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篤篤……”


    劉備的敲門聲很輕。


    “誰啊……”


    “是我……”


    聽到了父親的聲音,兩個少女立刻披好衣服下地,打開了門。


    “父親。”兩個少女一起行禮。


    “阿鬥睡了嗎?”劉備很和藹的問道。


    “還沒,他不哭不鬧,可也不睡覺。”惠兒扁著小嘴巴,看上去有些無奈。


    “剛出生的小孩兒都這麽精神麽?”


    靈兒一邊抱怨著,一邊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哈欠。


    劉備剛剛從阿鬥的心聲聽說,這兩個女兒將在不久在長阪坡被曹操擄去,從此再無相見之日。


    再看見兩個乖巧可愛女兒,劉備不禁暗暗心疼。


    他伸出手,輕輕摸了摸長女的發絲,又捏了捏次女的臉蛋。


    多好的孩兒啊,若被曹賊所奪,真不敢想未來要經曆怎樣悲慘的遭遇。


    既有阿鬥的提醒,萬不可使悲劇重演。


    “你們先睡吧,今夜阿鬥由為父來照顧。”


    惠兒很懂事道:“父親,您忙了一天了,還是我們哄他吧。”


    劉備微微板起了臉:“聽話,快去睡覺,莫要多言。”


    “是,父親。”


    兩個女孩上床睡覺了,劉備坐在床沿看了她們一會,貼心的為她們蓋好了薄被。


    而這時,劉備又聽到了阿鬥的心聲:


    “怎麽辦啊?怎麽辦啊?曹賊很快就要打到荊州了,糜娘會死的,姐姐們也會被曹賊擄走,父皇還要去劉表那裏危險重重,可相父還沒有出山,怎麽辦啊,我該怎麽辦啊……”


    言語焦急懇切,劉備感受到了這孩兒對自己對家人濃濃的關懷之情。


    他輕撫阿鬥的臉蛋,微微有些動容。


    “父皇,別去劉表那裏,咱們先請相父出山,然後舉家搬遷,盡早去江陵或者江夏。”


    劉備輕輕抱起了阿鬥,輕輕拍著,慢慢走出了房間。


    “父皇,你要抱著孩兒去哪兒啊……”


    “書房。”劉備淡淡的迴了一句。


    “書房,這麽晚了去書房……”


    阿鬥猛然怔住,一瞬間他好像意識到了什麽。


    “父……父皇,你……你能聽到阿鬥說的話?”


    劉備沒說話,隻是輕輕的“噓”了一聲。


    阿鬥睜大了眼睛。


    一種難以言喻的驚喜從那水汪汪的眼睛中流露出來。


    父親聽到了!


    一定是聽到了。


    父親聽到了他的心聲才會有如此迴應。


    不一會的功夫,劉備便將阿鬥抱進了書房。


    他點燃了燭火,將阿鬥放在了桌案上。


    然後湊近阿鬥,懷著忐忑的心情,輕輕道了一句:


    “阿鬥,汝……真是我兒麽?”


    阿鬥確信,這絕對是他活了兩輩子最興奮的一天。


    因為就是這一天,父親聽到了他的心聲。


    “父皇,我當然是您的兒啊,我是阿鬥啊,您的阿鬥啊!”


    “阿鬥……”


    劉備也激動萬分,又有些疑惑的點點頭:“你既是小兒,怎生下來就通人言?”


    阿鬥直言:“父皇,前世我已活過一次,重生於此,又變迴最初那個阿鬥。父皇,孩兒知道這很難讓人相信,但請父皇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


    劉備沉思片刻,認真的點點頭:“我相信你。”


    “太好了,父皇。”


    阿鬥喜極而泣,小娃娃發出嚶嚶的奶音。


    “父皇,不要去荊州,蔡氏會害你,當馬上去尋相父。”


    劉備有些疑惑:“這相父是何許人也,你竟願以父相稱?”


    “父親,相父便是丞相,是您留給我的托孤重臣,有他在,咱們的國家就不會敗亡,他會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當當。”


    “哦?”


    劉備有些好奇,聽阿鬥的語氣,他似乎對這個“相父”充滿了敬重和崇拜之情。


    “這相父……叫什麽名字?”


    “相父複姓諸葛,單名一個亮字,字孔明,號臥龍先生,現在……估計尚南陽草廬躬耕。”


    “諸葛……亮?”


    劉備念叨著這個陌生的名字,冥冥中竟感覺有些莫名的熟悉。


    “你剛才提到了丞相,也提到了父皇,那我且問你,為父真的……”


    劉備有些緊張,也有些猶豫,但還是問出了最後五個字:


    “當皇帝了嗎?”


    “是也是也!父皇乃是我炎漢的昭烈皇帝。”


    劉備聽聞此言,心中一團烈火熊熊燃燒了起來。


    他激動得長歎一口氣,淚水奪眶而出:


    “怎曾想,我……我這等人,竟……竟成了炎漢皇帝!看來大業成矣,三興大漢,天命所歸,自可延續千秋萬代也……”


    此時此刻,阿鬥的聲音卻有些羞愧:“沒……沒有。”


    “怎麽?”


    “父皇,說起來慚愧,大漢到我這一代就……就沒了。”


    “什麽??”


    劉備很詫異:


    “怎……怎麽兩代……就沒了?”


    “孩兒無能,未能複興漢室,還……還於舊都。”


    “舊都?這……難道為父稱帝時,都城不在洛陽?”


    “不在。”


    “那可是在長安?”


    “也不是。”


    “那在哪裏?”


    “乃在成都。”


    “不對啊……成都乃川蜀之地,遠離中原,為何要將都城設在那裏?”


    “父皇稱帝乃不得已而為之。當時我們隻占益州一州之地,本無稱帝國力。


    可魏王曹操去世後,其子曹丕僭位稱帝,您若不在此時稱帝續承大漢國命,咱們大漢怕是真的要亡了。”


    “哦……”


    劉備長歎了一口氣坐下了。


    “這麽說,為父雖成帝業,但偏安一隅,大業始終岌岌可危,未得安妥?”


    “正是。”


    劉備看著劉禪,心疼的歎了一口氣:“既如此,那阿鬥你……可殉國否?”


    “這個……”


    阿鬥似乎有些為難,他想到了劉諶,想到了諸葛瞻,也想到了薑維,他實在不知該怎麽和父皇說。


    他長歎了一口氣,說道:“父皇,這個不重要,現在重要的是,千萬不要去劉表那裏,蔡氏他們要害你,父皇前世去了,便曆經命懸一線,才得逃脫。”


    劉備有些疑惑:“然我與荊州蔡氏並無恩怨,他們為何要害我?”


    “父皇,此去荊州劉景升會問你立嗣之事,你本不願答之,但見其誠懇詢問,便言當立大公子劉琦,劉景升又擔心,立了大公子,恐惹荊州蔡氏不甘,你建議徐徐削弱蔡氏根基。故而又惹得劉景升不快,想來應該是因為此事要害父皇。”


    劉禪基於自己了解的信息如實告知劉備。


    但他了解的信息並不完全。


    比如,第一次欲除劉備的人乃是蔡瑁。


    劉備經伊藉通風報信,半夜跑路,蔡瑁便以劉備的口吻寫了一首“反詩”,以離間劉表劉備二人。


    劉表看到“反詩”後,一開始勃然大怒,大罵劉備奸詐,後迴過味來,覺得可能有人在離間。


    然而,劉表就是這樣的人,他雖已猜中蔡瑁離間,卻最終沒有阻止蔡瑁謀害劉備,反而默許甚至支持。


    後以病為由請劉備主持秋收大禮,給了蔡瑁第二次加害的機會,幸又被伊藉所救,這才有了劉備躍馬檀溪之典故。


    而後,劉表得知自己命不久矣,自己一死荊州必被曹賊所奪,便又想倚仗劉備。


    臨終前有心立公子劉琦為嗣,並將荊州托於劉備。


    隻可惜此時的劉備正在新野抵禦曹操,無法承命。


    蔡瑁掌權後,又不允劉琦入城與劉表見麵,與蒯越張允等人扶立劉琮為主。


    然後舉襄陽投降曹操。


    使劉備的新野成了一座孤城。


    這才有了劉備棄新野,走樊城,戰長阪,敗當陽,奔夏口的故事。


    劉備沉思許久,問道:“那孩兒,你認為為父現在當如何做?”


    阿鬥迴答道:


    “父皇,孩兒並無良策,但相父定有良策,現在咱們還有一年左右的時間,當迅速找到相父。你若將此節提前一年告知相父,他必有應對之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滿地是菠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滿地是菠蘿並收藏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