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龍椅上的天子雖然隻有十二歲,但臉上卻看不到多少青澀,反倒有一些不合年齡的成熟,看著下麵站立左右兩邊的文武,眼中充滿著自信。


    司徒王允、大將軍呂布、太尉楊彪、太仆趙岐、太常馬日磾、車騎將軍皇甫嵩、尚書仆射士孫端、光祿大夫楊瓚、執金吾伏完等。


    這些都是他的肱骨之臣。


    現在他隻需等到十五歲親政,便可以再次中興漢室。


    “啟奏陛下,溧陽侯陶謙年事已高,上表奏請辭去徐州牧一職,徐州剛剛遭遇兵禍,百姓需要安撫,不可無主,當及時任命刺史之職!”光祿大夫楊瓚出列說道。


    “愛卿可有推薦人選?”劉協問道。


    “後將軍袁術舉薦陳瑀,揚州牧劉繇舉薦劉備,鎮北將軍公孫續舉薦陳登。”


    “王司徒,不知你有何見解?”


    楊瓚說的這些人,劉協都不是很清楚,而且此時的朝政,雖然群臣問的都是他的意見,可最終的決定權基本在王允手裏。


    “迴稟陛下,陳登出身於下邳陳家,為人爽朗,性格沉靜,智謀過人,少時有扶世濟民之誌,博覽群書,學識淵博,二十多歲時,便被舉為孝廉,任東陽長,有政譽,陶謙任徐州刺史時,陳登擔任典農校尉,政績卓越,臣以為他可任徐州刺史。”王允說道。


    “臣附議!”


    “臣附議!”


    ……


    幾乎所有人都沒有異議。


    公孫續的大軍幾乎已經完全占領了徐州,劉繇派的徐州刺史怎麽當?


    袁術的提議,現在誰還敢考慮,傳國玉璽到了壽春,便不言語了,謀逆之心昭然若揭。


    司徒王允與公孫續又有一些聯係,盡管陳登是徐州人,但也沒人反駁了。


    “準!”


    “啟奏陛下,益州牧劉焉病重,當初他入益州時,隻有三子劉瑁跟隨,不久劉瑁病死,如今,劉焉身邊無一親人,劉焉上表,懇請陛下讓幼子劉璋前往益州探病,已盡為人子之孝心!”馬日磾出列,說道。


    “諸位愛卿,有何見解?”劉協問道。


    “陛下,劉焉自從進入益州後,以漢中米賊作亂為由,中斷與朝廷的聯絡,又公然斬殺犍為太守任岐,蜀郡太守賈龍等朝廷命官,更造乘輿車具(天子所用的車駕)千餘輛,僣擬至尊,荊州牧劉表去歲上言朝廷,亦稱其有不軌之心,臣以為,不可!”太尉楊彪說道。


    “陛下,楊太尉所言,確有理,但劉焉病重是真,其三子均在長安,若是無一人前去探病,有違常情,我大漢素來注重仁孝,還請陛下三思!”太仆趙岐說道。


    劉焉一共有四個兒子,當初入蜀就任益州牧時,隻帶著三子劉瑁。


    如今,長子劉範,次子劉誕,幼子劉璋都在長安。


    劉範為左中郎將,劉誕為治書侍禦史,劉璋還是白身。


    當初廢史立牧,就是劉焉提出來的。


    現在看來,弊大於利。


    而且劉焉的野心也表露出來了。


    不過現在,劉焉病重,他的野心似乎又小了很多。


    因為他現在提出的是讓幼子劉璋前去益州探病,而不是長子劉範。


    長子劉範的確稱得上青年才俊,相比之下,劉璋懦弱了很多。


    隻要劉範、劉誕二人還在朝廷,那麽劉焉便不會有叛逆之舉。


    “陛下,臣以為可讓劉璋前去探病,為期一年!”士孫端說道。


    “臣附議!”


    “臣附議!”


    ……


    “王司徒,不知你以為如何?”


    “臣也無異議!”王允本來是不同意的,劉焉的野心,他怎麽看不出來呢?


    可是許多大臣都同意,他若不同意,那就是公然阻止劉璋盡孝心。


    況且,這還是宗室之事。


    如今,天下已經有那麽多梟雄了,他們並無子嗣在朝廷,若是做的太過,許多朝臣恐會反對。


    “擬旨,讓劉璋前往益州探病,為期一年!”


    “遵旨!”


    “陛下,楊奉願歸順朝廷,還請陛下恩準!”車騎將軍皇甫嵩說道。


    楊奉原為黃巾殘匪,在白波穀時,當時的漁陽太守公孫續奉旨征討,其願意歸順朝廷,後朝廷經過巨變,楊奉一直率軍在外輾轉各處。


    現在董卓已除,其餘黨要麽歸降,要麽被滅,而朝廷也正是用人之際,楊奉看準了時機,上表願歸順朝廷。


    “皇甫將軍意下如何?”


    “臣以為,可令楊奉來長安,受其中郎將之職,麾下一萬兵馬,皆由朝廷支配!”皇甫嵩說道。


    “陛下,楊奉的一萬兵馬,可歸在本將軍麾下!”呂布說道。


    朝堂上眾臣全都看向了王允。


    如今,呂布幾乎手握朝廷所有兵權,已經隱隱與董卓有些相似,成為權臣。


    而唯一能夠與之抗衡的,便是王允。


    其實王允心中也是非常苦澀,呂布已經慢慢脫離了他的控製,現在他的話也不太管用了。


    他急需要拉攏一些有兵的外臣,比如胡軫、段煨、徐榮、張濟等人。


    可是這些人如今擰成了一股繩,一旦給了他們太多的權利,或者說入主京城,或許可以鬥敗呂布,但又會成為下一個董卓。


    至於說關外的諸侯,或者說西涼馬騰韓遂,王允從來沒有想過。


    他們進入朝廷,依舊和呂布一樣是權臣。


    楊奉的一萬兵馬雖然不多,但現在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因此,絕不能落在呂布的手裏。


    “大將軍的兵馬,皆為我大漢強兵,而且擔負著長安城內外防護的重任,楊奉的兵馬隻是黃巾殘匪,烏合之眾,豈能入長安?若是到了大將軍麾下,必會影響兵馬的戰力,也會影響大將軍的威名!”


    “王司徒言之有理!”聽了王允這番話,呂布心裏很舒服,也不再爭搶這點兵權。


    “陛下,臣以為,可任命趙岐、楊讚為左右參將,這一萬兵馬暫時由他們二人統領,駐紮在藍田,其糧草由郿城段煨供給!”王允想了想說。


    楊奉願意交出兵馬,並非是完全忠於朝廷,而是他的糧草出現問題。


    右扶風有徐榮、胡軫、段煨,共七八萬兵馬,長安有呂布六七萬大軍,左馮翊有張濟四萬兵馬。


    整個三輔地區,有十七八萬兵馬,楊奉哪裏還有空間啊?


    讓段煨供應糧草,王允也有計劃,如果段煨同意,可以趁機拉攏,如果段煨不同意,便可以進行打壓。


    而這一萬兵馬到了藍田之後,如果和張濟聯合起來,就能與呂布以及右扶風的西涼軍閥形成鼎足之勢。


    “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酒西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酒西風並收藏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