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數日內兩顧茅廬,皆無功而返,沒能請來孔明。


    無奈隻得先迴到新野。


    遠望新野城門,有兩員身著勁裝輕甲的少年將軍率小隊等候。


    劉備見此二人,心中微微一暖。


    此二人一個是雲長的義子關平,一個是自己的繼子劉封。


    關平二十出頭,劉封隻有十六歲,俱是英姿颯爽的青年才俊。


    他們二人也是二代將領中的佼佼者,年紀輕輕已多有曆練,必是今後興漢大業的中興之將,肱股之臣。


    隻是,劉備在此時見到劉封卻有一絲慚愧之色。


    當初,因自己無子嗣,收封兒為繼子,盼其承繼興漢大業。


    如今有了親生骨肉,當使親兒繼嗣,恐要委屈了這個繼子。


    想來自己前番剛勸劉景升不要廢長立幼,同樣的為難的問題竟也發生在了自己身上。


    可兩人情況又不太一樣。


    劉表的情況是嫡長對嫡幼。


    劉備的情況是繼子對親兒。


    按當時約定俗成的規矩。


    雖有繼子,但一旦生出親兒,多由親兒繼承家業,繼子多失去繼嗣資格。


    大家心照不宣,並無不妥。


    但作為一個合格的父親,亦應當將繼子悉心培養,許他部分家業,甚至是除嗣子外,獲利最多者,地位當高於除嗣子外的其他親生兒子。


    這也是對繼子未能繼嗣的一種寬慰和補償。


    劉備心道:也不知我如何待封兒,阿鬥如何待其大哥?


    轉眼間車馬已至近前。


    劉封上前牽住劉備的馬:“父親,此行可安好否?”


    “伯父!”關平抱拳行禮。


    “哦,無妨。”劉備跳下馬,欣慰的看著兩個少年。


    尤其是劉封,還是那般率真忠勇,單純執著,一如當年的自己,讓劉備甚是喜愛,以後定是自己的忠臣良將。


    隻是自己喜愛,不見得別人也喜愛,比如二弟關羽,便不太待見這個落魄士族出身的侄兒,言語間多顯露輕視之色。


    “我離開這些時日,新野可有事發生?”


    關平拱手道:“伯父,新野由家父打理,安妥如常,並無他事。”


    劉備點點頭:“那就好。”


    劉備入城與關羽交接了政務,劉備便又去找阿鬥了。


    阿鬥剛被喂了奶,換了尿布,沒休息多大一會便又被劉備抱進了書房中。


    這段時間他悶壞了:


    “父親,你不在這裏沒人能跟阿鬥說話,孩兒都要悶死啦。”


    劉備想了想,重生嬰兒,無法和人交流,對阿鬥來說未嚐不是一種折磨。


    便說道:“惠兒靈兒也識字,迴頭讓兩個姐姐給你讀書解悶,如何?”


    “謝父親……對了,父親此行可見到相父沒有?”


    劉備苦笑,請沒請來相父永遠是這孩子最關心的事。


    劉備坐下來,歎了口氣,又搖了搖頭:


    “為父一去一迴兩番拜訪隆中,但皆未見到孔明先生。一去隆中,其家中小童言,乃雲遊去了。二去隆中,知其生病,又下山看病去了……”


    “啊?相父生病了,什麽病?病的嚴重不嚴重?”


    劉備歎氣,你看,他都沒問問自己此行有沒有遇到蔡瑁行刺。


    “乃心神不寧,疲勞多夢,想來並非重病,否則前世為父也請不來他了。”


    “哦,那我就放心了。不過找到相父住所也是不錯。父親你何時再去?”


    “我想,半個月後再去一趟隆中,你看如何?”


    “如此甚好。”


    劉備想到了劉封,沉吟一下問道:“阿鬥,為父問你一件事,你且如實迴答。”


    “父親盡管問之。”


    劉備點點頭,問道:“你既繼承了國嗣成了皇帝,兄長劉封可成長為忠臣良將?”


    “這……”


    “怎麽了?”


    “您還未曾稱帝,我大哥他……他就被您賜死了。”


    “什麽??”


    劉備更震驚了:“我賜死了封兒?我為何要賜死他!”


    他心道:莫非劉封造反?!但想了想,又覺得劉封這孩子不是那樣的人。


    阿鬥繼續說道:“父親恨他沒去營救二叔,又欺淩孟達,弄丟了上庸三郡……”


    劉備的心咯噔一下。


    “這麽說,雲長有難,封兒竟然沒有去救?”


    “正是!”


    劉備聞聽此言,一股怒氣上湧:“雲長縱然有些狂傲,但畢竟乃小節,又是其長輩,既然有難,劉封他緣何不救!如此做法他……他不配為我兒也!”


    劉備恨恨的捶了一下桌子。


    阿鬥趕緊說道:“可大哥也有大哥的難處。”


    “他能有何難處?”


    “孩兒也是聽聞,大哥原本是想去救的,可經不起孟達挑唆,說二叔常在背後說他壞話,再加上上庸局勢不穩,大哥又領不動孟達的兵,故而沒能去相援。”


    劉禪有些話沒說:便是當時相父曾說過,恐大哥異世後難以製禦,方使父親下了殺心。


    可相父當時卻不知,大哥毀書斬吏,麵對曹魏的高官厚祿,仍然選擇迴成都請罪。


    阿鬥明白,相父為自己能安妥繼位,可大哥也非不忠不義之士。


    若能得父親悉心調教,未必會鑄成大錯也。


    所以,他才要替劉封說話。


    劉備卻心生怒意:“那吾二弟雲長,可毀於江東?”


    “是也,二叔和關平大哥俱被江東鼠輩背刺所害!”


    “啊??”劉備心痛無比:


    “那後來那劉封……可投降他國?”


    “未曾!二叔折戟後,孟達投魏,曾許以高官厚祿,勸大哥也投降魏國,大哥大怒,毀書斬吏,與之大戰,大敗孟達。但孟達被徐晃所援,大哥不能相敵,敗迴駐地,又被申氏兄弟背刺,丟了上庸三郡,兵敗後入成都請罪。


    父親怪其不救二叔,又欺淩孟達,命其自盡。


    大哥自盡後,父親方知大哥毀書斬吏之事,乃為之慟哭。”


    聞聽此言,劉備沉默了,捋著青髯久久不發一言。


    終於他歎了一口氣,痛心疾首道:


    “如此說來,封兒他非不忠不義之士,怎做如此錯事也,唉……”


    劉備覺得,劉封本性良善忠厚,也是性情中人。


    非不可造之材,他當初收他為繼子也是看中了他的脾性。


    之所以犯了錯事,也確有其客觀因素在裏頭。


    想想二弟平時對其傲慢的姿態,封兒難免不會感到委屈。


    劉備想到東吳一遭背刺,二弟和兩個最有前途的子侄皆毀於此,他就一陣心痛。


    既有先見之明,如何才能避免此事啊?


    劉備思索良久,忽然有了個主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滿地是菠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滿地是菠蘿並收藏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