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朝廷封賞
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 作者:醉酒西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臣以為,幽州平叛,當攻心為上!”宗正劉虞出列,說道。
“攻心?你是說招安那些反賊嗎?”劉宏問道,語氣有些不悅。
朝廷對叛亂的黃巾軍進行過招安,比如說黑山張燕,如今是平難中郎將。
可他並不是匪首啊!
“張舉張純公然造反,必要誅殺,然烏恆丘力居,隻是受到張舉張純的蠱惑,整個烏桓,一直以來對我大漢和陛下都是忠心的,臣以為,可以進行招安!”
“陛下!劉宗正言之有理,臣附議!”袁隗出列,說道。
“臣也附議!”
“臣附議!”
……
許多人都讚同劉虞的意見。
幽州沒有多少兵馬,僅憑公孫瓚一人,怎麽可能平定叛亂?
若是丘力居能夠迷途知返,與公孫瓚一起,或可擊敗張舉張純。
“準!”
“陛下,臣有本要奏!”劉焉出列,大聲說道。
“要奏何事?”
“昔日黃巾之亂,一月之間,便裹攜賊眾數十萬,侵州奪縣,讓我大漢八州之地燃起戰火,如今又多地出現叛軍,臣深思之,皆因我大漢幅員遼闊,朝廷兵馬畢竟有限,無法駐守每一個地方,諸州紛亂之際,當立牧以定。臣以為宗室之中的重臣,可以任命為州牧,掌握地方兵權,為陛下牧守四方!”
劉焉說到這裏,抬頭稍稍看了看天子劉宏,然後繼續說道:“幽州刺史之位已空缺多時,各郡太守或死或逃,各縣官員更少,臣以為可封宗正劉虞為幽州牧,執掌幽州所有兵馬,必能平定此次叛亂。”
劉焉說完之後沒有再抬頭,他的心其實有些緊張。
這可是一件大事呀!
諸州紛亂,立牧以定。
簡單的八個字,後麵會是什麽?
如果州牧是忠心的,那將是天下太平,四方安定。
可若這些州牧,心懷二心,肯定是諸侯割據,如春秋戰國一般。
其他人都不說話,因為劉焉說的很清楚,這些州牧,都是宗室之人擔任,劉虞、劉表等人都不說話,與別人有多大關係呢?
若是放在盛世,肯定有人會反對,這可是取亂之道啊!
但現在這些臣子,天下之勢看得清楚,私心也更重。
你州牧能掌管兵馬,刺史、太守就不能嗎?盡管名不正,言不順,但總是有了機會。
何況宗室中,能堪大任的又有多少?
劉宏在權衡利弊,所有的臣子也在想自己的事,大殿之中安靜下來。
“啟稟陛下,幽州送來捷報!”
正在這時,殿外一個小黃門的聲音,打破了這種安靜。
“幽州捷報,快送進來!”
總算有一個好消息,劉宏心情好了許多。
很快,捷報便呈了上來。
是遼西太守劉基送來的。
“讓父,你來念一下吧!”
“老奴遵命!”
張讓接過戰報,小心的展開。
“騎都尉公孫瓚率領三千兵馬,於遼西管子城,打退丘力居數次進攻,斬敵上萬,別部司馬公孫續先於涿郡全殲賊軍五千,後在涿縣擋住張純數萬大軍,賊軍雖眾,卻無法寸進!”
“好,好啊!”劉宏非常高興,隻要能擋住賊軍就好,不要像上一次黃巾之亂,戰火一下子燒到了洛陽附近,“公孫瓚真乃虎將也,幾千兵馬,就能擋住賊軍數萬!”
“公孫伯珪乃盧中郎的弟子,驍勇而有謀,幽州暫無憂矣!”馬日磾說道。
“公孫續乃何人?”劉宏又問道。
“公孫瓚之長子!”劉虞說道。
“將門虎子,乃我大漢棟梁之才啊!”劉宏高興的說,“大將軍以為,該如何獎賞?”
“臣以為可封涿縣令,騎都尉!”何進稍作思考之後,說道。
“準!”
一個縣令,何況還是兵臨城下的涿縣,封其他人也無法上任,因此沒有人去爭端。
“擬旨,封劉虞為幽州牧,即日前往幽州平叛!”
劉宏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接受了劉焉的建議。
關鍵是他非常清楚,劉虞是絕對忠心的,劉虞在幽州,他也是放心的。
至於其他的宗室成員,劉宏可沒打算封州牧,野心之輩甚多,朕得防備著。
“陛下英明!”劉焉終於站直了身體。
“臣遵旨!”劉虞出列,“臣必平定張舉張純的叛亂,不負陛下重托!”
“退朝吧!”劉宏擺了擺手,在張讓和宮女等人的攙扶下離開了大殿。
其他大臣隨後都各自離去,不像往日那樣三三兩兩。
第一個州牧出現了,廢史立牧將會開始。
朝中的這些高官,三公九卿誰能沒有想法?
將來一個太守,恐怕都要和他們一個級別了,必須要好好的謀劃一番。
當了第一個州牧的劉虞,倒是沒有其他想法,朝廷不會再撥出一兵一卒了,平叛的兵馬,隻能靠他自己。
統兵的將領他有底,孟益可以作為中郎將,兵馬在豫州和冀州可以暫時招募一些,招安的那些黃巾,湊個一兩萬很容易,當然,多了也可以,隻是他養不起。
其他的將領,到了幽州之後他有辦法,畢竟以前做過幽州刺史。
涿縣,公孫續和張純對峙了一個月。
在這一個月期間,公孫續沒有派兵出城。
張純倒是派兵攻了幾次城,除了折損一些兵士之外,沒有任何收獲。
而在這時,朝廷聖旨未到,消息卻傳來了。
“恭喜主公!”
縣令府中,田豫、田疇、趙雲等人都非常高興。
主公果真是人中之龍,不到二十歲,便已經封為縣令,而且是涿縣縣令,他們跟著肯定有前途。
主公的父親現在又被封了右北平太守,平寇校尉,外公是遼西太守,將來必定要居高位。
“能受到陛下封賞,皆賴諸位守城之功,他日必將論功行賞!”
“多謝主公!”
“劉州牧即將率領兵馬進入幽州,城外張純肯定會得到消息,必然有所異動,這對我們來說是機會!國讓,你多派斥候,密切關注城外敵軍動向!”
“諾!”
“子龍子泰,整頓騎兵,隨時做好出城的準備!”
“諾!”
“關長史,城中馬匹還有多少?”
“上一次殲滅張能的兵馬,獲得一百多匹,多為駑馬。近日按照主公的安排,向城中世家購買和募集了一百多匹,共計三百有餘!”
幽州的戰馬相對還是比較充足的,上穀和遼東都有比較大的馬市。
“好,為三千騎兵備好七日的糧草,一部分騎兵將士自帶,一部分由這些馬匹馱運!”
“諾!”
“攻心?你是說招安那些反賊嗎?”劉宏問道,語氣有些不悅。
朝廷對叛亂的黃巾軍進行過招安,比如說黑山張燕,如今是平難中郎將。
可他並不是匪首啊!
“張舉張純公然造反,必要誅殺,然烏恆丘力居,隻是受到張舉張純的蠱惑,整個烏桓,一直以來對我大漢和陛下都是忠心的,臣以為,可以進行招安!”
“陛下!劉宗正言之有理,臣附議!”袁隗出列,說道。
“臣也附議!”
“臣附議!”
……
許多人都讚同劉虞的意見。
幽州沒有多少兵馬,僅憑公孫瓚一人,怎麽可能平定叛亂?
若是丘力居能夠迷途知返,與公孫瓚一起,或可擊敗張舉張純。
“準!”
“陛下,臣有本要奏!”劉焉出列,大聲說道。
“要奏何事?”
“昔日黃巾之亂,一月之間,便裹攜賊眾數十萬,侵州奪縣,讓我大漢八州之地燃起戰火,如今又多地出現叛軍,臣深思之,皆因我大漢幅員遼闊,朝廷兵馬畢竟有限,無法駐守每一個地方,諸州紛亂之際,當立牧以定。臣以為宗室之中的重臣,可以任命為州牧,掌握地方兵權,為陛下牧守四方!”
劉焉說到這裏,抬頭稍稍看了看天子劉宏,然後繼續說道:“幽州刺史之位已空缺多時,各郡太守或死或逃,各縣官員更少,臣以為可封宗正劉虞為幽州牧,執掌幽州所有兵馬,必能平定此次叛亂。”
劉焉說完之後沒有再抬頭,他的心其實有些緊張。
這可是一件大事呀!
諸州紛亂,立牧以定。
簡單的八個字,後麵會是什麽?
如果州牧是忠心的,那將是天下太平,四方安定。
可若這些州牧,心懷二心,肯定是諸侯割據,如春秋戰國一般。
其他人都不說話,因為劉焉說的很清楚,這些州牧,都是宗室之人擔任,劉虞、劉表等人都不說話,與別人有多大關係呢?
若是放在盛世,肯定有人會反對,這可是取亂之道啊!
但現在這些臣子,天下之勢看得清楚,私心也更重。
你州牧能掌管兵馬,刺史、太守就不能嗎?盡管名不正,言不順,但總是有了機會。
何況宗室中,能堪大任的又有多少?
劉宏在權衡利弊,所有的臣子也在想自己的事,大殿之中安靜下來。
“啟稟陛下,幽州送來捷報!”
正在這時,殿外一個小黃門的聲音,打破了這種安靜。
“幽州捷報,快送進來!”
總算有一個好消息,劉宏心情好了許多。
很快,捷報便呈了上來。
是遼西太守劉基送來的。
“讓父,你來念一下吧!”
“老奴遵命!”
張讓接過戰報,小心的展開。
“騎都尉公孫瓚率領三千兵馬,於遼西管子城,打退丘力居數次進攻,斬敵上萬,別部司馬公孫續先於涿郡全殲賊軍五千,後在涿縣擋住張純數萬大軍,賊軍雖眾,卻無法寸進!”
“好,好啊!”劉宏非常高興,隻要能擋住賊軍就好,不要像上一次黃巾之亂,戰火一下子燒到了洛陽附近,“公孫瓚真乃虎將也,幾千兵馬,就能擋住賊軍數萬!”
“公孫伯珪乃盧中郎的弟子,驍勇而有謀,幽州暫無憂矣!”馬日磾說道。
“公孫續乃何人?”劉宏又問道。
“公孫瓚之長子!”劉虞說道。
“將門虎子,乃我大漢棟梁之才啊!”劉宏高興的說,“大將軍以為,該如何獎賞?”
“臣以為可封涿縣令,騎都尉!”何進稍作思考之後,說道。
“準!”
一個縣令,何況還是兵臨城下的涿縣,封其他人也無法上任,因此沒有人去爭端。
“擬旨,封劉虞為幽州牧,即日前往幽州平叛!”
劉宏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接受了劉焉的建議。
關鍵是他非常清楚,劉虞是絕對忠心的,劉虞在幽州,他也是放心的。
至於其他的宗室成員,劉宏可沒打算封州牧,野心之輩甚多,朕得防備著。
“陛下英明!”劉焉終於站直了身體。
“臣遵旨!”劉虞出列,“臣必平定張舉張純的叛亂,不負陛下重托!”
“退朝吧!”劉宏擺了擺手,在張讓和宮女等人的攙扶下離開了大殿。
其他大臣隨後都各自離去,不像往日那樣三三兩兩。
第一個州牧出現了,廢史立牧將會開始。
朝中的這些高官,三公九卿誰能沒有想法?
將來一個太守,恐怕都要和他們一個級別了,必須要好好的謀劃一番。
當了第一個州牧的劉虞,倒是沒有其他想法,朝廷不會再撥出一兵一卒了,平叛的兵馬,隻能靠他自己。
統兵的將領他有底,孟益可以作為中郎將,兵馬在豫州和冀州可以暫時招募一些,招安的那些黃巾,湊個一兩萬很容易,當然,多了也可以,隻是他養不起。
其他的將領,到了幽州之後他有辦法,畢竟以前做過幽州刺史。
涿縣,公孫續和張純對峙了一個月。
在這一個月期間,公孫續沒有派兵出城。
張純倒是派兵攻了幾次城,除了折損一些兵士之外,沒有任何收獲。
而在這時,朝廷聖旨未到,消息卻傳來了。
“恭喜主公!”
縣令府中,田豫、田疇、趙雲等人都非常高興。
主公果真是人中之龍,不到二十歲,便已經封為縣令,而且是涿縣縣令,他們跟著肯定有前途。
主公的父親現在又被封了右北平太守,平寇校尉,外公是遼西太守,將來必定要居高位。
“能受到陛下封賞,皆賴諸位守城之功,他日必將論功行賞!”
“多謝主公!”
“劉州牧即將率領兵馬進入幽州,城外張純肯定會得到消息,必然有所異動,這對我們來說是機會!國讓,你多派斥候,密切關注城外敵軍動向!”
“諾!”
“子龍子泰,整頓騎兵,隨時做好出城的準備!”
“諾!”
“關長史,城中馬匹還有多少?”
“上一次殲滅張能的兵馬,獲得一百多匹,多為駑馬。近日按照主公的安排,向城中世家購買和募集了一百多匹,共計三百有餘!”
幽州的戰馬相對還是比較充足的,上穀和遼東都有比較大的馬市。
“好,為三千騎兵備好七日的糧草,一部分騎兵將士自帶,一部分由這些馬匹馱運!”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