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認為,此戰距離曹仁兵敗被擒不過數月。


    劉備軍戰力不可能出現如此大的反差。


    此戰勝的蹊蹺,甚為蹊蹺。


    無論如何,都有必要提醒夏侯惇:


    “將軍,此戰雖勝,亦當謹慎慢行,沿途派斥候打探兩側山間,免遭伏兵。”


    夏侯惇哼道:“如此畏首畏尾,豈是強軍破敵之道?”


    “將軍,切莫忘記丞相囑托,豈不聞曹子孝將軍之事乎?”


    夏侯惇到底還記得曹操的囑托,然卻不甘心的指著敵軍敗逃方向:“然,如此倉惶之軍,豈不追乎?”


    程昱皺眉道:“在下以為不宜追之。”


    他想了想,又補充道:“即便要追,將軍亦不應親往。”


    夏侯惇到底也還是聽取了程昱的意見:“誰敢為先軍,以追潰敵。”


    於禁和李典一起拱手道:“願為先軍,為將軍開路!”


    “好!”


    夏侯惇點點頭:“汝二人率兩千精騎追之,本帥親為斷後,若遇伏兵,立刻迴報!”


    “喏!”


    兩人帶精兵速行,夏侯惇帶大隊人馬隨後緩行。


    另派夏侯蘭、韓浩檢查兩側山脊以防敵軍伏兵。


    然,大軍通過了整個博望坡,也沒發現半個伏兵。


    反而大大拖延了大軍行軍速度。


    於禁、李典速行先至蘆葦坡,遙望兩側山頭,正有軍民在打造營寨。


    營寨周遭旌旗攢動,不知多少人馬。


    但見其多為民夫鄉勇,非為精銳部隊。


    二將不敢托大,立刻命斥候迴報。


    而此時,山間鄉勇亦發現於禁和李典的大軍,立刻唿聲四起:


    “曹軍來啦,快逃……”


    隻見眾民兵鄉勇立刻丟下手裏的活,倉促而逃。


    於禁見敵軍潰逃,也按耐不住自己的戰意:“現敵軍已亂,此時正是追擊的大好時機!”


    李典擔憂道:“將軍,恐有伏兵!”


    於禁哼笑道:“如此潰軍之相,我衝殺之際,必然糾纏,如何相伏?”


    說罷,於禁帶軍衝入敵陣。


    李典擔憂,隻盼著夏侯將軍大軍盡快來此,以做接應。


    半個時辰之後,夏侯惇大隊人馬至此。


    夏侯惇問及李典:“劉備軍何在?”


    李典指著山坡道:“正於山間建營,見我等前來倉惶潰逃,於將軍已去追殺!”


    “不好!”


    程昱陡然一驚:“於將軍恐身陷敵伏也!”


    夏侯惇觀望四周:“我看未必,兵貴神速,當接應於文則,共追敵軍!”


    程昱驚慌,趕緊阻止:“將軍不可輕動,此地地勢複雜,山林茂密,極易隱藏兵馬,萬一設伏,我軍必受重創啊!”


    夏侯惇怒哼哼道:“再如此畏首畏尾,戰機豈非都要貽誤殆盡!”


    程昱苦苦相勸:“丞相有言,不可貪功冒進。此地山穀幽深,草木繁盛,敵人若提前在此布局,我軍一旦踏入,必損失慘重啊……”


    夏侯惇也是有點火了:“哼,幸虧本帥來得早,劉備來不及設伏,再晚來半日,方使得劉備設伏成功,那時才損失慘重吧。”


    “將軍,丞相有言……”


    “若凡事都隻按丞相所言,無半分變通,那還要我等這些將領做什麽?如今敵軍已亂,正是我軍乘勝追擊的大好時機,若因這等無端猜測,就眼睜睜放過這到手的戰機,那才真是有負丞相所托!”


    程昱見此,竟跳下馬來,擋在夏侯惇馬前。


    “即便追擊,亦當慢行,不可於此地脫檔!如若中伏,將軍恐難脫身。我等如何有顏見丞相乎!”


    “唉!”


    夏侯惇被程昱搞得神煩,但都是老同僚,到底還是尊重了他的意見。


    遂緩行慢進,過博望坡數裏,前方旌旗飄舞,一支部隊得勝而歸。


    正是於禁的部隊!


    於禁端坐馬上,身姿挺拔,一副誌得意滿之態,他手擎一杆長槍,槍身挑著一麵“黃”字將旗。


    看這規格,當是地方主將的將旗。


    程昱疑惑道:“於將軍,你未被敵軍所伏?”


    “未曾!”


    於禁將大旗往地上一拋,朝夏侯惇和程昱一拱手:“將軍,軍師,敵軍雖眾,已倉惶南逃,末將得黃忠大旗在此,另得鄉勇二百餘。隻可惜,所帶部從不多,未得更大勝果!”


    先登陷陣,奪旗斬將!


    乃為軍者四大功勳,


    今此一戰,於禁大破黃忠,奪旗於此,當是彪炳於冊的大功一件。


    然而,夏侯惇卻一點也笑不出來。


    隻因若舉大軍而至此,絕非於禁一個人的戰功。


    也絕不是隻奪一旗,隻擒二百鄉勇這般戰果。


    他麵露慍怒之色,他看著程昱:


    “程先生,汝且自問,此貽誤戰機者,何人也?”


    “這……”


    程昱徹底困惑了。


    按目前的情況來說,夏侯惇的判斷完全正確,他的判斷卻完全錯誤。


    難道真的是自己過分謹慎,錯過了襲敵的最佳時機麽?


    但程昱不甘心,遂審問俘虜鄉勇以探敵情,可這些鄉勇又哪知道許多。


    將軍讓做什麽便做什麽。


    程昱眉頭緊皺,心大不安。


    夏侯惇目光炯炯,凝視著前方,高聲喝道:


    “今過博望坡,前方便是坦途大路!敵軍正朝南而退,此時新野賊軍必然準備不及,當疾兵速進,快馬奔馳,一鼓作氣,擒劉備與新野,方得大勝也!”


    言罷,他將手中令旗朝前一指,大軍浩浩蕩蕩向南開去。


    ……


    此時此刻,戰報如雪花片般飛來。


    諸葛亮坐於正堂,目光嚴肅,一絲不苟。


    他迅速查閱戰報,又迅速指派新的任務,仿若他一人便是這千軍萬馬的中樞,掌控著全局的生死命脈。


    正此時,便見一人走入堂中。


    他光著膀子,身纏荊棘,低著頭,滿臉羞愧之色。


    眾人見之,皆想笑,又都不敢笑,掩口退避。


    接著,那人走到諸葛亮的麵前,“噗通”一聲跪在地上。


    諸葛亮抬起頭,正是張飛。


    他大驚失色,趕緊放下手中的戰報,上前欲扶起張飛:“三將軍,這是何故?”


    張飛卻死跪不起,滿臉愧意的一抱拳:“俺張飛無視軍令,屢次任性胡為作難軍師,今又醉酒誤事,延誤了軍機大事不說,還使大哥為難,使軍師威望受損。今向軍師賠罪,請軍師責罰!”


    說完,一拜到底。


    諸葛亮看著張飛這個樣子,心中又浮現出夢中那個義釋嚴顏,大破張合的忠勇悍將。


    倘若北伐時,三將軍若在,又何懼張合之流。


    迴想夢中,他欲降服這個絕世猛將,多次故意為難,捉弄調侃,使張飛糗態百出,從而樹立自己的權威。


    盡管當時的出發點是好的。


    可後來他才知道,他看錯了張飛,那並不是一個會因出糗而敬畏自己的人。


    而是真正相互了解後,人家真心實意的敬服。


    今見此景,諸葛亮無比的心酸與心疼!


    “翼德將軍,你何必如此……”


    “軍師,俺隻是想彌補過失。”


    諸葛亮長歎一聲,他真不想再如夢中那般。


    對待這樣的將軍,明明有更妥當的相處方式!


    想到這,他咬咬牙,雙手抓住一條荊棘,用力一扯,竟將這條荊棘生生扯斷。


    棘上的利刺刺破了諸葛亮的手掌,鮮血直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滿地是菠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滿地是菠蘿並收藏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