏侯惇糧草盡被劉備所獲。
不應該吃得這麽快!
若換做以往,曹操必當哂笑劉備不通兵法,旋即整軍列陣而出,與劉備大軍會戰於樊城之下。
然這次,他一點想這樣衝動都沒有。
非但毫無衝動,甚至想即刻傳令全軍,令全軍嚴陣以待,以防劉備軍驟然來襲,直搗大營。
此時的諸葛亮貌似沒有任何理由出城尋求決戰。
可偏偏就出城了。
而且大張旗鼓,絲毫不加掩飾。
這太反常了!
曹操疑惑之時,斥候又帶迴了新的消息:
蔡瑁的百艘大船停靠於北岸。
荀攸凜然一驚,馬上想到一件事:“丞相,劉備大軍會不會乘船向南而逃?”
“哦?”曹操一怔,思索著荀攸的話。
船隊逆流而上,過襄陽,亦可往江陵而去。
再說,就一定會去江陵嗎?
有沒有可能人家直接奔襄陽而去?
曹操虛眯著眼睛,想從蔡和的眼中看出蛛絲馬跡。
卻見蔡和眼神清澈,懵懂得就像個孩子。
程昱亦拱手出列:“丞相!此時若讓劉備南逃,再想將其擒獲就更難了。”
曹操問蔡和:“蔡將軍,汝如何看待此事?”
蔡和的語氣無比篤定:“丞相,定是吾兄於城南登陸,奔襲至太和山南麓,以堵劉備出逃。吾兄長與丞相便是如此約定。”
曹操狐疑的看著他,冷冷的笑了笑:“汝兄誆騙於汝,以汝為餌,實欲助劉備得襄陽耳?”
蔡和嚇得大驚:“絕無可能,絕無可能!”
曹操看他嚇成這個樣子,又爽朗的笑了笑:“那你說,孤當何以用兵?”
“丞相,在下建議立刻出兵,與劉備於樊城城下大戰,逼劉備入城,後逼其從側路而逃。”
荀攸和程昱的意思是讓曹操出兵,與劉備於城下決戰。
蔡和的意思,竟也是讓曹操出兵,與劉備於城下決戰。
隻是,荀攸程昱擔心的是蔡瑁與劉備聯合,以助其大船南逃。
而蔡和心裏想的卻是,將劉備逼迴城中,使其從另一條路南退,這樣劉備才能穩妥入伏,完美體現出他們蔡氏兄弟的作用。
可曹操的想法和他們都不一樣。
那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
諸葛亮故意做出南逃的姿態,引我相攻,其早於暗處設下伏兵。
又或者說,他和蔡瑁早已串通一氣,此蔡瑁大船所載之兵就埋伏於樊城各處?
對於蔡氏兄弟,他實不敢盡信之。
曹操麵上成竹在胸,仿若無事,然其心內實糾結萬分 。
他也知道,劉備若乘舟南逃,再想追而擒之就愈發艱難。
但同時,他又擔心這是諸葛亮故意設下的誘敵之計。
就為引他相攻。
怎麽辦?
荀攸和程昱也看出了曹操的擔憂,兩人對視一眼,亦有這方麵的顧慮,便沒繼續相勸。
而此時,樂進拱手向前,朗聲言道:“丞相,祈撥五千銳卒與末將,末將定當赴湯蹈火,阻截劉備,斬獲其首!”
按理說,這是個折中的辦法。
可探劉備出兵虛實。
然而,曹操看向樂進那雙忠勇無畏的眼睛,到底還是有些舍不得。
萬一又中諸葛亮之計,樂進豈不是在劫難逃?
而就在這時,另一個消息傳來。
一名受傷的虎豹騎兵於太和山狼狽而歸。
他身中數箭,竟仍徒步奔襲至此,曹操心知大事不妙,忙出營相見。
他一見曹操,立刻癱倒在地。
“丞相,我等於太和穀遇伏……”
曹操大驚:“曹子和將軍何在?”
“將軍入伏,全軍被……被黃忠……所襲……,恐兇多……吉……吉少……”
說完這句話,這名豹騎士兵用盡了最後一絲力氣,睜目而亡!
曹操明白。
他不是逃兵。
虎豹騎的勇士,沒一個貪生怕死之輩。
他拚命苟活至此,隻為傳達急要軍情:
曹純遭遇伏兵,九死一生。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
是誰?
曹操撫合了士兵的眼睛,輕輕放下他的身體。
然後驟然轉身,盯著蔡和,雙目似冒出火來!
“說,這是怎麽迴事?”
蔡和惶然失措,他實未料及事情竟至於此!
他緊張的吞了一口口水:“末……末將……實不知也!”
“來人!”曹操麵無表情。
“在!”
“將此人置於釜中,活烹之!”
蔡和慌忙跪下,哭著求道:“丞相饒命,末將冤枉,冤枉啊……”
侍衛哪管那些,立刻將蔡和拖了下去。
荀攸和程昱對視一眼。
他們感覺事有蹊蹺。
這個蔡和恐怕也是被人利用。
但此刻,他們能勸丞相留下此人嗎?
不能!
丞相族弟曹純難全性命,三千豹騎士兵全軍覆沒,若不拿此人發泄,怎能平息心中怒火。
而這個蔡和,即便真是冤枉,亦不過草芥螻蟻,死不足惜。
丞相自己或許也清楚。
而曹純一死。
意味著又中了諸葛亮的一計。
此時此刻,曹操心痛不已,怒火中燒。
他恨不得立刻就揮大軍向劉備大軍攻去!
但,他到底還是理智了下來,做出了最穩妥的決定。
“傳孤軍令,全軍嚴陣以待,於營前設防列陣,以防劉備率軍襲營!”
樂進、許褚、曹洪、張合、於禁等人知丞相心痛,紛紛抱拳請命,
“末將請願率軍阻截劉備!”
“末將請願率軍阻截劉備!”
……
曹操看了一眼這一幹不畏生死的忠勇悍將,咬牙又下了一道軍令:“敢私攻劉備者,斬!”
……
另一邊,劉備大軍絲毫未有任何阻力,便攻占了漢水船港。
守船之軍不見主將歸來,不敢丟下主將私自離港,又見劉備大軍襲來,亦不敢抵抗,紛紛繳械投降。
就這樣,近六萬大軍(一萬新野軍,一萬新野鄉勇,三萬襄陽援軍,一萬餘降卒)分批次登蔡瑁之舟船,浩浩蕩蕩往襄陽而去。
後山偏處,繞太和山渡漢水可往江陵而去。
諸葛亮命人打開正門,大軍浩浩蕩蕩由正門擁出,列成軍陣。
這麽大的軍事動作,肯定有所驚動。
立刻有曹軍探馬飛奔至曹操近前稟報軍情。
此時曹操大軍駐紮妥當,正沿山伐木,忙著打造攻城器械。
他聽到了這個消息,眉頭微微皺起。
對方放棄了城防優勢,出城欲尋決戰?
為何會如此?
真是蔡瑁斷了糧草,不得不出城?
不對,就在不久前,夏侯惇糧草盡被劉備所獲。
不應該吃得這麽快!
若換做以往,曹操必當哂笑劉備不通兵法,旋即整軍列陣而出,與劉備大軍會戰於樊城之下。
然這次,他一點想這樣衝動都沒有。
非但毫無衝動,甚至想即刻傳令全軍,令全軍嚴陣以待,以防劉備軍驟然來襲,直搗大營。
此時的諸葛亮貌似沒有任何理由出城尋求決戰。
可偏偏就出城了。
而且大張旗鼓,絲毫不加掩飾。
這太反常了!
曹操疑惑之時,斥候又帶迴了新的消息:
蔡瑁的百艘大船停靠於北岸。
荀攸凜然一驚,馬上想到一件事:“丞相,劉備大軍會不會乘船向南而逃?”
“哦?”曹操一怔,思索著荀攸的話。
船隊逆流而上,過襄陽,亦可往江陵而去。
再說,就一定會去江陵嗎?
有沒有可能人家直接奔襄陽而去?
曹操虛眯著眼睛,想從蔡和的眼中看出蛛絲馬跡。
卻見蔡和眼神清澈,懵懂得就像個孩子。
程昱亦拱手出列:“丞相!此時若讓劉備南逃,再想將其擒獲就更難了。”
曹操問蔡和:“蔡將軍,汝如何看待此事?”
蔡和的語氣無比篤定:“丞相,定是吾兄於城南登陸,奔襲至太和山南麓,以堵劉備出逃。吾兄長與丞相便是如此約定。”
曹操狐疑的看著他,冷冷的笑了笑:“汝兄誆騙於汝,以汝為餌,實欲助劉備得襄陽耳?”
蔡和嚇得大驚:“絕無可能,絕無可能!”
曹操看他嚇成這個樣子,又爽朗的笑了笑:“那你說,孤當何以用兵?”
“丞相,在下建議立刻出兵,與劉備於樊城城下大戰,逼劉備入城,後逼其從側路而逃。”
荀攸和程昱的意思是讓曹操出兵,與劉備於城下決戰。
蔡和的意思,竟也是讓曹操出兵,與劉備於城下決戰。
隻是,荀攸程昱擔心的是蔡瑁與劉備聯合,以助其大船南逃。
而蔡和心裏想的卻是,將劉備逼迴城中,使其從另一條路南退,這樣劉備才能穩妥入伏,完美體現出他們蔡氏兄弟的作用。
可曹操的想法和他們都不一樣。
那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
諸葛亮故意做出南逃的姿態,引我相攻,其早於暗處設下伏兵。
又或者說,他和蔡瑁早已串通一氣,此蔡瑁大船所載之兵就埋伏於樊城各處?
對於蔡氏兄弟,他實不敢盡信之。
曹操麵上成竹在胸,仿若無事,然其心內實糾結萬分 。
他也知道,劉備若乘舟南逃,再想追而擒之就愈發艱難。
但同時,他又擔心這是諸葛亮故意設下的誘敵之計。
就為引他相攻。
怎麽辦?
荀攸和程昱也看出了曹操的擔憂,兩人對視一眼,亦有這方麵的顧慮,便沒繼續相勸。
而此時,樂進拱手向前,朗聲言道:“丞相,祈撥五千銳卒與末將,末將定當赴湯蹈火,阻截劉備,斬獲其首!”
按理說,這是個折中的辦法。
可探劉備出兵虛實。
然而,曹操看向樂進那雙忠勇無畏的眼睛,到底還是有些舍不得。
萬一又中諸葛亮之計,樂進豈不是在劫難逃?
而就在這時,另一個消息傳來。
一名受傷的虎豹騎兵於太和山狼狽而歸。
他身中數箭,竟仍徒步奔襲至此,曹操心知大事不妙,忙出營相見。
他一見曹操,立刻癱倒在地。
“丞相,我等於太和穀遇伏……”
曹操大驚:“曹子和將軍何在?”
“將軍入伏,全軍被……被黃忠……所襲……,恐兇多……吉……吉少……”
說完這句話,這名豹騎士兵用盡了最後一絲力氣,睜目而亡!
曹操明白。
他不是逃兵。
虎豹騎的勇士,沒一個貪生怕死之輩。
他拚命苟活至此,隻為傳達急要軍情:
曹純遭遇伏兵,九死一生。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
是誰?
曹操撫合了士兵的眼睛,輕輕放下他的身體。
然後驟然轉身,盯著蔡和,雙目似冒出火來!
“說,這是怎麽迴事?”
蔡和惶然失措,他實未料及事情竟至於此!
他緊張的吞了一口口水:“末……末將……實不知也!”
“來人!”曹操麵無表情。
“在!”
“將此人置於釜中,活烹之!”
蔡和慌忙跪下,哭著求道:“丞相饒命,末將冤枉,冤枉啊……”
侍衛哪管那些,立刻將蔡和拖了下去。
荀攸和程昱對視一眼。
他們感覺事有蹊蹺。
這個蔡和恐怕也是被人利用。
但此刻,他們能勸丞相留下此人嗎?
不能!
丞相族弟曹純難全性命,三千豹騎士兵全軍覆沒,若不拿此人發泄,怎能平息心中怒火。
而這個蔡和,即便真是冤枉,亦不過草芥螻蟻,死不足惜。
丞相自己或許也清楚。
而曹純一死。
意味著又中了諸葛亮的一計。
此時此刻,曹操心痛不已,怒火中燒。
他恨不得立刻就揮大軍向劉備大軍攻去!
但,他到底還是理智了下來,做出了最穩妥的決定。
“傳孤軍令,全軍嚴陣以待,於營前設防列陣,以防劉備率軍襲營!”
樂進、許褚、曹洪、張合、於禁等人知丞相心痛,紛紛抱拳請命,
“末將請願率軍阻截劉備!”
“末將請願率軍阻截劉備!”
……
曹操看了一眼這一幹不畏生死的忠勇悍將,咬牙又下了一道軍令:“敢私攻劉備者,斬!”
……
另一邊,劉備大軍絲毫未有任何阻力,便攻占了漢水船港。
守船之軍不見主將歸來,不敢丟下主將私自離港,又見劉備大軍襲來,亦不敢抵抗,紛紛繳械投降。
就這樣,近六萬大軍(一萬新野軍,一萬新野鄉勇,三萬襄陽援軍,一萬餘降卒)分批次登蔡瑁之舟船,浩浩蕩蕩往襄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