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劉琦聞聽劉表病篤難治之訊,哀傷不已,涕淚橫流。


    欲北上襄陽去見父親。


    李嚴勸道:“襄陽恐被蔡瑁所控,公子若入襄陽,恐為蔡瑁所阻。真得若入城,又恐被蔡瑁所害,請公子三思。”


    劉琦滿麵淚水,語氣堅定:“父有兇險,更不能不見。”


    遂將府中之事交與糜竺和李嚴,領親兵三千,與張仲景去襄陽見劉表。


    另一邊,曹操恨兩番敗績之辱,即刻昭告四方,奏表於帝,痛陳劉備悖逆之狀,揚言承天子威命,興兵討逆,以彰正義。


    至於劉協對此事做何感想,實則並不重要。


    而後,誓師點將:


    乃遣曹仁、張遼率部為第一隊前軍,以防敵軍設伏;


    遣曹洪、張合引軍為第二隊繼進,以護糧草輜重;


    遣夏侯淵、於禁統軍成第三隊之援,以應倉卒之變;


    遣夏侯惇、李典領兵作第四隊之翼,以固進軍之勢;


    曹操親率許褚、樂進、徐晃、臧霸、呂虔、朱靈諸將並所部為第五隊,督陣於後;


    每隊皆領兵十萬,軍威甚盛。


    再命曹純就任陷陣將軍之銜,統帥虎豹精銳,身負奇襲之命。


    最後,詔令汝南太守李通,領汝南精兵五萬,星夜兼程,迂迴至敵軍側翼,伺機長驅直入,衝擊敵軍後營,與大軍前後夾擊,令敵首尾難顧。


    共計大軍五十五萬,浩浩蕩蕩,往荊州而去。


    劉備聞之,亦升帳點兵!


    立召諸將,齊聚麾下,各領所部,嚴陣以待。


    劉備凜然而立,朗聲言道:“今曹軍勢猛來襲,我軍兵寡,難與之力敵,當以計取。諸葛軍師前戰已挫曹軍銳氣,既有勝績,此番必能再捷。軍師軍令,既我軍令,全軍務必謹遵,令出唯行,如有違逆者,軍法無情,立斬不赦!”


    眾將一起拱手:“喏!”


    諸葛亮穩坐中軍,心中不禁感慨。


    若不能克敵製勝,又何顏以對主公如此信任?


    當即神色冷峻下來,一字一句緩聲言道:


    “曹操此舉大軍前來,必緩行慢進,於南陽盆穀設營,伐木造械,以攻樊城。


    我偏急攻,先挫其鋒銳,再引我預伏!”


    諸葛的聲音緩慢,但鏗鏘有力,天生自帶一種令人安心的可靠感。


    接著,諸葛亮開始點兵:


    “張飛何在?”


    張飛虎軀一震,上前抱拳:“軍師有何吩咐!”


    諸葛亮羽扇輕搖:“你領本部精兵,隱匿於峴山之北,多設旌旗,揚塵為疑兵,待曹軍先鋒至,呐喊鼓噪,不必戀戰,擾其軍心即可。其必不敢行軍,待其紮駐,即可往東撤至義陽。”


    “喏!”張飛聲若巨雷。


    諸葛亮又囑咐道:“翼德將軍切記,不可與敵交戰。此後自有將軍戰將殺敵之機!”


    張飛一抱拳,誠摯道:“軍師,放心吧,老張定不辱使命!”


    諸葛亮點點頭:“趙雲。”


    “在”


    “你率三千精銳輕騎,繞道曹軍側翼,尋機突襲其輜重糧草。曹軍遠來,糧草避在前隊,必亂陣腳。前軍一亂,後續諸軍必生惶惑,首尾難以相顧。


    子龍將軍謹慎,遇強阻不可強攻,速退義陽,與翼德匯合。”


    “喏。”


    黃忠見狀,上前一步:“軍師,老黃忠雖年邁,亦不願落於人後,願為先鋒,會會那曹營諸將。”


    諸葛亮微笑點頭:“黃老將軍勇氣可嘉,正需你這等老將壓陣。你領本部人馬,於樊城之西太和山東路設伏,那裏地勢複雜,道路崎嶇狹窄,曹操大軍被逼停,必遣奇兵與此路過。


    老將軍當多張弓弩,多備滾石,見曹軍攻入,立山石滾木,萬箭齊發,滅賊軍於此。”


    “哈哈,正合我意!”


    黃忠慨然應喏,提刀出帳。


    “傅肜!”


    “在!”


    “各軍聯絡,至關重要,你率麾下輕騎,穿梭於諸軍之間,傳遞軍情信息。務必要快如閃電,確保軍令通暢,軍情及時送達。若遇敵軍小股部隊,可相機行事,迅速擺脫,切不可耽誤軍機。”


    “喏!”


    諸葛亮又將目光投向傅士仁、糜芳等人,沉聲道:“你等守好大營,供應箭矢糧草,不得有失。若出差池,軍法處置。”


    幾人心中一凜,抱拳稱喏。


    最後,他看向鄧芝:“鄧將軍,你多派細作,打探曹軍動向,隨時來報。我軍以靜製動,以巧破千斤,全賴情報精準。”


    鄧芝領命而去。


    諸事安排妥當,武將已空,諸葛亮長出了一口氣,看向劉備。


    卻見劉備也滿目感激的看著他。


    “主公,此戰之後,可退襄陽。到時雲長水軍既至,布防於漢水,曹軍不能遙製樊城,久之,樊城也必複歸於主公也。”


    “孔明,你如此之能,又得此大功,我……真不知如何謝你。”


    諸葛亮笑了笑:“蒙主公七顧之恩,亮銘記於心,肝腦塗地尚難報萬一,如今所做不過是盡分內之事,又何談謝字?”


    自始至終,劉備絕口未提 “七顧” 之際,那六次空返之事,唯恐言語間令先生麵露窘色。


    同時,諸葛亮亦未曾言及 “七顧” 之時自身所務何幹,既不欲矜誇己功,亦懼主公因感恩過甚,反倒於心中徒增負累。


    主臣二人相視而笑,那笑容中滿是默契與信任,仿佛此刻外界的刀光劍影、戰火硝煙都已淡去,隻餘下彼此間這深厚的知遇情誼。


    ……


    另一邊,蔡夫人漸漸的感覺荊州的風向變了。


    表麵上,這荊州好像依然在蔡瑁張允的掌控之下。


    但私下裏探聽各級將官口風,很多人多對蔡氏專權多有不滿,提及劉備陣營反倒滿懷期待。


    還有那魏延表麵對自己恭恭敬敬,據說暗地裏正聯絡各級將校,具體要做什麽誰也不知道。


    就連自己的行動也似被暗中窺視,出行時街邊目光總讓她心慌意亂。


    這還是蔡瑁掌控的襄陽嗎?


    那一日,她大罵霍峻,終得去見劉表。


    劉表倚靠床上,有氣無力。


    卻目光深邃,隱隱透著審視之意。


    那深藏不露的威嚴,即便在病榻之上也未曾消散半分,叫蔡夫人一瞬間竟有些不敢直視。


    出了門,不禁暗暗咒罵:


    這老家夥,病到這種程度了,還有掌控荊州之力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滿地是菠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滿地是菠蘿並收藏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