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慶功宴後,曹仁舉大軍而來
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 作者:滿地是菠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備知伏擊大勝,大喜過望。
看著大批收繳的兵器戰甲,戰馬俘卒,他心中不禁感慨:阿鬥說的沒錯,這徐元直先生果然用兵如神!
若無他如此設伏,今此一戰便是勝,也不能勝得如此酣暢淋漓。
想我劉備前半生鬱不得誌,身邊真缺少一個像徐元直這樣的謀士啊!
劉備又想:阿鬥曾言,元直離開前為我推薦孔明。
我亦曾問其比先生之才如何,阿鬥說元直曾言:譬猶弩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耳。
不經意間,腦海中又浮出那篇出師表。
字字句句,直擊心靈。
言辭懇切,感人至深。
若非如此,豈能挽大廈將傾?
他有心和徐庶坦明心跡,再去一趟隆中。
卻又顧慮曹操大軍逼近,身為三軍之帥,實在不是離開新野的時候。
先顧眼前吧。
當即迎接眾將,犒賞三軍。
眾皆喜悅,唯見三弟張飛自坐案上運氣,似有不快。
劉備知其此征未斬一將,未擒一卒,不禁有些心疼,遂倒了一樽酒,走到了張飛麵前:“三弟,今番大勝,也有三弟一份功勞,來,為兄敬你一杯。”
張飛苦個臉接過酒,委屈巴巴的叫了一聲:“大哥……”
“怎麽了三弟,有何不快?”
“軍師偏心!”
劉備見張飛如此,既心疼又想笑:“怎個偏心?”
“軍師故意誘俺伏擊主路,結果那曹軍根本沒打過來就跑了,俺白去一趟,讓子龍他們看了笑話……”
劉備輕拍兩下張飛的胳膊,神色嚴肅道:“三弟乃怕為兄有失,故替為兄出戰,為兄豈會不知啊?因此未得殺敵斬將之機,為兄知弟之心意,甚是感動啊!”
張飛聽劉備如此說,心中驟然生出一絲暖意:“俺還以為那姓呂的都有兩下子,怎想到這兩個這麽不經打,俺連個人影都沒見到,就被子龍和黃老將軍斬剩個腦袋瓜子了。”
“哈哈……你呀……”
劉備搖頭笑了一會,又收起笑容,認真囑咐道:“三弟啊,一場大戰,將各有責,守好其責勝過爭功。今朝大勝,全仗軍師神機妙算,各營將卒堅守其責,我等切不可埋怨。”
張飛雖莽但不混,經劉備這麽一勸也點點頭。
“大哥,俺記住了。但你能不能跟軍師說說,下迴也讓俺老張當一迴先鋒。”
劉備笑道:“好好好,為兄這就與軍師說。”
“不用主公說,在下已聽到了。”
單福在旁邊亦笑著走過來:“三將軍勇猛無雙,接下來之戰,在下自有大用將軍之處!”
張飛立刻精神起來:“軍師,咱們可要說話算話!不能再誆騙老實人!”
單福嗬嗬一笑,羽扇一按:“必然說話算話!”
說話間,斥候入帳報信:“主公,曹仁大軍沿北方大路前來,距新野城已不足三十裏。”
劉備神色又有些擔憂,問計於單福:“我們既殺他兩員大將,那曹仁必不肯善罷甘休,軍師可有退敵之策?”
“無妨!”
單福依舊保持胸有成竹的神態:“他們來了多少人馬?”
斥候答曰:“精兵兩萬上下。”
單福掐指一算,嗬嗬一笑:“前番未知黃老將軍與文將軍到此,我便已有退敵之策,如今多了二位將軍並三萬兵馬,咱們不妨再玩得大一點!”
劉備激動起來:“軍師指的大一點是何意?”
單福微微傾身,哼哼一笑:“看此一戰,能否全殲敵軍,且生擒其大將!”
“擒誰?”
“保守一點,曹仁李典即便不都擒來,也要擒住其一!”
劉備心中一驚,不禁感慨:
“當今天下,袁氏盡滅,數曹操實力最為強勁,而曹操麾下最能征慣戰的大將便是曹仁和李典。
迴想當初汝南一戰,他被二將打個落花流水,部將劉辟戰死。
若非趙雲相救,恐怕早成張合高覽的刀下之鬼。
而如今,倒反天罡,僅憑新野兵及三萬援軍竟有生擒其大將之心。
這軍師,若非經天緯地之才,便是太公張良下凡也!
劉備又想:今若能擒得曹仁李典其一,即便徐母陷落許都,也能以此換迴。
再不用和元直先生天涯相隔了。
劉備覺得該相信軍師,當即抱拳一禮:“如此,備有勞軍師獻策!”
“遵命!”
單福拱手迴禮,從袖中掏出兩份薄冊。
“張翼德,黃老將軍!”
張飛黃忠對視一眼,一起抱拳:
“在!”“在!”
單福將兩份薄冊一份交與張飛,一份交與黃忠:“二位將軍,且按冊中之言依計行事,萬不可自作主張。”
二人翻開簿冊,不禁驚訝,黃忠道:“這……這麽多兵馬,都歸我二人調遣?”
“正是!”
“可是……”張飛躊躇道:“如今曹仁大軍近此,俺與黃老將軍俱不在,如何迎敵啊?”
單福輕笑道:“三將軍無需擔心,此地有子龍與諸位將軍足矣!還請三將軍與黃老將軍速去準備,半點時刻耽擱不得啊!”
張飛立刻醒酒,一抱拳:“是!”
然後又朝劉備和諸將一抱拳,與黃忠轉身離去。
單福笑謂劉備:“主公,我料明早卯時曹仁軍方到,且使各營休息,明早寅時列陣迎敵!”
“好!”
單福算的一點不差,卯時天方見亮,曹仁大軍便已行軍至此。
劉備於城樓觀望,見曹仁軍容整齊,不禁感慨:“這曹仁果是名將,大軍長徙至此,軍容絲毫不亂,須臾間便已成陣。軍師,何不趁此時機殺出城去,衝亂其陣。”
又想,襄陽援軍大半已被黃忠,張飛帶走,倘若沒帶走,而在此一並殺出,必得大勝啊。
單福搖頭嗬嗬一笑:“主公且看,曹軍奔襲至此,卻未顯疲態,想那曹仁必有備而來,我們舉巢衝出,或可得勝,亦有可能中伏!
可主公,你想啊!
那曹仁即便敗了,卻既有可退之路,又有可戰之兵,還有可守之城。到時重整旗鼓,再襲我新野,又當如何?”
劉備點頭,深以為然:“軍師所言極是,不知有何妙計?”
單福自信道:“不急!且看他叫陣。”
說話間,曹仁陣營一員大將持刀叫陣。
劉備認得此人,正是曹操麾下大將李典。
此次南下,他也是曹仁的副將。
此人有勇有謀,謹慎持重,尚不過而立之年,卻已有名將之姿。
遂問部將:“誰能去戰李典?”
趙雲搶先一步:“主公,末將請戰李典!”
劉備心知子龍武藝,完勝李典自不在話下,剛想應允,卻見另一人拱手而出。
“劉使君,請容末將出戰李典。”
劉備看去,那將不是別人,正是劉景升派來援他的大將——文聘。
(注:原著中新野之戰曹仁表現堪稱災難,李典卻表現不錯。
而原著中,新野之戰最大的bug就是:曹軍占據樊城,劉備占據新野,而新野在樊城北,新野相對遠離襄樊,樊城與劉表的襄陽卻隻一水相隔。這裏認定為,劉備牽製樊城而使曹軍不敢輕易過江,有不合理之處,不要為此而糾結。)
看著大批收繳的兵器戰甲,戰馬俘卒,他心中不禁感慨:阿鬥說的沒錯,這徐元直先生果然用兵如神!
若無他如此設伏,今此一戰便是勝,也不能勝得如此酣暢淋漓。
想我劉備前半生鬱不得誌,身邊真缺少一個像徐元直這樣的謀士啊!
劉備又想:阿鬥曾言,元直離開前為我推薦孔明。
我亦曾問其比先生之才如何,阿鬥說元直曾言:譬猶弩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耳。
不經意間,腦海中又浮出那篇出師表。
字字句句,直擊心靈。
言辭懇切,感人至深。
若非如此,豈能挽大廈將傾?
他有心和徐庶坦明心跡,再去一趟隆中。
卻又顧慮曹操大軍逼近,身為三軍之帥,實在不是離開新野的時候。
先顧眼前吧。
當即迎接眾將,犒賞三軍。
眾皆喜悅,唯見三弟張飛自坐案上運氣,似有不快。
劉備知其此征未斬一將,未擒一卒,不禁有些心疼,遂倒了一樽酒,走到了張飛麵前:“三弟,今番大勝,也有三弟一份功勞,來,為兄敬你一杯。”
張飛苦個臉接過酒,委屈巴巴的叫了一聲:“大哥……”
“怎麽了三弟,有何不快?”
“軍師偏心!”
劉備見張飛如此,既心疼又想笑:“怎個偏心?”
“軍師故意誘俺伏擊主路,結果那曹軍根本沒打過來就跑了,俺白去一趟,讓子龍他們看了笑話……”
劉備輕拍兩下張飛的胳膊,神色嚴肅道:“三弟乃怕為兄有失,故替為兄出戰,為兄豈會不知啊?因此未得殺敵斬將之機,為兄知弟之心意,甚是感動啊!”
張飛聽劉備如此說,心中驟然生出一絲暖意:“俺還以為那姓呂的都有兩下子,怎想到這兩個這麽不經打,俺連個人影都沒見到,就被子龍和黃老將軍斬剩個腦袋瓜子了。”
“哈哈……你呀……”
劉備搖頭笑了一會,又收起笑容,認真囑咐道:“三弟啊,一場大戰,將各有責,守好其責勝過爭功。今朝大勝,全仗軍師神機妙算,各營將卒堅守其責,我等切不可埋怨。”
張飛雖莽但不混,經劉備這麽一勸也點點頭。
“大哥,俺記住了。但你能不能跟軍師說說,下迴也讓俺老張當一迴先鋒。”
劉備笑道:“好好好,為兄這就與軍師說。”
“不用主公說,在下已聽到了。”
單福在旁邊亦笑著走過來:“三將軍勇猛無雙,接下來之戰,在下自有大用將軍之處!”
張飛立刻精神起來:“軍師,咱們可要說話算話!不能再誆騙老實人!”
單福嗬嗬一笑,羽扇一按:“必然說話算話!”
說話間,斥候入帳報信:“主公,曹仁大軍沿北方大路前來,距新野城已不足三十裏。”
劉備神色又有些擔憂,問計於單福:“我們既殺他兩員大將,那曹仁必不肯善罷甘休,軍師可有退敵之策?”
“無妨!”
單福依舊保持胸有成竹的神態:“他們來了多少人馬?”
斥候答曰:“精兵兩萬上下。”
單福掐指一算,嗬嗬一笑:“前番未知黃老將軍與文將軍到此,我便已有退敵之策,如今多了二位將軍並三萬兵馬,咱們不妨再玩得大一點!”
劉備激動起來:“軍師指的大一點是何意?”
單福微微傾身,哼哼一笑:“看此一戰,能否全殲敵軍,且生擒其大將!”
“擒誰?”
“保守一點,曹仁李典即便不都擒來,也要擒住其一!”
劉備心中一驚,不禁感慨:
“當今天下,袁氏盡滅,數曹操實力最為強勁,而曹操麾下最能征慣戰的大將便是曹仁和李典。
迴想當初汝南一戰,他被二將打個落花流水,部將劉辟戰死。
若非趙雲相救,恐怕早成張合高覽的刀下之鬼。
而如今,倒反天罡,僅憑新野兵及三萬援軍竟有生擒其大將之心。
這軍師,若非經天緯地之才,便是太公張良下凡也!
劉備又想:今若能擒得曹仁李典其一,即便徐母陷落許都,也能以此換迴。
再不用和元直先生天涯相隔了。
劉備覺得該相信軍師,當即抱拳一禮:“如此,備有勞軍師獻策!”
“遵命!”
單福拱手迴禮,從袖中掏出兩份薄冊。
“張翼德,黃老將軍!”
張飛黃忠對視一眼,一起抱拳:
“在!”“在!”
單福將兩份薄冊一份交與張飛,一份交與黃忠:“二位將軍,且按冊中之言依計行事,萬不可自作主張。”
二人翻開簿冊,不禁驚訝,黃忠道:“這……這麽多兵馬,都歸我二人調遣?”
“正是!”
“可是……”張飛躊躇道:“如今曹仁大軍近此,俺與黃老將軍俱不在,如何迎敵啊?”
單福輕笑道:“三將軍無需擔心,此地有子龍與諸位將軍足矣!還請三將軍與黃老將軍速去準備,半點時刻耽擱不得啊!”
張飛立刻醒酒,一抱拳:“是!”
然後又朝劉備和諸將一抱拳,與黃忠轉身離去。
單福笑謂劉備:“主公,我料明早卯時曹仁軍方到,且使各營休息,明早寅時列陣迎敵!”
“好!”
單福算的一點不差,卯時天方見亮,曹仁大軍便已行軍至此。
劉備於城樓觀望,見曹仁軍容整齊,不禁感慨:“這曹仁果是名將,大軍長徙至此,軍容絲毫不亂,須臾間便已成陣。軍師,何不趁此時機殺出城去,衝亂其陣。”
又想,襄陽援軍大半已被黃忠,張飛帶走,倘若沒帶走,而在此一並殺出,必得大勝啊。
單福搖頭嗬嗬一笑:“主公且看,曹軍奔襲至此,卻未顯疲態,想那曹仁必有備而來,我們舉巢衝出,或可得勝,亦有可能中伏!
可主公,你想啊!
那曹仁即便敗了,卻既有可退之路,又有可戰之兵,還有可守之城。到時重整旗鼓,再襲我新野,又當如何?”
劉備點頭,深以為然:“軍師所言極是,不知有何妙計?”
單福自信道:“不急!且看他叫陣。”
說話間,曹仁陣營一員大將持刀叫陣。
劉備認得此人,正是曹操麾下大將李典。
此次南下,他也是曹仁的副將。
此人有勇有謀,謹慎持重,尚不過而立之年,卻已有名將之姿。
遂問部將:“誰能去戰李典?”
趙雲搶先一步:“主公,末將請戰李典!”
劉備心知子龍武藝,完勝李典自不在話下,剛想應允,卻見另一人拱手而出。
“劉使君,請容末將出戰李典。”
劉備看去,那將不是別人,正是劉景升派來援他的大將——文聘。
(注:原著中新野之戰曹仁表現堪稱災難,李典卻表現不錯。
而原著中,新野之戰最大的bug就是:曹軍占據樊城,劉備占據新野,而新野在樊城北,新野相對遠離襄樊,樊城與劉表的襄陽卻隻一水相隔。這裏認定為,劉備牽製樊城而使曹軍不敢輕易過江,有不合理之處,不要為此而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