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領導的喪事和婚事都有可能會成為被別人圍獵的機會
看透領導內心的齷齪,三國職場術 作者:官場螞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領導的喪事和婚事都有可能會成為被別人圍獵的機會,因為有人事變動,所以必然會引來利益重新分配。
領導到了一定的地位,他的私事就不是他自己能說得算了,而變成了影響一方的公事。這不是領導願意不願意的事,而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牽扯到了很多人的利益。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官場,利益捆綁。自己的事自己說了不算,可能是領導內心最不能為外人道的傷痛。
領導辦喪事,比方說領導的爹娘死了,你不想讓別人來吊唁,人家非要來吊唁,誰來吊唁都不會空著手的,假惺惺安慰幾句,就扯到跟他利益相關的事情上去了,弄得吊唁現場像協調會議,公事也非拉到私事現場來說。
領導的兒女死了,信不信總會有人會來認幹兒子,甚至想把自己兒子過繼給領導,你看哪個領導名下沒掛幾個幹兒子、幹女兒的,至於圖得是什麽,不說你也知道。
領導的老婆死了,是利益糾葛最多的,遠比領導爹娘和兒女死了更讓人覬覦。你沒聽錯,我說得是“覬覦”兩個字,覬覦領導老婆的位置。因為領導爹娘和兒女都有血緣關係,外人實在難插進來,隻有老婆外人能插上一腳。
為什麽鼓吹男人三大幸事:升官發財死老婆,死老婆象征著領導周圍的權力紐帶能重新洗牌,自然有一大群人獲利。有時候領導自己都沒這個心情,周圍的人都推著他走,隻要領導不滿足他們的願望,就糾纏不休。
信不信領導老婆的喪事沒辦完,就會有人暗中謀劃給領導續弦了,主打一個無縫銜接,先下手為強。
喪事緊接著就是婚事,什麽守孝,在利益麵前都得讓路,這不是我胡說的,你看看劉備剛給甘夫人出殯,周瑜就打上主意了。
魯肅還正懵懂無知呢,周瑜就把劉備的繼室安排上了,而且是孫權的親妹妹,你說他損不損?
第一,為了他的目的,坑得是孫權,周瑜怎麽不把小喬,或者他自己的姐妹給劉備啊?
第二,把人家黃花閨女往火坑裏推。
據史料不太準確的推斷,孫權的妹妹孫尚香比孫權大概小11歲,孫權生於公元182年,那孫尚香應該生於公元193年,在公元209年應該是十五六歲,而劉備的真實年齡已經五十多歲了,都是爺孫輩了。
第三,就算門當戶對,劉備都死過甘夫人和糜夫人兩個夫人了,孫尚香卻是頭婚,哪怕不管克妻不克妻的說法,要你是孫尚香,你心裏膈應不膈應?
但這還沒完,周瑜後麵還有陰招,說讓劉備入贅,把劉備騙到東吳,囚禁在獄中,然後要求拿荊州來贖劉備,等交割了荊州再打其他主意。
這分明是借孫尚香的名義騙婚,用人家小姑娘一輩子的終身大事來換取利益,周瑜也不想想,萬一這個名頭傳出去,孫尚香以後還有人敢娶嗎?
周瑜是不但坑敵人,連自己人都坑啊!我都納悶了,孫權是怎麽忍得下周瑜的,容他這麽猖狂,連主君的妹妹都不放過!
但事實證明我想多了,孫權和周瑜是一路貨色,也根本沒他妹妹的終身放在眼裏,他妹妹隻是政治聯姻的工具。
或者說,這是當時那個時代的女人的悲哀,不管地位多高貴,都不被當人看,隻是野心家實現目標的工具。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劉備對甘夫人的真情倒真是難能可貴,雖然他對糜夫人太殘忍。
趙雲自從收了樊氏做下人,充分發揮了他毒舌的功力,反正本來他這下人就收的心不甘情不願。
但這樊氏有一樣好處:無論趙雲諷刺她什麽,從來一聲不吭,有時候趙雲說得過分了,她也會哭,但不是嚎啕大哭,而是默默垂淚。
這樣弄得趙雲不但像一拳打到了棉花上,而且丟他自己的人,因為看到的人都在背後悄悄議論,說趙雲又欺負人了,樊氏這個寡婦命太苦等等。
劉備想撮合趙雲和樊氏可以理解,他本來就很操心兄弟們的終身大事,而且他的三觀是:隻要美貌,其他身份地位都可以不計較。但他不計較,趙雲計較。
諸葛亮為什麽也要撮合?因為趙雲光棍一條,沒有父母親人,也就沒有軟肋,那怎麽能收為己用?
選樊氏,除了樊氏美貌拿得出手,還因為樊氏逆來順受,不會被趙雲的毒舌氣跑,其他女人誰受得了趙雲啊!
眼看趙雲還油鹽不進,諸葛亮出手了,連環計走起——
他先在樊氏那個心眼兒不正的小叔子趙範麵前,誇讚樊氏美貌,讓趙範起了小心思。
趙範本來讓樊氏用美色勾引趙雲,但是趙雲不上鉤,現在看諸葛亮是個有縫兒的雞蛋,所以決定拿下諸葛亮。
為什麽不打劉備的主意?除了甘夫人的美貌不下於樊氏,劉備對甘夫人全心全意無處下手,還因為諸葛亮娶的是醜妻黃月英,這全天下都知道。
所以趙範認為諸葛亮跟尋常男人一樣,樊氏對上黃月英穩勝。
因此挑了個趙雲不在的時候,趙範就去找樊氏了,讓她對諸葛亮施展美人計。
不要以為美女都是水性楊花,樊氏的人品還是很過硬的,就憑她能為趙範的哥哥守孝三年,聽見小叔子要她幹這種齷齪事,樊氏拔下簪子就抵在自己脖子上:
“你上次說為了讓桂陽的百姓不因兩軍交戰生靈塗炭,要我勾引趙雲,我不得不幹。這次又是為什麽?是為了巴結上諸葛亮讓你升官發財嗎?我寧死不受你脅迫。”
趙範冷哼:“你有選擇嗎?別忘了你娘家還在桂陽城裏,現在我還是桂陽太守,你不幹,就別怪我不客氣!”
他還沒怎麽樣呢,趙雲就竄出來了,一腳踹倒趙範,然後騎上去一頓老拳:“我要看看你怎麽不客氣!想算計我和軍師,誰給你的膽子!”
趙雲怎麽這時候出現了?諸葛亮叫迴來的,而且諸葛亮還一塊兒陪著過來看戲。
看樊氏的簪子還抵在脖子上,諸葛亮笑道:“我早派人去桂陽把你娘家人安置好了,而且我已稟明主公,從今以後趙範不再是桂陽太守了。”
剩下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諸葛亮讓人把趙範捆了帶走,留下趙雲和樊氏都尷尬得站著,誰都不敢看誰。
按照言情的老套路,你們是不是猜趙雲和樊氏冰釋前嫌,有情人終成眷屬了?可現實畢竟不是電視劇,趙雲的毒舌又犯了,說出的話讓我都氣得想揍他一頓:
“樊氏你說你是不是傻啊!就跟沒嘴的葫蘆一樣半天憋不出一個屁來!這事你怎麽不早說啊,你不說我怎麽知道啊?害我誤會了這麽久,在別人麵前丟人丟盡了。”
領導到了一定的地位,他的私事就不是他自己能說得算了,而變成了影響一方的公事。這不是領導願意不願意的事,而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牽扯到了很多人的利益。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官場,利益捆綁。自己的事自己說了不算,可能是領導內心最不能為外人道的傷痛。
領導辦喪事,比方說領導的爹娘死了,你不想讓別人來吊唁,人家非要來吊唁,誰來吊唁都不會空著手的,假惺惺安慰幾句,就扯到跟他利益相關的事情上去了,弄得吊唁現場像協調會議,公事也非拉到私事現場來說。
領導的兒女死了,信不信總會有人會來認幹兒子,甚至想把自己兒子過繼給領導,你看哪個領導名下沒掛幾個幹兒子、幹女兒的,至於圖得是什麽,不說你也知道。
領導的老婆死了,是利益糾葛最多的,遠比領導爹娘和兒女死了更讓人覬覦。你沒聽錯,我說得是“覬覦”兩個字,覬覦領導老婆的位置。因為領導爹娘和兒女都有血緣關係,外人實在難插進來,隻有老婆外人能插上一腳。
為什麽鼓吹男人三大幸事:升官發財死老婆,死老婆象征著領導周圍的權力紐帶能重新洗牌,自然有一大群人獲利。有時候領導自己都沒這個心情,周圍的人都推著他走,隻要領導不滿足他們的願望,就糾纏不休。
信不信領導老婆的喪事沒辦完,就會有人暗中謀劃給領導續弦了,主打一個無縫銜接,先下手為強。
喪事緊接著就是婚事,什麽守孝,在利益麵前都得讓路,這不是我胡說的,你看看劉備剛給甘夫人出殯,周瑜就打上主意了。
魯肅還正懵懂無知呢,周瑜就把劉備的繼室安排上了,而且是孫權的親妹妹,你說他損不損?
第一,為了他的目的,坑得是孫權,周瑜怎麽不把小喬,或者他自己的姐妹給劉備啊?
第二,把人家黃花閨女往火坑裏推。
據史料不太準確的推斷,孫權的妹妹孫尚香比孫權大概小11歲,孫權生於公元182年,那孫尚香應該生於公元193年,在公元209年應該是十五六歲,而劉備的真實年齡已經五十多歲了,都是爺孫輩了。
第三,就算門當戶對,劉備都死過甘夫人和糜夫人兩個夫人了,孫尚香卻是頭婚,哪怕不管克妻不克妻的說法,要你是孫尚香,你心裏膈應不膈應?
但這還沒完,周瑜後麵還有陰招,說讓劉備入贅,把劉備騙到東吳,囚禁在獄中,然後要求拿荊州來贖劉備,等交割了荊州再打其他主意。
這分明是借孫尚香的名義騙婚,用人家小姑娘一輩子的終身大事來換取利益,周瑜也不想想,萬一這個名頭傳出去,孫尚香以後還有人敢娶嗎?
周瑜是不但坑敵人,連自己人都坑啊!我都納悶了,孫權是怎麽忍得下周瑜的,容他這麽猖狂,連主君的妹妹都不放過!
但事實證明我想多了,孫權和周瑜是一路貨色,也根本沒他妹妹的終身放在眼裏,他妹妹隻是政治聯姻的工具。
或者說,這是當時那個時代的女人的悲哀,不管地位多高貴,都不被當人看,隻是野心家實現目標的工具。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劉備對甘夫人的真情倒真是難能可貴,雖然他對糜夫人太殘忍。
趙雲自從收了樊氏做下人,充分發揮了他毒舌的功力,反正本來他這下人就收的心不甘情不願。
但這樊氏有一樣好處:無論趙雲諷刺她什麽,從來一聲不吭,有時候趙雲說得過分了,她也會哭,但不是嚎啕大哭,而是默默垂淚。
這樣弄得趙雲不但像一拳打到了棉花上,而且丟他自己的人,因為看到的人都在背後悄悄議論,說趙雲又欺負人了,樊氏這個寡婦命太苦等等。
劉備想撮合趙雲和樊氏可以理解,他本來就很操心兄弟們的終身大事,而且他的三觀是:隻要美貌,其他身份地位都可以不計較。但他不計較,趙雲計較。
諸葛亮為什麽也要撮合?因為趙雲光棍一條,沒有父母親人,也就沒有軟肋,那怎麽能收為己用?
選樊氏,除了樊氏美貌拿得出手,還因為樊氏逆來順受,不會被趙雲的毒舌氣跑,其他女人誰受得了趙雲啊!
眼看趙雲還油鹽不進,諸葛亮出手了,連環計走起——
他先在樊氏那個心眼兒不正的小叔子趙範麵前,誇讚樊氏美貌,讓趙範起了小心思。
趙範本來讓樊氏用美色勾引趙雲,但是趙雲不上鉤,現在看諸葛亮是個有縫兒的雞蛋,所以決定拿下諸葛亮。
為什麽不打劉備的主意?除了甘夫人的美貌不下於樊氏,劉備對甘夫人全心全意無處下手,還因為諸葛亮娶的是醜妻黃月英,這全天下都知道。
所以趙範認為諸葛亮跟尋常男人一樣,樊氏對上黃月英穩勝。
因此挑了個趙雲不在的時候,趙範就去找樊氏了,讓她對諸葛亮施展美人計。
不要以為美女都是水性楊花,樊氏的人品還是很過硬的,就憑她能為趙範的哥哥守孝三年,聽見小叔子要她幹這種齷齪事,樊氏拔下簪子就抵在自己脖子上:
“你上次說為了讓桂陽的百姓不因兩軍交戰生靈塗炭,要我勾引趙雲,我不得不幹。這次又是為什麽?是為了巴結上諸葛亮讓你升官發財嗎?我寧死不受你脅迫。”
趙範冷哼:“你有選擇嗎?別忘了你娘家還在桂陽城裏,現在我還是桂陽太守,你不幹,就別怪我不客氣!”
他還沒怎麽樣呢,趙雲就竄出來了,一腳踹倒趙範,然後騎上去一頓老拳:“我要看看你怎麽不客氣!想算計我和軍師,誰給你的膽子!”
趙雲怎麽這時候出現了?諸葛亮叫迴來的,而且諸葛亮還一塊兒陪著過來看戲。
看樊氏的簪子還抵在脖子上,諸葛亮笑道:“我早派人去桂陽把你娘家人安置好了,而且我已稟明主公,從今以後趙範不再是桂陽太守了。”
剩下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諸葛亮讓人把趙範捆了帶走,留下趙雲和樊氏都尷尬得站著,誰都不敢看誰。
按照言情的老套路,你們是不是猜趙雲和樊氏冰釋前嫌,有情人終成眷屬了?可現實畢竟不是電視劇,趙雲的毒舌又犯了,說出的話讓我都氣得想揍他一頓:
“樊氏你說你是不是傻啊!就跟沒嘴的葫蘆一樣半天憋不出一個屁來!這事你怎麽不早說啊,你不說我怎麽知道啊?害我誤會了這麽久,在別人麵前丟人丟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