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村的狗路過薛家村,那都得夾著尾巴跑,村子附近就連老鼠毒蛇都被抓幹淨了。


    一直在薛玖附近搖著尾巴轉悠的黃狗,就是捕獵的好手,這年月可沒有那麽多糧食喂狗,它們會自己尋找食物,薛家村二三十條狗子,老虎都不敢靠近。


    狗的記性很好,即便幾年沒迴村子,它也記得熟人,薛玖外出搬石頭,它就一趟一趟的跟著。


    薛玖摸摸狗頭,輕輕推了推,它就自己退開。


    灶台弄好,大鐵鍋擺上,薛玖開始做菜,帶迴來的醃肉沒有晾幹,不能久放,要趕緊吃了。


    沒有冰箱,鹵菜放不過夜,因此沒有帶迴來,鹵料也得重新熬,不過沒有骨頭熬高湯,還得等狩獵的人迴來。


    薛家是從蜀中搬遷出來的,製作臘肉味道相當好,看著廚房上麵掛著的臘肉,薛玖提了一塊臘排骨下來。


    臘肉處理起來最簡單,煮好切片就是,而且沒有腥臊味,可以說是非常好的美食,也是如今蜀中最出名的美食,能拿出臘肉待客,那就是最高的規格。


    等菜炒好,薛玖才把玩瘋了幾個小家夥叫迴來。


    或許是因為血緣關係,雖然初一十五和阿翁阿婆見的次數不多,一樣很親熱。


    小丫頭最可愛,阿婆抱著就舍不得放下。


    “還是老家住著好,城裏說話的人都沒幾個。”薛收母親薛韓氏感歎道,迴來才一個時辰,她的精神就好了許多。


    “給伯褒續弦,有人照顧小震,你就能放心的迴來住了。”阿婆笑著道。


    “嬸嬸你說得是,我也想那孩子續弦,就是他總說不急。”薛韓氏惆悵的說道。


    “迴頭讓秦王賜婚,他就沒有理由拒絕了。”薛玖出主意道。


    “小玖這個辦法好!你見到秦王的時候,一定要幫忙提一嘴。”薛韓氏高興的說道。


    “韓嬸你放心,我要是見到秦王,一定提一嘴,實在不行找大姊,讓她給大兄試壓。”薛玖笑著道,他很想看看薛收吃癟的樣子。


    薛收原配妻子病死了,他一直沒有再婚,不過經常去平康坊,估摸著是自由慣了,不想迴家裏交工。


    其實薛玖也覺得,這年月成親還不如去平康坊,反正現在又不犯法,不用交公糧,可以多找很多啊!


    當然,這個念頭隻是一閃而過,他可不敢說出來,也不敢那麽做,阿婆都讓人到城裏催促過了。


    薛玖雖然才十五,但是定親還是沒有問題的,十裏八鄉想嫁到薛家的姑娘,不知道有多少。應該說在這十裏八鄉的,嫁人首選就是薛家村,別說放出風聲,就這樣每個月都有媒人前來打聽,薛家村有沒有需要定親的少年郎。


    別說薛家村的少年,就是少女也是非常受歡迎的,並不是說薛家姑娘嫁妝豐厚,而是薛家村的姑娘不但識字,而且幹活是一把好手。


    薛家傳承久遠,經曆過很多次殘酷戰爭,所以並沒有傳男不傳女的觀念,而是巴不得所有人都能提武器砍人,雖然女子鍛煉不多,但是比起其它村子的女孩子,那強得不是一星半點,最差也會射箭。


    薛家也有主次之分,一看天賦,二看嫡庶,有能力的才會得到家族的大力培養。


    沒有辦法,物資實在有限,薛家練武,需要用到很多藥材,不可能全部培養,所以得有選擇的培養人才。


    “阿翁,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一下。”吃過飯之後,爺孫倆在樹下乘涼,薛玖喝了一口溫水說道。


    穿越之後,薛玖就不再喝生水,即便井水他也不喝,他擔心喝了不幹淨的水生病。


    並不是說井水受到汙染,而是擔心水裏的細菌和那些肉眼不可見的蟲子。


    “嗯嗯,小玖你說。”阿翁用力的搖著蒲扇,就是為了讓孫子涼快一點。


    “阿翁你覺得,今天的菜味道如何?”薛玖問道。


    “好!我孫子做的菜,比酒樓的味道都要好!而且我沒見過這麽做菜的,就是太費油了。”薛孝禮讚歎道。


    如今的食用油主要有豬油,羊油,麻油,香油和菜籽油。


    豬油和羊油數量尚可,但如果是炒菜,肯定是不夠用的,麻油亞麻籽榨的油,普通百姓可舍不得吃,香油就更不用說了,三斤芝麻才能出一斤油,隻有勳貴才吃得起,菜籽油相對就要多一點,但是百姓更在意糧食夠不夠吃,種得不多,所以也隻是相對多一點而已。


    看到薛玖炒菜,薛孝禮都有些肉痛,隻不過這是最疼愛的孫子,所以沒有說話。


    “不但你說味道好,宮裏的人都說味道好,所以我們商量,在長安開一家酒樓。”薛玖說道。


    “開酒樓也不錯,要是生意好,薛家能多一份產業。”薛孝禮點點頭道。


    “嗯,我們也是這樣想的,所以我打算讓村裏人學炒菜,做糕點,以後他們就是酒樓的大廚。”


    “嗯嗯,這是薛家的技術,不能教給外人,等會我去和小三商量一下,安排幾個靈性的小子跟你學。”薛孝禮連連點頭讚同道。


    “阿翁,我的意思是,讓村裏的婦人學炒菜,這樣不影響村裏的勞力。”薛玖搖搖頭道。


    “這樣啊!也行!”薛孝禮想了一下道。


    “除了婦人,還缺一些跑堂的,我的意思讓半大小子去做,以後酒樓缺的肉食,就由村裏提供,這樣一來,賺的錢更多。”薛玖繼續說道。


    “行!那些臭小子,讀書讀不進去,去城裏做事也好。”薛孝禮點點頭道。


    這年月能稱為文人的,個個都不簡單,有些像六七十年代的大學生,真的個個都是人才。


    文人並不是說識字就行,對於經書典籍,那是倒背如流,每一句話都能信手拈來的說個一二三。


    要知道這年月,對於讀書人的要求,那是很高的。


    《禮記·學記》記載:一年視離經辨誌,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


    能做到這一點的,在人們眼中,才能算得上真正的讀書人,其他人隻能說不是文盲,識字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混子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被無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被無患並收藏大唐混子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