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漢帝駕崩
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 作者:醉酒西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向冀州刺史王芬索要一萬石糧食,公孫續是獅子大開口。
但公孫續知道,王芬別無選擇。
關鍵時刻,一旦公孫續率軍南下,王芬根本別想成事。
到那時,可是誅九族的罪,王芬敢不給嗎?
眼看著天子省親的時期越來越近,王芬趕緊湊齊了一萬石糧食,派人送往漁陽。
在他看來,隻要自己成功了,必將權傾朝野,到那時候,再收拾公孫續也不遲。
糧食運到涿郡境內之後,公孫續擔心劉虞和孟益起歪心思,親自率領幽州鐵騎去迎接,把一萬石糧食安全運進了漁陽。
這可供他麾下兵馬三個月之用啊!
現在漁陽儲存的糧草,可供他的兵馬使用三年。
而北方氣候幹燥,這些穀、粟等,隻要晾幹了,便能長時間儲存,不會發黴。
王芬、許攸、周旌等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著。
可是他們聯絡的人,比如曹操、華歆等,都沒有迴應。
廢立之事,沒有一定的威望、實權,以及兵力,怎麽可能成功呢?
王芬隻是一個冀州刺史,沒有人看好他。
曹操不但沒有同意,而且給許攸寫了一封信,看在兒時玩伴的份上,苦口婆心的勸誡了一番。
不過沒起什麽作用,他們依然一意孤行。
理由都想好了,黑山張燕突然起兵叛亂。
漢帝劉宏一聽,趕緊下令,讓王芬集結兵馬,進行平叛。
這樣王芬順理成章的將整個冀州的兵馬集結起來。
隻要天子聖駕一到,他就會發動政變。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漢帝劉宏今年因為身體不好,取消了省親。
緊接著,各地太守迴報,黑山張燕並沒有叛亂。
於是劉宏下令,王芬將集結的兵馬遣散。
這一下,讓王芬、許攸等人的計劃直接胎死腹中。
而且三人還都嚇壞了,難道說朝廷,或者說陛下已經知道了他們要幹什麽?
這還得了,那可是滅族之罪啊!
在惴惴不安中,王芬自殺了。
而此時的漢帝劉宏根本就沒顧得上過問王芬的事,因為他的身體更差了。
時間的車輪進入了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
由於公孫續的出現,本該今年三月才徹底平定的張舉張純叛亂,早在一年半之前就完成了。
幽州比同期曆史上繁榮了很多。
幽州牧劉虞的威望依舊很高,可也無法和曆史同期相比,因為平叛的許多功勞,都歸了公孫瓚父子。
漁陽的官吏各司其職,軍務、政務皆處理的井井有條。
而公孫續也沒有徹底沉迷於酒色之中,心懷天下大事,自然有很多要做。
為了應對將來的亂世,首先成立了斥候營。
斥候營暫時由公孫續一人負責,這些成員,並不是真正打仗的時候,才去探查前方的地形,敵軍的情況等等,而是提前成立的諜報係統。
從幽州延伸到冀州、青州、並州、司州。
當然,以後還要延伸到南方各州。
不過現在才是初建,也沒有得力的人手,隻能從周圍的消息開始打探。
洛陽肯定是重點。
皇甫嵩在陳倉,大敗涼州叛軍王國等人,是今年第一個好消息,也是唯一的好消息。
四月丙辰日,大漢天子劉宏在南宮嘉德殿駕崩,年僅三十三歲,諡號孝靈皇帝,其長子劉辯繼位。
消息從洛陽傳出,天下震驚。
盡管許多人都知道,自從去年以來,天子劉宏身體不好。
但也沒有想到,這麽快就駕崩,畢竟才三十三歲。
漁陽太守府中,公孫續將麾下的文武官員全都召集來。
田疇、田豫、趙雲、徐晃、甄儼、王蓋、夏侯蘭等。
這班底,讓現在的公孫續已經很滿意了。
“天子駕崩了,由長子劉辯繼位!”公孫續將斥候營送來的一些消息,全部展現在眾人麵前。
“天子駕崩了!”
“這……”
“英年早逝啊!”
這個消息還是讓眾人感到震驚,都不知該說什麽。
幽州比較遠,大家都還沒有得到消息,包括幽州牧劉虞。
“主公,先帝皇子多早夭,如今隻有兩個,何皇後生大皇子劉辯,王美人生二皇子劉協。先帝素愛二皇子劉協,上軍校尉蹇碩必然會擁立,然如今卻是大皇子劉辯繼位,朝中恐有變故!”田疇想了想說。
“子泰言之有理,但要平息這變故,也非常簡單!”公孫續說道。
對於古人的智慧,公孫續是非常佩服。
自己知道一些事情,那是用上帝的視角看到了。
而像田疇說的情況,隻是從有限的信息中分析出來的。
“主公的意思是,隻要誅殺了張讓等十常侍就行了!”田豫說道。
“不錯,十常侍危害朝堂多年,然有先帝庇護,無論多大的罪,都能大事化小,如今正是誅殺的最好時機!”
“若能將十常侍誅殺,我大漢真有中興之望啊!”趙雲激動的說。
“可是他們掌握著西園八校,想要誅殺,又談何容易?”徐晃說道。
“少帝的支持者是大將軍何進,太傅袁隗等人,難道還鬥不過蹇碩?”田豫說道,“西園八校,隻有蹇碩和馮芳屬於十常侍,其他的,絕不會聽令於他們!”
“國讓所言不錯,此時若要誅殺十常侍,易如反掌,可大將軍何進,徒有其表,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公孫續搖了搖頭。
說到何進,眾人也都搖頭歎息。
何家現在權傾朝野,何進是大將軍,封慎侯。
其弟弟何苗為車騎將軍,封濟陽侯。
可他們真的有那個能力嗎?隻不過是憑借妹妹何皇後的受寵,才得到了這樣的權利和殊榮。
到關鍵時刻,他們又能做什麽呢?
而且何進和何苗兄弟倆,一直有矛盾,何苗甚至與十常侍走的非常近。
“主公,那我們應該怎麽辦?”
先帝劉宏在,雖然昏庸,但眾人都沒覺得什麽。
可突然駕崩了,少帝繼位,大家一下子感到空落落的。
這個時代,忠君的思想非常嚴重,人們接受不了失去皇帝的情況,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
“秣馬厲兵,積草囤糧,一旦朝廷有難,陛下下詔書勤王,我等當義無反顧,立刻出兵!”
“主公所言甚是!”
思想總算統一了,公孫續麾下的文武開始緊張的準備。
盡管他們不知道將會發生什麽,也無法猜到,但對主公公孫續是無條件的相信。
主公讓準備,必須好好準備。
但公孫續知道,王芬別無選擇。
關鍵時刻,一旦公孫續率軍南下,王芬根本別想成事。
到那時,可是誅九族的罪,王芬敢不給嗎?
眼看著天子省親的時期越來越近,王芬趕緊湊齊了一萬石糧食,派人送往漁陽。
在他看來,隻要自己成功了,必將權傾朝野,到那時候,再收拾公孫續也不遲。
糧食運到涿郡境內之後,公孫續擔心劉虞和孟益起歪心思,親自率領幽州鐵騎去迎接,把一萬石糧食安全運進了漁陽。
這可供他麾下兵馬三個月之用啊!
現在漁陽儲存的糧草,可供他的兵馬使用三年。
而北方氣候幹燥,這些穀、粟等,隻要晾幹了,便能長時間儲存,不會發黴。
王芬、許攸、周旌等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著。
可是他們聯絡的人,比如曹操、華歆等,都沒有迴應。
廢立之事,沒有一定的威望、實權,以及兵力,怎麽可能成功呢?
王芬隻是一個冀州刺史,沒有人看好他。
曹操不但沒有同意,而且給許攸寫了一封信,看在兒時玩伴的份上,苦口婆心的勸誡了一番。
不過沒起什麽作用,他們依然一意孤行。
理由都想好了,黑山張燕突然起兵叛亂。
漢帝劉宏一聽,趕緊下令,讓王芬集結兵馬,進行平叛。
這樣王芬順理成章的將整個冀州的兵馬集結起來。
隻要天子聖駕一到,他就會發動政變。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漢帝劉宏今年因為身體不好,取消了省親。
緊接著,各地太守迴報,黑山張燕並沒有叛亂。
於是劉宏下令,王芬將集結的兵馬遣散。
這一下,讓王芬、許攸等人的計劃直接胎死腹中。
而且三人還都嚇壞了,難道說朝廷,或者說陛下已經知道了他們要幹什麽?
這還得了,那可是滅族之罪啊!
在惴惴不安中,王芬自殺了。
而此時的漢帝劉宏根本就沒顧得上過問王芬的事,因為他的身體更差了。
時間的車輪進入了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
由於公孫續的出現,本該今年三月才徹底平定的張舉張純叛亂,早在一年半之前就完成了。
幽州比同期曆史上繁榮了很多。
幽州牧劉虞的威望依舊很高,可也無法和曆史同期相比,因為平叛的許多功勞,都歸了公孫瓚父子。
漁陽的官吏各司其職,軍務、政務皆處理的井井有條。
而公孫續也沒有徹底沉迷於酒色之中,心懷天下大事,自然有很多要做。
為了應對將來的亂世,首先成立了斥候營。
斥候營暫時由公孫續一人負責,這些成員,並不是真正打仗的時候,才去探查前方的地形,敵軍的情況等等,而是提前成立的諜報係統。
從幽州延伸到冀州、青州、並州、司州。
當然,以後還要延伸到南方各州。
不過現在才是初建,也沒有得力的人手,隻能從周圍的消息開始打探。
洛陽肯定是重點。
皇甫嵩在陳倉,大敗涼州叛軍王國等人,是今年第一個好消息,也是唯一的好消息。
四月丙辰日,大漢天子劉宏在南宮嘉德殿駕崩,年僅三十三歲,諡號孝靈皇帝,其長子劉辯繼位。
消息從洛陽傳出,天下震驚。
盡管許多人都知道,自從去年以來,天子劉宏身體不好。
但也沒有想到,這麽快就駕崩,畢竟才三十三歲。
漁陽太守府中,公孫續將麾下的文武官員全都召集來。
田疇、田豫、趙雲、徐晃、甄儼、王蓋、夏侯蘭等。
這班底,讓現在的公孫續已經很滿意了。
“天子駕崩了,由長子劉辯繼位!”公孫續將斥候營送來的一些消息,全部展現在眾人麵前。
“天子駕崩了!”
“這……”
“英年早逝啊!”
這個消息還是讓眾人感到震驚,都不知該說什麽。
幽州比較遠,大家都還沒有得到消息,包括幽州牧劉虞。
“主公,先帝皇子多早夭,如今隻有兩個,何皇後生大皇子劉辯,王美人生二皇子劉協。先帝素愛二皇子劉協,上軍校尉蹇碩必然會擁立,然如今卻是大皇子劉辯繼位,朝中恐有變故!”田疇想了想說。
“子泰言之有理,但要平息這變故,也非常簡單!”公孫續說道。
對於古人的智慧,公孫續是非常佩服。
自己知道一些事情,那是用上帝的視角看到了。
而像田疇說的情況,隻是從有限的信息中分析出來的。
“主公的意思是,隻要誅殺了張讓等十常侍就行了!”田豫說道。
“不錯,十常侍危害朝堂多年,然有先帝庇護,無論多大的罪,都能大事化小,如今正是誅殺的最好時機!”
“若能將十常侍誅殺,我大漢真有中興之望啊!”趙雲激動的說。
“可是他們掌握著西園八校,想要誅殺,又談何容易?”徐晃說道。
“少帝的支持者是大將軍何進,太傅袁隗等人,難道還鬥不過蹇碩?”田豫說道,“西園八校,隻有蹇碩和馮芳屬於十常侍,其他的,絕不會聽令於他們!”
“國讓所言不錯,此時若要誅殺十常侍,易如反掌,可大將軍何進,徒有其表,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公孫續搖了搖頭。
說到何進,眾人也都搖頭歎息。
何家現在權傾朝野,何進是大將軍,封慎侯。
其弟弟何苗為車騎將軍,封濟陽侯。
可他們真的有那個能力嗎?隻不過是憑借妹妹何皇後的受寵,才得到了這樣的權利和殊榮。
到關鍵時刻,他們又能做什麽呢?
而且何進和何苗兄弟倆,一直有矛盾,何苗甚至與十常侍走的非常近。
“主公,那我們應該怎麽辦?”
先帝劉宏在,雖然昏庸,但眾人都沒覺得什麽。
可突然駕崩了,少帝繼位,大家一下子感到空落落的。
這個時代,忠君的思想非常嚴重,人們接受不了失去皇帝的情況,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
“秣馬厲兵,積草囤糧,一旦朝廷有難,陛下下詔書勤王,我等當義無反顧,立刻出兵!”
“主公所言甚是!”
思想總算統一了,公孫續麾下的文武開始緊張的準備。
盡管他們不知道將會發生什麽,也無法猜到,但對主公公孫續是無條件的相信。
主公讓準備,必須好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