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職場無間道盛行是因為心委屈了,利沒給夠
看透領導內心的齷齪,三國職場術 作者:官場螞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領導層在對手那裏安插眼線是常規操作,如何保證眼線的忠誠?以情動之,以利誘之。
換成後世的大白話:就是給眼線提供情緒價值,並且把錢給夠了。
古今中外的戰略家、軍事家都十分重視情報戰在戰爭中的作用,眼線是情報戰的一種重要的方式,其實很多眼線不是靠從小培養的,而是靠收買的。
因為人的忠誠是最難以琢磨的事情,你可能培養了眼線多少年,他想背叛隻在一念之間,既然如此,何苦要培養呢?那不是得不償失嗎?直接收買付出的代價才最小。
而收買眼線和挖牆角有異曲同工之妙,有以下幾個共同特征:
第一,必須大boss親自出麵。你說讓領導手下人去收買眼線,大概率不會成功。因為眼線不是傻子,他明白領導的手下也隻是一個小卒子,他的保證怎麽敢相信?
所以隻有大boss親自出麵,收買的眼線才敢相信,甚至需要大boss做一些事情以證明誠意。
第二,出得價碼要夠。這個價碼的標準,要大於要收買的眼線現在的收益。因為如果虧的話,他幹嘛要背叛啊!
第三,時機很重要。眼線之所以背叛,往往是在重大打擊之後,讓他心理起了劇烈地波動,進而容易做出不理智的選擇。若是眼線的日子過得很安穩,前途也大好,他幹嘛冒風險來投奔你呢?
對於收買眼線和挖牆腳,劉備是行家裏手,諸葛亮更是個中翹楚,以前是時機未到按兵不動,現在時機一到立即出手。
益州劉璋軟弱無能,因為曾殺了張魯的母親和弟弟,張魯興兵報仇。手下張鬆建議劉璋投靠曹操,並自告奮勇去當說客。
這是張鬆孟浪了,曹操無利不起早,劉璋能許給曹操什麽好處?而且張鬆在曹營並沒有人脈,特別是沒有夏侯氏和曹氏為他說情,他跑過去誰能搭理他?
所以就算有楊修為張鬆說話,曹操本來就不喜歡楊修,連帶著也看不起張鬆,將張鬆亂棍打出。
張鬆的心情有多糟糕可想而知,他本來自負才高,覺得在劉璋手下屈才了,現在曹操也折辱他,實在沒臉迴去見劉璋了。
走到郢州界口時,一名大將帶著五百人馬恭恭敬敬地等著他,是趙雲奉劉備的命令來護送他,並貼心地奉上酒菜。
從荊州到郢州有二百二十多公裏,趙雲跑得可不近,張鬆既驚訝又疑心。
結果第二天晚上到了荊州驛館,又一名大將親迎,是關羽,得關羽和趙雲親自侍酒,張鬆的麵子可真夠大的。
更讓張鬆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在路上,劉備帶著諸葛亮和龐統下馬等候他,嚇得張鬆慌忙行禮,劉備現在算一方諸侯了,這姿態真是低到塵埃裏了。
一連留張鬆宴飲三日,劉備絲毫不提任何要求,到送行的時候,還潸然淚下,弄得張鬆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覺得無以為報,就主動提出把益州送給劉備。
想想張鬆當了劉璋多少年的屬下,幾天時間就叛變了,人心啊!
同時他還diss劉璋懦弱,主動提出當劉備的內應,並把益州的地圖獻給劉備作為投名狀。
所以在職場上,無間道之所以盛行,根本原因還在於兩點:心委屈了,利沒給夠,真正肯一棵樹上吊死的忠心的人其實很少,很多人都在盤算自己的利益怎樣能最大化。
作為領導,如果挖不到眼線,甚至被別人挖了牆角,肯定是自己有哪一方麵沒做到位,比方說曹操但凡肯善待張鬆,益州地圖就是他的了。
公元211和212年,是劉備陣營二代們爆發的一年,不知道是不是受我女兒皇後命的刺激,大家對生娃兒有著異乎尋常的執念。
關羽的饕餮媳婦給他生了個大胖女兒,一看就遺傳了關羽的長腿基因,關羽喜出望外成了女兒奴,連關興都不香了,起名叫做“關銀屏”。
趙雲和樊氏接連生下了兒子趙統和女兒趙氏,這夫妻兩個的容貌都上乘,生的孩子更是粉裝玉琢,尤其是女兒,繼承了樊氏的傾國傾城。
糜竺生下了兒子糜威,糜芳卻什麽都沒生出來,孫乾年紀太大了,也沒生出來。
簡雍生了兒子簡飛,他仍不洗澡,我不知道他老婆是怎麽受得了他的。
一群人都跑去找諸葛亮看相算八字,看誰的孩子命好有出息,諸葛亮真的是左右為難,說實話吧,怕人家爹娘傷心生氣翻臉,不說實話吧,他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幹脆遠遠地躲出去了。
諸葛亮一走,我覺得時機到了,因為我還在打一個人的主意——龐統。
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龐統年輕時候也當過算命先生,還給劉表算過,我仍想讓龐統給我兒子當先生,隻不過打著算命的幌子。
因此我領著兩個兒子就去找龐統了,捧著一塊兒金子,美其名曰“卦金”。經過上次諸葛亮的事情,我絕不碰我不懂的事情了,還是金子實在,俗氣就俗吧!
我沒看出來,龐統清不清楚我的真實來意,反正一聽說我找他算命,他說了一句:“你為什麽不找諸葛亮算?”
我絞盡腦汁編理由,又怕龐統看出來,最後隻好說:“因為上次鬼穀子書的事情,我沒臉找他算。”
龐統笑笑,反正不在這一點上糾纏了,問我:“你想算什麽?”
我急忙說,算我兒子將來會怎麽樣。
龐統掐指一算:“你別怪我說話直,你這兩個兒子都不是讀書的料兒,還是認真跟著關羽習武吧。”
原來他早看出我的心思了,直接拒絕了當先生,反正我臉黑,也不害臊,又接著問,畢竟卦金不是白付的:“不讀書就不讀書吧!那你看看我的兩個兒子將來能有榮華富貴嗎?”
龐統反問:“你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我不解:“當然是真話啊!”
龐統把金子塞迴到我手裏:“假話我可以說幾句,真話我就閉口不言。諸葛亮不幹得罪人的事,我也沒那麽傻。”
我心裏咯噔一下,恐怕真話不是什麽好話,那我要不要知道將來的事?不知道,百爪撓心;知道了,怕是傷心欲絕。
看我躊躇半天,龐統終於又開口了:“我知道在你家你做不了主,這樣吧,把你媳婦找來,你就不用這麽為難了。”
我撒丫子就跑迴家找媳婦,心頭一邊忐忑一邊如釋重負。
我媳婦可不像我這麽磨嘰,直接就跟龐統說:“你隻說好的方麵的真話,壞的就別說了。”
我一聽,還是我媳婦有主見,這下事情算解決了。
龐統搖頭:“你們的兩個兒子,有本事的不長命,長命的沒有本事,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們要早點兒給他們娶媳婦生孫子,言盡於此,我不能再多說了。”
我心裏狐疑,剛想問問為什麽要這樣,我的財迷媳婦使勁兒拍了我一下,大笑:“我就說嘛!還是我高瞻遠矚,幾年前就開始給兒子攢娶媳婦錢了,你迴頭去跟趙雲說說,他的女兒我先定下了,聘禮可得給我少算點兒!”
換成後世的大白話:就是給眼線提供情緒價值,並且把錢給夠了。
古今中外的戰略家、軍事家都十分重視情報戰在戰爭中的作用,眼線是情報戰的一種重要的方式,其實很多眼線不是靠從小培養的,而是靠收買的。
因為人的忠誠是最難以琢磨的事情,你可能培養了眼線多少年,他想背叛隻在一念之間,既然如此,何苦要培養呢?那不是得不償失嗎?直接收買付出的代價才最小。
而收買眼線和挖牆角有異曲同工之妙,有以下幾個共同特征:
第一,必須大boss親自出麵。你說讓領導手下人去收買眼線,大概率不會成功。因為眼線不是傻子,他明白領導的手下也隻是一個小卒子,他的保證怎麽敢相信?
所以隻有大boss親自出麵,收買的眼線才敢相信,甚至需要大boss做一些事情以證明誠意。
第二,出得價碼要夠。這個價碼的標準,要大於要收買的眼線現在的收益。因為如果虧的話,他幹嘛要背叛啊!
第三,時機很重要。眼線之所以背叛,往往是在重大打擊之後,讓他心理起了劇烈地波動,進而容易做出不理智的選擇。若是眼線的日子過得很安穩,前途也大好,他幹嘛冒風險來投奔你呢?
對於收買眼線和挖牆腳,劉備是行家裏手,諸葛亮更是個中翹楚,以前是時機未到按兵不動,現在時機一到立即出手。
益州劉璋軟弱無能,因為曾殺了張魯的母親和弟弟,張魯興兵報仇。手下張鬆建議劉璋投靠曹操,並自告奮勇去當說客。
這是張鬆孟浪了,曹操無利不起早,劉璋能許給曹操什麽好處?而且張鬆在曹營並沒有人脈,特別是沒有夏侯氏和曹氏為他說情,他跑過去誰能搭理他?
所以就算有楊修為張鬆說話,曹操本來就不喜歡楊修,連帶著也看不起張鬆,將張鬆亂棍打出。
張鬆的心情有多糟糕可想而知,他本來自負才高,覺得在劉璋手下屈才了,現在曹操也折辱他,實在沒臉迴去見劉璋了。
走到郢州界口時,一名大將帶著五百人馬恭恭敬敬地等著他,是趙雲奉劉備的命令來護送他,並貼心地奉上酒菜。
從荊州到郢州有二百二十多公裏,趙雲跑得可不近,張鬆既驚訝又疑心。
結果第二天晚上到了荊州驛館,又一名大將親迎,是關羽,得關羽和趙雲親自侍酒,張鬆的麵子可真夠大的。
更讓張鬆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在路上,劉備帶著諸葛亮和龐統下馬等候他,嚇得張鬆慌忙行禮,劉備現在算一方諸侯了,這姿態真是低到塵埃裏了。
一連留張鬆宴飲三日,劉備絲毫不提任何要求,到送行的時候,還潸然淚下,弄得張鬆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覺得無以為報,就主動提出把益州送給劉備。
想想張鬆當了劉璋多少年的屬下,幾天時間就叛變了,人心啊!
同時他還diss劉璋懦弱,主動提出當劉備的內應,並把益州的地圖獻給劉備作為投名狀。
所以在職場上,無間道之所以盛行,根本原因還在於兩點:心委屈了,利沒給夠,真正肯一棵樹上吊死的忠心的人其實很少,很多人都在盤算自己的利益怎樣能最大化。
作為領導,如果挖不到眼線,甚至被別人挖了牆角,肯定是自己有哪一方麵沒做到位,比方說曹操但凡肯善待張鬆,益州地圖就是他的了。
公元211和212年,是劉備陣營二代們爆發的一年,不知道是不是受我女兒皇後命的刺激,大家對生娃兒有著異乎尋常的執念。
關羽的饕餮媳婦給他生了個大胖女兒,一看就遺傳了關羽的長腿基因,關羽喜出望外成了女兒奴,連關興都不香了,起名叫做“關銀屏”。
趙雲和樊氏接連生下了兒子趙統和女兒趙氏,這夫妻兩個的容貌都上乘,生的孩子更是粉裝玉琢,尤其是女兒,繼承了樊氏的傾國傾城。
糜竺生下了兒子糜威,糜芳卻什麽都沒生出來,孫乾年紀太大了,也沒生出來。
簡雍生了兒子簡飛,他仍不洗澡,我不知道他老婆是怎麽受得了他的。
一群人都跑去找諸葛亮看相算八字,看誰的孩子命好有出息,諸葛亮真的是左右為難,說實話吧,怕人家爹娘傷心生氣翻臉,不說實話吧,他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幹脆遠遠地躲出去了。
諸葛亮一走,我覺得時機到了,因為我還在打一個人的主意——龐統。
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龐統年輕時候也當過算命先生,還給劉表算過,我仍想讓龐統給我兒子當先生,隻不過打著算命的幌子。
因此我領著兩個兒子就去找龐統了,捧著一塊兒金子,美其名曰“卦金”。經過上次諸葛亮的事情,我絕不碰我不懂的事情了,還是金子實在,俗氣就俗吧!
我沒看出來,龐統清不清楚我的真實來意,反正一聽說我找他算命,他說了一句:“你為什麽不找諸葛亮算?”
我絞盡腦汁編理由,又怕龐統看出來,最後隻好說:“因為上次鬼穀子書的事情,我沒臉找他算。”
龐統笑笑,反正不在這一點上糾纏了,問我:“你想算什麽?”
我急忙說,算我兒子將來會怎麽樣。
龐統掐指一算:“你別怪我說話直,你這兩個兒子都不是讀書的料兒,還是認真跟著關羽習武吧。”
原來他早看出我的心思了,直接拒絕了當先生,反正我臉黑,也不害臊,又接著問,畢竟卦金不是白付的:“不讀書就不讀書吧!那你看看我的兩個兒子將來能有榮華富貴嗎?”
龐統反問:“你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我不解:“當然是真話啊!”
龐統把金子塞迴到我手裏:“假話我可以說幾句,真話我就閉口不言。諸葛亮不幹得罪人的事,我也沒那麽傻。”
我心裏咯噔一下,恐怕真話不是什麽好話,那我要不要知道將來的事?不知道,百爪撓心;知道了,怕是傷心欲絕。
看我躊躇半天,龐統終於又開口了:“我知道在你家你做不了主,這樣吧,把你媳婦找來,你就不用這麽為難了。”
我撒丫子就跑迴家找媳婦,心頭一邊忐忑一邊如釋重負。
我媳婦可不像我這麽磨嘰,直接就跟龐統說:“你隻說好的方麵的真話,壞的就別說了。”
我一聽,還是我媳婦有主見,這下事情算解決了。
龐統搖頭:“你們的兩個兒子,有本事的不長命,長命的沒有本事,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們要早點兒給他們娶媳婦生孫子,言盡於此,我不能再多說了。”
我心裏狐疑,剛想問問為什麽要這樣,我的財迷媳婦使勁兒拍了我一下,大笑:“我就說嘛!還是我高瞻遠矚,幾年前就開始給兒子攢娶媳婦錢了,你迴頭去跟趙雲說說,他的女兒我先定下了,聘禮可得給我少算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