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陽光透過窗簾縫隙,灑落冷清秋的書案。
泡好一壺鐵觀音,冷清秋輕抿一口,隨意翻了翻微博。
不期然,“震驚!民國淑媛轉世了”的熱搜映入眼簾。
再一看,謔!說的竟是葉嘉言!
這標題黨!
冷清秋為之絕倒。
指尖輕觸屏幕,她正欲給葉嘉言發消息,卻見微信界麵裏,來自葉嘉言的消息早就躺在那裏了,時間顯示是幾小時前。
說的卻不是熱搜的事,而是對方的情事。
雖非語音記錄,但葉嘉言言語間的羞澀甜蜜躍然“紙”上,毫不掩飾。
她說,她昨晚和周懿行多喝了幾杯,在酒精的微醺下,彼此都情動不已,水到渠成住在一起。
她坦言今天她哪兒也不想去,隻想慵懶地偎在床上,享受來之不易的溫馨快樂。
姐妹幸福的餘韻,讓冷清秋唇角不自覺地上揚,她忙迴複:那你好好享受屬於你的二人世界吧。我呢,也要開始行動,去拿下我的白衣王子了。
發送完信息,冷清秋轉身便去收拾行李。
昨晚,一個揚州的老客戶跟她提及,他朋友那裏有一方清乾隆時期的墨盒,想請她看一看。
看對方傳來的圖片,形製是沒問題的,冷清秋便向公司告了假。
原來,乾隆時期,盛行賞墨之風,對墨盒的包裝,也更為重視。
當時,黑漆描金匣一度成為首選,更精巧的還有金絲楠木、烏木材質的。
因為墨盒做工考究,很多古墨保存完好,至今仍墨香沁人。
抵達揚州後,冷清秋本來要先去客戶那兒,誰知對方忽有急事,她便樂得做個閑人,給古秋墨打了個電話。
電話響了兩遍,古秋墨才接起來,聲音裏有幾分抱歉:“對不起,我開了靜音,沒注意。”
“你在忙?”
“還好,剛在準備白芨。”
拿到待修複的古籍後,古籍修複師須根據“書病”擬定修複方案。
借用中醫裏的術語,古籍修複也講究個“望聞問切”。
其中,“問”這一環節,便是要問古籍來自哪一方。若古籍主人長居南方,修複師便選用白芨為漿糊;反之,則選用麵糊作為漿糊。
冷清秋會意:“古籍主人是南方人啊!”
電話那頭迴了聲“嗯”便沉默了。
冷清秋知道古秋墨是個悶葫蘆,便直接問:“方便發個地址嗎?”
“我這兒還有活兒。”
“我先排隊。”
“好吧,發你微信。”
掛掉電話後,冷清秋等了五分鍾才等到了地址,也不知他在磨嘰什麽。
半個小時後,冷清秋下了的士,穿過一道老街巷弄,找到“秋墨古籍修複室”所在地。
巷子靜謐深邃,斑駁的青磚牆上,爬滿了蓊鬱的藤蔓,一徑延伸至修複室的門楣。
透過半開的門扉,便見古秋墨坐在一張略顯陳舊的木桌旁,正用鑷子夾著書頁碎片。
木桌左首,還散落著幾本泛黃的古籍,有一本似乎還是龍鱗裝。
冷清秋佇在門口,目光溫柔地落在他身上,沒有發出任何響動。
他心無旁騖,她也不想驚擾這份虔誠。
今天,他穿著薄薄的棉衣,外罩一件圍腰,微微淩亂的發絲,更顯得不修邊幅。
可沉浸於翰墨書香中的男子,自帶一種離塵出世的清冷,對她有一種致命誘惑。
夕陽緩緩沉入地平線,餘暉透過半掩的木質窗欞,斑駁陸離地灑在他臉上。
白皙的臉孔,也柔暖了幾分。
冷清秋倚在門邊,目光癡纏,仿佛整個世界都定住了,隻餘他和人間朝夕。
泡好一壺鐵觀音,冷清秋輕抿一口,隨意翻了翻微博。
不期然,“震驚!民國淑媛轉世了”的熱搜映入眼簾。
再一看,謔!說的竟是葉嘉言!
這標題黨!
冷清秋為之絕倒。
指尖輕觸屏幕,她正欲給葉嘉言發消息,卻見微信界麵裏,來自葉嘉言的消息早就躺在那裏了,時間顯示是幾小時前。
說的卻不是熱搜的事,而是對方的情事。
雖非語音記錄,但葉嘉言言語間的羞澀甜蜜躍然“紙”上,毫不掩飾。
她說,她昨晚和周懿行多喝了幾杯,在酒精的微醺下,彼此都情動不已,水到渠成住在一起。
她坦言今天她哪兒也不想去,隻想慵懶地偎在床上,享受來之不易的溫馨快樂。
姐妹幸福的餘韻,讓冷清秋唇角不自覺地上揚,她忙迴複:那你好好享受屬於你的二人世界吧。我呢,也要開始行動,去拿下我的白衣王子了。
發送完信息,冷清秋轉身便去收拾行李。
昨晚,一個揚州的老客戶跟她提及,他朋友那裏有一方清乾隆時期的墨盒,想請她看一看。
看對方傳來的圖片,形製是沒問題的,冷清秋便向公司告了假。
原來,乾隆時期,盛行賞墨之風,對墨盒的包裝,也更為重視。
當時,黑漆描金匣一度成為首選,更精巧的還有金絲楠木、烏木材質的。
因為墨盒做工考究,很多古墨保存完好,至今仍墨香沁人。
抵達揚州後,冷清秋本來要先去客戶那兒,誰知對方忽有急事,她便樂得做個閑人,給古秋墨打了個電話。
電話響了兩遍,古秋墨才接起來,聲音裏有幾分抱歉:“對不起,我開了靜音,沒注意。”
“你在忙?”
“還好,剛在準備白芨。”
拿到待修複的古籍後,古籍修複師須根據“書病”擬定修複方案。
借用中醫裏的術語,古籍修複也講究個“望聞問切”。
其中,“問”這一環節,便是要問古籍來自哪一方。若古籍主人長居南方,修複師便選用白芨為漿糊;反之,則選用麵糊作為漿糊。
冷清秋會意:“古籍主人是南方人啊!”
電話那頭迴了聲“嗯”便沉默了。
冷清秋知道古秋墨是個悶葫蘆,便直接問:“方便發個地址嗎?”
“我這兒還有活兒。”
“我先排隊。”
“好吧,發你微信。”
掛掉電話後,冷清秋等了五分鍾才等到了地址,也不知他在磨嘰什麽。
半個小時後,冷清秋下了的士,穿過一道老街巷弄,找到“秋墨古籍修複室”所在地。
巷子靜謐深邃,斑駁的青磚牆上,爬滿了蓊鬱的藤蔓,一徑延伸至修複室的門楣。
透過半開的門扉,便見古秋墨坐在一張略顯陳舊的木桌旁,正用鑷子夾著書頁碎片。
木桌左首,還散落著幾本泛黃的古籍,有一本似乎還是龍鱗裝。
冷清秋佇在門口,目光溫柔地落在他身上,沒有發出任何響動。
他心無旁騖,她也不想驚擾這份虔誠。
今天,他穿著薄薄的棉衣,外罩一件圍腰,微微淩亂的發絲,更顯得不修邊幅。
可沉浸於翰墨書香中的男子,自帶一種離塵出世的清冷,對她有一種致命誘惑。
夕陽緩緩沉入地平線,餘暉透過半掩的木質窗欞,斑駁陸離地灑在他臉上。
白皙的臉孔,也柔暖了幾分。
冷清秋倚在門邊,目光癡纏,仿佛整個世界都定住了,隻餘他和人間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