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我還要你臭小子提醒!”房玄齡沒好氣的說道。
“你小子也不小了,可以定一門親事!你阿耶他們有沒有目標?”房玄齡打量著薛玖問道。
“老師,我還小,不著急!”薛玖急忙說道。
“定親而已,又不是成親,早點定下來,也省得將來麻煩!”房玄齡說道。
不等薛玖迴答,房玄齡擺擺手繼續說道:“我和你說這些做甚,改天問你阿耶!”
薛玖很想問問,自己成親,怎麽不和自己說,考慮到如今的情況,好像還真不用提前告訴自己,直接就把事情定下來。
“把你那酒,再送一壇過來!”房玄齡說道。
“老師你就喝光了?那酒可不能多喝啊!每天喝一小杯就行了。”薛玖驚恐的問道。
“胡亂猜測,我是拿來送人的!”房玄齡沒好氣的說道。
“哦哦哦!明天我就給老師你送過來!”薛玖點點頭道,不過他的眼神中帶著狐疑,房玄齡畢竟已經四十多,可能不太行了,喝得多點也正常。
“翼國公當初離開匆忙,原配妻子和兒子都遇害了,所以送給他。”房玄齡簡單的解釋了一下。
薛玖眼睛一睜,他這才知道,原來還有這種事情。
秦瓊十五歲就在來護兒帳下效力,跟著攻打了遼東,一直做到隋朝中級將領,能做翼國公,除了他的本事,應該也和他的這層身份有關。
“翼國公的妻兒出了什麽事?”薛玖好奇的問道。
“卿不顧妻子,遠來投我,又立功效。朕肉可為卿用者,當割以賜卿,況子女玉帛乎?”
“當年陛下就曾歉意的對翼國公如此說!”房玄齡迴憶著說道。
隨即,房玄齡眼中閃動著怒火繼續說道:“因為翼國公和程知節他們降了,王世充就殺了他的妻兒,禍不家人!王世充真是該死。”
薛玖這才想起,秦瓊和程咬金等人是臨陣投降,自然來不及帶走家人,原來被王世充殺了泄憤。
隻要不是謀反,都不能牽連家人,這是官場潛規則,世家遵守的規矩,畢竟大家都是家大業大的,你動我家人,我動你家人,那還不都死光光了。
薛玖記得,出征將領的家人就是絕對不能針對的,否則就會成為公敵。
也難怪王世充一家死得幹幹淨淨,這是犯了眾怒啊。
至於臨陣投敵這事,也能理解,畢竟王世充已經窮途末路,而且他還是楊廣愛將,被委以重任的人,同為隋朝將領的秦瓊,怎麽可能對他有好感。
李淵不一樣,一來李唐勢大,二來李淵名聲好,還是楊廣的親戚,他當皇帝更容易讓人接受。
秦瓊妻兒死了,重新娶妻,如今是有兩個幼子,房玄齡送藥酒,也是希望他開枝散葉。
李世民麾下猛將很多,但要說衝鋒陷陣,最厲害的還是秦瓊,程咬金,尉遲恭三人,侯君集,段誌玄,張亮,張公瑾等人要略遜一籌。
李世民多年領兵作戰,與軍中很多將領都有交情,加上他自身也有武藝,因此與武將關係都不錯。
李家別的武藝不說,箭術是一絕,薛家習慣用鐵胎弓,這是硬弓,需要大力才能拉開,要的是一擊必殺;而李家喜歡用長弓,可以快速射擊,加上他們獨門技巧,又快又準,射程也不近。
薛玖打聽過,所謂瓦崗聚義是不存在的,別的不說,秦瓊就是被裴仁基裹挾著投的瓦崗。
瓦崗聚義不錯,隋唐演義一些猛將也是不存在的,這就讓人有些失望。
不過薛玖也隻是失望了一會,如今已經武德七年底,就算那些人存在,已經死得差不多了。
“阿耶!阿娘叫你們吃飯。”
看著進入書房的小家夥,薛玖不由為他悲傷了一秒鍾,攤上這麽一個父親,也是沒誰了,本來聰明的孩子,現在不能說傻,隻能說有點笨。
房玄齡眼中閃過一絲愧疚,溫和的笑著道:“好,我們去吃飯。”
“阿耶你和兄長快點來哦!”小家夥說完就跑了。
認識一段時間,薛玖也知道這個小家夥有些貪吃,和十五差不多,明白他這是急著迴去守肉菜,忍不住笑了一下。
“小玖,以後你多照顧著小俊一點。”房玄齡有些傷感的說道。
“老師你放心吧!我肯定會照顧小俊的!”薛玖很肯定的迴答道。
“嗯!”房玄齡笑著點點頭。
“老師,為何不讓小俊習武呢?我看他個子長得很快。”薛玖問道。
“習武?”房玄齡微微一愣,呢喃了一句,他又想起薛玖說的,兒子長得很快。
自從兒子變笨了以後,胃口是變好了,個頭確實長得有些快。
“是啊!習武!習武不但可以強身健體,而且能訓練手眼協調,時間長了,說不定對大腦恢複有好處。
再說迴來,即便對大腦恢複沒有好處,至少也沒有壞處,練武也多一份自保之力。”薛玖勸說道。
“既然你提出來,就由你來教小俊如何?”房玄齡看了一眼薛玖問道。
“我?不行!不行!我這點本事哪有資格教人啊!要不請翼國公教,他可是最頂尖的高手。”薛玖下意識的搖搖頭道。
“小俊才多大?有你給他打基礎就足夠了,莫非是你們薛家的東西不能外傳?”房玄齡說道。
“當然不是!打基礎我可以教,就是怕把小俊耽誤了。”薛玖急忙迴答道。
“無妨,就像你說的,隻是強身健體而已,我又不想他將來上陣殺敵。”房玄齡說道。
“那就沒有問題!我會好好教他的。”
“那就麻煩你了!”房玄齡高興的說道。
“老師你太客氣了!照顧小俊不是應該的嗎?”
聽了薛玖的話,房玄齡滿意至極,門徒學生與兒子區別不大,一個有孝心又懂事的學生,還有什麽好說的呢。
老懷大慰的帶著薛玖去吃飯,吃飯的時候,喝著虎骨酒,房玄齡又忍不住瞪了薛玖一眼。
聽到薛玖教房俊習武,盧氏也很高興,兒子這樣子,讀書眼看不成了,練武也不錯,至少以後沒人敢欺負。
“你小子也不小了,可以定一門親事!你阿耶他們有沒有目標?”房玄齡打量著薛玖問道。
“老師,我還小,不著急!”薛玖急忙說道。
“定親而已,又不是成親,早點定下來,也省得將來麻煩!”房玄齡說道。
不等薛玖迴答,房玄齡擺擺手繼續說道:“我和你說這些做甚,改天問你阿耶!”
薛玖很想問問,自己成親,怎麽不和自己說,考慮到如今的情況,好像還真不用提前告訴自己,直接就把事情定下來。
“把你那酒,再送一壇過來!”房玄齡說道。
“老師你就喝光了?那酒可不能多喝啊!每天喝一小杯就行了。”薛玖驚恐的問道。
“胡亂猜測,我是拿來送人的!”房玄齡沒好氣的說道。
“哦哦哦!明天我就給老師你送過來!”薛玖點點頭道,不過他的眼神中帶著狐疑,房玄齡畢竟已經四十多,可能不太行了,喝得多點也正常。
“翼國公當初離開匆忙,原配妻子和兒子都遇害了,所以送給他。”房玄齡簡單的解釋了一下。
薛玖眼睛一睜,他這才知道,原來還有這種事情。
秦瓊十五歲就在來護兒帳下效力,跟著攻打了遼東,一直做到隋朝中級將領,能做翼國公,除了他的本事,應該也和他的這層身份有關。
“翼國公的妻兒出了什麽事?”薛玖好奇的問道。
“卿不顧妻子,遠來投我,又立功效。朕肉可為卿用者,當割以賜卿,況子女玉帛乎?”
“當年陛下就曾歉意的對翼國公如此說!”房玄齡迴憶著說道。
隨即,房玄齡眼中閃動著怒火繼續說道:“因為翼國公和程知節他們降了,王世充就殺了他的妻兒,禍不家人!王世充真是該死。”
薛玖這才想起,秦瓊和程咬金等人是臨陣投降,自然來不及帶走家人,原來被王世充殺了泄憤。
隻要不是謀反,都不能牽連家人,這是官場潛規則,世家遵守的規矩,畢竟大家都是家大業大的,你動我家人,我動你家人,那還不都死光光了。
薛玖記得,出征將領的家人就是絕對不能針對的,否則就會成為公敵。
也難怪王世充一家死得幹幹淨淨,這是犯了眾怒啊。
至於臨陣投敵這事,也能理解,畢竟王世充已經窮途末路,而且他還是楊廣愛將,被委以重任的人,同為隋朝將領的秦瓊,怎麽可能對他有好感。
李淵不一樣,一來李唐勢大,二來李淵名聲好,還是楊廣的親戚,他當皇帝更容易讓人接受。
秦瓊妻兒死了,重新娶妻,如今是有兩個幼子,房玄齡送藥酒,也是希望他開枝散葉。
李世民麾下猛將很多,但要說衝鋒陷陣,最厲害的還是秦瓊,程咬金,尉遲恭三人,侯君集,段誌玄,張亮,張公瑾等人要略遜一籌。
李世民多年領兵作戰,與軍中很多將領都有交情,加上他自身也有武藝,因此與武將關係都不錯。
李家別的武藝不說,箭術是一絕,薛家習慣用鐵胎弓,這是硬弓,需要大力才能拉開,要的是一擊必殺;而李家喜歡用長弓,可以快速射擊,加上他們獨門技巧,又快又準,射程也不近。
薛玖打聽過,所謂瓦崗聚義是不存在的,別的不說,秦瓊就是被裴仁基裹挾著投的瓦崗。
瓦崗聚義不錯,隋唐演義一些猛將也是不存在的,這就讓人有些失望。
不過薛玖也隻是失望了一會,如今已經武德七年底,就算那些人存在,已經死得差不多了。
“阿耶!阿娘叫你們吃飯。”
看著進入書房的小家夥,薛玖不由為他悲傷了一秒鍾,攤上這麽一個父親,也是沒誰了,本來聰明的孩子,現在不能說傻,隻能說有點笨。
房玄齡眼中閃過一絲愧疚,溫和的笑著道:“好,我們去吃飯。”
“阿耶你和兄長快點來哦!”小家夥說完就跑了。
認識一段時間,薛玖也知道這個小家夥有些貪吃,和十五差不多,明白他這是急著迴去守肉菜,忍不住笑了一下。
“小玖,以後你多照顧著小俊一點。”房玄齡有些傷感的說道。
“老師你放心吧!我肯定會照顧小俊的!”薛玖很肯定的迴答道。
“嗯!”房玄齡笑著點點頭。
“老師,為何不讓小俊習武呢?我看他個子長得很快。”薛玖問道。
“習武?”房玄齡微微一愣,呢喃了一句,他又想起薛玖說的,兒子長得很快。
自從兒子變笨了以後,胃口是變好了,個頭確實長得有些快。
“是啊!習武!習武不但可以強身健體,而且能訓練手眼協調,時間長了,說不定對大腦恢複有好處。
再說迴來,即便對大腦恢複沒有好處,至少也沒有壞處,練武也多一份自保之力。”薛玖勸說道。
“既然你提出來,就由你來教小俊如何?”房玄齡看了一眼薛玖問道。
“我?不行!不行!我這點本事哪有資格教人啊!要不請翼國公教,他可是最頂尖的高手。”薛玖下意識的搖搖頭道。
“小俊才多大?有你給他打基礎就足夠了,莫非是你們薛家的東西不能外傳?”房玄齡說道。
“當然不是!打基礎我可以教,就是怕把小俊耽誤了。”薛玖急忙迴答道。
“無妨,就像你說的,隻是強身健體而已,我又不想他將來上陣殺敵。”房玄齡說道。
“那就沒有問題!我會好好教他的。”
“那就麻煩你了!”房玄齡高興的說道。
“老師你太客氣了!照顧小俊不是應該的嗎?”
聽了薛玖的話,房玄齡滿意至極,門徒學生與兒子區別不大,一個有孝心又懂事的學生,還有什麽好說的呢。
老懷大慰的帶著薛玖去吃飯,吃飯的時候,喝著虎骨酒,房玄齡又忍不住瞪了薛玖一眼。
聽到薛玖教房俊習武,盧氏也很高興,兒子這樣子,讀書眼看不成了,練武也不錯,至少以後沒人敢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