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公孫續出兵遼東
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 作者:醉酒西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元189年,六月。
這一年是中國曆史上年號最多,也最混亂的一年。
四月以前,是大漢中平六年。
從四月開始,改為光熹元年。
也就是說,現在應該稱為光熹元年。
按照曆史的慣性,到八月的時候,又會改為昭寧元年。
接著董卓把持朝綱,九月廢掉了劉辯,立劉協為天子,將年號改為永漢元年。
到十二月的時候,天子下令,詔除光熹、昭寧、永漢三號,複稱中平六年。
天下亂不亂,從年號就可以看出端倪。
幽州,漁陽,太守府。
對於斥候營的工作效率,公孫續是滿意的。
盡管傳遞的消息不算是什麽機密,但傳遞的速度比較快,尤其是洛陽的消息。
太守府大廳中,公孫續再一次將麾下的文武召集來,討論天下形勢。
“主公,召外兵入京,取亂之道啊!”田疇非常憤怒,“董卓兇悍,手裏又有精兵,麾下多能征善戰之將領,一旦入京,何進豈能控製?西園八校雖有近五萬兵馬,但何進文不成,武不就,遇事優柔寡斷,怎會是董卓對手?”
“大將軍何進能以雷霆手段,除掉蹇碩,掌管西園八校,倒也有幾分果決,此時若要誅殺張讓等宦官,易如反掌,誰能想到出此昏招!”田豫也是直搖頭,“前將軍董卓率軍進駐上林苑,東郡太守喬瑁率軍進駐城皋,並州刺史丁原率軍進駐孟津渡,府掾王匡率軍進入河內,如此一來,京城豈能不亂?”
“主公,就算大將軍何進乃一匹夫,可大將軍府中的那些幕僚,以及朝中重臣,難道也看不到外兵入京的危害?”王蓋問道。
“朝中之臣豈能看不到,如今何進手握重權,一意孤行,他已經聽不進去別人的勸諫了!”公孫續對這段曆史是很清楚的,“誅殺張讓等宦官,本就應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可如今,卻搞得人皆盡知,隻怕朝中還有變故!”
“主公的意思,張讓等人還會殊死一搏,可是他們……”趙雲問道。
“張讓等閹宦,把持朝綱這麽多年,豈能沒有後手,竇武的前車之鑒,距今雖不遠,可惜何進看不到!”
“主公言之有理,這大漢,恐怕要亂了……”田疇說道。
“大漢亂,但我們幽州不會亂!”公孫續非常自信的說道。
“主公說的對,我們幽州絕不會亂!”
“子覆,令尊已被任命為河南尹!”公孫續一邊說,一邊遞給王蓋一份情報。
王蓋打開一看,隻見上麵是近期幾道任命,封袁紹為司隸校尉,持符節,袁術為虎賁中郎將,負責皇宮護衛,王允為河南尹。
“主公,家父太過正直,如今的河南尹,恐怕……”王蓋非常擔心。
“文覆放心,王公勇而有謀,在官場上沉浮數次,曾經做過豫州刺史,做這河南尹必然是遊刃有餘!”
公孫續非常清楚,此時的河南尹,正是王允高光的起點。
“主公……主公……”正在這時,夏侯蘭跑進了太守府,“劉州牧傳令,讓主公出兵,平定遼東叛亂!”
“平定遼東叛亂!”公孫續一聽,心中一陣高興。
這段時間,他除了一直關注洛陽的情況之外,也沒有放鬆對遼東的關注。
三國時期,幽州一直是公孫瓚和劉虞在爭,劉虞敗亡之後,袁紹又與公孫瓚在爭。
其實幽州還有一位諸侯,那就是遼東的公孫度、公孫康父子。
而遼東公孫康的崛起,就是從今年開始的。
董卓把持朝綱之後,公孫康的父親公孫度被封為遼東太守。
按理來說,公孫度是遼東襄平人,不能做遼東太守。
可公孫度有一個好友,就是董卓麾下的中郎將徐榮。
有徐榮舉薦,公孫度就順理成章的成為遼東太守。
公孫度擔任遼東太守之後,首先實行嚴刑峻法,打擊豪強勢力,使令行政通。
他將遼東豪強公孫昭,當街鞭打致死,然後誅殺了一百多家豪強,手段極其血腥。
這為以後在遼東稱霸,奠定了基礎。
本來在這之前,老爹公孫瓚是有機會的,劉虞曾命令公孫瓚出兵平叛。
可公孫瓚一直推拖,最後才有了公孫度父子的機會。
這一次,公孫續不會再讓公孫度父子有崛起的機會了。
遼東可是自己的後院,豈能讓後院起火?
本來想著,如果劉虞給父親公孫瓚下令,他就會替父親前去平叛。
可沒想到,劉虞直接給自己下令了,這倒省很多事。
“諸位,遼東叛軍四起,劉州牧令本將軍出兵平叛,該當如何?”盡管公孫續是一定要去的,但依然要征求一下眾人的意見。
做主公的,兼聽則明啊!
“主公,要讓幽州安定,遼東絕不能亂!”田疇首先說道,“遼東西有烏桓,東有高句麗,夫餘、三韓、百濟等人皆有,若亂,恐玄逸、樂浪,甚至是遼西,都會受其影響!”
“子泰所言甚是,屬下以為,當即刻出兵!”田豫也讚同田疇的建議。
“主公,末將願率一隊兵馬,前往遼東平叛!”趙雲出列請令。
“末將請令,願往遼東平叛!”徐晃也不甘落後。
“傳令,田疇、徐晃、趙雲率領三千幽州鐵騎、兩千步兵,隨本將軍前往遼東平叛!”既然大家都同意,公孫續立刻下令。
“諾!”
“漁陽政務、軍,皆接由田豫、甄儼、王蓋、夏侯蘭等人負責!”
“諾!”
由於漁陽的兵馬,一直都作著出征的準備,糧草、兵甲器械等都已到位,三天之後,大軍便出發了。
薊縣,州牧府。
幽州牧劉虞,廣陽太守閻柔、騎都尉鮮於輔、鮮於銀等,也在一起議事。
“主公,斥候送來消息,平寇將軍公孫續,已經率軍離開了漁陽。”鮮於輔說道。
“他帶了多少兵馬?如今漁陽還剩多少兵馬?”
“三千幽州鐵騎,兩千步兵,如今漁陽還剩步兵一萬,幽州鐵騎兩千!”
“一個郡,竟然有一萬七千兵馬,如此擁兵自重!”劉虞的語氣非常憤怒。
“主公,公孫續倒也未做出格的事……”閻柔說道。
“當年,許子將曾說,曹操乃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劉虞臉上充滿著無奈,“這公孫續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其他人也都是無奈的歎息搖頭。
他們感覺到了公孫續的威脅,但卻無可奈何。
這一年是中國曆史上年號最多,也最混亂的一年。
四月以前,是大漢中平六年。
從四月開始,改為光熹元年。
也就是說,現在應該稱為光熹元年。
按照曆史的慣性,到八月的時候,又會改為昭寧元年。
接著董卓把持朝綱,九月廢掉了劉辯,立劉協為天子,將年號改為永漢元年。
到十二月的時候,天子下令,詔除光熹、昭寧、永漢三號,複稱中平六年。
天下亂不亂,從年號就可以看出端倪。
幽州,漁陽,太守府。
對於斥候營的工作效率,公孫續是滿意的。
盡管傳遞的消息不算是什麽機密,但傳遞的速度比較快,尤其是洛陽的消息。
太守府大廳中,公孫續再一次將麾下的文武召集來,討論天下形勢。
“主公,召外兵入京,取亂之道啊!”田疇非常憤怒,“董卓兇悍,手裏又有精兵,麾下多能征善戰之將領,一旦入京,何進豈能控製?西園八校雖有近五萬兵馬,但何進文不成,武不就,遇事優柔寡斷,怎會是董卓對手?”
“大將軍何進能以雷霆手段,除掉蹇碩,掌管西園八校,倒也有幾分果決,此時若要誅殺張讓等宦官,易如反掌,誰能想到出此昏招!”田豫也是直搖頭,“前將軍董卓率軍進駐上林苑,東郡太守喬瑁率軍進駐城皋,並州刺史丁原率軍進駐孟津渡,府掾王匡率軍進入河內,如此一來,京城豈能不亂?”
“主公,就算大將軍何進乃一匹夫,可大將軍府中的那些幕僚,以及朝中重臣,難道也看不到外兵入京的危害?”王蓋問道。
“朝中之臣豈能看不到,如今何進手握重權,一意孤行,他已經聽不進去別人的勸諫了!”公孫續對這段曆史是很清楚的,“誅殺張讓等宦官,本就應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可如今,卻搞得人皆盡知,隻怕朝中還有變故!”
“主公的意思,張讓等人還會殊死一搏,可是他們……”趙雲問道。
“張讓等閹宦,把持朝綱這麽多年,豈能沒有後手,竇武的前車之鑒,距今雖不遠,可惜何進看不到!”
“主公言之有理,這大漢,恐怕要亂了……”田疇說道。
“大漢亂,但我們幽州不會亂!”公孫續非常自信的說道。
“主公說的對,我們幽州絕不會亂!”
“子覆,令尊已被任命為河南尹!”公孫續一邊說,一邊遞給王蓋一份情報。
王蓋打開一看,隻見上麵是近期幾道任命,封袁紹為司隸校尉,持符節,袁術為虎賁中郎將,負責皇宮護衛,王允為河南尹。
“主公,家父太過正直,如今的河南尹,恐怕……”王蓋非常擔心。
“文覆放心,王公勇而有謀,在官場上沉浮數次,曾經做過豫州刺史,做這河南尹必然是遊刃有餘!”
公孫續非常清楚,此時的河南尹,正是王允高光的起點。
“主公……主公……”正在這時,夏侯蘭跑進了太守府,“劉州牧傳令,讓主公出兵,平定遼東叛亂!”
“平定遼東叛亂!”公孫續一聽,心中一陣高興。
這段時間,他除了一直關注洛陽的情況之外,也沒有放鬆對遼東的關注。
三國時期,幽州一直是公孫瓚和劉虞在爭,劉虞敗亡之後,袁紹又與公孫瓚在爭。
其實幽州還有一位諸侯,那就是遼東的公孫度、公孫康父子。
而遼東公孫康的崛起,就是從今年開始的。
董卓把持朝綱之後,公孫康的父親公孫度被封為遼東太守。
按理來說,公孫度是遼東襄平人,不能做遼東太守。
可公孫度有一個好友,就是董卓麾下的中郎將徐榮。
有徐榮舉薦,公孫度就順理成章的成為遼東太守。
公孫度擔任遼東太守之後,首先實行嚴刑峻法,打擊豪強勢力,使令行政通。
他將遼東豪強公孫昭,當街鞭打致死,然後誅殺了一百多家豪強,手段極其血腥。
這為以後在遼東稱霸,奠定了基礎。
本來在這之前,老爹公孫瓚是有機會的,劉虞曾命令公孫瓚出兵平叛。
可公孫瓚一直推拖,最後才有了公孫度父子的機會。
這一次,公孫續不會再讓公孫度父子有崛起的機會了。
遼東可是自己的後院,豈能讓後院起火?
本來想著,如果劉虞給父親公孫瓚下令,他就會替父親前去平叛。
可沒想到,劉虞直接給自己下令了,這倒省很多事。
“諸位,遼東叛軍四起,劉州牧令本將軍出兵平叛,該當如何?”盡管公孫續是一定要去的,但依然要征求一下眾人的意見。
做主公的,兼聽則明啊!
“主公,要讓幽州安定,遼東絕不能亂!”田疇首先說道,“遼東西有烏桓,東有高句麗,夫餘、三韓、百濟等人皆有,若亂,恐玄逸、樂浪,甚至是遼西,都會受其影響!”
“子泰所言甚是,屬下以為,當即刻出兵!”田豫也讚同田疇的建議。
“主公,末將願率一隊兵馬,前往遼東平叛!”趙雲出列請令。
“末將請令,願往遼東平叛!”徐晃也不甘落後。
“傳令,田疇、徐晃、趙雲率領三千幽州鐵騎、兩千步兵,隨本將軍前往遼東平叛!”既然大家都同意,公孫續立刻下令。
“諾!”
“漁陽政務、軍,皆接由田豫、甄儼、王蓋、夏侯蘭等人負責!”
“諾!”
由於漁陽的兵馬,一直都作著出征的準備,糧草、兵甲器械等都已到位,三天之後,大軍便出發了。
薊縣,州牧府。
幽州牧劉虞,廣陽太守閻柔、騎都尉鮮於輔、鮮於銀等,也在一起議事。
“主公,斥候送來消息,平寇將軍公孫續,已經率軍離開了漁陽。”鮮於輔說道。
“他帶了多少兵馬?如今漁陽還剩多少兵馬?”
“三千幽州鐵騎,兩千步兵,如今漁陽還剩步兵一萬,幽州鐵騎兩千!”
“一個郡,竟然有一萬七千兵馬,如此擁兵自重!”劉虞的語氣非常憤怒。
“主公,公孫續倒也未做出格的事……”閻柔說道。
“當年,許子將曾說,曹操乃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劉虞臉上充滿著無奈,“這公孫續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其他人也都是無奈的歎息搖頭。
他們感覺到了公孫續的威脅,但卻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