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長安動向
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 作者:醉酒西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安,大將軍府,一片熱鬧和諧的景象。
盡管丟了冀州,但家人能夠迴到長安,尤其是三子袁尚安然無恙的迴來,還是讓袁紹非常高興。
失去冀州,本來就是在所難免的事,並沒有出乎意料。
將軍府的宴席上,袁紹滿麵春風。
郭圖坐在袁紹的旁邊,盡管他盡量保持平靜,可心中的興奮實在掩蓋不住。
很明顯,他現在的地位已經可以和田豐相提並論了。
許攸、逄紀在他之後。
眾人推杯換盞,好不熱鬧。
整個宴席上,唯有田豐興致不高。
想當年在冀州州幕府,主公麾下,四庭二柱八梁。
可如今二柱折一,四庭折半,八梁也隻剩下四個。
整個北方都被公孫續占領了,有什麽值得慶賀的。
當然,此時在座的文臣武將非常多,可又有多少,是真心實意在主公帳下呢?
雖說他們有大義在,可是僅憑他們,根本擋不住公孫續的兵鋒。
淮南袁術肯定長久不了,可南方孫堅、劉表、劉璋各自都有一定的實力,主公很難將其一統。
西涼馬超韓遂也不是真心實意歸順主公。
在田豐看來,主公現在已到了生死存亡之秋,要想對抗公孫續,必須首先穩定西涼,然後再與南方的孫堅、劉表結成聯盟,若有實力西取益州,這樣才能對抗公孫續。
“元皓,何故麵露愁容?”許攸端起一杯酒,抿了一口,“征東將軍並未傷害我等家人,何況還有公與先生在冀州!”
袁紹麾下的將領、謀士的家人大多都在鄴城,公孫續並沒有為難,當然也沒有放他們迴去。
這個時代用家人要挾作用不大,妻妾沒了可以找,戰亂時代,女人最多,也最不值錢。
兒子沒了更簡單,生就行了,有什麽難的?
以前曆史中,劉備生兒子很吃力,可也經常拋棄家眷,曹操為什麽不用家眷要挾,知道那沒用。
公孫續也不恥為之,隻要自己王霸之氣夠了,人才會自來相投,何必要用世人所不齒的手段。
“我大漢自古以孝治天下,上位者不會絕人子嗣,公孫續已經統一了北方,下一步兵鋒會直指長安,可主公還在這裏慶賀!”
“元皓多慮了!”許攸還沒有說話,郭圖端著酒過來,說道,“此次大戰,公孫續雖然得到冀州,但糧草消耗甚大,二十萬兵馬,人吃馬嚼的,他還能承受得起一次大戰嗎?因此肯定要休養生息一段時間!”
“鼠目寸光,那之後呢?”田豐冷冷的問道。
“潼關天險,易守難攻,何況我們兵精糧足,還有天子在長安,有何擔憂的?”郭圖的語氣滿是輕蔑。
“公則言之有理!”逄紀此時也過來,一臉恭維之相,“當年主公廢棄函穀關,置潼關,進可攻,退可守,已立於不敗之地,東潼關,南武關,西散關,北簫關,此四關,堪比當年洛陽八關!”
“無知之輩,不足與謀!”田豐拂袖而去。
隻有這麽一點地盤了,還不思進取,老是想著死守,久守必失呀!
主公麾下以前還有沮授、辛評、審配、荀諶等人剛正不阿,如今全是些阿諛奉承之輩,奴顏婢膝之徒。
與此同時,皇宮中天子劉協也是滿臉惆悵。
而讓他如此的,是公孫續的那首詩,那是與曹操的死訊一起傳到長安的。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鹹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他將那首詩又念了一遍,眼前浮現出一位少年白馬銀槍,英武無比。
白馬將軍公孫續他沒有見過,但很早就已經聽過。
年輕俊傑,大漢棟梁,漁陽太守,並州刺史,鎮北將軍,征東將軍,都昌侯等等。
不過不久之後,又被朝中重臣稱為野心之輩,甚至是叛逆。
而今天看到了這首詩,他才意識到,公孫續是想做一個忠臣啊!
但是這天下的形勢,把他逼成了一個有野心之人。
討伐董卓時,眾人都隻顧享樂,躊躇不前,最後擁兵自重,自相殘殺,而後又是袁術稱帝,讓這樣一個棟梁之才,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他隻能殺出一個太平盛世。
這樣的棟梁,為什麽早一點沒有讓他碰到。
如果讓他碰到了,他一定會重用,他相信自己不是一個昏君,那麽大漢就有再次中興的可能。
可是現在,一切都晚了。
袁紹是第二個董卓!
“不,是第三個!”劉協再次暗自搖頭。
王允才是第二個董卓,在袁紹沒來之前,朝綱一直被王允把持。
在外的諸侯沒有一個忠心的,劉表、劉璋、劉繇,甚至還有劉備,這些漢室宗親都不忠於朝廷,還能指望別人嗎?
朝中的忠臣還有誰?
劉虞是忠於朝廷的的,但年事已高,力不從心。
董承、伏完等人,是忠臣,可惜沒有多少權利,尤其是兵權。
有兵權的?呂布?
劉協突然想到了呂布,朝中許多大臣都看不起他,可劉協卻發現,呂布並沒有做出不忠於朝廷的事。
他是有野心,但這野心,似乎也隻是為了做一個大官而已,出將拜相,封妻蔭子。
而這些,自己似乎可以滿足。
想到這裏,劉協心中有些振奮,他似乎找到了奮鬥的目標。
但隨後又是一陣茫然,有了目標如何?想要實現,還是很難啊!
曹操之死和冀州的消息,慢慢的傳到了大漢各處。
益州。
劉璋將麾下重臣招到了州牧府。
公孫續越來越強大,現在已經完全統一了北方,不過,劉璋及其麾下的重臣也隻是簡單的評論了一番。
畢竟公孫續離他們太遠,實力再強,此時也威脅不到他。
有江東孫堅,荊州劉表在前麵擋著,甚至長安袁紹也是益州的一層屏障。
他們現在要商議的是漢中的問題。
“主公,從斥候送來的情報看,此次攻打漢中,並非是左中郎將(指劉範)統兵,而是左將軍劉備!”從事王累說道,“漢中乃是益州一郡,絕不能落入劉備手中,屬下建議,立刻出兵!有劉備的兵馬牽製住張魯,這是我們奪取漢中最好的機會!”
盡管丟了冀州,但家人能夠迴到長安,尤其是三子袁尚安然無恙的迴來,還是讓袁紹非常高興。
失去冀州,本來就是在所難免的事,並沒有出乎意料。
將軍府的宴席上,袁紹滿麵春風。
郭圖坐在袁紹的旁邊,盡管他盡量保持平靜,可心中的興奮實在掩蓋不住。
很明顯,他現在的地位已經可以和田豐相提並論了。
許攸、逄紀在他之後。
眾人推杯換盞,好不熱鬧。
整個宴席上,唯有田豐興致不高。
想當年在冀州州幕府,主公麾下,四庭二柱八梁。
可如今二柱折一,四庭折半,八梁也隻剩下四個。
整個北方都被公孫續占領了,有什麽值得慶賀的。
當然,此時在座的文臣武將非常多,可又有多少,是真心實意在主公帳下呢?
雖說他們有大義在,可是僅憑他們,根本擋不住公孫續的兵鋒。
淮南袁術肯定長久不了,可南方孫堅、劉表、劉璋各自都有一定的實力,主公很難將其一統。
西涼馬超韓遂也不是真心實意歸順主公。
在田豐看來,主公現在已到了生死存亡之秋,要想對抗公孫續,必須首先穩定西涼,然後再與南方的孫堅、劉表結成聯盟,若有實力西取益州,這樣才能對抗公孫續。
“元皓,何故麵露愁容?”許攸端起一杯酒,抿了一口,“征東將軍並未傷害我等家人,何況還有公與先生在冀州!”
袁紹麾下的將領、謀士的家人大多都在鄴城,公孫續並沒有為難,當然也沒有放他們迴去。
這個時代用家人要挾作用不大,妻妾沒了可以找,戰亂時代,女人最多,也最不值錢。
兒子沒了更簡單,生就行了,有什麽難的?
以前曆史中,劉備生兒子很吃力,可也經常拋棄家眷,曹操為什麽不用家眷要挾,知道那沒用。
公孫續也不恥為之,隻要自己王霸之氣夠了,人才會自來相投,何必要用世人所不齒的手段。
“我大漢自古以孝治天下,上位者不會絕人子嗣,公孫續已經統一了北方,下一步兵鋒會直指長安,可主公還在這裏慶賀!”
“元皓多慮了!”許攸還沒有說話,郭圖端著酒過來,說道,“此次大戰,公孫續雖然得到冀州,但糧草消耗甚大,二十萬兵馬,人吃馬嚼的,他還能承受得起一次大戰嗎?因此肯定要休養生息一段時間!”
“鼠目寸光,那之後呢?”田豐冷冷的問道。
“潼關天險,易守難攻,何況我們兵精糧足,還有天子在長安,有何擔憂的?”郭圖的語氣滿是輕蔑。
“公則言之有理!”逄紀此時也過來,一臉恭維之相,“當年主公廢棄函穀關,置潼關,進可攻,退可守,已立於不敗之地,東潼關,南武關,西散關,北簫關,此四關,堪比當年洛陽八關!”
“無知之輩,不足與謀!”田豐拂袖而去。
隻有這麽一點地盤了,還不思進取,老是想著死守,久守必失呀!
主公麾下以前還有沮授、辛評、審配、荀諶等人剛正不阿,如今全是些阿諛奉承之輩,奴顏婢膝之徒。
與此同時,皇宮中天子劉協也是滿臉惆悵。
而讓他如此的,是公孫續的那首詩,那是與曹操的死訊一起傳到長安的。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鹹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他將那首詩又念了一遍,眼前浮現出一位少年白馬銀槍,英武無比。
白馬將軍公孫續他沒有見過,但很早就已經聽過。
年輕俊傑,大漢棟梁,漁陽太守,並州刺史,鎮北將軍,征東將軍,都昌侯等等。
不過不久之後,又被朝中重臣稱為野心之輩,甚至是叛逆。
而今天看到了這首詩,他才意識到,公孫續是想做一個忠臣啊!
但是這天下的形勢,把他逼成了一個有野心之人。
討伐董卓時,眾人都隻顧享樂,躊躇不前,最後擁兵自重,自相殘殺,而後又是袁術稱帝,讓這樣一個棟梁之才,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他隻能殺出一個太平盛世。
這樣的棟梁,為什麽早一點沒有讓他碰到。
如果讓他碰到了,他一定會重用,他相信自己不是一個昏君,那麽大漢就有再次中興的可能。
可是現在,一切都晚了。
袁紹是第二個董卓!
“不,是第三個!”劉協再次暗自搖頭。
王允才是第二個董卓,在袁紹沒來之前,朝綱一直被王允把持。
在外的諸侯沒有一個忠心的,劉表、劉璋、劉繇,甚至還有劉備,這些漢室宗親都不忠於朝廷,還能指望別人嗎?
朝中的忠臣還有誰?
劉虞是忠於朝廷的的,但年事已高,力不從心。
董承、伏完等人,是忠臣,可惜沒有多少權利,尤其是兵權。
有兵權的?呂布?
劉協突然想到了呂布,朝中許多大臣都看不起他,可劉協卻發現,呂布並沒有做出不忠於朝廷的事。
他是有野心,但這野心,似乎也隻是為了做一個大官而已,出將拜相,封妻蔭子。
而這些,自己似乎可以滿足。
想到這裏,劉協心中有些振奮,他似乎找到了奮鬥的目標。
但隨後又是一陣茫然,有了目標如何?想要實現,還是很難啊!
曹操之死和冀州的消息,慢慢的傳到了大漢各處。
益州。
劉璋將麾下重臣招到了州牧府。
公孫續越來越強大,現在已經完全統一了北方,不過,劉璋及其麾下的重臣也隻是簡單的評論了一番。
畢竟公孫續離他們太遠,實力再強,此時也威脅不到他。
有江東孫堅,荊州劉表在前麵擋著,甚至長安袁紹也是益州的一層屏障。
他們現在要商議的是漢中的問題。
“主公,從斥候送來的情報看,此次攻打漢中,並非是左中郎將(指劉範)統兵,而是左將軍劉備!”從事王累說道,“漢中乃是益州一郡,絕不能落入劉備手中,屬下建議,立刻出兵!有劉備的兵馬牽製住張魯,這是我們奪取漢中最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