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征東將軍,都昌侯


    在袁術稱帝之後半月,大漢天子劉協下旨,讓鎮北將軍公孫續討伐叛逆袁術。


    天子使者禰衡帶著十幾名小黃門,離開長安,前往洛陽。


    這一次在洛陽宣旨,肯定不是一個好差事。


    上一次天子才剛剛下旨,讓大將軍袁紹率領十幾萬大軍討伐公孫續,現在又讓公孫續給你出力,人家能答應嗎?人家會接旨嗎?


    如此任務,別人可能都不願意去,但禰衡不一樣,越是艱難的任務,他越會義無反顧的前去。


    當一個人真正的不怕死,將生死置之度外,那他是無敵的,禰衡就是這樣的人。


    禰衡一行人到了洛陽之後,並沒有受到洛陽官員的刁難,可以說是給了朝廷的麵子。


    而這一次禰衡也沒有胡鬧,因為他知道自己任務很重,必須要讓公孫續出兵。


    與朝廷的討價還價公孫續沒有參與,由郭嘉、戲忠、鍾繇、荀諶、李曆等人與禰衡商議。


    談的比較順利,基本上禰衡什麽都答應。


    封公孫續為征東將軍,都昌侯,公孫瓚除了幽州刺史之外,封鎮北將軍,易侯。


    父子二人同時被封縣侯,這在大漢曆史上還是第一次,當然封地本來就在公孫瓚父子二人的掌控之中,這爵位隻是一種榮譽,對朝廷來說沒有什麽缺失。


    其他的朝廷也給不了,本來想著朝中還有一些良將和人才,比如說張繡、高順、賈詡等,但公孫續打消了要將這些人弄來的念頭。


    自己麾下人才也不少,而且也都立了大功,你把他們弄來,肯定會讓麾下這些人感到不痛快。


    主公這是懷疑他們的能力啊!難道說主公對他們不夠信任?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矛盾,自己的那些肱骨之臣不會這樣想,但其他官員一定會這樣想。


    另外,有些人現在還是默默無聞,自己要是一提出來,說不定就會讓別人先弄走,畢竟現在天下人都在傳言,自己慧眼如炬,能識天下英才。


    對於公孫續提出的要求,天子以及大將軍袁紹、司徒王允等很快欣然答應,這對他們來說太簡單了。


    於是第二道聖旨不久之後就傳出了,除了公孫續和公孫瓚父子二人同時被封縣侯之外,大漢天下最年輕的征東將軍,也成為眾人品評議論的焦點。


    聖旨中還指出,在征東將軍討伐叛逆袁術期間,如果有人出兵攻打徐州、青州、並州、幽州以及司州,將被定為叛逆,朝廷將出兵討伐。


    當然,這也是一句空話,以現在公孫續以及公孫瓚的實力,隻有他攻打別人的可能,別人誰敢主動出兵,那就是找死!


    洛陽的鎮北將軍府立刻改成了征東將軍府,自己的官職升了,麾下的官員必須要升。


    一些文士早就是太守、刺史之職,可武將總不能一直是都尉和校尉,現在可以封將軍了,而且是天下人都認可的將軍。


    又要出兵打仗了,先得讓將領高興一下。


    於是,公孫續與郭嘉、戲忠、鍾繇、荀諶等人,商議封賞之事。


    在大漢,文臣武將沒有那麽明確的分開,文官也可以封將軍,武官也可以封太守等,尤其是州牧製實行之後。


    以前公孫續麾下人才少,文武混用,也是如此。


    但現在,隨著地盤越來越大,人才越來越多,公孫續決定將文臣和武將分開,也就是說一個太守,不能兼任將軍之職。


    要麽用心領兵打仗,要麽用心治理地方,文武互相配合。


    當然,在目前依然會有太守,或者刺史領兵,可是不能在職位上封將軍。


    經過幾天商議,征東將軍府發出第一道任命書。


    青州刺史荀攸,徐州刺史陳登,兗州刺史張邈,並州刺史田疇,司隸校尉鍾繇。


    荀諶、王蓋、甄堯、甄儼、糜竺、辛毗、韓馥、張超、許汜、王楷、李曆、閔純、耿武、崔鈞、石韜等,都是各地太守,刺史府官員,將軍府文職官員等,將來隨著地盤越來越多,肯定都是各地太守,或者刺史的最佳人選。


    郭嘉、戲忠、陳宮、魯肅、董昭等,任將軍府武職,封雜號將軍,遇到打仗,肯定要隨軍出征,任軍師,關鍵時刻也會統兵。


    征東將軍府可以封一些雜號將軍,但不是能封所有的雜號將軍,必須是天子認可的。


    公孫續自然不會管這些,自己所封的官員,都是自己給的待遇,不會管那些條條框框,隻要天子給了自己這個權利就行。


    首先封了四安將軍。


    安東將軍田豫、安西將軍趙雲,安南將軍徐晃,安北將軍張遼。


    這四人是最早跟隨公孫續的,立下了不少功勞,待遇當然最高了。


    田疇因為封了並州刺史,便不能封將軍之職,不過現在他在雁門關外鎮守,統領著兩萬兵馬,並州的政務,依然由牽招、甄儼、王蓋等人負責。


    隻不過他的官職,將來走的是文職。


    接下來便是雜號將軍。


    不要認為這個雜號將軍不值錢,如果不是亂世,一名武將,征戰一生,未必能得到雜號將軍。


    驍騎將軍典韋,越騎將軍戲忠,伏波將軍牽招,厲鋒將軍管亥,中堅將軍臧霸,武衛將軍太史慈,蕩寇將軍魯肅,討寇將軍郭嘉,滅寇將軍陳宮,虎威將軍於禁,折衝將軍蔣欽,秉忠將軍周泰,橫野將軍董昭,平狄將軍夏侯蘭,建信將軍陳到,綏軍將軍張楊,捕虜將軍潘鳳,破虜將軍武安國,威虜將軍糜芳,征虜將軍徐盛,討虜將軍孫觀,冠軍將軍閻柔,立義將軍賈逵,中衛將軍蔣奇,振武將軍薛洪,楊武將軍繆尚,建武將軍吳敦,綏武將軍尹禮,撫軍將軍潘璋,翊軍將軍齊周,鎮軍將軍鮮於輔,副軍將軍鮮於銀,安漢將軍宗保,昭武將軍昌豨。


    征東將軍府這道封賞令一下去,群情激昂,所有官員都感到激動萬分。


    許多人都講淡泊名利,都說喜歡過隱居生活,這一般都有兩個原因。


    在亂世,沒有遇到明主。


    在盛世,沒有人發現其才,沒得到重用。


    就像諸葛亮,一邊說,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一邊又自比管仲樂毅。


    學得一身武藝,學得滿腹經綸,誰不想出將入相,光宗耀祖啊!


    現在這些官員都感到他們真正找到了明主,而且主公的霸業將來有可能會更大,甚至成為帝業,一定要好好努力啊!


    在征討叛逆袁術的過程中,一定要立功,而且要立大功!


    作者有話說:


    讀者朋友,這一章的確有水字數之嫌,可是我覺得還是要說清楚,主角麾下的文臣武將越來越多,為了不漏掉任何人,在這裏就要水一下了。


    三國的人才太多,這些大多都是史書中有記載的,即使是書中沒有的隻在演繹中出現的,那也不代表這個人一定是虛構的,畢竟,在曆史的長河中不是每一個有才能的人都能留下一筆。


    我寫三國,就是想要更多的將這些名人表現出來,讓他們和主角一起演繹一段蕩氣迴腸的傳奇故事,希望大家喜歡,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討論,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讓龍騰幽州更加精彩。


    朋友們的評論很多都看過了,但迴複的很少,平時工作太忙,基本上都是每天晚上抽時間寫上兩三章,再修改一下,保證每天都有兩章更新,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理解。


    盡管數據不好,但一定會堅持寫完,這一點,請朋友放心。


    再次感謝,有時間的話,可以用愛發電,鼓勵一下,我的動力會更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酒西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酒西風並收藏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