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喝了薑湯,到晚上睡覺的時候,於玲還是覺得自己感冒了。
其實下午那會兒就有點暈,鼻子有點不透氣。
她仗著自己年輕,沒當迴事兒。
到晚上臨睡覺前,她覺得不好。
“奶咱家有感冒藥嗎?”
她得吃上點布洛芬或者感康什麽的,萬一真病了再給孩子傳上,那才叫笑話呢。
“有,那抽屜裏有板藍根和感冒靈,一樣喝上兩包,發發汗,明早上就好了。”
……
板藍根她知道,這個感冒靈,是她知道的感冒靈嗎?
找出來一看,嘿,雖然不是三個九,但是這個黃唿唿的藥粉,她看著都一樣。
行吧,有總比沒有強。
倒點熱水謔謔開,一口灌下去,卷上小毯子準備發汗。
這會兒苗苗已經睡了,也不用她抱。
於玲的睡姿還是很好的,一晚上沒怎麽換地方,到早上睜眼,她就覺得身下的炕還是熱乎乎的,自己身上微微的出了點汗。
睜眼緩了一會兒,她聽著隔壁的動靜。
老太太不知道什麽時候起的,在那燒炕了。
怪不得這麽暖和。
人老了覺少,確實起的早。
她躺了會兒,看著還在咻咻打唿的小丫頭片子,還是認命的爬起來。
這會兒那種頭重腳輕的感覺沒有了。
別說,這會兒的感冒藥還是挺厲害。
“起這麽早幹什麽?”
老太太是睡不著,她一個小年輕也起的早。
“今兒是不是趕大集,我想著街裏那塊外地人多,今兒去擺個攤子,也能進個三五十的。”
“行,昨兒晚上看天氣預報,今天天挺好,沒有雨。”
於玲收拾筐子和桶,還有編織袋子。
街裏今天是個大集,不止十裏八村的人來買菜,還有那縣城的老太太也會坐車過來。
她琢磨著今天的量不能少了。
看看孩子還在睡,倆人緊著忙活,收拾出一車鬥子的菜來。
“今兒人多,我跟苗苗就不去了,你賣完了菜,記得割點肉就成。
別的家裏也不缺。
剩下的你看著買點就行。”
於玲沒意見,趕大集的時候人多,小孩子一點,丟了可不是玩的。
自己可是知道,八九十年代丟孩子的一抓一大把。
這會兒公安係統還沒聯網,那孩子丟了,找到沒地方找去。
她騎著車就去了街裏。
於玲來的不算早,她推著車去了菜市,從街口進去走了沒多遠,就看著大姑在那裏了。
大姑招手,她挨著大姑邊上的空地方擺上了。
這會兒市場還不算規整,地方隨便占,還沒有攤位費。
“我都給你打聽了,今兒的菜價漲了哈。今兒可別再賣五毛一斤了。”
於玲收拾一半停下來,
“漲價了?”
“漲了,都漲了,咱這地方漲得還算晚的。我聽說南半縣迴來的,說那邊豬肉都賣到七塊錢一斤了,說有的地方九塊了。”
“咱這前幾天還五塊呢!”
她知道物價會漲。其實這一年的價格一直在漲,就是不知道這一個來月,漲這麽多。
“那我今天怎麽賣?”
“咋賣?人家怎麽價,你就賣什麽價。不能賣的太便宜了。”
行,她早就覺得菜太便宜了。
誰家那菜五毛一斤啊?
擱以後,五塊都不止。
於玲同學從菜市第一家開始打聽價格,一直問到最後一家。
好嘛,全都漲了。
這才幾天,平均一樣漲一毛。
行,看來今天能多掙幾塊錢。
事實上她高興的太早了。
今天的菜不好賣。
別看漲了一毛錢,這對一般的家庭來說,還是貴了。
有些過日子儉省的,可吃可不吃的,人家就不吃了。
不好賣歸不好賣,大部分來趕大集的人,還是得買點。
不過就是原來買兩斤的改成買一斤,原來要一斤的改成半斤。
“絲瓜怎麽賣?”
“六毛。”
“怎麽都這麽貴了。”
“大姐,今天都這個價,你就是走到頭也是這個價。”
於玲坐著小馬紮跟她說。
“前兩天還五毛呢。”
“大姐,你今天不買,明天估計六毛都買不著。你沒聽人家說嘛嗎?現在放開市場了,那什麽價格都在漲,你還想買五毛的,沒有了。”
大姐也不知道聽進去沒有,走了一圈迴來,又拿起來看看。
“茄子呢?”
“茄子今兒也是六毛。”
大姐看了看,還是捏著錢包跟她說。
“給我個塑料袋,我挑點茄子絲瓜。塑料袋不要錢吧?”
“塑料袋不要錢。”
大姐嘟嘟囔囔的,嫌貴了貴了。
連聲說著吃不起了要,可是手下一點沒耽誤她拿菜。
於玲稱了,“三斤八兩,湊個整吧?”
“要不了那些。”
於玲也不嫌她煩,“那我拿下一根絲瓜?”
說著她就想拿一根下來。
“算了算了,湊個整吧。給我拿一根絲瓜吧。”
家裏老頭在礦上幹活兒,就好吃個絲瓜雞蛋湯,這兩天就沒吃上,昨兒迴來念叨一天。
這要是拿下去一根,也就吃兩頓。
為了這三毛五毛的,不值當的。
“四斤一兩,算四斤,兩塊四。”
大姐仔仔細細的數了錢遞過來,接了菜,走的時候還念叨漲價。
這一上午,買菜的都是溜達兩趟,問一圈才會買。
平時一般九點多菜市就沒什麽人了,今兒這都九點多了,人還烏央烏央的,沒法子,貨比三家,價格也比三家。
於玲反正沒什麽事兒,坐著賣唄。
大姑賣的快,她就是柿子黃瓜,一開市就來了一個食堂的,提走一大半,剩下這些賣了一個多點,就沒了。
她下去溜達一圈,提迴來兩板香蕉,還有一袋子零散的,她拿出一板給於玲放車鬥裏,又提著那兜子零散的給她放進去。
“這個拿迴去給苗苗吃,這個零碎的你吃。”
於玲心裏有點不過意。
這大姑,待她待苗苗,比起親姥姥都不差什麽。
“我不要,大姑,我一會兒下去買點就行,這跟你拿迴去吃吧。”
“拿著吧,這不是買的,我拿柿子換的。”
“換的?”
這是什麽操作?
還能換?
“人家拿貨掉下來的小香蕉,也沒壞,就是一個個的,不耽誤吃。”
其實下午那會兒就有點暈,鼻子有點不透氣。
她仗著自己年輕,沒當迴事兒。
到晚上臨睡覺前,她覺得不好。
“奶咱家有感冒藥嗎?”
她得吃上點布洛芬或者感康什麽的,萬一真病了再給孩子傳上,那才叫笑話呢。
“有,那抽屜裏有板藍根和感冒靈,一樣喝上兩包,發發汗,明早上就好了。”
……
板藍根她知道,這個感冒靈,是她知道的感冒靈嗎?
找出來一看,嘿,雖然不是三個九,但是這個黃唿唿的藥粉,她看著都一樣。
行吧,有總比沒有強。
倒點熱水謔謔開,一口灌下去,卷上小毯子準備發汗。
這會兒苗苗已經睡了,也不用她抱。
於玲的睡姿還是很好的,一晚上沒怎麽換地方,到早上睜眼,她就覺得身下的炕還是熱乎乎的,自己身上微微的出了點汗。
睜眼緩了一會兒,她聽著隔壁的動靜。
老太太不知道什麽時候起的,在那燒炕了。
怪不得這麽暖和。
人老了覺少,確實起的早。
她躺了會兒,看著還在咻咻打唿的小丫頭片子,還是認命的爬起來。
這會兒那種頭重腳輕的感覺沒有了。
別說,這會兒的感冒藥還是挺厲害。
“起這麽早幹什麽?”
老太太是睡不著,她一個小年輕也起的早。
“今兒是不是趕大集,我想著街裏那塊外地人多,今兒去擺個攤子,也能進個三五十的。”
“行,昨兒晚上看天氣預報,今天天挺好,沒有雨。”
於玲收拾筐子和桶,還有編織袋子。
街裏今天是個大集,不止十裏八村的人來買菜,還有那縣城的老太太也會坐車過來。
她琢磨著今天的量不能少了。
看看孩子還在睡,倆人緊著忙活,收拾出一車鬥子的菜來。
“今兒人多,我跟苗苗就不去了,你賣完了菜,記得割點肉就成。
別的家裏也不缺。
剩下的你看著買點就行。”
於玲沒意見,趕大集的時候人多,小孩子一點,丟了可不是玩的。
自己可是知道,八九十年代丟孩子的一抓一大把。
這會兒公安係統還沒聯網,那孩子丟了,找到沒地方找去。
她騎著車就去了街裏。
於玲來的不算早,她推著車去了菜市,從街口進去走了沒多遠,就看著大姑在那裏了。
大姑招手,她挨著大姑邊上的空地方擺上了。
這會兒市場還不算規整,地方隨便占,還沒有攤位費。
“我都給你打聽了,今兒的菜價漲了哈。今兒可別再賣五毛一斤了。”
於玲收拾一半停下來,
“漲價了?”
“漲了,都漲了,咱這地方漲得還算晚的。我聽說南半縣迴來的,說那邊豬肉都賣到七塊錢一斤了,說有的地方九塊了。”
“咱這前幾天還五塊呢!”
她知道物價會漲。其實這一年的價格一直在漲,就是不知道這一個來月,漲這麽多。
“那我今天怎麽賣?”
“咋賣?人家怎麽價,你就賣什麽價。不能賣的太便宜了。”
行,她早就覺得菜太便宜了。
誰家那菜五毛一斤啊?
擱以後,五塊都不止。
於玲同學從菜市第一家開始打聽價格,一直問到最後一家。
好嘛,全都漲了。
這才幾天,平均一樣漲一毛。
行,看來今天能多掙幾塊錢。
事實上她高興的太早了。
今天的菜不好賣。
別看漲了一毛錢,這對一般的家庭來說,還是貴了。
有些過日子儉省的,可吃可不吃的,人家就不吃了。
不好賣歸不好賣,大部分來趕大集的人,還是得買點。
不過就是原來買兩斤的改成買一斤,原來要一斤的改成半斤。
“絲瓜怎麽賣?”
“六毛。”
“怎麽都這麽貴了。”
“大姐,今天都這個價,你就是走到頭也是這個價。”
於玲坐著小馬紮跟她說。
“前兩天還五毛呢。”
“大姐,你今天不買,明天估計六毛都買不著。你沒聽人家說嘛嗎?現在放開市場了,那什麽價格都在漲,你還想買五毛的,沒有了。”
大姐也不知道聽進去沒有,走了一圈迴來,又拿起來看看。
“茄子呢?”
“茄子今兒也是六毛。”
大姐看了看,還是捏著錢包跟她說。
“給我個塑料袋,我挑點茄子絲瓜。塑料袋不要錢吧?”
“塑料袋不要錢。”
大姐嘟嘟囔囔的,嫌貴了貴了。
連聲說著吃不起了要,可是手下一點沒耽誤她拿菜。
於玲稱了,“三斤八兩,湊個整吧?”
“要不了那些。”
於玲也不嫌她煩,“那我拿下一根絲瓜?”
說著她就想拿一根下來。
“算了算了,湊個整吧。給我拿一根絲瓜吧。”
家裏老頭在礦上幹活兒,就好吃個絲瓜雞蛋湯,這兩天就沒吃上,昨兒迴來念叨一天。
這要是拿下去一根,也就吃兩頓。
為了這三毛五毛的,不值當的。
“四斤一兩,算四斤,兩塊四。”
大姐仔仔細細的數了錢遞過來,接了菜,走的時候還念叨漲價。
這一上午,買菜的都是溜達兩趟,問一圈才會買。
平時一般九點多菜市就沒什麽人了,今兒這都九點多了,人還烏央烏央的,沒法子,貨比三家,價格也比三家。
於玲反正沒什麽事兒,坐著賣唄。
大姑賣的快,她就是柿子黃瓜,一開市就來了一個食堂的,提走一大半,剩下這些賣了一個多點,就沒了。
她下去溜達一圈,提迴來兩板香蕉,還有一袋子零散的,她拿出一板給於玲放車鬥裏,又提著那兜子零散的給她放進去。
“這個拿迴去給苗苗吃,這個零碎的你吃。”
於玲心裏有點不過意。
這大姑,待她待苗苗,比起親姥姥都不差什麽。
“我不要,大姑,我一會兒下去買點就行,這跟你拿迴去吃吧。”
“拿著吧,這不是買的,我拿柿子換的。”
“換的?”
這是什麽操作?
還能換?
“人家拿貨掉下來的小香蕉,也沒壞,就是一個個的,不耽誤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