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北方第一猛將的名號太盛,許多人都想與之大戰一場,典韋也不例外。


    兩人在樹林中大戰起來。


    典韋出身貧寒,自然買不起戰馬,因此他的招式,更適合步戰。


    而趙雲經過名師童淵的指點,馬戰更強,步戰也不弱。


    在樹林中大戰,沒辦法騎馬,這對趙雲來說是吃虧的。


    可趙雲是長兵器,一寸長,一寸強,而且百鳥朝鳳槍法,又以精巧和快速見長,加上力量也不小,典韋也占不了多少便宜。


    至少在幾十迴合之內,典韋占不到便宜。


    兩人打了三十多個迴合,公孫續便命令趙雲撤出。


    這樣打下去,無論傷到了誰,公孫續都無法接受。


    點到為止就行了。


    “如果你在馬上,俺不是對手!”典韋倒是光明磊落,趙雲的槍法他很佩服。


    “典韋壯士步戰之能,趙雲佩服!”


    “你知道俺是典韋?”典韋顯然有些疑惑。


    他聽過趙雲的名字,那是因為趙雲被稱為北方第一猛將,公孫續麾下第一猛將。


    而自己隻是一名逃犯,為何趙雲知道他的名字。


    “進入陳留,誰人不識典韋壯士大名!”公孫續笑著說道。


    “你是來抓俺的?”典韋立刻手握雙戟,警惕的看著眾人。


    “哈哈哈哈!”公孫續一陣大笑,“本將軍乃漁陽太守,而這裏是陳留,為何要抓你呢?”


    “那將軍為何來這裏?”


    “請典韋壯士,同本將軍一起討伐國賊董卓!”


    “可……可俺是待罪之人……”典韋心動了,但想到他的身份,還是有些不自信。


    “那李永本就該殺,本將軍說你無罪,便無罪,隻要你立了功,照樣可以得到封賞,還能封你官,光宗耀祖。”


    給典韋就要來點實惠的,不需要講大道理。


    “那俺的妻兒,能不能免罪!”這家夥看起來粗獷,實際上心很細。


    “你的妻兒本就無罪,本將軍立刻派人將他們送往漁陽,不用再過這樣顛沛流離的生活了!”


    “典韋拜見主公,多謝主公!”典韋扔掉雙戟,納頭便拜。


    “好,從此之後,你便是本將軍的護衛統領,護衛營三百兵馬,皆歸你管!”


    最忠實可靠的保鏢終於有了。


    “多謝主公!”典韋憨憨的笑著。


    剛投靠公孫續,便做了護衛統領,這種信任,讓典韋也非常感動。


    “恭喜主公得一猛將!”趙雲也非常高興。


    典韋有多厲害,他剛才已經體會到了,一點都不弱於自己,他是真的為主公高興。


    收下了典韋,在這裏的任務也完成了。


    公孫續不再耽擱,率領麾下兵馬,向酸棗而去。


    典韋帶著三百護衛營,對公孫續是寸步不離。


    這個時代,文士都會騎馬,更不要說練武的人了。


    有了戰馬,又穿上了一身皮甲的典韋,更加顯得勇猛。


    當天下午,便到了酸棗聯軍大營。


    這一路兵馬非常多,有十幾萬。


    除了北路的袁紹、張楊、王匡、韓馥,南路的孔伷、袁術、孫堅,以及西涼馬騰韓遂之外,其餘十路全在這裏,加上公孫續,就是十一路。


    由於大家都來了,公孫續到的時候,眾人全都出來迎接。


    “賢侄,終於把你盼來了,幽州鐵騎所向披靡,我們定能夠攻破虎牢關,殺到洛陽,除掉國賊董卓,解救陛下於水火,挽救大漢江山於倒懸!”劉備滿臉笑容的說。


    “叔父謬讚了,侄兒也是日夜兼程,然路途太遠,還是來晚了!”劉備誠意拳拳,公孫續當然不能怠慢,急忙拱手行禮。


    “公孫太守果真乃是我大漢棟梁,這幽州鐵騎真是威武!”孔融看著公孫續身後的兵馬,讚歎道。


    “孔太守過譽了,您隻需稱子承便是!”孔融可是天下大儒,公孫續當然要給足尊重,而其他人也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因此公孫續將態度放的很低,“諸位皆可成為續之長輩,或兄長,直唿子承便是!”


    公孫續的態度,讓這些刺史、太守都非常高興,於是便稱唿“子承賢侄”、“子承賢弟”等等。


    諸侯齊聚,當然要慶賀一番。


    公孫續紮下營寨之後,命令趙雲、張遼、徐晃守在軍營之中,自己帶著典韋和幾十名護衛,前往張邈的大營。


    因為這裏是陳留,陳留太守張邈自然是東道主,帥帳的位置便在他的大營中。


    但張邈無論是職位,還是資曆,都無法做大軍的盟主。


    如果所有的諸侯匯聚在一起,那盟主之位應該是袁紹的,但此時,兵分三路,不可能讓袁紹來指揮另外兩路。


    最後經過了商議,這一路諸侯的統帥,為徐州刺史陶謙。


    因為陶謙曾隨張溫平定過韓遂邊章的叛亂,被先帝封為揚武校尉,溧陽侯,如今又是徐州刺史,麾下兵馬有三萬,又有悍將劉刕等,他做盟主,別人沒有意見。


    當然要比悍將,公孫續怕誰呀!趙雲、典韋誰比得過?


    不過對這個盟主之位,公孫續沒什麽興趣。


    此次參加會盟,一是為揚名,二是為得實惠。


    眾人商議完畢之後,接到了兩封信,分別是屯兵河內的袁紹,和屯兵魯陽的袁術送來的。


    他們二人,顯然已經成為北路和南路的統帥。


    由於董卓派重兵駐紮在孟津、小平津以及梁縣,利用險關擋住了他們的兵馬,因此要求中路迅速進兵,拿下滎陽和城皋,對洛陽形成威懾。


    眾人一商議,決定以公孫續、曹操和劉備的兵馬為先鋒,北海太守孔融為後軍,陶謙等其他幾路諸侯的兵馬為中軍,明日拔營起寨,兵發滎陽。


    第二日,大軍開拔。


    三千幽州鐵騎,戰馬已經接近五千,帶足了糧草,在公孫續和趙雲的率領之下,出發了。


    王蓋、張遼、徐晃率領其餘的一萬兵馬緊隨其後。


    劉備和曹操各有五千兵馬,與張遼、徐晃合兵一處,與幽州鐵騎間保持著十裏左右的路程。


    這不比不知道,一比,雙方的差距可就顯現出來了。


    雖然都是步兵,但漁陽的兵馬甲胄齊全,環首刀,那都是好鋼打造,弓弩齊備,長槍、盾牌也都是好質量。


    這個時期,其實鋼鐵冶煉技術已經比較純熟,就是代價比較大,幽州有鐵礦,公孫續也舍得投資,兵器的質量當然好。


    而且兵士,也都是青壯。


    整個大軍,威武雄壯。


    在張遼和徐晃的指揮下令行禁止,讓曹操和劉備羨慕不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酒西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酒西風並收藏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