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造謠看智商,對錯放兩旁, 不用有心理負擔
看透領導內心的齷齪,三國職場術 作者:官場螞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職場上用輿論造勢,說著簡單,實際上很考驗你的智商和謀事能力,你要沒那精鋼鑽,就別攬那瓷器活兒。
用輿論造勢,說白了就是造謠,要想要謠言發揮它真正的作用,需要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你要比所有人都聰明。你要是智商不夠,編的謠言連自己都騙不過,怎麽能糊弄住別人,最後隻能貽笑大方、自取其辱。
第二,用輿論造勢要結合實際情況,邏輯嚴謹、有理有據,不能憑空杜撰。七分真三分假才能把人騙的死死的,謊言之所以不容易被拆穿,是因為建立在真相的基礎上。
第三,要順乎人心,不能逆人性而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那是因為你說的話符合群眾的利益,那麽要是損害群眾的利益呢?人隻會有選擇地聽自己願意聽的話,你要說到人家的心坎裏。
其實造謠是個中性詞,無關乎善惡對錯,看造謠的人是誰了,他有什麽樣的目的,跟他的品行無關。
就連聖人也深諳造謠的真諦,要不孔子怎麽會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所以你就不用對造謠有心理負擔了。
龐統去給曹操出了連環計,讓曹操把戰船都連在一起,把曹操騙的五迷三道的。
但是這種詭計瞞不住聰明人,龐統正腳底抹油要溜,被人抓了個正著。
這可把龐統嚇得魂飛魄散,定睛一看,是老熟人——徐庶。
若是水鏡先生司馬徽肯收徒弟的話,諸葛亮、龐統、徐庶都算水鏡先生的徒弟。雖然徐庶的智商比不上諸葛亮和龐統,但總歸是比曹操高。
所以徐庶能看穿龐統的連環計並不奇怪,兩人玩笑一番,徐庶就拐入正題,讓龐統給他想個脫身之策。
徐庶已經在曹營這麽長時間了還沒脫身,可見他算不上頂級謀士。
龐統也不推辭,眨眼間就想出計策,不愧是能和諸葛亮比肩的人物,心眼兒就是多。
按照龐統所教,徐庶當晚就讓人在曹營散布謠言,說西涼州韓遂、馬騰謀反,要攻打許都。
三國時期的涼州包括後世的甘肅省全部、寧夏迴族自治區全部、青海省東部以及陝西省的西部地區,距離赤壁大概一千五百公裏左右,距離許都一千一百多公裏。
守將韓遂當年已經七十多歲了,馬騰是馬超的父親,也年紀不小了。馬超就是三國後期那個麵如冠玉的大帥哥,這時候還沒挑起他們家族大梁。
先不說兩位老將的年齡,隔了一千多裏地,正規渠道還沒信兒,謠言是怎麽傳到赤壁的曹軍大營的?曹操手下那麽多謀士和將領,都沒想過這個問題。
曹操先慌了,許都是他的老巢,是他的心病,不等別人反應過來,徐庶主動請纓,說願意帶三千兵馬去散關把守關隘,擋住韓遂、馬騰的大軍。
三國時期的散關位於後世的陝西省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距離赤壁一千一百多公裏,距離許都八百四十公裏,龐統給徐庶想的脫身之策,跑得可真夠遠的。
曹操手下的人一個都沒吭聲,因為徐庶此舉符合他們的利益,他們就算看出不妥,也不會沒事找事。
第一,眼下正是赤壁之戰的關鍵時刻,大家都摩拳擦掌想立功,誰願意跑到西涼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去坐冷板凳?
第二,徐庶自進曹營以來一言不發,也就從來沒有得罪過人,誰會故意跟他過不去呢?
第三,這隻是謠言,又不是官方文書的消息,萬一是假的呢,不白跑一趟嗎?
曹操一看沒人應聲,隻好答應徐庶領兵,並派一個不起眼的偏將臧霸輔助。
其實徐庶會武功,能單獨領兵,但是曹操不放心他,派臧霸盯著他。不過臧霸也算因禍得福,沒死在赤壁之戰,活到了壽終正寢,封妻蔭子。
徐庶心裏暗笑,一個臧霸,有什麽不好收拾的,出了曹營,我可就天高任鳥飛了,也不耽擱,連夜就帶三千人馬走了。
劉琦公子高燒不退,渾身打顫,發夢魘說胡話,我們找郎中來看過了,說是驚嚇過度。
我和劉備、關羽麵麵相覷,劉表的兒子如此懦弱,還不如我兒子張苞和張紹膽子大。
但是後麵的事必須劉琦出麵,他出麵叫中央集權,我們直接出麵叫篡位謀反。
劉備沒辦法,叫關羽先去管好軍隊,剛弄到手的軍權可不能丟了,然後叫我想主意,劉琦這算心病,該怎麽治?
我可是沒少折騰劉琦,給他洗冷水澡降溫,半夜裝鬼嚇他,用獅子吼震他,結果越治越嚴重,劉琦連話都說不出來了,劉備氣得把我攆出去了。
正一籌莫展之際,糜竺、糜芳、簡雍、孫乾都到了,劉備可算抓住救星了,讓糜竺來治。
糜竺略一思索:“在劉琦公子心裏,他父親劉表最重要,要不我們找人假扮劉表,開解開解他。”
這主意不錯,但是誰扮劉表呢?我們都看向了劉備。
其實劉備熱愛表演,挺願意扮演劉表的,但是他手一攤:“我比劉表低太多了。”
這好辦,我找了兩隻高蹺讓劉備踩,可憐劉備一把年紀了,還要學踩高蹺,摔了不少狗啃泥。
糜竺讓我用曼陀羅花粉配了迷藥,適量的給劉琦喂一點兒,劉琦是燒迷糊了,不是瞎,會分不清劉表和劉備嗎?
一切準備停當,劉琦在迷藥的作用下正昏昏沉沉似睡非睡,劉備踩著高蹺登場了。
要說劉備真是當演員的料兒,把劉表的聲音、神態模仿得惟妙惟肖:“兒啊,我可憐的兒啊,為父來看你了!”
劉琦一個激靈,直接從床上跳起來了,看來他對他父親的感情真是深厚,撲過去就抱住劉備:“父親啊,我可算見到你了!我都沒見你最後一麵,一直是兒心中遺憾啊!”
劉備的高蹺本來就不熟,被劉琦撲倒在地,摔得齜牙咧嘴,劉琦也不看是誰,就把臉埋在劉備胸口,不停哭訴自己的悲慘遭遇。
糜竺一看有效,做手勢讓劉備按住劉琦的頭,不讓他抬頭看,然後劉備就運起他的三寸不爛之舌,開始安慰劉琦,並趁勢教劉琦為君之道,遇到這事該怎麽辦,遇到那事該怎麽處理。
足足說了一個時辰,劉備都口幹舌燥了,懷裏的劉琦沒了聲音,一看——睡熟了,但還是緊緊抱住劉備不撒手。
劉備氣得剛想發脾氣,被糜竺攔住了:“主公,這是好事啊,證明劉琦公子病勢好轉了,以後就這樣治,過不了多久就會全好了。”
從此劉琦就添了個毛病,大白天也吵吵著要睡覺,要在夢裏見劉表。我們不得不一次次給他喂迷藥,並讓劉備踩高蹺,劉備白天黑夜都不能休息,抱著這麽個比自己還高的大小夥子,眼圈烏青得跟熊貓一樣。
劉備實在受不了了,有一次趁劉琦睡著了,讓我去抱,我說:“抱你和抱我的感覺能一樣嗎?就我不洗澡,身上那股味兒,熏也能把他熏醒了。”
劉備仰天長歎:“我這是造了什麽孽啊!我親兒子都沒這麽抱過啊!”
用輿論造勢,說白了就是造謠,要想要謠言發揮它真正的作用,需要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你要比所有人都聰明。你要是智商不夠,編的謠言連自己都騙不過,怎麽能糊弄住別人,最後隻能貽笑大方、自取其辱。
第二,用輿論造勢要結合實際情況,邏輯嚴謹、有理有據,不能憑空杜撰。七分真三分假才能把人騙的死死的,謊言之所以不容易被拆穿,是因為建立在真相的基礎上。
第三,要順乎人心,不能逆人性而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那是因為你說的話符合群眾的利益,那麽要是損害群眾的利益呢?人隻會有選擇地聽自己願意聽的話,你要說到人家的心坎裏。
其實造謠是個中性詞,無關乎善惡對錯,看造謠的人是誰了,他有什麽樣的目的,跟他的品行無關。
就連聖人也深諳造謠的真諦,要不孔子怎麽會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所以你就不用對造謠有心理負擔了。
龐統去給曹操出了連環計,讓曹操把戰船都連在一起,把曹操騙的五迷三道的。
但是這種詭計瞞不住聰明人,龐統正腳底抹油要溜,被人抓了個正著。
這可把龐統嚇得魂飛魄散,定睛一看,是老熟人——徐庶。
若是水鏡先生司馬徽肯收徒弟的話,諸葛亮、龐統、徐庶都算水鏡先生的徒弟。雖然徐庶的智商比不上諸葛亮和龐統,但總歸是比曹操高。
所以徐庶能看穿龐統的連環計並不奇怪,兩人玩笑一番,徐庶就拐入正題,讓龐統給他想個脫身之策。
徐庶已經在曹營這麽長時間了還沒脫身,可見他算不上頂級謀士。
龐統也不推辭,眨眼間就想出計策,不愧是能和諸葛亮比肩的人物,心眼兒就是多。
按照龐統所教,徐庶當晚就讓人在曹營散布謠言,說西涼州韓遂、馬騰謀反,要攻打許都。
三國時期的涼州包括後世的甘肅省全部、寧夏迴族自治區全部、青海省東部以及陝西省的西部地區,距離赤壁大概一千五百公裏左右,距離許都一千一百多公裏。
守將韓遂當年已經七十多歲了,馬騰是馬超的父親,也年紀不小了。馬超就是三國後期那個麵如冠玉的大帥哥,這時候還沒挑起他們家族大梁。
先不說兩位老將的年齡,隔了一千多裏地,正規渠道還沒信兒,謠言是怎麽傳到赤壁的曹軍大營的?曹操手下那麽多謀士和將領,都沒想過這個問題。
曹操先慌了,許都是他的老巢,是他的心病,不等別人反應過來,徐庶主動請纓,說願意帶三千兵馬去散關把守關隘,擋住韓遂、馬騰的大軍。
三國時期的散關位於後世的陝西省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距離赤壁一千一百多公裏,距離許都八百四十公裏,龐統給徐庶想的脫身之策,跑得可真夠遠的。
曹操手下的人一個都沒吭聲,因為徐庶此舉符合他們的利益,他們就算看出不妥,也不會沒事找事。
第一,眼下正是赤壁之戰的關鍵時刻,大家都摩拳擦掌想立功,誰願意跑到西涼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去坐冷板凳?
第二,徐庶自進曹營以來一言不發,也就從來沒有得罪過人,誰會故意跟他過不去呢?
第三,這隻是謠言,又不是官方文書的消息,萬一是假的呢,不白跑一趟嗎?
曹操一看沒人應聲,隻好答應徐庶領兵,並派一個不起眼的偏將臧霸輔助。
其實徐庶會武功,能單獨領兵,但是曹操不放心他,派臧霸盯著他。不過臧霸也算因禍得福,沒死在赤壁之戰,活到了壽終正寢,封妻蔭子。
徐庶心裏暗笑,一個臧霸,有什麽不好收拾的,出了曹營,我可就天高任鳥飛了,也不耽擱,連夜就帶三千人馬走了。
劉琦公子高燒不退,渾身打顫,發夢魘說胡話,我們找郎中來看過了,說是驚嚇過度。
我和劉備、關羽麵麵相覷,劉表的兒子如此懦弱,還不如我兒子張苞和張紹膽子大。
但是後麵的事必須劉琦出麵,他出麵叫中央集權,我們直接出麵叫篡位謀反。
劉備沒辦法,叫關羽先去管好軍隊,剛弄到手的軍權可不能丟了,然後叫我想主意,劉琦這算心病,該怎麽治?
我可是沒少折騰劉琦,給他洗冷水澡降溫,半夜裝鬼嚇他,用獅子吼震他,結果越治越嚴重,劉琦連話都說不出來了,劉備氣得把我攆出去了。
正一籌莫展之際,糜竺、糜芳、簡雍、孫乾都到了,劉備可算抓住救星了,讓糜竺來治。
糜竺略一思索:“在劉琦公子心裏,他父親劉表最重要,要不我們找人假扮劉表,開解開解他。”
這主意不錯,但是誰扮劉表呢?我們都看向了劉備。
其實劉備熱愛表演,挺願意扮演劉表的,但是他手一攤:“我比劉表低太多了。”
這好辦,我找了兩隻高蹺讓劉備踩,可憐劉備一把年紀了,還要學踩高蹺,摔了不少狗啃泥。
糜竺讓我用曼陀羅花粉配了迷藥,適量的給劉琦喂一點兒,劉琦是燒迷糊了,不是瞎,會分不清劉表和劉備嗎?
一切準備停當,劉琦在迷藥的作用下正昏昏沉沉似睡非睡,劉備踩著高蹺登場了。
要說劉備真是當演員的料兒,把劉表的聲音、神態模仿得惟妙惟肖:“兒啊,我可憐的兒啊,為父來看你了!”
劉琦一個激靈,直接從床上跳起來了,看來他對他父親的感情真是深厚,撲過去就抱住劉備:“父親啊,我可算見到你了!我都沒見你最後一麵,一直是兒心中遺憾啊!”
劉備的高蹺本來就不熟,被劉琦撲倒在地,摔得齜牙咧嘴,劉琦也不看是誰,就把臉埋在劉備胸口,不停哭訴自己的悲慘遭遇。
糜竺一看有效,做手勢讓劉備按住劉琦的頭,不讓他抬頭看,然後劉備就運起他的三寸不爛之舌,開始安慰劉琦,並趁勢教劉琦為君之道,遇到這事該怎麽辦,遇到那事該怎麽處理。
足足說了一個時辰,劉備都口幹舌燥了,懷裏的劉琦沒了聲音,一看——睡熟了,但還是緊緊抱住劉備不撒手。
劉備氣得剛想發脾氣,被糜竺攔住了:“主公,這是好事啊,證明劉琦公子病勢好轉了,以後就這樣治,過不了多久就會全好了。”
從此劉琦就添了個毛病,大白天也吵吵著要睡覺,要在夢裏見劉表。我們不得不一次次給他喂迷藥,並讓劉備踩高蹺,劉備白天黑夜都不能休息,抱著這麽個比自己還高的大小夥子,眼圈烏青得跟熊貓一樣。
劉備實在受不了了,有一次趁劉琦睡著了,讓我去抱,我說:“抱你和抱我的感覺能一樣嗎?就我不洗澡,身上那股味兒,熏也能把他熏醒了。”
劉備仰天長歎:“我這是造了什麽孽啊!我親兒子都沒這麽抱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