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有些領導從沒有把兒女放在心上
看透領導內心的齷齪,三國職場術 作者:官場螞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管是否願意承認,有些領導者,要孩子是做給別人看的,他自己對兒女並不十分看重。
縱觀古代帝王,很多都六親緣薄,稱孤道寡,可能他生了很多兒女,但是從沒放在心上過,常年累月也不想著見一麵。
商人重利輕別離,難道領導就不重權輕骨肉了嗎?
一個人心裏能裝下的事情是有限的,他裝的是權力和霸業,自然騰給兒女的空間就少了。
但是領導不能不要兒女,那是被外界輿論裹挾的,是為了鞏固他的權力需要。
第一,領導若不要孩子,會被視為異類,進而被政敵攻訐。
比如罵人的話,有一種就是咒別人“斷子絕孫”。
第二,領導若不要孩子,會被視為沒有家庭責任感,人家會懷疑他在事業上的責任心,進而難以得到下屬的擁護。
第三,領導若不要孩子,難以通過孩子來進行“親子社交”。
如果其他領導都有孩子,就你沒有孩子,那其他領導可能就孩子問題更有共同語言,相互組織活動增進感情,進而拉幫結派,就不帶你玩兒!
所以我有親兒子張苞和張紹,關羽有親兒子關興,劉備的壓力陡增!
我天天把兒子背在身上,舍不得放下一會兒;關羽對唯一的親兒子也舐犢情深,雖然交給我媳婦撫養,但是天天拿著好吃的好玩的來看兒子。
關羽可能對已亡故的妻子沒什麽感情,但是對有血緣關係的親兒子是真的上心。
劉備本來不想要孩子,但是現在換成我和關羽天天在他耳邊念叨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以後誰給你養老?
民間一直有一種說法:如果備孕夫妻一直懷不上孩子,可以試著先領養一個,然後就能成功懷孕,這叫“抱子得子”。
“抱子得子”對“心理性不孕”有奇效。
“心理性不孕”是指由於夫妻倆雙方或者是某一方存在心理障礙,由此引發內分泌失調,從而導致的不孕。
這個心理障礙,恐怕就是劉備,因為他本來就不想要孩子。
但是甘夫人十分想要孩子,逼著劉備“抱子得子”,劉備就動了收養幹兒子的念頭。
可劉備收幹兒子很挑剔,有以下幾個標準:
第一,必須是父母雙亡,防止人家父母將來再要迴去。
第二,必須是漢室宗親並且出身好,劉備不想養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子。
第三,必須是武將。戰爭年代,若找個孱弱的文人,逃難時是他保護劉備啊,還是劉備保護他啊?
千挑萬選,選中了劉封。
劉封生父是羅侯寇氏,生母是漢室宗親劉泌的妹妹劉氏,父母雙亡後就投奔舅舅劉泌。
此外劉封身材高大,性格剛猛,孔武有力,是個戰場上當肉盾的好坯子。
我心裏犯嘀咕,這劉封看上去不太聰明的樣子,隻怕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吧?
但是劉備喜歡這樣的,頭腦簡單就好控製,叫他幹什麽就幹什麽,支使起來很省心。
人家的兒子,我也不便多嘴,熱熱鬧鬧的認親儀式結束後,劉備就對劉封冷淡下來了,這一輩子就沒對劉封好過!
也許是天命之人就是老天眷顧吧,公元206年,甘夫人懷上了,“抱子得子”成了!
雞伯是我人生後半段最重要的人之一,一定程度上充當了父親的角色。
我一直很奇怪,雞伯為什麽願意跟著我,不跟劉備,也不跟關羽。
雞伯以前清醒的時候跟我說過,人和人之間是有氣場的,氣場合則聚,氣場不合則散,他是有意找上我的,因為跟我氣場相合。
從八字到麵相,他對我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發現就算我今生不能登頂權力巔峰,做到功成名就,但我是他見過的最有人情味兒的,也是唯一可能把他放心上的人。
劉備雖然交友廣泛,有仁義之名,但他實際上心性涼薄,除了對甘夫人是真心的,其他人對他來說隻有兩種——有用的和沒用的,包括我和關羽,都是有用的人。
關羽仗著武力值是天下第一,未免恃才傲物,能讓他付出真心的人僅有劉備、貂蟬、我等幾個人,連趙雲他都不一定能看得起,他交付真心的門檻太高了,一般人都會被他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孤傲和藐視刺傷。
隻有我,雖精明而不世故,雖粗獷而有情,而且我最適合居家過日子,像劉備和關羽都是需要人伺候的。
像雞伯老年癡呆以後,我全心全意伺候他,要是劉備和關羽可能就不幹。
所以雞伯因為老年癡呆走丟以後,我背著兩個兒子找了半夜也沒找著,因為兒子餓哭了,隻好迴家。
夏侯娘子氣瘋了,揪住我就進行了一場全武行,把我臉上身上撓得傷痕累累,邊打邊哭:“你為了雞伯就不顧兩個兒子了嗎?孩子要有什麽三長兩短我要你的命!”
我自知理虧,唯唯諾諾地不敢躲閃,正打得狠時,關羽在門邊故意咳了一聲:“雞伯找到了。”
原來知道我帶孩子去找雞伯,所有人被發動一塊兒去找,終於在野外把他撿了迴來。
受我被打的刺激,雞伯有了短暫的清醒,目光不再呆滯,神色複雜地說:“我連累你了。”
我不懂得,老年癡呆受到刺激或是迴光返照,會有短暫的清醒,還以為是雞伯的病好了,也不顧被媳婦撓得血痕,趕緊安排雞伯吃飯睡覺。
雞伯眼裏閃著淚花,握住我的手說:“這一輩子,遇見你真好,我沒看錯人。”
我傻嗬嗬地笑了:“你病好了就行,我們以後還熱熱鬧鬧過日子。”
第二天一早,我沒見雞伯起床,以為他又跑丟了,慌慌張張打開他的房門看,一盆木炭擺在他床頭——雞伯燒炭自殺了!
打開所有門窗,我顧不得一氧化碳窒息的感覺,撲到雞伯床頭,隻見他在一塊布上歪歪扭扭地寫著:“我走了,不想再連累你。好好過日子,以後記得每年給我上三炷香。”
我嚎啕大哭,我媳婦嚇壞了,並且由於愧疚,她以為是她的難聽話讓雞伯想不開自盡了,不敢再說一句話,低著頭給雞伯整理儀容,並趕製壽衣。
我獅子吼的功力不是蓋的,一聲聲哭嚎把所有人都驚動了,紛紛趕過來看出了什麽事,一看這情形,也不說什麽了,各自去籌備喪事,有砍木頭做棺材的,有搭建靈棚的,有置辦麻布孝衣的……
天氣太熱了,不能再停靈七天了,屍體會腐爛的。
雞伯這輩子在我們身邊總是小透明,死後總算風光了一迴,所有人都來送葬了,也是他平時人緣好,從來沒得罪過任何人。
我披麻戴孝捧著靈位,劉備也腰纏麻布,安慰我說:“人活七十古來稀,雞伯也算是高壽了,這樣也算壽終正寢,走得沒一絲痛苦,這是喜喪啊!”
其他兄弟也不多說什麽,舉幡的舉幡,抬棺的抬棺,送行隊伍浩浩蕩蕩,挑了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挖坑、下葬、跪拜……
雞伯走後,我恭恭敬敬地在屋裏擺上他的靈位,並上三炷香,磕頭過後,默默地想他這樣做是為什麽:
二十多年的陪伴,我們不是父子勝似父子,他相信並看到了我會給他養老送終,他在別人身上都不會得到這樣的許諾。
但是老年疾病的影響,讓他覺得他成了我的負擔,老年癡呆的失控,讓算了一輩子命的雞伯,頭一次覺得被命運擺布是多麽無力。
懂周易,他早就算出了什麽時候會死,從容地選擇了沒有痛苦、最體麵的方式離開。
他比我更能看淡生死,別看戰場上我殺人無數,到臨死時不一定能這麽淡定,並且我能像雞伯這樣壽終正寢嗎?恐怕會死無全屍吧?我很懷疑。
走上了打仗這條路,真正能有個地方下葬的人,真的不多。
我越想越為自己悲哀,我媳婦叫我吃飯,我也沒胃口,就沒搭理她。
夏侯娘子嚇壞了,以為我魔怔了,哭著跑去找關羽,關羽過來叫我一聲,我正沉思,沒注意,他幹脆一個手刀就把我劈暈了!
又來這一手,我記不起是第幾迴被他劈暈了,這家夥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這麽簡單粗暴!
縱觀古代帝王,很多都六親緣薄,稱孤道寡,可能他生了很多兒女,但是從沒放在心上過,常年累月也不想著見一麵。
商人重利輕別離,難道領導就不重權輕骨肉了嗎?
一個人心裏能裝下的事情是有限的,他裝的是權力和霸業,自然騰給兒女的空間就少了。
但是領導不能不要兒女,那是被外界輿論裹挾的,是為了鞏固他的權力需要。
第一,領導若不要孩子,會被視為異類,進而被政敵攻訐。
比如罵人的話,有一種就是咒別人“斷子絕孫”。
第二,領導若不要孩子,會被視為沒有家庭責任感,人家會懷疑他在事業上的責任心,進而難以得到下屬的擁護。
第三,領導若不要孩子,難以通過孩子來進行“親子社交”。
如果其他領導都有孩子,就你沒有孩子,那其他領導可能就孩子問題更有共同語言,相互組織活動增進感情,進而拉幫結派,就不帶你玩兒!
所以我有親兒子張苞和張紹,關羽有親兒子關興,劉備的壓力陡增!
我天天把兒子背在身上,舍不得放下一會兒;關羽對唯一的親兒子也舐犢情深,雖然交給我媳婦撫養,但是天天拿著好吃的好玩的來看兒子。
關羽可能對已亡故的妻子沒什麽感情,但是對有血緣關係的親兒子是真的上心。
劉備本來不想要孩子,但是現在換成我和關羽天天在他耳邊念叨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以後誰給你養老?
民間一直有一種說法:如果備孕夫妻一直懷不上孩子,可以試著先領養一個,然後就能成功懷孕,這叫“抱子得子”。
“抱子得子”對“心理性不孕”有奇效。
“心理性不孕”是指由於夫妻倆雙方或者是某一方存在心理障礙,由此引發內分泌失調,從而導致的不孕。
這個心理障礙,恐怕就是劉備,因為他本來就不想要孩子。
但是甘夫人十分想要孩子,逼著劉備“抱子得子”,劉備就動了收養幹兒子的念頭。
可劉備收幹兒子很挑剔,有以下幾個標準:
第一,必須是父母雙亡,防止人家父母將來再要迴去。
第二,必須是漢室宗親並且出身好,劉備不想養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子。
第三,必須是武將。戰爭年代,若找個孱弱的文人,逃難時是他保護劉備啊,還是劉備保護他啊?
千挑萬選,選中了劉封。
劉封生父是羅侯寇氏,生母是漢室宗親劉泌的妹妹劉氏,父母雙亡後就投奔舅舅劉泌。
此外劉封身材高大,性格剛猛,孔武有力,是個戰場上當肉盾的好坯子。
我心裏犯嘀咕,這劉封看上去不太聰明的樣子,隻怕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吧?
但是劉備喜歡這樣的,頭腦簡單就好控製,叫他幹什麽就幹什麽,支使起來很省心。
人家的兒子,我也不便多嘴,熱熱鬧鬧的認親儀式結束後,劉備就對劉封冷淡下來了,這一輩子就沒對劉封好過!
也許是天命之人就是老天眷顧吧,公元206年,甘夫人懷上了,“抱子得子”成了!
雞伯是我人生後半段最重要的人之一,一定程度上充當了父親的角色。
我一直很奇怪,雞伯為什麽願意跟著我,不跟劉備,也不跟關羽。
雞伯以前清醒的時候跟我說過,人和人之間是有氣場的,氣場合則聚,氣場不合則散,他是有意找上我的,因為跟我氣場相合。
從八字到麵相,他對我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發現就算我今生不能登頂權力巔峰,做到功成名就,但我是他見過的最有人情味兒的,也是唯一可能把他放心上的人。
劉備雖然交友廣泛,有仁義之名,但他實際上心性涼薄,除了對甘夫人是真心的,其他人對他來說隻有兩種——有用的和沒用的,包括我和關羽,都是有用的人。
關羽仗著武力值是天下第一,未免恃才傲物,能讓他付出真心的人僅有劉備、貂蟬、我等幾個人,連趙雲他都不一定能看得起,他交付真心的門檻太高了,一般人都會被他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孤傲和藐視刺傷。
隻有我,雖精明而不世故,雖粗獷而有情,而且我最適合居家過日子,像劉備和關羽都是需要人伺候的。
像雞伯老年癡呆以後,我全心全意伺候他,要是劉備和關羽可能就不幹。
所以雞伯因為老年癡呆走丟以後,我背著兩個兒子找了半夜也沒找著,因為兒子餓哭了,隻好迴家。
夏侯娘子氣瘋了,揪住我就進行了一場全武行,把我臉上身上撓得傷痕累累,邊打邊哭:“你為了雞伯就不顧兩個兒子了嗎?孩子要有什麽三長兩短我要你的命!”
我自知理虧,唯唯諾諾地不敢躲閃,正打得狠時,關羽在門邊故意咳了一聲:“雞伯找到了。”
原來知道我帶孩子去找雞伯,所有人被發動一塊兒去找,終於在野外把他撿了迴來。
受我被打的刺激,雞伯有了短暫的清醒,目光不再呆滯,神色複雜地說:“我連累你了。”
我不懂得,老年癡呆受到刺激或是迴光返照,會有短暫的清醒,還以為是雞伯的病好了,也不顧被媳婦撓得血痕,趕緊安排雞伯吃飯睡覺。
雞伯眼裏閃著淚花,握住我的手說:“這一輩子,遇見你真好,我沒看錯人。”
我傻嗬嗬地笑了:“你病好了就行,我們以後還熱熱鬧鬧過日子。”
第二天一早,我沒見雞伯起床,以為他又跑丟了,慌慌張張打開他的房門看,一盆木炭擺在他床頭——雞伯燒炭自殺了!
打開所有門窗,我顧不得一氧化碳窒息的感覺,撲到雞伯床頭,隻見他在一塊布上歪歪扭扭地寫著:“我走了,不想再連累你。好好過日子,以後記得每年給我上三炷香。”
我嚎啕大哭,我媳婦嚇壞了,並且由於愧疚,她以為是她的難聽話讓雞伯想不開自盡了,不敢再說一句話,低著頭給雞伯整理儀容,並趕製壽衣。
我獅子吼的功力不是蓋的,一聲聲哭嚎把所有人都驚動了,紛紛趕過來看出了什麽事,一看這情形,也不說什麽了,各自去籌備喪事,有砍木頭做棺材的,有搭建靈棚的,有置辦麻布孝衣的……
天氣太熱了,不能再停靈七天了,屍體會腐爛的。
雞伯這輩子在我們身邊總是小透明,死後總算風光了一迴,所有人都來送葬了,也是他平時人緣好,從來沒得罪過任何人。
我披麻戴孝捧著靈位,劉備也腰纏麻布,安慰我說:“人活七十古來稀,雞伯也算是高壽了,這樣也算壽終正寢,走得沒一絲痛苦,這是喜喪啊!”
其他兄弟也不多說什麽,舉幡的舉幡,抬棺的抬棺,送行隊伍浩浩蕩蕩,挑了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挖坑、下葬、跪拜……
雞伯走後,我恭恭敬敬地在屋裏擺上他的靈位,並上三炷香,磕頭過後,默默地想他這樣做是為什麽:
二十多年的陪伴,我們不是父子勝似父子,他相信並看到了我會給他養老送終,他在別人身上都不會得到這樣的許諾。
但是老年疾病的影響,讓他覺得他成了我的負擔,老年癡呆的失控,讓算了一輩子命的雞伯,頭一次覺得被命運擺布是多麽無力。
懂周易,他早就算出了什麽時候會死,從容地選擇了沒有痛苦、最體麵的方式離開。
他比我更能看淡生死,別看戰場上我殺人無數,到臨死時不一定能這麽淡定,並且我能像雞伯這樣壽終正寢嗎?恐怕會死無全屍吧?我很懷疑。
走上了打仗這條路,真正能有個地方下葬的人,真的不多。
我越想越為自己悲哀,我媳婦叫我吃飯,我也沒胃口,就沒搭理她。
夏侯娘子嚇壞了,以為我魔怔了,哭著跑去找關羽,關羽過來叫我一聲,我正沉思,沒注意,他幹脆一個手刀就把我劈暈了!
又來這一手,我記不起是第幾迴被他劈暈了,這家夥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這麽簡單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