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五年,對於大漢來說,真是一個多事之秋,叛軍盜匪四起,江山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漢帝劉宏的身體,也是越來越差,朝堂震蕩。


    不過,在漁陽太守公孫續平定了白波穀叛軍之後,似乎穩定住了,不斷有好消息傳來。


    圍攻陳倉的羌胡叛軍,被董卓擊敗,三輔、關中安穩了。


    涼州韓遂、邊章的叛軍,被張溫、陶謙等人擊敗,涼州安穩了。


    新任的豫州牧黃琬,也平定了各處的黃巾殘匪。冀州刺史王芬,剿滅了幾股叛軍。


    中原、司隸安穩了。


    益州牧劉焉捷報頻傳,益州暫時安穩。


    六月,孫堅又平定了荊州的宗賊叛亂,荊州安穩了。


    七月,並州刺史丁原在雁門取得大捷,擊敗了休屠胡人和匈奴聯軍,左賢王於夫羅向大漢稱臣,北方安穩了。


    徐州黃巾又起,天子劉宏封陶謙為徐州刺史前去鎮壓。


    整個大漢天下,又趨於太平。


    州牧的製度確實為平定叛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讓諸侯割據的狀況形成。


    為了能夠抓住兵權,扞衛朝廷的權威,漢帝劉宏設立了西園八校。


    每一個校尉統領六千兵馬,西園八校滿編,是四萬八千兵馬。


    這股力量,足以威壓任意一處諸侯。


    西園八校以上軍校尉為最高統領,而且上軍校尉的權利,不隻是統領這八校,連大將軍何進都要聽命。


    也就是說,上軍校尉,可以統領整個大漢的兵馬。


    這樣的權利,漢帝劉宏當然要交給他的心腹了,上軍校尉的職務便落在了十常侍之一,蹇碩的手中。


    朝中重臣對於西園八校也是非常眼紅的,尤其是劉宏已經是風燭殘年,誰不想把這些兵權抓到手裏。


    一旦朝堂有變,手裏有兵,就是最大的依仗。


    經過多次交鋒,各種利益的交換,其他七校尉的人選終於確定。


    中軍校尉袁紹、下軍校尉鮑鴻、典軍校尉曹操、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於瓊。


    蹇碩雖然一夜之間,成為大漢所有軍隊的最高統帥,但是他心裏很慌。


    他的權利,都是陛下給的,並非是能力的體現。


    玩弄權術,他們還擅長一些,統兵打仗,基本一竅不通。


    地方上的那些州牧,那些統兵的將領,會聽他的命令嗎?


    在朝中,且不說大將軍何進能不能聽他的,就是這些西園其他校尉,能有幾個聽他的?


    助軍右校尉馮芳是中常侍曹節的女婿,算是自己人了,那其他人呢?


    他跟馮芳一商量,先得讓自己的兵士變強,麾下要有能統兵的大將。


    於是,蹇碩下令,各地調派一些統兵的將領,來西園任職。


    其他人並沒有理會,但並州刺史丁原覺得這是個機會,立刻派張遼、張揚,在河東等地募兵,然後進入西園,做蹇碩的副將。


    一看蹇碩開始行動了,袁紹、曹操等人,也立刻行動起來,招募兵馬,領取糧草、兵甲器械,然後進行訓練。


    九月,大漢天下終於平靜了,各處的叛軍基本都被鎮壓。


    不過有識之士明白,這隻是暫時的,猶如抱薪救火,最終還會燃起熊熊烈焰。


    因為整個大漢朝堂都腐朽了,天子弱,各地諸侯逐漸變強,豈能不亂。


    西園八校,真的能夠壓住四方豪強,保住大漢皇權嗎?


    冀州,鄴城,刺史府。


    刺史王芬,南陽名士許攸、沛國名士周旌等三人,在書房中。


    外麵站著一隊兵士,府中還有軍士巡邏。


    “王刺史,不可再優柔寡斷了,閹宦不除,大漢難興啊!”許攸捋了捋胡須,滿臉惆悵的說道。


    “合肥侯仁義之名滿天下,當今聖上寵幸宦官,隻有擁立合肥侯,才能誅殺宦官,否則大漢江山危矣!”周旌顯得有些焦急,“王刺史剛剛剿滅冀州匪患,在冀州聲望很高,麾下又兵強馬壯,張合高覽等皆為名將,隻要王刺史登高一唿,無不雲集響應!”


    “冀州兵馬雖強,可幽州公孫瓚父子麾下皆虎狼之師,趙雲更是有萬夫不當之勇……”


    王芬直搖頭。


    廢立之事,他們其實已經商量了好多次,對於十常侍,他們是深惡痛絕。


    當然,天下無有不痛恨十常侍的,可人家受皇帝恩寵,你有什麽辦法?


    以前王芬都心動了,這件事如果成了,那他們就是伊尹、霍光。


    因為漢帝劉宏是河間孝王劉開的曾孫,每年十一月都要來河間省親。


    王芬現在正好是冀州刺史,而且麾下有兵。


    他們準備利用漢帝劉宏省親之際發動政變,將劉宏控製起來,然後立刻擁立合肥侯為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誅殺宦官。


    可現在公孫續橫空出世,關鍵時刻,他如果率軍南下,那事情很難成功。


    幽州鐵騎的戰力之強,王芬深有體會。


    張純率軍南下,侵入中山、常山的時候,他本來想坐山觀虎鬥,最後收拾殘局。


    沒想到,就沒有殘局可收拾。


    而平定白波穀郭太叛亂,公孫續也僅僅用了三個月時間。


    這公孫續,簡直就是戰神啊!


    “王刺史所慮有理,既然如此,我願去一趟漁陽!”


    “子遠,你到漁陽去……”


    “憑我三寸不爛之舌,定然擋住幽州鐵騎!”許攸非常自信的說。


    “子遠若能擋住公孫續的兵馬,我何懼之!”王芬一下子信心滿滿。


    “不過王刺史,還需做一件事,給典軍校尉曹操寫一封信!”


    “給曹操寫信?”


    “對,王刺史可還記得,昔日曹操被舉孝廉,入京城洛陽為郎,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曾設五色大棒之事?”許攸問道。


    “那曹孟德年輕氣盛,用五色棒將犯禁者蹇碩的叔父處死,此事誰能不知?”


    “是啊,這件事當年人皆盡知!”周旌也說道。


    “如今,蹇碩為上軍校尉,而曹操為典軍校尉,這個時候,王刺史若給曹操一封信,他豈會不支持我等!”


    “子遠言之有理!”王芬恍然大悟。


    蹇碩現在可以說權力滔天,要拿捏曹操,太容易了。


    可這權利,完全取決於皇帝啊!


    廢立之事一旦成了,蹇碩就成了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曹操又怎會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酒西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酒西風並收藏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