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差點被氣暈過去,捂著胸口,憤怒的看著尉遲恭。
“陛下,事已至此,還請換秦王為太子吧!”秦瓊暗自歎息一聲,行禮勸說。
“叔寶!就連你也背叛朕?”李淵痛心的問道。
“父皇,正因為叔寶忠於朝廷,忠於你,這才不忍心見到我們兄弟相殘,將來發生人倫慘事,所以才出手的。”李世民幫著解釋道。
“陛下,任由事態發展下去,你覺得太子與秦王能夠善了嗎?還是說眼不見心不煩,等你百年之後,就無所謂了。”程咬金跟著補了一刀,把事情最真實的一麵揭開。
李淵並非沒想過這種可能,隻是人在麵對自己身上的事情,很多人潛意識的會向好的方麵去想。
李淵覺得,等到以後,李建成坐穩了皇位,李世民自然就會放棄,而性情敦厚的長子一定會寬恕兄弟。
在李淵的設想中,李建成做皇帝,有兩個能打的兄弟幫忙,定然能把國家帶到更高的地方。
想想性格剛強的李世民,李淵不得不麵對現實,這個次子是不可能甘居人下的,所以他們兄弟之間,隻能活一個。
想要保住兒子性命,似乎隻有自己退位,讓強勢的李世民上位,這才能讓長子李建成放棄。
在朝野的聲望,長子本就不如次子,能力也要差一些,李淵很毫不懷疑,次子定然能不能壓服朝廷上下的大臣。
心裏想明白,李淵頹然的坐下,擺擺手,聲音沙啞著道:“二郎,你發誓不傷你大兄性命。”
“我李世民對天發誓,決不傷害大兄性命,如有違背,定然死無全屍。”李世民毫不猶豫的單膝跪下,舉起右手,語氣堅決的發誓。
“你自己安排吧,朕累了,要休息了。”李淵拿出一方玉璽,放在書桌上,疲倦的說道。
李淵如此痛快的交出玉璽,李世民都有些意外,愣了一下這才上前。
“陛下,臣送你。”尉遲恭上前一步道。
“敬德,你去接管長林衛。”李世民叫住了尉遲恭。
“叔寶,你去送父皇。”
聽到李世民的安排,李淵的神色緩和了一些,其實痛快做出決定,是因為李世民夠孝順。
李淵本就喜歡吃喝玩樂,李世民進獻的美酒,美食,按摩桑拿,還有桌椅板凳,折扇家具等等。都非常符合他的心意。
從武德元年到如今,李淵給李世民添了十六個弟弟,十一個妹妹,平均一年生三個還多,可想而知他有多努力,也能想到,他的精力放在哪裏的。
放下政務,可以專心玩樂,李淵反而心裏升起一絲放鬆的感覺。患得患失的在秦瓊護送下,去了後宮。
“參見太子殿下!”李淵離開,一直提心吊膽的內侍,急忙跪伏下去,大禮參拜。
“恭喜殿下!”屈突通等人也跟著行禮道賀,隻不過他們沒有下跪。
“嗬嗬!同喜同喜!”
“殿下,先接受宮中的安排吧。”長孫無忌提醒道。
李世民笑容一收,點點頭開始做安排。
有了李淵的玉璽,還有從李建成那得到的太子印,李世民已經能輕鬆控製皇宮。
李世民與幾人簡單商量了一下,武將分出去,先掌控皇宮和軍隊,隨後又去請一些關係好的大臣。
李世民需要更多的人支持,才能在朝堂壓下反對的聲音,或者讓支持的人幫著掌控朝廷,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隨著命令傳出,不少人匆匆進了皇宮。
……………
宮裏發生的事情,薛玖並不知情,他很興奮,這是推動改變曆史帶來的激動。
玄武門之變沒有了,隻有百味樓之變,而且比玄武門之變時間提前了不少,李建成和李元吉沒有死,甚至沒有死多少人,可以說是和平過渡。
事情就這麽成了,讓人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當然!這種感覺隻有薛玖才有,其他人是興奮,這次薛家立的功勞可不小,隻有護衛隊不知情,他們隻知道,這次行動是協助秦王,鎮壓一批心懷不軌的人,即便如此也夠他們高興的了,畢竟隻是護衛隊,沒想到有立功的一天。
不知道李建成和李元吉被帶去了哪裏,但是有一點能確定,很多年內他們都沒有機會見到外人,兩人已經構不成威脅。
其實薛玖覺得,李建成活著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至少對原來太子一係的人來說,並不是好事。
李世民做皇帝之後,肯定不敢放心的用他們,尤其是實權部門,地方官員也隻能做副官。
如果李建成死了,李世民反而敢放心用人,這就是區別。
以後的事情隻能說猜測,薛玖搬了躺椅,放在酒樓的一樓大廳,他是不想離開酒樓,以免出現意外。
龍雀刀放在旁邊的茶幾上,薛玖已經做好了殺人的準備,任何人在這個時候想給他找麻煩,他都不會放過。
李世民做皇帝,應該沒有多大的障礙,以後似乎可以躺平了。
不對!還有突厥人的危機。
薛玖皺了皺眉頭,不過很快又放鬆了。
李世民比另外一個世界更順利的過渡,又多了準備時間,應對起來肯定更輕鬆,畢竟去年突厥才受到重創。
薛玖守著酒樓,除了上廁所和洗澡,就連睡覺都在一樓大廳。
等了三天,紅著眼睛的薛收來到了酒樓。
薛收一屁股坐下,拿起杯子,一口把濃茶喝幹淨,這才長出一口氣道。
“薛郎君,除了馮立,謝叔方,薛萬徹,其他關押的人交給我吧。”常何笑著說道。
薛玖是見過常何的,畢竟住在一個坊市,隻不過薛玖知道這家夥可能是李世民的暗子,平時隻是點頭之交,反而是和他兒子常威非常熟悉。
“好!”薛玖沒有問原因,起身招唿放人,他知道這些士卒,肯定會派到某一個地方,短時間內會被控製著,不與外界聯係。
“你叮囑一下薛萬徹他們三人,迴去不要亂說。”薛收提醒道。
“我明白!”這是下封口令,薛玖自然知道其中的緣故。
“陛下,事已至此,還請換秦王為太子吧!”秦瓊暗自歎息一聲,行禮勸說。
“叔寶!就連你也背叛朕?”李淵痛心的問道。
“父皇,正因為叔寶忠於朝廷,忠於你,這才不忍心見到我們兄弟相殘,將來發生人倫慘事,所以才出手的。”李世民幫著解釋道。
“陛下,任由事態發展下去,你覺得太子與秦王能夠善了嗎?還是說眼不見心不煩,等你百年之後,就無所謂了。”程咬金跟著補了一刀,把事情最真實的一麵揭開。
李淵並非沒想過這種可能,隻是人在麵對自己身上的事情,很多人潛意識的會向好的方麵去想。
李淵覺得,等到以後,李建成坐穩了皇位,李世民自然就會放棄,而性情敦厚的長子一定會寬恕兄弟。
在李淵的設想中,李建成做皇帝,有兩個能打的兄弟幫忙,定然能把國家帶到更高的地方。
想想性格剛強的李世民,李淵不得不麵對現實,這個次子是不可能甘居人下的,所以他們兄弟之間,隻能活一個。
想要保住兒子性命,似乎隻有自己退位,讓強勢的李世民上位,這才能讓長子李建成放棄。
在朝野的聲望,長子本就不如次子,能力也要差一些,李淵很毫不懷疑,次子定然能不能壓服朝廷上下的大臣。
心裏想明白,李淵頹然的坐下,擺擺手,聲音沙啞著道:“二郎,你發誓不傷你大兄性命。”
“我李世民對天發誓,決不傷害大兄性命,如有違背,定然死無全屍。”李世民毫不猶豫的單膝跪下,舉起右手,語氣堅決的發誓。
“你自己安排吧,朕累了,要休息了。”李淵拿出一方玉璽,放在書桌上,疲倦的說道。
李淵如此痛快的交出玉璽,李世民都有些意外,愣了一下這才上前。
“陛下,臣送你。”尉遲恭上前一步道。
“敬德,你去接管長林衛。”李世民叫住了尉遲恭。
“叔寶,你去送父皇。”
聽到李世民的安排,李淵的神色緩和了一些,其實痛快做出決定,是因為李世民夠孝順。
李淵本就喜歡吃喝玩樂,李世民進獻的美酒,美食,按摩桑拿,還有桌椅板凳,折扇家具等等。都非常符合他的心意。
從武德元年到如今,李淵給李世民添了十六個弟弟,十一個妹妹,平均一年生三個還多,可想而知他有多努力,也能想到,他的精力放在哪裏的。
放下政務,可以專心玩樂,李淵反而心裏升起一絲放鬆的感覺。患得患失的在秦瓊護送下,去了後宮。
“參見太子殿下!”李淵離開,一直提心吊膽的內侍,急忙跪伏下去,大禮參拜。
“恭喜殿下!”屈突通等人也跟著行禮道賀,隻不過他們沒有下跪。
“嗬嗬!同喜同喜!”
“殿下,先接受宮中的安排吧。”長孫無忌提醒道。
李世民笑容一收,點點頭開始做安排。
有了李淵的玉璽,還有從李建成那得到的太子印,李世民已經能輕鬆控製皇宮。
李世民與幾人簡單商量了一下,武將分出去,先掌控皇宮和軍隊,隨後又去請一些關係好的大臣。
李世民需要更多的人支持,才能在朝堂壓下反對的聲音,或者讓支持的人幫著掌控朝廷,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隨著命令傳出,不少人匆匆進了皇宮。
……………
宮裏發生的事情,薛玖並不知情,他很興奮,這是推動改變曆史帶來的激動。
玄武門之變沒有了,隻有百味樓之變,而且比玄武門之變時間提前了不少,李建成和李元吉沒有死,甚至沒有死多少人,可以說是和平過渡。
事情就這麽成了,讓人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當然!這種感覺隻有薛玖才有,其他人是興奮,這次薛家立的功勞可不小,隻有護衛隊不知情,他們隻知道,這次行動是協助秦王,鎮壓一批心懷不軌的人,即便如此也夠他們高興的了,畢竟隻是護衛隊,沒想到有立功的一天。
不知道李建成和李元吉被帶去了哪裏,但是有一點能確定,很多年內他們都沒有機會見到外人,兩人已經構不成威脅。
其實薛玖覺得,李建成活著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至少對原來太子一係的人來說,並不是好事。
李世民做皇帝之後,肯定不敢放心的用他們,尤其是實權部門,地方官員也隻能做副官。
如果李建成死了,李世民反而敢放心用人,這就是區別。
以後的事情隻能說猜測,薛玖搬了躺椅,放在酒樓的一樓大廳,他是不想離開酒樓,以免出現意外。
龍雀刀放在旁邊的茶幾上,薛玖已經做好了殺人的準備,任何人在這個時候想給他找麻煩,他都不會放過。
李世民做皇帝,應該沒有多大的障礙,以後似乎可以躺平了。
不對!還有突厥人的危機。
薛玖皺了皺眉頭,不過很快又放鬆了。
李世民比另外一個世界更順利的過渡,又多了準備時間,應對起來肯定更輕鬆,畢竟去年突厥才受到重創。
薛玖守著酒樓,除了上廁所和洗澡,就連睡覺都在一樓大廳。
等了三天,紅著眼睛的薛收來到了酒樓。
薛收一屁股坐下,拿起杯子,一口把濃茶喝幹淨,這才長出一口氣道。
“薛郎君,除了馮立,謝叔方,薛萬徹,其他關押的人交給我吧。”常何笑著說道。
薛玖是見過常何的,畢竟住在一個坊市,隻不過薛玖知道這家夥可能是李世民的暗子,平時隻是點頭之交,反而是和他兒子常威非常熟悉。
“好!”薛玖沒有問原因,起身招唿放人,他知道這些士卒,肯定會派到某一個地方,短時間內會被控製著,不與外界聯係。
“你叮囑一下薛萬徹他們三人,迴去不要亂說。”薛收提醒道。
“我明白!”這是下封口令,薛玖自然知道其中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