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突厥南下,為了以防萬一,城外的百姓得讓他們進城,何不把他們組織起來,讓他們住進軍營,男子守城,女子負責做飯,運送箭支。在這個時候,朝廷給百姓一口飯吃,他們肯定會感激陛下的。”薛玖繼續勸說。
聽了薛玖的話,長孫無忌有些失望的搖搖頭道:“你可知道,城外有多少百姓?如果都進城來,兵營怎麽安置得下?
而且如此多人進城,帶來的混亂,又該如何處理?要知道你可說了,長安城的府兵都派出去。”
“沒了府兵,長安還有衙役,還有坊正,裏正。把城外的百姓,按照長安和萬年的歸屬地安置到各坊市;由坊正配合各村老管理就是。
陛下發一道旨意,長安城內的人,如果照顧城外百姓,事後朝廷進行封賞;如有欺壓百姓的,嚴懲不貸,想來引起混亂的可行性就不大了。”
“召集的青壯,又該由何人統領?誰來訓練?”房玄齡問道。
“最高統領當然是陛下,然後是朝中老將,如果發生戰爭,想來老師,大兄,杜公也是能指揮防守的。
日常的訓練和管理也很簡單,長安城最不缺的就是官二代,將二代,哪怕他們還很年輕,哪怕他們沒有經驗,但是管理訓練這些沒有多少經驗的百姓,不是很合適嗎?
相信這次的經驗,對他們的成長是有極大的幫助。”薛玖朗聲說道。
李世民微微頷首。
房玄齡,杜如晦眼睛一亮,他們有兒子啊,而且還沒有出仕,這次可以磨練一下,以後出仕豈不是有了資曆,而且就像薛玖說的,這種磨練很難得。
長孫無忌也閉嘴了,他並不愁兒子的前途,而是薛玖說得有道理,長安城將二代不少,上陣殺敵或許差了不少,但隻是守城,還是能夠勝任的。
“把這些年輕人組織起來,由他們看守,巡邏長安,為了方便,可安排他們巡邏守護家庭所在,以及附近的坊市,這些地方他們熟悉。”薛玖繼續說著。
“有道理,我會認真考慮。”李世民點點頭道。
“就算按照你說的去做,還是有許多問題,畢竟他們沒有經驗,如果引起混亂,恐怕他們壓不住,這個責任,沒人能夠承擔。”長孫無忌搖搖頭道。
“大軍出征,但是朝中官員還在,這麽多官員,難不成還不能管理好長安城嗎?還是說在這種情況下,朝中官員還要待在衙門,等待下麵的小吏匯報消息?
還有各王府的屬官,官員富人家中的管事,這麽多人出去做事,還不能管理好一座城嗎?長安城不過一百多坊市而已,這個官職管理不好一座坊市,那才真是笑話。
要是這還不行,不是還有一些老臣嗎?他們見多識廣,管理一座坊市,還不是輕而易舉。”薛玖淡淡的說道。
長孫無忌臉都黑了,這話怎麽反駁?難道能說,不安排高官去管理百姓?還是說一些官員不懂管理。
李世民眉頭一挑,他覺得這次好像可以當做一次考驗,看看官員能力如何。
薛收嘴角一抽,這次可是把長孫無忌得罪不輕。
“陛下!微臣建議,以後可以全民練兵,別的地方也暫時不說,長安和洛陽的年輕人,必須參加訓練。
包括官員家中子弟,不能因為家中父輩做官,就成為紈絝子弟。”薛玖嚴肅的行禮道。
“你這意思,官員連家中兒孫都教育不好?”長孫無忌黑著臉道,他覺得薛玖這話就像在諷刺他,因為他兒子多,確實有兩個不太聽話,又不太聰明。
長孫無忌今天一直在挑刺,薛玖弄得也有些不爽,看了長孫無忌一眼問道:“敢問長孫大將軍,家中子女幾何?你多久教導他們一次?或者說你多久陪他們吃飯聊天?”
“家中兒女,自然有家眷教育,還有官學博士。”
“那又如何呢?不知士卒如何訓練,不知府兵如何布陣?這樣的人出來有什麽用?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講一百次,還不如跟著訓練幾年,每一年跟著訓練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積累大量經驗,最不濟也能磨練一下性格。”薛玖譏諷道。
“咳咳!小玖,這事有很大問題,訓練少年雖然是好事,但是開支太大了。”不想薛玖和長孫無忌鬧得太厲害,杜如晦接過了話題。
“嗯嗯,這事不著急,克明你記下來,等擊敗突厥,我們再來商談。”李世民開口示意結束這個話題。
“諾!”
“玄齡,你覺得薛常侍的提議如何?是否可以安排出兵?”李世民轉頭問道。
“陛下,臣覺得可行,雖然有些冒險,不過問題不大。長安兵馬調走,還能看看誰跳出來。”房玄齡正色說道。
“陛下,臣依覺得可行,給那些心懷不軌之徒一個機會,長痛不如短痛,長時間防備很麻煩,跳出來才知道誰不安分。”薛收附和道。
“有道理!朕倒要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對朕不滿,就按照小玖的意思,先出兵兩萬,等突厥到涇陽,長安其他府兵全都北上。
就算丟掉了長安,我們再打迴來就是。”李世民起身,鬥誌昂揚的說道。
退潮之後,才知道誰沒有穿褲子。
薛玖腦子裏突然浮現這麽一句。隨即他又佩服房玄齡等人,自己隻是想著利用人民的力量來保護長安,讓更多府兵前去阻擋突厥南下。而房玄齡他們已經考慮,用這件事做誘餌。
李世民的心胸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竟然敢拿江山冒險。
“陛下英明!臣佩服!”杜如晦躬身行禮。
“薛常侍,你迴去整頓人手,明日出發,前去涇陽,朕允許你見機行事,至於涇陽百姓的安排,伯褒麻煩你走一遭。”李世民意氣風發的吩咐,他覺得自己這次就像當年前往雁門關,心胸充滿了萬丈豪情。
“臣遵旨!”
“臣遵旨!”反應慢半拍的薛玖跟著行了一禮。
聽了薛玖的話,長孫無忌有些失望的搖搖頭道:“你可知道,城外有多少百姓?如果都進城來,兵營怎麽安置得下?
而且如此多人進城,帶來的混亂,又該如何處理?要知道你可說了,長安城的府兵都派出去。”
“沒了府兵,長安還有衙役,還有坊正,裏正。把城外的百姓,按照長安和萬年的歸屬地安置到各坊市;由坊正配合各村老管理就是。
陛下發一道旨意,長安城內的人,如果照顧城外百姓,事後朝廷進行封賞;如有欺壓百姓的,嚴懲不貸,想來引起混亂的可行性就不大了。”
“召集的青壯,又該由何人統領?誰來訓練?”房玄齡問道。
“最高統領當然是陛下,然後是朝中老將,如果發生戰爭,想來老師,大兄,杜公也是能指揮防守的。
日常的訓練和管理也很簡單,長安城最不缺的就是官二代,將二代,哪怕他們還很年輕,哪怕他們沒有經驗,但是管理訓練這些沒有多少經驗的百姓,不是很合適嗎?
相信這次的經驗,對他們的成長是有極大的幫助。”薛玖朗聲說道。
李世民微微頷首。
房玄齡,杜如晦眼睛一亮,他們有兒子啊,而且還沒有出仕,這次可以磨練一下,以後出仕豈不是有了資曆,而且就像薛玖說的,這種磨練很難得。
長孫無忌也閉嘴了,他並不愁兒子的前途,而是薛玖說得有道理,長安城將二代不少,上陣殺敵或許差了不少,但隻是守城,還是能夠勝任的。
“把這些年輕人組織起來,由他們看守,巡邏長安,為了方便,可安排他們巡邏守護家庭所在,以及附近的坊市,這些地方他們熟悉。”薛玖繼續說著。
“有道理,我會認真考慮。”李世民點點頭道。
“就算按照你說的去做,還是有許多問題,畢竟他們沒有經驗,如果引起混亂,恐怕他們壓不住,這個責任,沒人能夠承擔。”長孫無忌搖搖頭道。
“大軍出征,但是朝中官員還在,這麽多官員,難不成還不能管理好長安城嗎?還是說在這種情況下,朝中官員還要待在衙門,等待下麵的小吏匯報消息?
還有各王府的屬官,官員富人家中的管事,這麽多人出去做事,還不能管理好一座城嗎?長安城不過一百多坊市而已,這個官職管理不好一座坊市,那才真是笑話。
要是這還不行,不是還有一些老臣嗎?他們見多識廣,管理一座坊市,還不是輕而易舉。”薛玖淡淡的說道。
長孫無忌臉都黑了,這話怎麽反駁?難道能說,不安排高官去管理百姓?還是說一些官員不懂管理。
李世民眉頭一挑,他覺得這次好像可以當做一次考驗,看看官員能力如何。
薛收嘴角一抽,這次可是把長孫無忌得罪不輕。
“陛下!微臣建議,以後可以全民練兵,別的地方也暫時不說,長安和洛陽的年輕人,必須參加訓練。
包括官員家中子弟,不能因為家中父輩做官,就成為紈絝子弟。”薛玖嚴肅的行禮道。
“你這意思,官員連家中兒孫都教育不好?”長孫無忌黑著臉道,他覺得薛玖這話就像在諷刺他,因為他兒子多,確實有兩個不太聽話,又不太聰明。
長孫無忌今天一直在挑刺,薛玖弄得也有些不爽,看了長孫無忌一眼問道:“敢問長孫大將軍,家中子女幾何?你多久教導他們一次?或者說你多久陪他們吃飯聊天?”
“家中兒女,自然有家眷教育,還有官學博士。”
“那又如何呢?不知士卒如何訓練,不知府兵如何布陣?這樣的人出來有什麽用?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講一百次,還不如跟著訓練幾年,每一年跟著訓練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積累大量經驗,最不濟也能磨練一下性格。”薛玖譏諷道。
“咳咳!小玖,這事有很大問題,訓練少年雖然是好事,但是開支太大了。”不想薛玖和長孫無忌鬧得太厲害,杜如晦接過了話題。
“嗯嗯,這事不著急,克明你記下來,等擊敗突厥,我們再來商談。”李世民開口示意結束這個話題。
“諾!”
“玄齡,你覺得薛常侍的提議如何?是否可以安排出兵?”李世民轉頭問道。
“陛下,臣覺得可行,雖然有些冒險,不過問題不大。長安兵馬調走,還能看看誰跳出來。”房玄齡正色說道。
“陛下,臣依覺得可行,給那些心懷不軌之徒一個機會,長痛不如短痛,長時間防備很麻煩,跳出來才知道誰不安分。”薛收附和道。
“有道理!朕倒要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對朕不滿,就按照小玖的意思,先出兵兩萬,等突厥到涇陽,長安其他府兵全都北上。
就算丟掉了長安,我們再打迴來就是。”李世民起身,鬥誌昂揚的說道。
退潮之後,才知道誰沒有穿褲子。
薛玖腦子裏突然浮現這麽一句。隨即他又佩服房玄齡等人,自己隻是想著利用人民的力量來保護長安,讓更多府兵前去阻擋突厥南下。而房玄齡他們已經考慮,用這件事做誘餌。
李世民的心胸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竟然敢拿江山冒險。
“陛下英明!臣佩服!”杜如晦躬身行禮。
“薛常侍,你迴去整頓人手,明日出發,前去涇陽,朕允許你見機行事,至於涇陽百姓的安排,伯褒麻煩你走一遭。”李世民意氣風發的吩咐,他覺得自己這次就像當年前往雁門關,心胸充滿了萬丈豪情。
“臣遵旨!”
“臣遵旨!”反應慢半拍的薛玖跟著行了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