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廬江攻破


    大漢天下,各地諸侯忙著爭霸,一個個都秣馬厲兵,積草屯糧。


    朝中的大臣自然也有他們所要忙的事情,那就是不停的改換年號。


    自從董卓把持朝綱之後,朝廷的威嚴一天比一天弱,朝臣們便將其歸咎為年號,想要選擇一個最適合的,以改變大漢的運勢。


    於是在公元196年,正月,廢掉了剛剛用了兩年的興平年號,改為建安。


    即公元196年為建安元年。


    從公元189年到現在,也就七年,光年號就有光熹、昭寧、永漢、中平、初平、興平、建安,七個年號。


    興平這個年號確實不好,先是北方大旱、蝗災,接下來戰亂不斷,朝臣一致要求將其廢除。


    建安這個年號似乎也並不平安,就在正月,大漢的兩位傳奇將軍皇甫嵩和朱儁先後病故。


    當然不能拿這個說事,因為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態。


    皇甫嵩一生為人愛慎盡勤,先後上表陳諫有補益者五百餘事,皆為手書,上書之後將草稿盡毀,不宣於外。


    因其從不私養門客,不為親屬謀官,有忠賢之廉名,一生曆經靈帝、少帝,及當今天子,始終忠於朝廷,屢建戰功,平亂維穩,雖多次被誣陷,但依舊剛正不阿,不參與黨錮,憂國扶民,德布天下。


    天子劉協贈以驃騎將軍印綬,可任命家裏一人為郎官。


    朱儁與皇甫嵩齊名,從征討黃巾起便威聲滿天下,時人稱他天資聰亮,清明神武,策無失謨,征無疑慮。


    天子劉協亦賜予其衛將軍印綬,準其家裏一人為郎官。


    消息傳出,天下許多士人盡皆哀悼。


    各地諸侯紛紛派使者前往長安,參加兩位將軍的喪葬儀式。


    公孫續對這兩位將軍也是非常敬佩的,在這個有能力的人都成為梟雄的時代,他們二人,包括他們的後人,一直都是忠於漢室的。


    如果他們想做諸侯,機會非常多,但他們沒有。


    公孫續並不認為這是愚忠,他們在堅守自己的底線,有自己的信念。


    正如公孫續要平定亂世,給天下所有人一個朗朗乾坤一樣,是有自己追求的。


    戲忠、郭嘉、荀攸、陳宮、董昭、孔融、邴原、蔡邕等人都寫了祭文,公孫續派孔融為使,前往長安,參加兩位將軍的喪葬儀式。


    二月,人們幾乎要忘了的廬江之戰卻突然傳出了結果,皖城被攻破,廬江被孫策周瑜占領。


    其實這也算不上是攻破,廬江太守陸康積勞成疾,病逝了。


    沒有了主心骨,其他官員自然不願與袁術為敵,打開了城門。


    陸氏宗族的人所剩已經不多了,陸康之幼子陸績與從孫陸遜在陸康彌留之際,由老管家通過密道送出城去,然後老管家按照陸康遺命打開了城門。


    陸家近百人死於此戰中,陸府幾乎已經空了,孫策並沒有為難所剩之人。


    袁術太高興了,現在揚州六郡已經全部歸他所有。


    雖然說他現在隻有兩州之地,但可以稱為是南方最大的諸侯,因為這兩處非常關鍵。


    豫州是中原的中心地帶,揚州又是南方的富裕之所,尤其是淮南及廬江。


    而會稽、豫章、丹陽和吳郡,經過這些年不同官員的治理,人口和良田也在逐漸增多,不那麽荒涼了。


    現在他終於可以將稱帝之事提上日程了。


    後將軍府中,文武齊聚。


    紀靈、張勳、陳紀等武將,個個興奮無比。


    主公如果稱帝,那他們的職位肯定會上漲,那就不隻是雜號將軍了,四安、四平、四鎮、四征、四方皆有可能。


    所有官員中,唯有楊弘和閻象滿臉愁容,憂心忡忡。


    “恭喜主公拿下了廬江,再無後顧之憂!”紀靈說道。


    “大漢氣數已盡,主公天命所歸啊!”陳紀說道。


    “既然天命所歸,那此時稱號如何?”袁術看著眾人,緩緩的說道。


    “主公不可!”閻象馬上反對,“周圍強敵環伺,若稱號,必會成為眾矢之的!”


    “閻長史過慮了!”陳紀說道,“公孫續剛剛經曆了大戰,難道他還要興兵?”


    “鎮北軍強悍,徐州有近十萬大軍,而且糧草充足,難道沒有能力興兵?”閻象說。


    “公孫續為何要興兵?”紀靈說道,“前番剛與大將軍進行了一番大戰,難道閻長史認為,公孫續是忠於漢室的嗎?”


    “說的對,說的對呀!”袁術一聽滿臉笑容,“公孫續的野心誰不清楚,本將軍不遵天子詔令,公孫續他遵了嗎?若是玉璽在他手裏,他恐怕也要稱帝啊!他要奪的是冀州,而不是與本將軍為敵!”


    “主公英明!”張勳說道,“若真要說我們的敵人,唯有荊州劉表,可劉表會出兵嗎?”


    “從斥候的消息看,劉表新任水軍統領甘寧不但驍勇無比,而且精通水戰!”閻象說道。


    “一個甘寧有何懼哉?”陳紀非常不屑,“隻要守住柴桑,荊州的水軍休想進入揚州!”


    “主公,稱號雖然可以上應天命,下安黎庶,可屬下擔心的是豫州!”楊弘說道,“孫堅人稱江東猛虎,雖然是主公的屬將,可他一直忠於漢室,豫州有十幾萬兵馬,頃刻之間便能兵臨壽春!”


    “孫堅……”袁術終於皺起了眉頭。


    他跟孫堅打的交道太多了,對孫堅也非常熟悉,盡管他很輕鬆的拿捏了孫策,可是不得不防孫堅。


    “屬下有一策,可保孫堅忠於主公!”主簿袁渙說道。


    袁渙出身於陳郡袁氏,乃是汝南袁氏很遠的一分支。


    不過這一分支也是很有影響的,袁渙的父親袁滂曾做過朝廷的司徒,袁渙曾在淮南為官,如今投到了袁術麾下。


    “曜卿(袁渙的字)有何妙策,速速道來!”


    “主公可封孫堅為大將軍,使其來壽春,有如此之榮耀,孫堅絕不會與主公為敵,而他麾下的那些將領也會忠於主公!”


    聽了袁渙的話,眾人包括袁術在內,都看紀靈和張勳。


    如果袁術稱帝,那麽大將軍的職位很可能就是紀靈或張勳的,因為他們二人掌管的兵馬最多,也最受袁術的器重。


    “屬下讚同袁主簿之策!”紀靈出列,朗聲說道。


    “屬下亦讚同!”張勳也表明了態度。


    “好,好,太好了!”袁術激動的站了起來,“本將軍便上應天命,下安黎庶,稱號!”


    “主公英明!”


    麾下的文武立刻行跪拜之禮。


    袁術非常滿意,“諸位愛卿,這稱號之事還很繁雜,可要抓緊時間啊!”


    “謹遵主公之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酒西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酒西風並收藏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