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並州刺史
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 作者:醉酒西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誌才,我們下一步的目標在哪裏?”帥帳之中,公孫續問戲忠。
“並州!”
“並州?”
“如今,許多人都將目標盯在了中原和司州,卻忽略了並州。如今朝廷還沒有封並州刺史,而上黨太守張楊的兵馬,基本已被袁紹吞並,並州空虛,主公暫時隻需在那裏留一萬兵馬,其中,五千駐紮在雁門,以防匈奴等外族乘虛而入,五千兵馬駐紮在太原,窺伺中原和司州,然後向天子討要並州刺史之職!”
“天子能封本將軍並州刺史嗎?”公孫續有些意外,自己畢竟太年輕了,漁陽太守的位置也沒坐幾年,就想當並州刺史,似乎可能性不大。
“天子當然不會冊封了,但董卓卻不一定拒絕!”戲忠笑了笑說,“如今聚集在洛陽周圍的群雄,都在等天子的冊封,或者說是董卓的冊封!”
公孫續想了想,點了點頭。
兗州刺史劉岱、徐州刺史陶謙、平原相劉備、北海太守孔融、東郡太守橋瑁、陳留太守張邈、豫州刺史孔伷等,都已經退兵了。
他們顯然並不奢望再當更大的官。
而留在這裏的袁紹、袁術、孫堅、張楊、王匡等,肯定不滿足於現狀。
“我們從斥候得到的消息看,劉表已經在荊州站穩了腳跟,那麽,袁術自然會將目標對準中原。現在孫堅駐紮在洛陽,袁術的兵馬駐紮在汝南和南陽,他們之間肯定結成了聯盟,目的是豫州和司州。”
“那這樣袁術和袁紹肯定會起衝突!”
“主公說的沒錯,其實如果袁術把目標放在揚州,完全可以與袁紹一南一北,互相唿應,可是豫州的吸引力還是太大了,自古以來,得中原者得天下,袁氏的根基又在汝南,他們誰都不想放棄,何況為了得道中原,梁縣之戰,袁術已經將孔伷算計了!”
“誌才的意思是說,梁東之敗,皆是因為袁術!”
“不錯,孔伷不知兵,敗於徐榮、張濟,倒也說的過去,可江東猛虎孫堅身經百戰,他也敗了,非常蹊蹺。而他們倆之敗,現在看來得利的完全是袁術。如今孔伷已經名存實亡,而孫堅也隻能依附於袁術。”
“誌才言之有理!”
“在這種情況下,袁術讓出豫州,顯然不可能,而袁紹又沒有可以與袁術交換的籌碼,接下來,他們必然在豫州有一場大戰!”
“誌才以為,誰會勝出?”
“當然是袁術!”戲誌才的語氣非常肯定,“南陽人口,百萬之戶,無論是糧草,還是兵源都非常充足,再加上江東猛虎孫堅,袁紹根本無法抗衡。更何況,袁紹要想拿到冀州作為他的後盾,也不像表麵上那麽容易!”
公孫續知道這一段的曆史,的確是袁術打敗了袁紹,當然,之後袁術有些膨脹,與公孫瓚結盟,想要繼續攻打兗州,結果被曹操和袁紹結盟,給打敗了,最後退到了壽春,又順勢占領了揚州。
由此可以看出,這個時期的袁術,確實是非常強大的。
然而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孫堅在洛陽得到了傳國玉璽,從而讓他野心膨脹,不想待在豫州這塊兵家必爭之地,準備迴江東,秣馬厲兵,結果途中被劉表截殺,丟了性命,讓袁術實力大減。
六月,長安朝廷派韓融為使者,來到洛陽,勸袁紹、袁術、公孫續罷兵。
因為此時在洛陽周圍的群雄,除了他們三人,就剩下孫堅、王匡、張楊等,曹操也已經離開。
袁家兄弟斷然不從,他們大仇未報,好多人都看著。
當然這也隻是做做樣子,繼續西進,根本沒有能力,隻不過表現出一種態度,不擁護如今的朝廷。
然而少帝劉辯已經被李儒給毒殺了,劉協是漢靈帝唯一的兒子,不擁護這個朝廷,還能擁護誰?
為此,袁紹和袁術商議了好幾次,商議的內容是什麽,眾人都不清楚,可結果都是不歡而散。
公孫續跟韓融談了一些條件,就是以後並州刺史的問題,韓融答應了,公孫續便表示擁護朝廷,拔營起寨,離開洛陽。
趙雲為先鋒,於禁負責押運糧草,兵甲器械等輜重,沒有走虎牢關,而是從孟津渡黃河,直接前往並州。
看到公孫續離開了,袁紹和袁術都是長舒了一口氣。
公孫續的兵馬雖然不多,可是太強悍了,加上趙雲、典韋、張遼、徐晃等將領,對他們的威脅非常大。
現在看來,公孫續並不想染指中原和司隸,他們馬上開始布局。
七月公孫續大軍到了太原。
盡管現在王家家主王允已經隨朝廷去了長安,但王家的實力依然很大,而且王允將家主之位傳給了王蓋,太原王家便完全站在了公孫續這一邊。
韓融果然說到辦到,在公孫續到達太原之後,朝廷的任命便下來了,公孫續被封為並州刺史。
這一下,讓許多人都感到心中不平,盡管他們暫時沒有染指並州的打算,可不代表以後就沒有這樣的計劃。
袁術直接任命孫堅為豫州刺史,而他領後將軍之職,並兼任南陽太守。
袁紹也是針鋒相對,任命周昂為豫州刺史。
一個南陽太守,一個渤海太守,直接任命豫州的刺史。
這放在其他人身上,簡直就是個笑話,沒有人會承認。
可偏偏在袁氏兄弟的身上,許多人也就認可了。
袁家的影響力太大,袁氏門生故吏太多,尤其是在豫州。
孫堅和周昂都很高興,立刻整頓兵馬,準備入主豫州。
至於說最終的豫州刺史是誰的,那得看誰的拳頭硬。
公孫續不去管這些,既然有了並州刺史的職位,那便要行使權力了。
任命王蓋為雁門太守,張遼為校尉,率領五千兵馬駐紮在陰館。
任命甄儼為太原太守,於禁為校尉,率領五千兵馬駐紮在晉陽。
刺史府中的官員,其他各地的太守,各縣的官員,以後再慢慢的選拔人才。
因為如今這個並州刺史,暫時隻管轄太原、西河、雁門、雲中等北邊的幾郡。
上黨太守暫時還是張楊的,公孫續沒有多餘的兵馬,也沒有人才。
甄儼還在漁陽,太原的政務暫時由戲忠打理,而公孫續還是要先迴漁陽,等那時,再讓甄儼上任。
“並州!”
“並州?”
“如今,許多人都將目標盯在了中原和司州,卻忽略了並州。如今朝廷還沒有封並州刺史,而上黨太守張楊的兵馬,基本已被袁紹吞並,並州空虛,主公暫時隻需在那裏留一萬兵馬,其中,五千駐紮在雁門,以防匈奴等外族乘虛而入,五千兵馬駐紮在太原,窺伺中原和司州,然後向天子討要並州刺史之職!”
“天子能封本將軍並州刺史嗎?”公孫續有些意外,自己畢竟太年輕了,漁陽太守的位置也沒坐幾年,就想當並州刺史,似乎可能性不大。
“天子當然不會冊封了,但董卓卻不一定拒絕!”戲忠笑了笑說,“如今聚集在洛陽周圍的群雄,都在等天子的冊封,或者說是董卓的冊封!”
公孫續想了想,點了點頭。
兗州刺史劉岱、徐州刺史陶謙、平原相劉備、北海太守孔融、東郡太守橋瑁、陳留太守張邈、豫州刺史孔伷等,都已經退兵了。
他們顯然並不奢望再當更大的官。
而留在這裏的袁紹、袁術、孫堅、張楊、王匡等,肯定不滿足於現狀。
“我們從斥候得到的消息看,劉表已經在荊州站穩了腳跟,那麽,袁術自然會將目標對準中原。現在孫堅駐紮在洛陽,袁術的兵馬駐紮在汝南和南陽,他們之間肯定結成了聯盟,目的是豫州和司州。”
“那這樣袁術和袁紹肯定會起衝突!”
“主公說的沒錯,其實如果袁術把目標放在揚州,完全可以與袁紹一南一北,互相唿應,可是豫州的吸引力還是太大了,自古以來,得中原者得天下,袁氏的根基又在汝南,他們誰都不想放棄,何況為了得道中原,梁縣之戰,袁術已經將孔伷算計了!”
“誌才的意思是說,梁東之敗,皆是因為袁術!”
“不錯,孔伷不知兵,敗於徐榮、張濟,倒也說的過去,可江東猛虎孫堅身經百戰,他也敗了,非常蹊蹺。而他們倆之敗,現在看來得利的完全是袁術。如今孔伷已經名存實亡,而孫堅也隻能依附於袁術。”
“誌才言之有理!”
“在這種情況下,袁術讓出豫州,顯然不可能,而袁紹又沒有可以與袁術交換的籌碼,接下來,他們必然在豫州有一場大戰!”
“誌才以為,誰會勝出?”
“當然是袁術!”戲誌才的語氣非常肯定,“南陽人口,百萬之戶,無論是糧草,還是兵源都非常充足,再加上江東猛虎孫堅,袁紹根本無法抗衡。更何況,袁紹要想拿到冀州作為他的後盾,也不像表麵上那麽容易!”
公孫續知道這一段的曆史,的確是袁術打敗了袁紹,當然,之後袁術有些膨脹,與公孫瓚結盟,想要繼續攻打兗州,結果被曹操和袁紹結盟,給打敗了,最後退到了壽春,又順勢占領了揚州。
由此可以看出,這個時期的袁術,確實是非常強大的。
然而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孫堅在洛陽得到了傳國玉璽,從而讓他野心膨脹,不想待在豫州這塊兵家必爭之地,準備迴江東,秣馬厲兵,結果途中被劉表截殺,丟了性命,讓袁術實力大減。
六月,長安朝廷派韓融為使者,來到洛陽,勸袁紹、袁術、公孫續罷兵。
因為此時在洛陽周圍的群雄,除了他們三人,就剩下孫堅、王匡、張楊等,曹操也已經離開。
袁家兄弟斷然不從,他們大仇未報,好多人都看著。
當然這也隻是做做樣子,繼續西進,根本沒有能力,隻不過表現出一種態度,不擁護如今的朝廷。
然而少帝劉辯已經被李儒給毒殺了,劉協是漢靈帝唯一的兒子,不擁護這個朝廷,還能擁護誰?
為此,袁紹和袁術商議了好幾次,商議的內容是什麽,眾人都不清楚,可結果都是不歡而散。
公孫續跟韓融談了一些條件,就是以後並州刺史的問題,韓融答應了,公孫續便表示擁護朝廷,拔營起寨,離開洛陽。
趙雲為先鋒,於禁負責押運糧草,兵甲器械等輜重,沒有走虎牢關,而是從孟津渡黃河,直接前往並州。
看到公孫續離開了,袁紹和袁術都是長舒了一口氣。
公孫續的兵馬雖然不多,可是太強悍了,加上趙雲、典韋、張遼、徐晃等將領,對他們的威脅非常大。
現在看來,公孫續並不想染指中原和司隸,他們馬上開始布局。
七月公孫續大軍到了太原。
盡管現在王家家主王允已經隨朝廷去了長安,但王家的實力依然很大,而且王允將家主之位傳給了王蓋,太原王家便完全站在了公孫續這一邊。
韓融果然說到辦到,在公孫續到達太原之後,朝廷的任命便下來了,公孫續被封為並州刺史。
這一下,讓許多人都感到心中不平,盡管他們暫時沒有染指並州的打算,可不代表以後就沒有這樣的計劃。
袁術直接任命孫堅為豫州刺史,而他領後將軍之職,並兼任南陽太守。
袁紹也是針鋒相對,任命周昂為豫州刺史。
一個南陽太守,一個渤海太守,直接任命豫州的刺史。
這放在其他人身上,簡直就是個笑話,沒有人會承認。
可偏偏在袁氏兄弟的身上,許多人也就認可了。
袁家的影響力太大,袁氏門生故吏太多,尤其是在豫州。
孫堅和周昂都很高興,立刻整頓兵馬,準備入主豫州。
至於說最終的豫州刺史是誰的,那得看誰的拳頭硬。
公孫續不去管這些,既然有了並州刺史的職位,那便要行使權力了。
任命王蓋為雁門太守,張遼為校尉,率領五千兵馬駐紮在陰館。
任命甄儼為太原太守,於禁為校尉,率領五千兵馬駐紮在晉陽。
刺史府中的官員,其他各地的太守,各縣的官員,以後再慢慢的選拔人才。
因為如今這個並州刺史,暫時隻管轄太原、西河、雁門、雲中等北邊的幾郡。
上黨太守暫時還是張楊的,公孫續沒有多餘的兵馬,也沒有人才。
甄儼還在漁陽,太原的政務暫時由戲忠打理,而公孫續還是要先迴漁陽,等那時,再讓甄儼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