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劉封現在很高興,非常高興!


    正因為高興,眼神中自然表現出欣悅溫純之色。


    隻因父親有言,今入隆中若得請孔明先生,便命他和關平立刻南下江陵,好將這個消息告訴二叔雲長與糜先生。


    而且父親還特地叮囑,請來孔明之事,不僅要告知關羽和糜竺,還要他們告知家中的每一個人。


    他不知父親這麽做的用意。


    但對他和關平來說,這是一次絕佳的放鬆機會。


    久在樊籬之下,若得身負傳遞喜訊之任,既能與最好的兄弟縱馬馳騁,又可見到新婚久別的妻子,那感覺,真比困鳥出籠還要暢快。


    劉封想到鳳兒那一顰一笑、溫婉才情,心中便泛起層層漣漪,恨不能即刻飛到她的身旁,傾訴這相思之意。


    說起來,幾個月前,劉封還沒有這般愉悅,那時的他,還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


    那時,甘夫人生出男孩的消息剛剛傳到他的耳中。


    他的心情也瞬間跌落到穀底。


    他擔憂自己的身份會不會由人人期待的嗣子變為人人厭棄的螟蛉。


    也擔憂父親從此不再重用於自己。


    落寞、無奈、苦澀,以及對未來的迷茫一股腦的湧上心頭,令他輾轉反側,憂心忡忡。


    然而,不到三天的功夫,劉備就做了一件令他意想不到之事:


    他竟然將二叔的女兒關鳳嫁給了自己。


    沒人知道劉封得到消息時的激動心情。


    那可是關羽的女兒啊!


    這意味著什麽?


    “父親雖然有了阿鬥,但沒有忘記我,更沒有放棄我,我還是他心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的兒子……”


    而關鳳俏美的顏值,關羽於新婚的囑咐,也撫慰了劉封原本那顆受傷的心。


    可以說,這一場婚禮,驅走了劉封之前所有的疑慮和不快,讓他重新燃起對未來的希望。


    大婚之後,他與關鳳琴瑟和鳴、相濡以沫,平日裏相互關懷體貼,閑暇時一同漫步庭院、常常談論些軍中趣事、世間見聞,感情日益深厚。


    但沒過多久,變故又來了。


    新野即將麵臨大戰,父親應劉表之命,遷新野之民去往江陵。


    而隨著新野鄉民同去江陵的,還有父親和叔輩的家眷。


    鳳兒自然也包括在內。


    但他不能跟著去,身為武將,必須要在這時候與父親同進同退。


    所以,隻能送別關鳳,留在新野。


    劉封和關平並非鐵石心腸,時常掛念自己的新婚妻子。


    如今父親讓他和關平陪同七入隆中,並承諾,若請得孔明出山,便許他們去江陵送信。


    眼看著今朝得見孔明先生,便想到久別重逢的妻子,他們豈能不高興?


    而人一喜悅高興,便更容易表現出自己純良正直的一麵。


    而諸葛亮見到劉封的第一麵,就是這種印象。


    他朝二人笑了笑,優雅的拱手迴禮道:“亮見過二位公子!”


    遂令諸葛均於偏廳好好接待二位公子。


    諸葛亮則邀請劉備入了主屋。


    小童獻上暖茶,放下竹簾,廳中就隻剩劉備諸葛亮二人。


    劉備再次拱手,無比誠摯道:“先生,我前番六顧茅廬,不知先生喜好,生怕叨擾先生。怎奈漢室傾頹,奸臣當道,天下大亂,百姓深陷水火之中,備雖不才,卻立誌匡扶漢室,救黎民於苦難,而欲成此大業,非得先生這般大才相助不可,故而……再次冒昧前來,還望先生莫要怪罪啊!”


    諸葛亮心中一痛,即便六顧而不得,皇叔卻仍如此謙卑,以禮相待。


    想來,眼前的皇叔比夢中的皇叔還要殷切與誠摯。


    既如此,自己還有什麽可遲疑的呢?


    諸葛亮抬起頭,堅定而誠摯的看著劉備,一字一句的給出了態度:


    “皇叔七顧之恩,亮無以為報!亮願隨皇叔出山,竭盡所能,傾盡所學,願為皇叔之大業效犬馬之勞!”


    沒有半分推脫,更無絲毫遲疑,這一世的諸葛亮麵對劉備的邀請,答應得義無反顧,痛快至極!


    “哎呀……”


    聽聞此話,劉備心中狂喜!


    吾終得孔明矣!


    然狂喜之餘,又不禁一酸。


    阿鬥曾言,前世相父曾謙辭幾番,自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苦苦相求才使孔明答應出山。


    而如今,隻一句相邀便答應出山,想來先生於別處求仕一定受了不少委屈。


    劉備心疼之餘,激動之心溢於言表,趕緊拱手道:“備智術淺短,迄無所就,惟望先生開愚魯而拯救危難!備實感激涕零也!”


    說著,竟一拜到底!


    “皇叔萬萬不可!”諸葛亮趕緊起身相扶:


    “亮不過是一介書生,不敢妄自尊大,何德何能受皇叔如此大禮啊!”


    諸葛亮扶起劉備,迴拜一禮:“請容亮為主公獻計。”


    “好,好!”


    諸葛亮站起身,揭開桌案上的布幔,顯出一張桌麵大的手繪地圖。


    劉備看去,正是天下十四州的地圖。


    諸葛亮緩緩言道:


    “自董卓入京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亦人謀也。”


    劉備點點頭,這和阿鬥口中複述出的隆中對相差無幾。


    正是孔明先生為他量身定製的戰略規劃!


    他凝神靜聽,全神貫注,不敢漏掉半個字。


    諸葛亮繼續道: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有吞並天下之勢!而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此殆天所以資主公,主公豈有意乎?”


    劉備覺得在理,隻是有些為難:“荊州之地,原屬吾兄劉景升,吾不忍奪之……”


    聞聽此言,諸葛亮臉上第一次露出了笑意:“主公無需擔憂,吾夜觀天象,景升公恐時日不多也!今此局麵,荊州不需硬奪,到時自屬主公也!”


    “啊?”


    劉備有些困惑:“還望先生明示?”


    “今主公主駐守樊城新野,俱在漢水以北,曹操若舉大軍至此,無糧無資,此二地誠不可久守也!


    而襄陽、江陵、油江口三重鎮,俱在漢水以南,主公若占此三地,可依托荊州水軍,虎踞漢水天險使曹軍不得南下一步。”


    劉備一怔,他突然發現,諸葛亮所說的三地,竟已有兩地已根植了屬於自己的民眾與官員。


    相當於有了基本盤。


    隻剩一襄陽,是景升公的治所,尚被蔡蒯所控。


    諸葛亮繼續道:“三鎮既得,可速往南下收取荊南四郡,則荊州必歸屬主公也。而後東結孫權,西結馬氏,南結吳巨賴恭,北結蒯褀與申氏兄弟。


    則可聯江東,通雍涼,並交州,納三郡。


    而後順勢奪取兩川之地,方可破局成勢,與曹操分庭抗禮,逐鹿於天下也!”


    劉備大喜之餘又不禁怔然。


    隻因諸葛亮定下的新隆中對,似乎與原版的隆中對有了不小的出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滿地是菠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滿地是菠蘿並收藏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