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車最終還是給玩壞了,傳動軸的齒輪被打斷,隻能用馬把它拉迴城。唉,出問題也是在所難免的。原本工業革命時,從蒸汽機到蒸汽車也應該是經過了很多人、很多年的改良,沒道理我隻是掃過一眼蒸汽機的原理圖,就能順利地讓蒸汽車直接上路啊。
第二天,我們課上一起總結了一下遇到的問題:
1、 啟動緩慢。
2、 行使緩慢。
3、 漏氣。
4、 齒輪的強度和精度不夠。
5、 轉彎。
6、 噪音。
“我覺著我們可以在車上加個陣法,那樣加熱更快。”勃乞爾首先發言。
“不行,車是要動的,方位一變,陣法就失效了。”科傑反駁。
“電磁……”薩坤說了一半,又吞了迴去。
電磁加熱肯定也不行,總不能隻有竇二噸才能開車吧?
“我覺著行駛緩慢就是氣壓不夠,它和漏氣是一個問題,我們應該再把活塞塞的緊一點。”
“塞緊了摩擦也更大啊。”
“我覺得跑得慢也可能是輪子做小了,活塞杆一個來迴輪子就轉一圈,我看車的力氣還是挺大的,不如把輪子再加大一點。”
……
探討了一天,核心問題一個也沒有解決。雖然這些學生們聽了我幾個月的課,但他們對於機械設備的眼界幾乎是零,這些問題還是得靠我啊。
關於啟動緩慢這個問題,我有一些初步的想法。蒸汽車的鍋爐雖然叫鍋爐,但它裏麵其實並不需要煮東西。完全可以做成太陽能熱水器那種多根的管狀結構,不僅增加了加熱麵積而且還結實。底下的爐灶也可以再加個風箱。這樣加熱效率應該會快不少。
這一天塔木春又跑了過來,想試試車。
“我們改進方案沒想好,還沒修呢。”我解釋道。
“我聽說開起來可帶勁了,你們什麽時候能改好啊?”
“帶勁個屁,明年這個時候能改好我就謝天謝地了。”
“明年?我聽說跑得挺好的呀。”塔木春爬上車開始研究起來,“你這車要是不讓它跑,隻讓它轉,它還容易壞嗎?”
“隻讓它轉是什麽意思?”
“南麵煤礦上不是挖了好多坑嘛,這一下雨就積水。然後就得讓人趕牛拉著水車抽水,那個活很無聊,從早到晚要抽好幾天。昨天我聽礦工們說要是能用你這車抽水就好了,隻要裝了煤放那就不用人管了呀。”
哦,我剛想起來,因為塔木秋死了,西城又沒生意,所以現在煤礦歸塔木春管了。
“抽水會不會壞……我還真不知道。要不我們改一下,過幾天給你拿迴去試試?”
先不考慮齒輪、轉向、漏氣這些問題。單單是目前的蒸汽機它能穩定運行多長時間,我們也應該做個測試。如果直接全部迴爐重造,之前的工作就太浪費了。我和學生們開了個會,大家也都同意了。
兩天之後我們將蒸汽機單獨拆了下來,加了根連接杆就裝到了水車上。你別說,這玩意如果不讓它跑,幹起活來還是挺本分的。高老莊的水磨坊好像還沒建起來,說不定過兩天我們的蒸汽磨坊就要先於他們開張了。
“這機器燙,手都別往上摸啊。而且千萬別把手伸進輪子裏,最好就是離它遠一點。還有就是加煤的時候,別忘了給輪軸滴點油……”叮囑完我能想到的所有注意事項,我便放心地迴了家。
第二天中午,礦工跑來告訴我,蒸汽機炸了。
我們急忙趕過去,還好隻是安全閥頂開了,也沒傷到人。
“燒著燒著就炸了,當時沒人靠近它。”
“你們昨晚也一直燒著嗎?”我問道。
“嗯,昨晚燒了一夜,聽聲音沒什麽異常的。今早不知怎麽就炸了。”
“沒事,就是裏麵的水燒幹了,再加滿水就行了。”眾人聽了我的話,這才放下心來。
重新加上水,蒙上牛皮,紮緊鐵箍。幾個小時後蒸汽機又“況且況且”地轉了起來。
過了一天,礦工又跑來找我。
“我不是提醒你們要定時熄火加水了嗎?”
“這迴沒炸,是壞了。”
等我們趕過去一看,鍋爐的一個鉚釘接口正在往外滋著水。
漏水了?不能吧?之前工匠們對於自己的鉚接手藝還是挺自信的呀。問了一圈,總算弄明白了。工人昨天聽了我的話,今天天沒亮便把火熄了。等了一會有人覺著鍋爐冷卻太慢,就澆了盆冷水上去。他們哪懂什麽熱脹冷縮呀,冷熱一激,鉚釘就鬆了。
表麵問題不是很大,半天工匠就給補好了。
深層問題可就要了命。本來這東西啟動就慢的要死,如果再每隔大半天就要熄火加一次水,算上冷卻再加熱的時間,一天能幹八個小時?你他媽一個破機器憑什麽遵守勞動法呀?
我印象裏那些蒸汽火車可是能連續跑好多天的,所以肯定存在著一種不用熄火的加水方法。問題是我不知道啊!你們想想,蒸汽機運行的時候,鍋爐內的氣壓非常大,如果我要硬把水加進去的話,就意味著我得施加一個比鍋爐氣壓還要大的壓力。全車最大的壓力不用來做功而是用來加水?這怎麽可能呢?想到這我簡直兩眼一黑。
經曆了這兩迴,工人們也算看出來了,這鐵疙瘩在幹活方麵比牛強一點,但也不多。而在其他方麵,趕不上牛的一根毛,它畢竟不能吃啊。
安穩了八九天吧,蒸汽機又炸了。
而這迴是真的炸了,氣缸崩壞了。所有人都沒看出來什麽原因,因為安全閥還是好的。
“哦,這個我忘了和你們講了,水是不能被壓縮的。這次氣缸爆炸多半是因為水蒸氣通過氣缸時,在裏麵冷凝形成了積水,這麽多天越積越多最終撐不住了。科傑你記一下,下次要在氣缸下麵加一個排水口,鍋爐和氣缸之間或許也應該再加一個水分過濾器……”
等等!液壓?難不成蒸汽機運行時加水是通過液壓來完成的?
第二天,我們課上一起總結了一下遇到的問題:
1、 啟動緩慢。
2、 行使緩慢。
3、 漏氣。
4、 齒輪的強度和精度不夠。
5、 轉彎。
6、 噪音。
“我覺著我們可以在車上加個陣法,那樣加熱更快。”勃乞爾首先發言。
“不行,車是要動的,方位一變,陣法就失效了。”科傑反駁。
“電磁……”薩坤說了一半,又吞了迴去。
電磁加熱肯定也不行,總不能隻有竇二噸才能開車吧?
“我覺著行駛緩慢就是氣壓不夠,它和漏氣是一個問題,我們應該再把活塞塞的緊一點。”
“塞緊了摩擦也更大啊。”
“我覺得跑得慢也可能是輪子做小了,活塞杆一個來迴輪子就轉一圈,我看車的力氣還是挺大的,不如把輪子再加大一點。”
……
探討了一天,核心問題一個也沒有解決。雖然這些學生們聽了我幾個月的課,但他們對於機械設備的眼界幾乎是零,這些問題還是得靠我啊。
關於啟動緩慢這個問題,我有一些初步的想法。蒸汽車的鍋爐雖然叫鍋爐,但它裏麵其實並不需要煮東西。完全可以做成太陽能熱水器那種多根的管狀結構,不僅增加了加熱麵積而且還結實。底下的爐灶也可以再加個風箱。這樣加熱效率應該會快不少。
這一天塔木春又跑了過來,想試試車。
“我們改進方案沒想好,還沒修呢。”我解釋道。
“我聽說開起來可帶勁了,你們什麽時候能改好啊?”
“帶勁個屁,明年這個時候能改好我就謝天謝地了。”
“明年?我聽說跑得挺好的呀。”塔木春爬上車開始研究起來,“你這車要是不讓它跑,隻讓它轉,它還容易壞嗎?”
“隻讓它轉是什麽意思?”
“南麵煤礦上不是挖了好多坑嘛,這一下雨就積水。然後就得讓人趕牛拉著水車抽水,那個活很無聊,從早到晚要抽好幾天。昨天我聽礦工們說要是能用你這車抽水就好了,隻要裝了煤放那就不用人管了呀。”
哦,我剛想起來,因為塔木秋死了,西城又沒生意,所以現在煤礦歸塔木春管了。
“抽水會不會壞……我還真不知道。要不我們改一下,過幾天給你拿迴去試試?”
先不考慮齒輪、轉向、漏氣這些問題。單單是目前的蒸汽機它能穩定運行多長時間,我們也應該做個測試。如果直接全部迴爐重造,之前的工作就太浪費了。我和學生們開了個會,大家也都同意了。
兩天之後我們將蒸汽機單獨拆了下來,加了根連接杆就裝到了水車上。你別說,這玩意如果不讓它跑,幹起活來還是挺本分的。高老莊的水磨坊好像還沒建起來,說不定過兩天我們的蒸汽磨坊就要先於他們開張了。
“這機器燙,手都別往上摸啊。而且千萬別把手伸進輪子裏,最好就是離它遠一點。還有就是加煤的時候,別忘了給輪軸滴點油……”叮囑完我能想到的所有注意事項,我便放心地迴了家。
第二天中午,礦工跑來告訴我,蒸汽機炸了。
我們急忙趕過去,還好隻是安全閥頂開了,也沒傷到人。
“燒著燒著就炸了,當時沒人靠近它。”
“你們昨晚也一直燒著嗎?”我問道。
“嗯,昨晚燒了一夜,聽聲音沒什麽異常的。今早不知怎麽就炸了。”
“沒事,就是裏麵的水燒幹了,再加滿水就行了。”眾人聽了我的話,這才放下心來。
重新加上水,蒙上牛皮,紮緊鐵箍。幾個小時後蒸汽機又“況且況且”地轉了起來。
過了一天,礦工又跑來找我。
“我不是提醒你們要定時熄火加水了嗎?”
“這迴沒炸,是壞了。”
等我們趕過去一看,鍋爐的一個鉚釘接口正在往外滋著水。
漏水了?不能吧?之前工匠們對於自己的鉚接手藝還是挺自信的呀。問了一圈,總算弄明白了。工人昨天聽了我的話,今天天沒亮便把火熄了。等了一會有人覺著鍋爐冷卻太慢,就澆了盆冷水上去。他們哪懂什麽熱脹冷縮呀,冷熱一激,鉚釘就鬆了。
表麵問題不是很大,半天工匠就給補好了。
深層問題可就要了命。本來這東西啟動就慢的要死,如果再每隔大半天就要熄火加一次水,算上冷卻再加熱的時間,一天能幹八個小時?你他媽一個破機器憑什麽遵守勞動法呀?
我印象裏那些蒸汽火車可是能連續跑好多天的,所以肯定存在著一種不用熄火的加水方法。問題是我不知道啊!你們想想,蒸汽機運行的時候,鍋爐內的氣壓非常大,如果我要硬把水加進去的話,就意味著我得施加一個比鍋爐氣壓還要大的壓力。全車最大的壓力不用來做功而是用來加水?這怎麽可能呢?想到這我簡直兩眼一黑。
經曆了這兩迴,工人們也算看出來了,這鐵疙瘩在幹活方麵比牛強一點,但也不多。而在其他方麵,趕不上牛的一根毛,它畢竟不能吃啊。
安穩了八九天吧,蒸汽機又炸了。
而這迴是真的炸了,氣缸崩壞了。所有人都沒看出來什麽原因,因為安全閥還是好的。
“哦,這個我忘了和你們講了,水是不能被壓縮的。這次氣缸爆炸多半是因為水蒸氣通過氣缸時,在裏麵冷凝形成了積水,這麽多天越積越多最終撐不住了。科傑你記一下,下次要在氣缸下麵加一個排水口,鍋爐和氣缸之間或許也應該再加一個水分過濾器……”
等等!液壓?難不成蒸汽機運行時加水是通過液壓來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