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玲騎車出了門, 石頭早就走了, 老太太伺候完小苗苗,這會兒也就早上七點半多點。
她看了看外頭的天,這會兒日頭還沒太高, 早前她大姑就囑咐了, 日頭好的時候,早上大約八點多八點半的,就給草簾子揭了。
不然裏頭溫度就太高了,溫度太高了不成,得控製。
她還仔細的教老太太他們看溫度計。
老太太這會兒在屋裏頭刷鍋洗碗,刷完鍋碗瓢盆的,就著壺裏頭剩的開水兌上涼水,試了試水溫,還行。
又把苗苗的兩件小罩衣洗了, 擰幹水掛鐵絲上晾著。
這會兒八點多了,她看看外頭,感覺上差不多了。
擦擦手,她看看在屋裏頭到處玩的苗苗,叮囑她:“苗苗啊,我就在外頭揭簾子,你自己在這玩,有事喊我。”
小丫頭聽著這個,趕緊跑過來。
她可不想自己待著, 嗒嗒的跑過來抓著老太太的衣角。
“你上哪去,我也去。”
這會兒的她說話利索著呢!
“你不跟我出去幹活啊,外頭有點冷,你在屋裏頭吧,”老太太怕外頭溫度低,再凍著她。
“我也去!不怕!";
小苗苗心裏說話:冷才不呢! 萬一一個沒看住,太奶奶再跑了,怎麽辦?
自己那不靠譜的爹媽,每次睡前都說早上叫自己起床, 每次自己起床,人都走了,連叫都沒叫她,哼!
大人說話,沒一個好使的,都是大騙子!
“我就在院子裏頭,你跟著跑什麽?”
苗苗才不信呢,她跟著老太太屁股後頭跑出來。
老太太穿著棉襖,外頭套著一個褂子,頭上帶著個針織帽子。
苗苗光著頭往外跑,可不行,她一把抓住小丫頭,給她帶上護耳朵的小帽子,這才撒開了手。
苗苗看著她出來,就在家門口的那個小菜苗住的房子邊上,她先把周圍圍著的草簾簾卷了起來,放在牆根立著。
側邊的卷起來了,又跑前麵,從底下往上卷草簾子。這個簾子下麵帶著根繩子,是為了方便卷簾用的。
老太太卷了一半,夠不著了,她又開始卷其他的幾個。一個個得來,十來個草簾子,都卷了一半。
透過塑料布能隱約的看見裏頭的蓋著塑料布的地方。
趴在上頭,還能看清楚她沿著棚邊種的草莓開始長新葉子了。看著已經鋪散開了。
老太太來到牆後頭,踩著凳子爬上去,站在北牆上頭開始拉草簾子上的繩子。
一下一下的,草簾子自己就在她的拉扯下慢慢卷起來了,一直卷到她的腳底下。
她拿起腳邊的磚頭壓住第一根繩子,然後挪兩步繼續拉第二根繩子。
這活不累人,也就十來分鍾不用半個小時的就幹完了。
除了需要她爬上爬下的,其他的也不算啥。
等了一會兒,她才開門進去,看了看裏頭的溫度計。
18。
她大姑說裏頭溫度最低多少來著?
好像是溫度最低不能低於15度,再低就不行了。
那這個溫度,應該還行。
這會兒這是早上,一會熱溫度還能起來。
也不知道這個苗長得什麽樣兒了,她揭開小塑料布,仔細的看了看,都是以前幹慣了農活的,這點東西還是能看明白的。
葉子舒展著,也沒什麽打蔫的樣子,挺好。
她又看了一遍,這才出去了。苗席南邊的大棚也蒙上了。
這會兒裏頭收拾的都差不多了。
自己白天收拾收拾,大孫子跟她媳婦晚上迴來還能再幹一點。
三個人慢慢幹,先把南邊那十個畦子收拾出來。
這會兒基本的樣子出來了,大孫子拿著鋤頭把地都刨了一遍,肥也上了。
她今兒得給這畦子裏頭再拿著釘耙耙一遍,過過。
這些都幹完了,完事兒了再澆一遍水。
她大姑說了,澆透了再幹爽幾天,就等著移苗了。
這麽算算,零碎活兒可不算少。
“苗苗,我得上大棚裏頭幹會兒活兒,你在這玩還是跟我上裏頭去。”
“我也去。”
她願意上裏頭玩去。裏頭都是柱子,還有地。
她要進去刨地玩。
祖孫倆進個人忙活個人的事兒。
帶著孩子老太太一天幹了三個畦子。
等著石頭迴來了,他才是主力。
這十個畦子幹了三天。
“這一半種黃瓜,那另一半咱種點啥?”
“都行,看市場上什麽好賣咱就種什麽。”
……
“這話說的,市場上什麽好賣?不都挺好賣的?感覺都差不多。”
這會兒冬天的菜有什麽?
就那幾樣。
白菜蘿卜土豆子,剩下的但凡帶點綠葉子都是大棚菜。
大棚菜都
可不都差不多唄。
“我想著得弄點好管理的東西。這個黃瓜就挺熬人的,你看這一茬茬一步步的,咱們那邊就弄點不太上心的菜就成。”
於玲蹲地頭上看著石頭吭哧吭哧的掄鋤頭。
“咱倆白天都不在家,奶奶自己弄,弄太多她根本幹不了。咱就五花八門的整點快手的,一茬茬能割的。澆水施肥就能自己長得,行不?”
老太太覺得也成。
他倆早上走的早,地裏頭的活兒暫時靠著她自己,倒也不算忙,但是還有個孩子呢!
弄一點便利的也行。
歲數大了,到底是歲數大了。這多了不用,倒退迴去十年,這點零碎活兒還算活兒?
她自己就手就幹了。
“也不用太費勁,咱夏天弄點那些菜就行。小辣椒,韭菜的,都行。”
尤其是辣椒這東西,花開的多,長得也多。
“你倆不用管了,等著這邊收拾完了,我抽著空就慢慢拾掇,一點一點的種。”
於玲覺得老太太想的有點多。
“奶,我的意思的那一邊咱種一片扁豆吧?要不就芹菜這種的。”
她就記得以前大姑說過,芹菜這東西好管理,澆水就行。
這麽一大片,容易幹不累人才是主要的。
“好管理是真的,不掙錢也是真的。”
……
“奶,大冬天的,什麽菜能不掙錢?都掙錢,就是掙多掙少的問題。
再說了,咱這地方冬天吃芹菜的不少。”
芹菜應該是這小地方除了白菜蘿卜之外第三種流通的蔬菜了。
她看了看外頭的天,這會兒日頭還沒太高, 早前她大姑就囑咐了, 日頭好的時候,早上大約八點多八點半的,就給草簾子揭了。
不然裏頭溫度就太高了,溫度太高了不成,得控製。
她還仔細的教老太太他們看溫度計。
老太太這會兒在屋裏頭刷鍋洗碗,刷完鍋碗瓢盆的,就著壺裏頭剩的開水兌上涼水,試了試水溫,還行。
又把苗苗的兩件小罩衣洗了, 擰幹水掛鐵絲上晾著。
這會兒八點多了,她看看外頭,感覺上差不多了。
擦擦手,她看看在屋裏頭到處玩的苗苗,叮囑她:“苗苗啊,我就在外頭揭簾子,你自己在這玩,有事喊我。”
小丫頭聽著這個,趕緊跑過來。
她可不想自己待著, 嗒嗒的跑過來抓著老太太的衣角。
“你上哪去,我也去。”
這會兒的她說話利索著呢!
“你不跟我出去幹活啊,外頭有點冷,你在屋裏頭吧,”老太太怕外頭溫度低,再凍著她。
“我也去!不怕!";
小苗苗心裏說話:冷才不呢! 萬一一個沒看住,太奶奶再跑了,怎麽辦?
自己那不靠譜的爹媽,每次睡前都說早上叫自己起床, 每次自己起床,人都走了,連叫都沒叫她,哼!
大人說話,沒一個好使的,都是大騙子!
“我就在院子裏頭,你跟著跑什麽?”
苗苗才不信呢,她跟著老太太屁股後頭跑出來。
老太太穿著棉襖,外頭套著一個褂子,頭上帶著個針織帽子。
苗苗光著頭往外跑,可不行,她一把抓住小丫頭,給她帶上護耳朵的小帽子,這才撒開了手。
苗苗看著她出來,就在家門口的那個小菜苗住的房子邊上,她先把周圍圍著的草簾簾卷了起來,放在牆根立著。
側邊的卷起來了,又跑前麵,從底下往上卷草簾子。這個簾子下麵帶著根繩子,是為了方便卷簾用的。
老太太卷了一半,夠不著了,她又開始卷其他的幾個。一個個得來,十來個草簾子,都卷了一半。
透過塑料布能隱約的看見裏頭的蓋著塑料布的地方。
趴在上頭,還能看清楚她沿著棚邊種的草莓開始長新葉子了。看著已經鋪散開了。
老太太來到牆後頭,踩著凳子爬上去,站在北牆上頭開始拉草簾子上的繩子。
一下一下的,草簾子自己就在她的拉扯下慢慢卷起來了,一直卷到她的腳底下。
她拿起腳邊的磚頭壓住第一根繩子,然後挪兩步繼續拉第二根繩子。
這活不累人,也就十來分鍾不用半個小時的就幹完了。
除了需要她爬上爬下的,其他的也不算啥。
等了一會兒,她才開門進去,看了看裏頭的溫度計。
18。
她大姑說裏頭溫度最低多少來著?
好像是溫度最低不能低於15度,再低就不行了。
那這個溫度,應該還行。
這會兒這是早上,一會熱溫度還能起來。
也不知道這個苗長得什麽樣兒了,她揭開小塑料布,仔細的看了看,都是以前幹慣了農活的,這點東西還是能看明白的。
葉子舒展著,也沒什麽打蔫的樣子,挺好。
她又看了一遍,這才出去了。苗席南邊的大棚也蒙上了。
這會兒裏頭收拾的都差不多了。
自己白天收拾收拾,大孫子跟她媳婦晚上迴來還能再幹一點。
三個人慢慢幹,先把南邊那十個畦子收拾出來。
這會兒基本的樣子出來了,大孫子拿著鋤頭把地都刨了一遍,肥也上了。
她今兒得給這畦子裏頭再拿著釘耙耙一遍,過過。
這些都幹完了,完事兒了再澆一遍水。
她大姑說了,澆透了再幹爽幾天,就等著移苗了。
這麽算算,零碎活兒可不算少。
“苗苗,我得上大棚裏頭幹會兒活兒,你在這玩還是跟我上裏頭去。”
“我也去。”
她願意上裏頭玩去。裏頭都是柱子,還有地。
她要進去刨地玩。
祖孫倆進個人忙活個人的事兒。
帶著孩子老太太一天幹了三個畦子。
等著石頭迴來了,他才是主力。
這十個畦子幹了三天。
“這一半種黃瓜,那另一半咱種點啥?”
“都行,看市場上什麽好賣咱就種什麽。”
……
“這話說的,市場上什麽好賣?不都挺好賣的?感覺都差不多。”
這會兒冬天的菜有什麽?
就那幾樣。
白菜蘿卜土豆子,剩下的但凡帶點綠葉子都是大棚菜。
大棚菜都
可不都差不多唄。
“我想著得弄點好管理的東西。這個黃瓜就挺熬人的,你看這一茬茬一步步的,咱們那邊就弄點不太上心的菜就成。”
於玲蹲地頭上看著石頭吭哧吭哧的掄鋤頭。
“咱倆白天都不在家,奶奶自己弄,弄太多她根本幹不了。咱就五花八門的整點快手的,一茬茬能割的。澆水施肥就能自己長得,行不?”
老太太覺得也成。
他倆早上走的早,地裏頭的活兒暫時靠著她自己,倒也不算忙,但是還有個孩子呢!
弄一點便利的也行。
歲數大了,到底是歲數大了。這多了不用,倒退迴去十年,這點零碎活兒還算活兒?
她自己就手就幹了。
“也不用太費勁,咱夏天弄點那些菜就行。小辣椒,韭菜的,都行。”
尤其是辣椒這東西,花開的多,長得也多。
“你倆不用管了,等著這邊收拾完了,我抽著空就慢慢拾掇,一點一點的種。”
於玲覺得老太太想的有點多。
“奶,我的意思的那一邊咱種一片扁豆吧?要不就芹菜這種的。”
她就記得以前大姑說過,芹菜這東西好管理,澆水就行。
這麽一大片,容易幹不累人才是主要的。
“好管理是真的,不掙錢也是真的。”
……
“奶,大冬天的,什麽菜能不掙錢?都掙錢,就是掙多掙少的問題。
再說了,咱這地方冬天吃芹菜的不少。”
芹菜應該是這小地方除了白菜蘿卜之外第三種流通的蔬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