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看我們都吃了,他也嚐了嚐。
“我們找到寶了呀。”我看著這麽多的硝土發出感慨。
“你是說這些含有夜明砂的土能賣錢?”周全問道。
“不是,這些辣的土是硝土,能製硝石。”我給他們解釋。
“你之前做火藥用的那個?”高翠蘭問。
“恩,它不光能做火藥,還能製冰,鞣皮,作肥料。隻是熬硝的話需要大鍋呀,總不能把水缸搬到這裏吧?”想到沒有鐵鍋我也是犯了難。
“我家有口銅鍋。”周全繼續說道:“一般過節時用來煮豬羊的,但那個也挺重的。”
我看向了還蹲在地上吃土的烏巢禪師:“老神仙,您身體怎樣?能幫忙背個鍋嗎?”
“這硝石我也見過,倒沒聽過你說的那些用法,行吧,那鍋一會我幫你背。”
我們說完話,周全又收集了一些地上的蝙蝠屎,就一起迴去了。
“這什麽東西?真能治眼睛?”高香蘭看著碗裏的糊糊表示懷疑。
“夜明砂,好東西。”我還是挺樂意看這個熱鬧的。
“我們幾個剛剛都吃了,可能有點辣。”周全補充道。
高香蘭隻能心存芥蒂地吃了一口,從表情看,肯定不好吃。而此時旁邊的高翠蘭一股胃酸上湧差點吐了出來。
“三娘,你告訴我,這什麽東西?”
在高香蘭的不依不饒下,高翠蘭告訴了她實情。於是周全少見的挨了一頓家暴,對門的方方,方圓連忙跑過來看,那叫一個拍手稱快,周全你這個別人家的好孩子也有今天呐。
最後周全隻好要把那蝙蝠給放了。
“哎,等等,你不是說蝙蝠眼睛好嗎?你找個布條子來,把蝙蝠眼睛蒙上,你看它還能不能飛。”我覺著科普該做還是得繼續做。
果然蝙蝠被蒙上眼睛也一點不耽誤從屋裏飛出去。
“它眼睛都蒙上了怎麽還能看見?”高香蘭也很是奇怪。
“你們看,我沒騙你們吧,蝙蝠是靠聽聲音來“看”東西的。不光蝙蝠,像蛇的視力也很差,它靠氣味和溫度來“看”東西。”我繼續給他們做著科普,炫耀著自己的博學。
周全因此覺著夜明砂這個藥恐怕多是前人不懂蝙蝠習性而瞎編的。
然後我就和高香蘭說借鍋的事,她以為我又要做火藥,弄得跟福硯法師一樣到處都是白煙,就不同意。我和他說硝石可以做冰吃,這大夏天肯定比糖水好賣,高香蘭這才同意。可當我們打算把鍋運上山的時候還是出了問題。
咱沒有武天老師的體格,就別cos龜仙人了。我看著烏巢禪師背著銅鍋一臉無奈,你說他不行吧,一般的八十歲老人肯定來不了這個,你說他行吧,一個神仙背口鍋走得那叫一個步履蹣跚。
“算了算了,老神仙您受累了。”我趕緊勸烏巢禪師把鍋放下。
“人老了,不中用了呀。”烏巢禪師唿哧帶喘地放下鍋。
“你們山上要用鍋,去搬你二姨家那口不是近點嗎?”高香蘭對周全說。
於是我在周全的帶領下,來到了他二姨高玉蘭家,高玉蘭和他丈夫張恭住在半山腰,靠打獵為生,離那個山洞確實近很多。這個張恭見周全和我在一起,叮囑周全別和我走太近,否則周到的在天之靈不得安息。聽我說那硝石可以鞣皮,他同意把鍋借給我們,並好心用一架獨輪車幫我們把鍋運到山洞裏,同時我也借了個鏟子和兩個裝水用的罐子。
“其實我隻是知道那硝石可以鞣皮,但我沒做過。”我想著還是先說清楚的好,萬一再像火藥一樣總搞不成,實在有些難堪。
“等你做出那硝石,找塊皮子試試,反正怎麽著也比送去黑石城裏給他們鞣製要強。”張恭邊推著車邊說。
“黑石城裏是怎麽弄的?”周全問。
“嗨,他們鞣皮的法子太惡心了,我去看過一次,離他們的作坊還有半裏地就聞見臭味了。到了現場一看當場我就吐了。這不是誇張啊,真吐了,他們用尿和各種動物的腦漿子來鞣皮,太他媽惡心了。”張恭說完,我們聽得都皺起了眉。
“哎?三娘,你上迴生病的時候我去過你屋,你床上那些羊皮鹿皮摸著都挺軟和的,不會是黑石城裏買的吧?”我突然想起這件事。
高翠蘭聽了我的提醒,似乎又迴憶起了一些更惡心的事,直接開始幹嘔起來。
我們把鍋送進了山洞,找了個適中的位置支了起來。張恭沒有留下來幫忙的意思,帶著周全就迴去了,我送走他們便開始挖硝坑,挖硝土,撿柴火。烏巢禪師和高翠蘭看了一會也實在無聊就幫著我一起做。
“你這些東西都是和誰學的?”烏巢禪師問道。
“你別看我才30歲,我可將近上了20年的學,學校裏教了很多東西。我以為自己這輩子都用不上,沒想到來了這還有點用。”我邊倒著硝土邊迴答。
“20年?”顯然20年對於剛滿20歲的高翠蘭來說太長了點,“學校為什麽要教你們那麽多用不上的東西呢?”。
“可能和修仙差不多吧,在你成仙之前學的那些修仙知識,可不都是對生活無用的嗎?”
“你們那個世界的神仙,就是你說那些能造太陽的人吧。”烏巢禪師問。
“恩,差不多,那些都是很有學問的人,我雖然也知道一點造太陽的知識,但遠達不到他們的要求,歲數大了又不能一直學習,還得給自己討生活糊口。所以隻能做一些簡單的工作。哎,老烏,你為什麽不肯收我倆為徒呢?知識的分享又不會讓你少點什麽,你多兩個神仙徒弟不好嗎?”我給烏巢禪師解釋同時繼續攛掇他收我們為徒。
“修仙這個事,並不像你說的那樣隻是知識的分享。它和天庭在哪一樣,本身就不是一個能用人類語言描述的事,不管哪位神仙都不可能保證自己的徒弟能成仙。所以我說翠蘭以後日子過舒心了再來修仙,我也就收了她,就當修著玩。可如果把修仙當成人生理想,恐怕多數隻會落個兩頭空。”烏巢禪師說出了理由,我和高翠蘭都認真地思考了這段話。
“那你們神仙也不行啊,我們人的知識,雖然多,雖然難,但從根上說,每個人都可以學會。”我想了一下好像也不太對,又補充一句:“我是說科學知識。”
“兩頭空,我隻覺得做人完全沒什麽意義,起碼修仙還能有個盼頭。”高翠蘭還是很悲觀。
“嗨,也不能這麽說,在我們那個年代有個說法:意義這東西是由人迴溯性建構出來的。”
“迴溯性建構?什麽意思?”
“就比方說我們注定無法知道此刻我們在這熬硝有什麽意義,直到它成為我們的迴憶。”我的話讓高翠蘭陷入沉思。
“再比如一個故事,如果沒有結局,那就永遠沒法說它的好壞。事件的意義總產生於事件之後,人生的意義也得死後才有。像他這樣的神仙,永遠不死,那他的一生也就永遠沒有意義。”我說出我的看法,雖然我想修仙,也隻是缺少安全感,我對永生其實沒什麽興趣。
“這個說法有點意思。哈哈……”烏巢禪師想了想很是滿意地笑了起來。
“我們找到寶了呀。”我看著這麽多的硝土發出感慨。
“你是說這些含有夜明砂的土能賣錢?”周全問道。
“不是,這些辣的土是硝土,能製硝石。”我給他們解釋。
“你之前做火藥用的那個?”高翠蘭問。
“恩,它不光能做火藥,還能製冰,鞣皮,作肥料。隻是熬硝的話需要大鍋呀,總不能把水缸搬到這裏吧?”想到沒有鐵鍋我也是犯了難。
“我家有口銅鍋。”周全繼續說道:“一般過節時用來煮豬羊的,但那個也挺重的。”
我看向了還蹲在地上吃土的烏巢禪師:“老神仙,您身體怎樣?能幫忙背個鍋嗎?”
“這硝石我也見過,倒沒聽過你說的那些用法,行吧,那鍋一會我幫你背。”
我們說完話,周全又收集了一些地上的蝙蝠屎,就一起迴去了。
“這什麽東西?真能治眼睛?”高香蘭看著碗裏的糊糊表示懷疑。
“夜明砂,好東西。”我還是挺樂意看這個熱鬧的。
“我們幾個剛剛都吃了,可能有點辣。”周全補充道。
高香蘭隻能心存芥蒂地吃了一口,從表情看,肯定不好吃。而此時旁邊的高翠蘭一股胃酸上湧差點吐了出來。
“三娘,你告訴我,這什麽東西?”
在高香蘭的不依不饒下,高翠蘭告訴了她實情。於是周全少見的挨了一頓家暴,對門的方方,方圓連忙跑過來看,那叫一個拍手稱快,周全你這個別人家的好孩子也有今天呐。
最後周全隻好要把那蝙蝠給放了。
“哎,等等,你不是說蝙蝠眼睛好嗎?你找個布條子來,把蝙蝠眼睛蒙上,你看它還能不能飛。”我覺著科普該做還是得繼續做。
果然蝙蝠被蒙上眼睛也一點不耽誤從屋裏飛出去。
“它眼睛都蒙上了怎麽還能看見?”高香蘭也很是奇怪。
“你們看,我沒騙你們吧,蝙蝠是靠聽聲音來“看”東西的。不光蝙蝠,像蛇的視力也很差,它靠氣味和溫度來“看”東西。”我繼續給他們做著科普,炫耀著自己的博學。
周全因此覺著夜明砂這個藥恐怕多是前人不懂蝙蝠習性而瞎編的。
然後我就和高香蘭說借鍋的事,她以為我又要做火藥,弄得跟福硯法師一樣到處都是白煙,就不同意。我和他說硝石可以做冰吃,這大夏天肯定比糖水好賣,高香蘭這才同意。可當我們打算把鍋運上山的時候還是出了問題。
咱沒有武天老師的體格,就別cos龜仙人了。我看著烏巢禪師背著銅鍋一臉無奈,你說他不行吧,一般的八十歲老人肯定來不了這個,你說他行吧,一個神仙背口鍋走得那叫一個步履蹣跚。
“算了算了,老神仙您受累了。”我趕緊勸烏巢禪師把鍋放下。
“人老了,不中用了呀。”烏巢禪師唿哧帶喘地放下鍋。
“你們山上要用鍋,去搬你二姨家那口不是近點嗎?”高香蘭對周全說。
於是我在周全的帶領下,來到了他二姨高玉蘭家,高玉蘭和他丈夫張恭住在半山腰,靠打獵為生,離那個山洞確實近很多。這個張恭見周全和我在一起,叮囑周全別和我走太近,否則周到的在天之靈不得安息。聽我說那硝石可以鞣皮,他同意把鍋借給我們,並好心用一架獨輪車幫我們把鍋運到山洞裏,同時我也借了個鏟子和兩個裝水用的罐子。
“其實我隻是知道那硝石可以鞣皮,但我沒做過。”我想著還是先說清楚的好,萬一再像火藥一樣總搞不成,實在有些難堪。
“等你做出那硝石,找塊皮子試試,反正怎麽著也比送去黑石城裏給他們鞣製要強。”張恭邊推著車邊說。
“黑石城裏是怎麽弄的?”周全問。
“嗨,他們鞣皮的法子太惡心了,我去看過一次,離他們的作坊還有半裏地就聞見臭味了。到了現場一看當場我就吐了。這不是誇張啊,真吐了,他們用尿和各種動物的腦漿子來鞣皮,太他媽惡心了。”張恭說完,我們聽得都皺起了眉。
“哎?三娘,你上迴生病的時候我去過你屋,你床上那些羊皮鹿皮摸著都挺軟和的,不會是黑石城裏買的吧?”我突然想起這件事。
高翠蘭聽了我的提醒,似乎又迴憶起了一些更惡心的事,直接開始幹嘔起來。
我們把鍋送進了山洞,找了個適中的位置支了起來。張恭沒有留下來幫忙的意思,帶著周全就迴去了,我送走他們便開始挖硝坑,挖硝土,撿柴火。烏巢禪師和高翠蘭看了一會也實在無聊就幫著我一起做。
“你這些東西都是和誰學的?”烏巢禪師問道。
“你別看我才30歲,我可將近上了20年的學,學校裏教了很多東西。我以為自己這輩子都用不上,沒想到來了這還有點用。”我邊倒著硝土邊迴答。
“20年?”顯然20年對於剛滿20歲的高翠蘭來說太長了點,“學校為什麽要教你們那麽多用不上的東西呢?”。
“可能和修仙差不多吧,在你成仙之前學的那些修仙知識,可不都是對生活無用的嗎?”
“你們那個世界的神仙,就是你說那些能造太陽的人吧。”烏巢禪師問。
“恩,差不多,那些都是很有學問的人,我雖然也知道一點造太陽的知識,但遠達不到他們的要求,歲數大了又不能一直學習,還得給自己討生活糊口。所以隻能做一些簡單的工作。哎,老烏,你為什麽不肯收我倆為徒呢?知識的分享又不會讓你少點什麽,你多兩個神仙徒弟不好嗎?”我給烏巢禪師解釋同時繼續攛掇他收我們為徒。
“修仙這個事,並不像你說的那樣隻是知識的分享。它和天庭在哪一樣,本身就不是一個能用人類語言描述的事,不管哪位神仙都不可能保證自己的徒弟能成仙。所以我說翠蘭以後日子過舒心了再來修仙,我也就收了她,就當修著玩。可如果把修仙當成人生理想,恐怕多數隻會落個兩頭空。”烏巢禪師說出了理由,我和高翠蘭都認真地思考了這段話。
“那你們神仙也不行啊,我們人的知識,雖然多,雖然難,但從根上說,每個人都可以學會。”我想了一下好像也不太對,又補充一句:“我是說科學知識。”
“兩頭空,我隻覺得做人完全沒什麽意義,起碼修仙還能有個盼頭。”高翠蘭還是很悲觀。
“嗨,也不能這麽說,在我們那個年代有個說法:意義這東西是由人迴溯性建構出來的。”
“迴溯性建構?什麽意思?”
“就比方說我們注定無法知道此刻我們在這熬硝有什麽意義,直到它成為我們的迴憶。”我的話讓高翠蘭陷入沉思。
“再比如一個故事,如果沒有結局,那就永遠沒法說它的好壞。事件的意義總產生於事件之後,人生的意義也得死後才有。像他這樣的神仙,永遠不死,那他的一生也就永遠沒有意義。”我說出我的看法,雖然我想修仙,也隻是缺少安全感,我對永生其實沒什麽興趣。
“這個說法有點意思。哈哈……”烏巢禪師想了想很是滿意地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