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繁欽入洛陽,公孫續出征
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 作者:醉酒西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87章 繁欽入洛陽,公孫續出征
“休伯(繁欽的字)先生,不知來洛陽所為何事?”征東將軍府中,公孫續問道。
對於這位文學才能很高,可以和建安七子齊名的漢末文學家,公孫續在將軍府與郭嘉、戲忠、荀諶、鍾繇等人進行了接見,可以說,規格還是比較高的。
“我奉仲家皇帝之旨……”
“袁術乃叛逆,本將軍乃漢臣,與之勢不兩立!先生若是為其說和,還是請迴吧!”公孫續是絕不會承認袁術這個仲家皇帝的,立刻打斷了繁欽的話。
“袁術稱號,天怒人怨,將軍理應如此!”繁欽向公孫續拱了拱手,“既然如此,那草民便助將軍攻破潁川,甚至是拿下整個豫州!”
繁欽說完這番話,看著公孫續。
他對公孫續非常尊敬,以前河內、河南等地是什麽樣子,繁欽非常清楚,可這一次來,見到的卻是另外一種景象。
盡管大戰將起,官道上兵士來往不絕,但無論是百姓、客商、官員、世家子弟等,沒有半點惶恐,一切都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比九江繁華太多,甚至比主公孫堅治理下的豫州都要好很多。
公孫續果真是仁慈之主,心懷百姓。而各地官員也都勵精圖治,郭嘉、戲忠、荀諶、鍾繇等人,他很熟悉,也更清楚,個個都有經天緯地之才,難怪如今能夠成為天下最大的諸侯。
公孫續也看著繁欽,發現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坦然。
很顯然,對於袁術,他沒有絲毫認同感,可以直唿其名,也稱自己為“草民”,不願意承認是仲氏朝廷的禦史中丞。
“休伯想欺我等無知嗎?”郭嘉說道,“潁川有五萬兵馬,整個豫州有十萬大軍,又有程普、黃蓋、韓當、趙儼、杜襲等人,如何拿下?”
“征東將軍身經百戰,麾下將士皆悍勇無比,猛將如雲,謀士如雨,討逆軍也有十萬,在同等兵力的情況下,難道還不能勝之嗎?”繁欽笑著反問道。
“若是野戰,討逆軍自然能勝,可如果隻守住陽翟、相縣等幾座重要城池,即使攻上三年五載,恐怕也難破之!”戲忠說道。
“將軍如果想要決戰,程普等人便與將軍決戰!”繁欽的語氣無比堅定。
“據我所知,休伯乃是孫文台帳下重臣,為何要給我家主公獻上豫州?”鍾繇不解的問道。
“如此正是為了我家主公!”繁欽又向公孫續拱了拱手,“隻有將軍在豫州勢如破竹,我家主公才有機會脫困,離開壽春!”
大廳中的所有人都是當今天下智者,繁欽將話說到這個地步,他們都能想明白其中的道理,於是不再多問。
“先生,還請在驛館休息,此事重大,本將軍要與麾下眾人商議一番!”片刻之後,公孫續說道。
“那是自然,草民便等將軍的消息!”繁欽向公孫續行了一禮,轉身離開。
“諸位以為,繁欽此舉可有陰謀?”公孫續問道。
“主公,孫文台當初前往壽春,乃迫不得已,如今袁術稱帝,隻要他打出討伐叛逆的旗號,豫州、揚州便會有許多世家,甚至是官員響應,因此他急需要離開壽春,繁欽所說的理由,倒也成立!”郭嘉說道。
公孫續也點了點頭。
假如討逆軍勢如破竹,攻破了潁川,甚至是沛國,威脅到了九江,那麽,能夠收拾豫州殘局的,唯有孫堅。
“孫堅在豫州勵精圖治,招兵買馬數年,才有這十萬大軍,可這樣做,損失也太大了……”荀諶說道。
“友若之言,正是本將軍所擔心的!”公孫續眉頭緊鎖,“若這是他們的陰謀,我們便有可能在豫州大敗,程普等人立了功,袁術也會更相信孫堅,如此一來,他從壽春脫困,也不是沒有可能!”
“主公所擔憂不無道理,但屬下以為,孫文台不會這樣!”戲忠說道,“即使袁術對孫文台很信任,他也成功離開了壽春,但未必能到豫州,程普、黃蓋等人才是他的左膀右臂,而沒有豫州的這些兵馬和將領的支持,他也不敢舉起討逆的旗號!”
“屬下也讚同誌才之言,豫州有十萬兵馬,就算潁川大敗,甚至是全軍覆沒,汝南和沛國也有五萬兵馬,孫文台依舊有實力反袁術!”鍾繇說道。
“如果是這樣,孫文台即使舉起了反袁術的旗號,豫州也已經成了我們的!”公孫續說道,“那他付出的代價可就太大了!”
“除此之外,他們沒有更好的辦法!主公,屬下以為,孫文台就是要用陽翟的五萬兵馬,以及整個豫州,來換取江東!”郭嘉似乎想明白了許多道理,“孫家的根基在吳郡,豫州乃是中原核心,如果他占領,遲早要直接麵對主公!”
“奉孝言之有理!”公孫續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了,點了點頭。
以孫氏的影響力,以及孫堅的威望和實力,再加上袁術的稱帝,他可以很輕鬆的拿下江東四郡,然後再圖廬江和九江。
一旦占領了揚州,就可以將目標對準荊州、益州、交州。
畢竟自己新得到豫州還要消化一番,其次也要去除冀州這個後顧之憂。
“這應該是伯然(趙儼的字)之策,休伯雖有才,但卻想不出此策!”鍾繇說道。
“元常,你告訴休伯,本將軍同意他之策略,願助孫文台一臂之力,使其脫困,但他也必須遵守約定,退出豫州!”
“諾!”
討逆軍依舊在不緊不慢的集結著,禰衡當然不會再催了,現在他對長安的朝廷也有些失望,整天與孔融等人吟詩作賦,好像忘了他的差事。
八月中旬,十萬大軍以及一萬騎兵終於全部集結在洛陽城外。
公孫續舉行了隆重的誓師儀式,由孔融宣讀了討逆檄文,然後選定了良辰吉日,大軍開拔。
一萬幽州鐵騎為先鋒,他們一動起來,煙塵滾滾,地動山搖,聲勢浩大。
十萬大軍緊隨其後,甲胄鮮明,錦旗招展,威風凜凜。
鍾繇、荀諶帶著洛陽城及將軍府一眾官員,在城外送行。
許多世家子弟、客商、百姓,以及洛陽書院的先生學子,也都為大軍送行。
這一次出征意義不同,是為大漢天下討伐叛逆的。
盡管眾人對征東將軍公孫續已經非常認可,但能夠擁有大義的名分,顯然是更好的,也是他們最願意看到的。
“休伯(繁欽的字)先生,不知來洛陽所為何事?”征東將軍府中,公孫續問道。
對於這位文學才能很高,可以和建安七子齊名的漢末文學家,公孫續在將軍府與郭嘉、戲忠、荀諶、鍾繇等人進行了接見,可以說,規格還是比較高的。
“我奉仲家皇帝之旨……”
“袁術乃叛逆,本將軍乃漢臣,與之勢不兩立!先生若是為其說和,還是請迴吧!”公孫續是絕不會承認袁術這個仲家皇帝的,立刻打斷了繁欽的話。
“袁術稱號,天怒人怨,將軍理應如此!”繁欽向公孫續拱了拱手,“既然如此,那草民便助將軍攻破潁川,甚至是拿下整個豫州!”
繁欽說完這番話,看著公孫續。
他對公孫續非常尊敬,以前河內、河南等地是什麽樣子,繁欽非常清楚,可這一次來,見到的卻是另外一種景象。
盡管大戰將起,官道上兵士來往不絕,但無論是百姓、客商、官員、世家子弟等,沒有半點惶恐,一切都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比九江繁華太多,甚至比主公孫堅治理下的豫州都要好很多。
公孫續果真是仁慈之主,心懷百姓。而各地官員也都勵精圖治,郭嘉、戲忠、荀諶、鍾繇等人,他很熟悉,也更清楚,個個都有經天緯地之才,難怪如今能夠成為天下最大的諸侯。
公孫續也看著繁欽,發現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坦然。
很顯然,對於袁術,他沒有絲毫認同感,可以直唿其名,也稱自己為“草民”,不願意承認是仲氏朝廷的禦史中丞。
“休伯想欺我等無知嗎?”郭嘉說道,“潁川有五萬兵馬,整個豫州有十萬大軍,又有程普、黃蓋、韓當、趙儼、杜襲等人,如何拿下?”
“征東將軍身經百戰,麾下將士皆悍勇無比,猛將如雲,謀士如雨,討逆軍也有十萬,在同等兵力的情況下,難道還不能勝之嗎?”繁欽笑著反問道。
“若是野戰,討逆軍自然能勝,可如果隻守住陽翟、相縣等幾座重要城池,即使攻上三年五載,恐怕也難破之!”戲忠說道。
“將軍如果想要決戰,程普等人便與將軍決戰!”繁欽的語氣無比堅定。
“據我所知,休伯乃是孫文台帳下重臣,為何要給我家主公獻上豫州?”鍾繇不解的問道。
“如此正是為了我家主公!”繁欽又向公孫續拱了拱手,“隻有將軍在豫州勢如破竹,我家主公才有機會脫困,離開壽春!”
大廳中的所有人都是當今天下智者,繁欽將話說到這個地步,他們都能想明白其中的道理,於是不再多問。
“先生,還請在驛館休息,此事重大,本將軍要與麾下眾人商議一番!”片刻之後,公孫續說道。
“那是自然,草民便等將軍的消息!”繁欽向公孫續行了一禮,轉身離開。
“諸位以為,繁欽此舉可有陰謀?”公孫續問道。
“主公,孫文台當初前往壽春,乃迫不得已,如今袁術稱帝,隻要他打出討伐叛逆的旗號,豫州、揚州便會有許多世家,甚至是官員響應,因此他急需要離開壽春,繁欽所說的理由,倒也成立!”郭嘉說道。
公孫續也點了點頭。
假如討逆軍勢如破竹,攻破了潁川,甚至是沛國,威脅到了九江,那麽,能夠收拾豫州殘局的,唯有孫堅。
“孫堅在豫州勵精圖治,招兵買馬數年,才有這十萬大軍,可這樣做,損失也太大了……”荀諶說道。
“友若之言,正是本將軍所擔心的!”公孫續眉頭緊鎖,“若這是他們的陰謀,我們便有可能在豫州大敗,程普等人立了功,袁術也會更相信孫堅,如此一來,他從壽春脫困,也不是沒有可能!”
“主公所擔憂不無道理,但屬下以為,孫文台不會這樣!”戲忠說道,“即使袁術對孫文台很信任,他也成功離開了壽春,但未必能到豫州,程普、黃蓋等人才是他的左膀右臂,而沒有豫州的這些兵馬和將領的支持,他也不敢舉起討逆的旗號!”
“屬下也讚同誌才之言,豫州有十萬兵馬,就算潁川大敗,甚至是全軍覆沒,汝南和沛國也有五萬兵馬,孫文台依舊有實力反袁術!”鍾繇說道。
“如果是這樣,孫文台即使舉起了反袁術的旗號,豫州也已經成了我們的!”公孫續說道,“那他付出的代價可就太大了!”
“除此之外,他們沒有更好的辦法!主公,屬下以為,孫文台就是要用陽翟的五萬兵馬,以及整個豫州,來換取江東!”郭嘉似乎想明白了許多道理,“孫家的根基在吳郡,豫州乃是中原核心,如果他占領,遲早要直接麵對主公!”
“奉孝言之有理!”公孫續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了,點了點頭。
以孫氏的影響力,以及孫堅的威望和實力,再加上袁術的稱帝,他可以很輕鬆的拿下江東四郡,然後再圖廬江和九江。
一旦占領了揚州,就可以將目標對準荊州、益州、交州。
畢竟自己新得到豫州還要消化一番,其次也要去除冀州這個後顧之憂。
“這應該是伯然(趙儼的字)之策,休伯雖有才,但卻想不出此策!”鍾繇說道。
“元常,你告訴休伯,本將軍同意他之策略,願助孫文台一臂之力,使其脫困,但他也必須遵守約定,退出豫州!”
“諾!”
討逆軍依舊在不緊不慢的集結著,禰衡當然不會再催了,現在他對長安的朝廷也有些失望,整天與孔融等人吟詩作賦,好像忘了他的差事。
八月中旬,十萬大軍以及一萬騎兵終於全部集結在洛陽城外。
公孫續舉行了隆重的誓師儀式,由孔融宣讀了討逆檄文,然後選定了良辰吉日,大軍開拔。
一萬幽州鐵騎為先鋒,他們一動起來,煙塵滾滾,地動山搖,聲勢浩大。
十萬大軍緊隨其後,甲胄鮮明,錦旗招展,威風凜凜。
鍾繇、荀諶帶著洛陽城及將軍府一眾官員,在城外送行。
許多世家子弟、客商、百姓,以及洛陽書院的先生學子,也都為大軍送行。
這一次出征意義不同,是為大漢天下討伐叛逆的。
盡管眾人對征東將軍公孫續已經非常認可,但能夠擁有大義的名分,顯然是更好的,也是他們最願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