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層都是影帝級的,對眼淚收放自如。


    雖然不是絕對的,但是大多數領導都很會哭。哭是一項重要的技能,既能籠絡人心,也能立人設,更能瞞天過海。


    不會哭的領導,名聲不會太好,人家會指責他們冷酷無情、缺乏同理心、刻薄寡恩、不能和群眾打成一片,不管他們是不是真的是這樣的人,大帽子是扣上了。


    所以領導們對哭是很講究的,要哭出層次、哭出水平、哭得恰到好處、哭得感人肺腑,由此衍生出了大哭、痛哭、嚎哭、憋哭、無聲哭、假哭、魅哭、睡哭等多種表演形式。


    哭也是要看天分的,你有沒有這個天分,我有一個簡單的檢驗方法:


    在半分鍾之內,你能不能不借助任何工具和手段,讓眼淚掉下來?


    工具是指風油精、辣椒油、芥末、洋蔥之類的,手段是指掐、針紮、燙等能引起痛感的。


    為什麽最多半分鍾?因為別人的耐心是有限的,誰耐煩等你醞釀感情啊?而且你在醞釀感情的過程中,微表情泄露了你的真實想法怎麽辦?時間用得越短,你的水平就越高。


    恐怕很多專業演員都做不到這樣,所以我說領導是影帝級的,你的哭功要是不好,別指望在權勢上有太大作為。


    諸葛亮到東吳去給周瑜吊喪,東吳的將領恨不能當場就殺了他,顧忌趙雲跟在旁邊,沒辦法動手。


    諸葛亮知道他犯眾怒,但是毫無懼色,親自祭酒跪拜周瑜,開始了他影帝般的表演。


    跪下時表情凝重,但眼淚已經在眼眶裏打轉,看著想要掉下來,又沒掉下來,主打一個隱忍。


    待把酒灑在地上,他從袖子裏拿出一篇祭文,這時候眼淚終於掉下來了,滴在了祭文上,開始了有規律地抽涕。


    他的祭文跟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我就一句都沒聽懂,我隻談他的眼淚是如何富有層次的蠱惑人心的。


    剛開始念祭文時,他的聲音還算清亮,眼淚也還零零落落;念到中段時,聲音高亢激昂,眼淚可以說如瀑布般傾瀉而下;念到末尾時,聲音已經嘶啞,眼睛腫得跟毛桃一樣,整張臉已經全被眼淚濕透了。


    念完以後,伏地大哭,因為他臉朝下,我估計他隻是幹嚎,這時候要還能淚如雨下,他該脫水了。


    但這一番表演是非常成功的,東吳眾將都感念於他的真心,沒一個想殺他了,連魯肅都覺得是周瑜氣量狹小了,忘了諸葛亮氣了周瑜多少迴。


    吊唁完要迴家,在江邊一個人揪住諸葛亮:“你氣死周瑜,又裝模作樣來吊唁,是明著欺負東吳沒人嗎?”


    這句話真是太解氣了,東吳總算有個明白人了,諸葛亮嚇得一哆嗦,定睛一瞧,心放迴肚子裏了——是龐統。


    龐統和諸葛亮齊名,智謀不下於諸葛亮,把他放在東吳,才是諸葛亮的心腹大患,所以這次諸葛亮來吊唁的真正目的就是——挖牆腳。


    其實周瑜對龐統還是不錯的,龐統沒有怨言,但是周瑜死了,龐統的靠山就倒了,以後別人還會善待龐統嗎?那可未必,因為龐統太醜了!


    你看後世為什麽整容業那麽發達,就是因為以貌取人是人的劣根性。


    所以諸葛亮極力鼓動龐統去荊州輔佐劉備,以前不說,而要在周瑜死後說,就是因為他算到龐統該落魄了,沒落魄前,龐統絕不願屈於諸葛亮之下。


    我其實也替關羽的婚事操心,看他現在為了相親花那麽多錢,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天天來我家蹭飯,過得好不淒涼,就想撮合他跟一個人——小寡婦。


    就是照顧過甘夫人和我媳婦的小寡婦,雖然嘴巴厲害了一點兒,但是人品還是挺不錯的,而且很能幹。小寡婦帶兩兒一女,關羽帶一個兒子,他們誰也別嫌棄誰。


    結果兩個人一見麵就不歡而散,關羽嫌棄小寡婦太矮,會糟蹋了他的長腿基因,小寡婦嫌棄關羽窮酸還脾氣臭。


    但是姻緣這種事,真的不是靠找的,而是靠等的,要真是紅鸞星動了,姻緣會自己來到你身邊。


    因為關羽前一段時間相親動靜鬧得太大了,十裏八鄉都知道了,有一家農戶主動找上關羽,說他們女兒從小飯量奇大,生生把他家的普通家境吃成赤貧了,眾人送外號“饕餮轉世”,年紀老大不小了也無人敢娶。現在聽說關羽要娶妻,他們情願不收聘禮,隻求關羽能管他們女兒吃飽。


    關羽仔細相看那女子,因為很能吃,身材可以說是虎背熊腰,雖然我知道不應該形容女子虎背熊腰,但是這是實話啊,這女子的腰比我都粗!而且因為飯量大,個頭發育極好,站在那裏不比我低,甚至可以說是我的加大版。


    這完全滿足了關羽個子高的要求,和關羽的長腿相得益彰,本來關羽的身材也很雄壯嘛!而且能吃不是原罪,又不是品行不好,人家還是頭婚,總之關羽十分滿意。


    因為底層女子都沒有名字,我就簡稱她為“饕餮女”吧,隻是背後叫的,當麵我可不敢,關羽會揍我的。


    婚禮很熱鬧,劉備大手一揮,把關羽預支到明年的俸祿全部免除,從結婚之日起繼續給關羽發俸祿,因為怕他養不起饕餮女。


    本來關羽喜氣洋洋,但是結婚第二天就兜頭被潑了一盆冷水。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說“廉頗為之一飯鬥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大家都以為是誇張的說法,但是見了饕餮女的飯量,才知道是寫實啊!司馬遷不說大話的。


    荊州是魚米之鄉,以大米為主食,小麥和雜糧為輔。一頓飯,饕餮女真吃了一鬥米,因為肉少,隻吃了兩斤,不足的部分就用幾十張烙餅頂上。問題是她從早吃到晚,一天至少四五頓。


    關羽和關興父子兩個餓了肚子,因為糧食都被饕餮女一掃而光了。


    那點兒俸祿,連半個月都沒撐過,於是關羽一家三口又都到我家蹭飯了。


    我連著下了三鍋麵條啊,又做了幾隻大盤雞,愣是不夠吃,吃得我媳婦臉陰沉得如烏雲蓋頂。


    我想這不是辦法,吃窮我家是小事,我媳婦要是收拾我,我可頂不住,悄悄跟關羽商量:“糜竺最近不是新開了家酒樓嗎?聽說大廚手藝不是很好,生意慘淡。


    這樣,讓你媳婦去給糜竺當飯托兒,就把你媳婦捧成美食家,給糜竺宣傳宣傳。”


    關羽說:“這不好吧?萬一把糜竺吃垮了呢?”


    我斜眼看著關羽:“你以為沒你媳婦,糜竺就不垮嗎?因為沒客人,每天的飯菜和食材都臭了,隻能倒掉,還不如給你媳婦吃了呢,就當打掃垃圾了,還能省了垃圾清理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看透領導內心的齷齪,三國職場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官場螞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官場螞蟻並收藏看透領導內心的齷齪,三國職場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