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老師的意思是……”岑敏遲疑著,她不明白。


    對方在誇她?


    東方明笑吟吟:“我還記得,那個畫廊多售油畫,你那幅《山水清音》在裏麵顯得很特別。”


    “東方老師,難道……是您買下了我的畫作?”岑敏滿臉訝異。


    那幅畫,是岑敏在姑孰畫派方麵的第一件成品。


    為了探明自己的市場水平,岑敏把畫作掛在畫廊裏寄賣。之所以選擇那一家畫廊,一是因其傭金相對低一些,一是想博關注。


    但現實很殘酷,三個月過去了,無人問津。


    岑敏不好意思去撤迴作品,而後便忘了這事兒。直到有一日,她到外地去寫生,竟然接到畫廊老板的電話,說有人願以市場價購買《山水清音》。


    價格超出了岑敏的心理底線。


    因她在外不便歸來,老板也沒有為買家賣家援引介紹的意思,岑敏便沒問他買家信息。


    卻原來,賣家竟是東方明?


    這奇妙的緣分!


    東方明對岑敏點點頭:“是我買的。我當時在馬鞍山出差,馬上要登機了,便沒多問畫家的信息,讓老板幫我寄迴家。”


    他頓了頓,笑起來:“早知以後會認識你,應該早些聯係的。”


    話說至此,葉嘉言、周懿行對視一眼,都笑嗬嗬的。


    “這叫命定的緣分!”周懿行適時舉杯,“當浮一大白!”


    四人碰杯,氣氛更是熱絡。


    東方明看著畫冊封麵,接著點評:“誠然,比起你後來的作品,那幅作品的筆法是不夠老道的,但有一種難得的靈氣。你知道嗎?開始學畫的人,大多匠氣。”


    “因為,都在學前人的風格、布局和技法?”


    “沒錯,平庸之輩難以得其形骸;稍具才情者,或許能摹其表麵,卻也僅止於外貌之肖似;唯獨心懷靈氣的人,才能得其奧義,畫出神韻。”


    岑敏聽得心中激蕩,不禁起身敬酒。


    東方明何許人也,得他之點評,簡直是人生幸事。


    “東方老師,這杯酒我敬你。以前,我很感激業師常老師,現在又多了您。”岑敏幾乎熱淚盈眶,“你們都對我有知遇之恩。”


    這是真的。


    考不上理想的大學,除了畫畫,她身無長物。但能書善畫者眾,若無人提攜,她又如何突圍呢?


    光是美院的一大堆學生,都未必能在藝術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何況她這個非科班生。


    幸好遇到常若水。岑敏自薦於門,他獨具慧眼,將她收作弟子,悉心栽培。


    也幸好遇到東方明。畫者不是餐風飲露的蟬,他們的作品最終都會走向市場。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市場反饋,必會令人信心受挫。


    東方明與她碰杯,言笑間交換了聯係方式。


    吃完這頓飯,東方明、岑敏都各自忙碌。周懿行、葉嘉言去了最近的公園散步。


    公園裏植著很多高大柏樹,經冬不凋,行走其間人心也變得沉謐。


    到了一處座椅,二人相依而坐。


    說起岑敏,葉嘉言滿是羨慕:“她一直堅持做自己,今日的成就是應得的。”


    “你呢?你沒堅持做自己麽?”


    “嗯,我中途易轍了。”她想了想,“和冷姐一樣。”


    “你們本來都是學畫的。”


    “也不一樣,冷姐性格開朗,”葉嘉言搖搖頭,“比起悶在畫齋裏,她更愛在拍賣台上,光芒萬丈的自己。”


    “你呢?”周懿行摩挲她發頂,拈去一枚飄墜的枯葉。


    “我其實挺靜得下來的,如果不是為了找我爸,我更願意畫畫。”


    爸爸葉建國失蹤之時,身上戴著白玉龍佩。


    葉嘉言暗自思量,或許那枚遺失的白玉龍佩,能成為尋人的線索。


    於是,在結識冷清秋後,葉嘉言一邊學畫,一邊轉向學拍賣。


    “我以為,你是因為認識了你冷姐,受到她的感召。”


    “也沒錯。這不矛盾。”葉嘉言笑笑,“也很感謝自己,曾經那麽刻苦地學畫,有藝術功底的人,轉學鑒定和拍賣,會比其他人更容易。”


    “那你熱愛這一行嗎?”


    “熱愛。”


    電話鈴響。周懿行看來電顯示是“黃鏡淇”,便輕輕接起來。


    “媽……嗯,挺順利的,已經閉幕了……嗯?舅舅?算了吧,我馬上要迴上海了,來不及……”


    他匆忙掛了電話,前後不過一分鍾,似乎不太耐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煙雲過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靈犀無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靈犀無翼並收藏煙雲過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