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袁紹欲擁立劉虞
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 作者:醉酒西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紹的這封信,說的並非是結盟,而是廢立之事。
言說當今天子劉協年幼,且名不正,言不順,受製於董卓,朝廷遷到長安,關山阻隔,如何能夠掌管天下。
現在是否還活著,都不清楚。
因此袁紹提議,擁立宗室中,歲數最大,輩分高,且德高望重的劉虞為皇帝。
而且,他是以關東諸將的名義提議此事,冀州牧韓馥,上黨太守張楊,河內太守王匡等已經同意。
“不知公孫刺史以為如何?”審配看到公孫續將信看完了,也思索了片刻,於是問道。
“袁紹這是想效仿董卓啊!他就不怕天下群雄再起義軍討伐嗎?”公孫續冷冷的說。
“公孫刺史,此言差矣,董卓,國賊也,豈能與我家主公相比!”
“天子尚在長安,卻又想另立朝廷,與當初董卓廢少帝而立陳留王有何兩樣?”
“如今天子血統不正……”
“血統不正,難道他不是先帝之子?”
“這……”審配無法迴答。
袁紹質疑劉協不是先帝之子,他可不敢有這樣的言論。
“袁家世受皇恩,袁紹的渤海太守之職位,祁鄉侯之爵位,難道不是陛下所封?董卓把持朝綱,天子蒙難,為臣子的,當思如何解救,而不是行叛逆之事,另立朝廷!”
“公孫刺史誤會我家主公了……”
“誤會了嗎?受皇恩而不思報效朝廷,卻行叛逆之事,此為不忠,袁太傅全家被害,不思為其報仇,卻想偏安一隅,貪圖榮華,此為不孝,不忠不孝,何以服眾!”公孫續說到這裏,看了看審配,“當初本將軍還很疑惑,為何後將軍要與袁紹刀兵相見,現在看來,定是因為這叛逆之事!”
“這……”審配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說。
此時,他對袁紹所行之事也產生了懷疑,這真的對嗎?
後將軍袁術不支持,現在公孫續也不支持,天下人會怎麽看?難道真的是叛逆之事?
“先生迴去告訴袁紹,朝廷雖然西遷長安,但天子依然是大漢的天子,本將軍勸他,莫要再行叛逆之事,否則,必落的與董卓一樣結果!”
“既然如此,下官告辭了!”審配向公孫續行了一禮,轉身離開。
“主公,如此交惡袁紹,恐其以後對我們不利……”田疇有些擔心的說。
其實田疇也不支持袁紹行廢立之事,但他覺得公孫續可以委婉的拒絕。
“誌才以為如何?”
“主公做的對,此事就要斷然拒絕,表明我們的態度,因為這隻是袁紹的一廂情願!”戲忠說道。
“一廂情願?”
“子泰以為,劉州牧會答應嗎?若是劉州牧不答應,袁紹就算準備的再充足,又有何意義?”
“我明白了……”聽了戲忠的話,田疇稍稍一想,便恍然大悟。
劉虞為官清正,對大漢忠心耿耿,又受先帝之恩,加之漢室宗親的身份,豈能接受袁紹的擁立?
更何況,袁紹的目的,就是想要和董卓一樣,把持朝綱,劉虞又怎麽可能去做袁紹的傀儡。
“至於說交惡袁紹,子泰就更不用擔心了!”公孫續輕鬆的說,“袁紹想要冀州,他敢與我們為敵嗎?”
“主公英明!”
“誌才以為,我們有沒有機會,直接拿下冀州?”
這段時間,公孫續一直在想這件事的可能性。
北方幽州、冀州、青州、並州四州中,雖然幽州的潛力最大,可目前最富裕的,還是冀州。
而且冀州距離豫州、兗州、徐州較近,基本處於中原腹地。
以前曆史上,老爹公孫瓚曾經擁有三個州,卻沒有打過隻擁有冀州的袁紹。
“主公如若不出兵,袁紹想要拿下冀州,非常艱難,極有可能成為三分之勢,平原劉備和韓馥共同對抗袁紹。可主公若是出兵,韓馥便會將冀州拱手讓給袁紹!而要從袁紹手中奪冀州,也很困難,況且我們還有後顧之憂!”戲忠說道。
“誌才言之有理……”公孫續聽完,點了點頭。
以前曆史中,袁紹聯合公孫瓚攻打冀州,並許諾將來瓜分冀州,結果公孫瓚出兵後,給袁紹做了好事,兵精糧足的韓馥害怕了,直接將冀州交給了袁紹。
“不過,主公可利用這段時間,先拿下整個並州,然後再圖青州!”
“好!就依誌才之策!”
袁紹在派審配前往漁陽的同時,又派樂浪太守張歧前往薊縣,去見幽州牧劉虞。
幽州牧劉虞對袁紹的提議斷然否決。
先帝劉宏現在隻剩一個兒子劉協,而宗室之中,隻有劉虞德高望重,並且血統是與先帝最近的。
實在找不出另一個可以擁立的對象,這件事隻好不了了之。
八月,中原和北方都是大豐收。
所有諸侯將自己管轄區域內的糧食都收集上來。
有了糧食,就能夠招兵買馬,然後占領更多的地盤。
九月,後將軍袁術出兵了。
他現在有豫州和南陽做後盾,實力雄厚。
於是親率五萬大軍,以紀靈為先鋒,張勳、陳紀、李豐、樂就為大將,閻象、華歆為軍師,楊弘押運糧草,聯同朝廷剛剛任命的兗州刺史金尚揮軍北上,攻打兗州。
雖然戰火在兗州,但冀州,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了。
魏郡,鄴城,州牧府。
韓馥將麾下文武全部召集來。
此時的韓馥可以說是人才濟濟。
長史耿武,別駕閔純,騎都尉沮授,治中李曆,上將潘鳳,校尉張合、高覽,都督從事趙浮、程奐,大將麴義等。
“諸位,如今袁術率兵攻打兗州,張邈和曹操在陳留引兵拒之,完全可以將袁術牽製住,而袁紹在河內集結兵馬,準備北上,攻打冀州,渤海高幹、蔣奇,也在集結兵馬,現在如何是好?”韓馥說道。
“主公勿憂,末將願率一隊兵馬,前往朝歌,阻其北上!”潘鳳說道。
“末將願率一隊兵馬,前往信都,擋住高幹蔣奇!”張合說道。
“末將願率一隊兵馬,前往河內,擊破袁紹大軍!”麴義說道。
“袁紹麾下顏良文醜皆有萬夫不當之勇,許攸逄紀皆智謀無雙,要想破之,談何容易?”韓馥沒有底氣。
“什麽萬夫不當之勇?末將視之如草芥!”麴義沒把顏良文醜放在眼裏。
“公與,依你之見呢?”
武將隻知道打,而耿武、閔純、李曆等人,對自己非常忠心,可又沒多少能力。
這個時候,韓馥能依靠的,隻有沮授。
“韓州牧,你若有信心戰,屬下必有退敵良策!”沮授向韓馥拱了拱手說道。
言說當今天子劉協年幼,且名不正,言不順,受製於董卓,朝廷遷到長安,關山阻隔,如何能夠掌管天下。
現在是否還活著,都不清楚。
因此袁紹提議,擁立宗室中,歲數最大,輩分高,且德高望重的劉虞為皇帝。
而且,他是以關東諸將的名義提議此事,冀州牧韓馥,上黨太守張楊,河內太守王匡等已經同意。
“不知公孫刺史以為如何?”審配看到公孫續將信看完了,也思索了片刻,於是問道。
“袁紹這是想效仿董卓啊!他就不怕天下群雄再起義軍討伐嗎?”公孫續冷冷的說。
“公孫刺史,此言差矣,董卓,國賊也,豈能與我家主公相比!”
“天子尚在長安,卻又想另立朝廷,與當初董卓廢少帝而立陳留王有何兩樣?”
“如今天子血統不正……”
“血統不正,難道他不是先帝之子?”
“這……”審配無法迴答。
袁紹質疑劉協不是先帝之子,他可不敢有這樣的言論。
“袁家世受皇恩,袁紹的渤海太守之職位,祁鄉侯之爵位,難道不是陛下所封?董卓把持朝綱,天子蒙難,為臣子的,當思如何解救,而不是行叛逆之事,另立朝廷!”
“公孫刺史誤會我家主公了……”
“誤會了嗎?受皇恩而不思報效朝廷,卻行叛逆之事,此為不忠,袁太傅全家被害,不思為其報仇,卻想偏安一隅,貪圖榮華,此為不孝,不忠不孝,何以服眾!”公孫續說到這裏,看了看審配,“當初本將軍還很疑惑,為何後將軍要與袁紹刀兵相見,現在看來,定是因為這叛逆之事!”
“這……”審配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說。
此時,他對袁紹所行之事也產生了懷疑,這真的對嗎?
後將軍袁術不支持,現在公孫續也不支持,天下人會怎麽看?難道真的是叛逆之事?
“先生迴去告訴袁紹,朝廷雖然西遷長安,但天子依然是大漢的天子,本將軍勸他,莫要再行叛逆之事,否則,必落的與董卓一樣結果!”
“既然如此,下官告辭了!”審配向公孫續行了一禮,轉身離開。
“主公,如此交惡袁紹,恐其以後對我們不利……”田疇有些擔心的說。
其實田疇也不支持袁紹行廢立之事,但他覺得公孫續可以委婉的拒絕。
“誌才以為如何?”
“主公做的對,此事就要斷然拒絕,表明我們的態度,因為這隻是袁紹的一廂情願!”戲忠說道。
“一廂情願?”
“子泰以為,劉州牧會答應嗎?若是劉州牧不答應,袁紹就算準備的再充足,又有何意義?”
“我明白了……”聽了戲忠的話,田疇稍稍一想,便恍然大悟。
劉虞為官清正,對大漢忠心耿耿,又受先帝之恩,加之漢室宗親的身份,豈能接受袁紹的擁立?
更何況,袁紹的目的,就是想要和董卓一樣,把持朝綱,劉虞又怎麽可能去做袁紹的傀儡。
“至於說交惡袁紹,子泰就更不用擔心了!”公孫續輕鬆的說,“袁紹想要冀州,他敢與我們為敵嗎?”
“主公英明!”
“誌才以為,我們有沒有機會,直接拿下冀州?”
這段時間,公孫續一直在想這件事的可能性。
北方幽州、冀州、青州、並州四州中,雖然幽州的潛力最大,可目前最富裕的,還是冀州。
而且冀州距離豫州、兗州、徐州較近,基本處於中原腹地。
以前曆史上,老爹公孫瓚曾經擁有三個州,卻沒有打過隻擁有冀州的袁紹。
“主公如若不出兵,袁紹想要拿下冀州,非常艱難,極有可能成為三分之勢,平原劉備和韓馥共同對抗袁紹。可主公若是出兵,韓馥便會將冀州拱手讓給袁紹!而要從袁紹手中奪冀州,也很困難,況且我們還有後顧之憂!”戲忠說道。
“誌才言之有理……”公孫續聽完,點了點頭。
以前曆史中,袁紹聯合公孫瓚攻打冀州,並許諾將來瓜分冀州,結果公孫瓚出兵後,給袁紹做了好事,兵精糧足的韓馥害怕了,直接將冀州交給了袁紹。
“不過,主公可利用這段時間,先拿下整個並州,然後再圖青州!”
“好!就依誌才之策!”
袁紹在派審配前往漁陽的同時,又派樂浪太守張歧前往薊縣,去見幽州牧劉虞。
幽州牧劉虞對袁紹的提議斷然否決。
先帝劉宏現在隻剩一個兒子劉協,而宗室之中,隻有劉虞德高望重,並且血統是與先帝最近的。
實在找不出另一個可以擁立的對象,這件事隻好不了了之。
八月,中原和北方都是大豐收。
所有諸侯將自己管轄區域內的糧食都收集上來。
有了糧食,就能夠招兵買馬,然後占領更多的地盤。
九月,後將軍袁術出兵了。
他現在有豫州和南陽做後盾,實力雄厚。
於是親率五萬大軍,以紀靈為先鋒,張勳、陳紀、李豐、樂就為大將,閻象、華歆為軍師,楊弘押運糧草,聯同朝廷剛剛任命的兗州刺史金尚揮軍北上,攻打兗州。
雖然戰火在兗州,但冀州,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了。
魏郡,鄴城,州牧府。
韓馥將麾下文武全部召集來。
此時的韓馥可以說是人才濟濟。
長史耿武,別駕閔純,騎都尉沮授,治中李曆,上將潘鳳,校尉張合、高覽,都督從事趙浮、程奐,大將麴義等。
“諸位,如今袁術率兵攻打兗州,張邈和曹操在陳留引兵拒之,完全可以將袁術牽製住,而袁紹在河內集結兵馬,準備北上,攻打冀州,渤海高幹、蔣奇,也在集結兵馬,現在如何是好?”韓馥說道。
“主公勿憂,末將願率一隊兵馬,前往朝歌,阻其北上!”潘鳳說道。
“末將願率一隊兵馬,前往信都,擋住高幹蔣奇!”張合說道。
“末將願率一隊兵馬,前往河內,擊破袁紹大軍!”麴義說道。
“袁紹麾下顏良文醜皆有萬夫不當之勇,許攸逄紀皆智謀無雙,要想破之,談何容易?”韓馥沒有底氣。
“什麽萬夫不當之勇?末將視之如草芥!”麴義沒把顏良文醜放在眼裏。
“公與,依你之見呢?”
武將隻知道打,而耿武、閔純、李曆等人,對自己非常忠心,可又沒多少能力。
這個時候,韓馥能依靠的,隻有沮授。
“韓州牧,你若有信心戰,屬下必有退敵良策!”沮授向韓馥拱了拱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