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兵臨涿縣
三國之龍騰幽州,開局三千騎兵 作者:醉酒西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純率領五萬兵馬南下,公孫續、田豫、田疇、趙雲等人,沒有任何畏懼。
這些年,幽州戰亂不斷,有時是外族,有時是叛軍。
外族無論是烏桓,還是鮮卑,都很強悍,但他們人數不會太多。
而叛軍就不一樣了,就像幾年前的黃巾之亂,程遠誌、汴喜、鄧茂等人,動輒就是十萬兵馬,但其中真正有戰力的,也就兩萬左右,其餘的全是老弱婦孺。
叛逆是誅三族之罪,所以,叛軍無論走到哪裏,都要把家眷帶上。
這些老弱,哪裏能打仗啊?
所以現在張純和周通的兵馬合在一起共計七八萬,公孫續估計,能打仗的不會超過三萬。
涿縣縣城現在已經打造的如銅牆鐵壁,守城器械齊全,城中糧草充足,而且有七千兵馬,有什麽擔心的?
五日之後,叛軍終於到了涿縣城外。
果然是人數眾多,浩浩蕩蕩。
張舉張純曾經都做過太守,也都是世家大族出身,這些兵馬,還不算寒酸。
公孫續在城頭觀察,發現有兩三萬也算甲胄鮮明,兵器齊全。
刀盾兵、長槍兵、弓弩手都有。
張純知道城中有三千騎兵非常厲害,那是他自己訓練,自己出錢養的,能不清楚嗎?
因此在安營紮寨的時候,命令盾兵列好了陣型,弓弩手分布兩側,以防城中兵馬突然殺出。
“主公,看來這張純行軍打仗頗有經驗,我們想以逸待勞,突然殺出,沒有好機會啊!”田疇看著城外的情形,說道。
“無妨,本來我們就打算依城堅守!”
“主公言之有理,叛軍人數雖多,可他們糧食不會充足,著急的應該是張純!”田豫說道。
從張純在廣陽起兵開始,公孫續就把各縣的糧草全部收集來,一些百姓和世家大族也都搬走了,叛軍在涿郡很難得到糧食。
“主公,張純要攻城嗎?可是沒有攻城器械?”夏侯蘭指著城外,疑惑的說道。
隻見大約有一萬叛軍,列成一個方陣,刀盾兵在前,弓弩手在兩側,長槍兵在後,向城下緩緩逼近。
“傳令,所有將士做好準備!”公孫續馬上下了令。
雖然叛軍不像是要攻城,但他不能不防啊!
弓弩手立刻將箭搭在弦上,一麵麵盾牌在城牆垛口處支起,一隊隊大力士來到滾木雷石旁邊。
一口口懸掛的鼎下麵,火燒了起來,這是守城利器金汁。
其實就是糞便,不過會燒開,然後利用支架旋轉到城牆外麵,再翻倒下去,就成了攻城兵士的噩夢。
城外的叛軍快要到城頭上弓弩手射程範圍內時,停了下來。
張純騎著馬,在幾百名盾兵的簇擁下又緩緩向前幾步。
“孤乃彌天將軍,安定王是也,請公孫續城頭搭話!”
張純的話,把城頭上眾人都氣壞了,一個叛逆,竟然敢自稱孤。
“大膽叛賊,竟敢稱孤,本公子定將你的人頭砍下,送往洛陽!”公孫續左手按著配劍,右手一指張純大聲喝道。
“乳臭未幹的小兒,也敢大言不慚,就是你父公孫瓚,本王也沒放在眼裏,今日叫你搭話,隻是不想讓幽州百姓遭受戰火的塗炭,城中區區幾千兵馬,如何抵擋本王的大軍,隻要本王一聲令下,頃刻之間,便能將城池踏破!”
“張純,你的那些兵馬,在本公子眼裏,皆土雞瓦狗,涿郡,便是你的葬身之地!”
“城頭的各位將士,大漢天子劉宏荒淫無道,寵幸奸佞,任用小人,殘害忠良,致使閹宦之徒把持朝綱,賢能之士流離在外,百姓早已不堪忍受,各地仁義之師紛紛湧現,我家陛下乃仁義之主,廣陽起兵之後,漁陽、遼東、右北平等紛紛歸附,真乃上應天命,下安黎庶,順之則昌,逆之則亡,諸位切莫聽信公孫瓚父子之言,逆天而行。若能取下公孫續的人頭,我家天子必然……”
張純正在蠱惑城頭的將士,突然,一支箭“嗖”的一聲從城頭射下。
旁邊的盾兵趕緊用木盾護住了張純。
可是這一箭的威力太大了,竟然射透了木盾,射在了張純的肩膀上。
“快……保護將軍!”
城下一陣騷亂。
“子龍真乃神箭呀!”田豫驚奇的說。
他知道趙雲很厲害,武藝高強。
但沒想到箭法也是如此精準。
“國讓謬讚了,可惜沒有射死張純!”趙雲有些遺憾的說。
趙雲是不喜歡放冷箭的,可這張純實在是找死,竟敢汙蔑主公。
“子龍這一箭,估計會將張純嚇得不輕,對叛軍的震懾也將很大!”公孫續笑著說道。
城下隻是一些騷亂,張純受的傷也不重,因此公孫續沒有讓騎兵趁機出城。
擊退這一隊叛軍不難,但騎兵也會受到折損,這劃不來。
張純想要瓦解守城將士的軍心,沒想到自己受了傷,還讓他麾下將士心驚膽寒,得不償失,隻好垂頭喪氣的退迴軍營。
因為擔心晚上城中騎兵會劫營,張純也做了防備,大營外布滿了路障、拒馬樁,營門口還挖了一些陷馬坑。
晚上大營中巡邏的兵士不斷,白天加緊打造攻城器械。
公孫續與田豫、田疇、趙雲等人再次商議,決定還是安安穩穩的堅守,以靜製動,反正著急的是張純。
雙方在涿縣開始對峙。
洛陽,皇宮大殿。
正是朝會之時。
大漢天子劉宏坐在龍椅上,旁邊站著他最信任的常侍張讓。
文武大臣位列兩邊。
大將軍何進、司徒袁隗、司空崔烈、太中大夫楊彪、宗正劉虞、太常劉焉、北軍中侯劉表、射聲校尉馬日磾、諫議大夫夏牟、光祿大夫趙融等。
“諸位愛卿,張舉張純又在幽州造反,當派何人前去剿滅?”劉宏的語氣既顯無奈,又非常憤怒。
好不容易黃巾之亂平定了,天下總該太平一段時間吧!
誰能想到,到處都是反賊、刁民。
涼州韓遂、邊章造反,荊州區星造反,幽州張舉、張純造反。
這些該殺的叛賊,無用的官吏,讓朕安安穩穩睡個好覺都不行。
“陛下,臣以為,可封公孫瓚為右北平太守,平寇校尉,討伐張舉張純!”大將軍何進出列說道。
“準奏!”劉宏沒有絲毫猶豫就答應了。
其他朝臣也沒有意見,放在平時,封一個太守之位,肯定要爭論一番!
可現在,這就是畫大餅。
沒有一兵一卒可派,沒有糧草可供給,隻給你個右北平太守的職位。
況且,幽州的刺史、太守都缺,你要活下來,才能當啊!
張舉、張純和丘力居的實力可不弱,十幾萬大軍,幾天時間,大半個幽州就被攻陷了。
護烏桓中郎將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都死了。
這個太守之位,誰會爭啊?
這些年,幽州戰亂不斷,有時是外族,有時是叛軍。
外族無論是烏桓,還是鮮卑,都很強悍,但他們人數不會太多。
而叛軍就不一樣了,就像幾年前的黃巾之亂,程遠誌、汴喜、鄧茂等人,動輒就是十萬兵馬,但其中真正有戰力的,也就兩萬左右,其餘的全是老弱婦孺。
叛逆是誅三族之罪,所以,叛軍無論走到哪裏,都要把家眷帶上。
這些老弱,哪裏能打仗啊?
所以現在張純和周通的兵馬合在一起共計七八萬,公孫續估計,能打仗的不會超過三萬。
涿縣縣城現在已經打造的如銅牆鐵壁,守城器械齊全,城中糧草充足,而且有七千兵馬,有什麽擔心的?
五日之後,叛軍終於到了涿縣城外。
果然是人數眾多,浩浩蕩蕩。
張舉張純曾經都做過太守,也都是世家大族出身,這些兵馬,還不算寒酸。
公孫續在城頭觀察,發現有兩三萬也算甲胄鮮明,兵器齊全。
刀盾兵、長槍兵、弓弩手都有。
張純知道城中有三千騎兵非常厲害,那是他自己訓練,自己出錢養的,能不清楚嗎?
因此在安營紮寨的時候,命令盾兵列好了陣型,弓弩手分布兩側,以防城中兵馬突然殺出。
“主公,看來這張純行軍打仗頗有經驗,我們想以逸待勞,突然殺出,沒有好機會啊!”田疇看著城外的情形,說道。
“無妨,本來我們就打算依城堅守!”
“主公言之有理,叛軍人數雖多,可他們糧食不會充足,著急的應該是張純!”田豫說道。
從張純在廣陽起兵開始,公孫續就把各縣的糧草全部收集來,一些百姓和世家大族也都搬走了,叛軍在涿郡很難得到糧食。
“主公,張純要攻城嗎?可是沒有攻城器械?”夏侯蘭指著城外,疑惑的說道。
隻見大約有一萬叛軍,列成一個方陣,刀盾兵在前,弓弩手在兩側,長槍兵在後,向城下緩緩逼近。
“傳令,所有將士做好準備!”公孫續馬上下了令。
雖然叛軍不像是要攻城,但他不能不防啊!
弓弩手立刻將箭搭在弦上,一麵麵盾牌在城牆垛口處支起,一隊隊大力士來到滾木雷石旁邊。
一口口懸掛的鼎下麵,火燒了起來,這是守城利器金汁。
其實就是糞便,不過會燒開,然後利用支架旋轉到城牆外麵,再翻倒下去,就成了攻城兵士的噩夢。
城外的叛軍快要到城頭上弓弩手射程範圍內時,停了下來。
張純騎著馬,在幾百名盾兵的簇擁下又緩緩向前幾步。
“孤乃彌天將軍,安定王是也,請公孫續城頭搭話!”
張純的話,把城頭上眾人都氣壞了,一個叛逆,竟然敢自稱孤。
“大膽叛賊,竟敢稱孤,本公子定將你的人頭砍下,送往洛陽!”公孫續左手按著配劍,右手一指張純大聲喝道。
“乳臭未幹的小兒,也敢大言不慚,就是你父公孫瓚,本王也沒放在眼裏,今日叫你搭話,隻是不想讓幽州百姓遭受戰火的塗炭,城中區區幾千兵馬,如何抵擋本王的大軍,隻要本王一聲令下,頃刻之間,便能將城池踏破!”
“張純,你的那些兵馬,在本公子眼裏,皆土雞瓦狗,涿郡,便是你的葬身之地!”
“城頭的各位將士,大漢天子劉宏荒淫無道,寵幸奸佞,任用小人,殘害忠良,致使閹宦之徒把持朝綱,賢能之士流離在外,百姓早已不堪忍受,各地仁義之師紛紛湧現,我家陛下乃仁義之主,廣陽起兵之後,漁陽、遼東、右北平等紛紛歸附,真乃上應天命,下安黎庶,順之則昌,逆之則亡,諸位切莫聽信公孫瓚父子之言,逆天而行。若能取下公孫續的人頭,我家天子必然……”
張純正在蠱惑城頭的將士,突然,一支箭“嗖”的一聲從城頭射下。
旁邊的盾兵趕緊用木盾護住了張純。
可是這一箭的威力太大了,竟然射透了木盾,射在了張純的肩膀上。
“快……保護將軍!”
城下一陣騷亂。
“子龍真乃神箭呀!”田豫驚奇的說。
他知道趙雲很厲害,武藝高強。
但沒想到箭法也是如此精準。
“國讓謬讚了,可惜沒有射死張純!”趙雲有些遺憾的說。
趙雲是不喜歡放冷箭的,可這張純實在是找死,竟敢汙蔑主公。
“子龍這一箭,估計會將張純嚇得不輕,對叛軍的震懾也將很大!”公孫續笑著說道。
城下隻是一些騷亂,張純受的傷也不重,因此公孫續沒有讓騎兵趁機出城。
擊退這一隊叛軍不難,但騎兵也會受到折損,這劃不來。
張純想要瓦解守城將士的軍心,沒想到自己受了傷,還讓他麾下將士心驚膽寒,得不償失,隻好垂頭喪氣的退迴軍營。
因為擔心晚上城中騎兵會劫營,張純也做了防備,大營外布滿了路障、拒馬樁,營門口還挖了一些陷馬坑。
晚上大營中巡邏的兵士不斷,白天加緊打造攻城器械。
公孫續與田豫、田疇、趙雲等人再次商議,決定還是安安穩穩的堅守,以靜製動,反正著急的是張純。
雙方在涿縣開始對峙。
洛陽,皇宮大殿。
正是朝會之時。
大漢天子劉宏坐在龍椅上,旁邊站著他最信任的常侍張讓。
文武大臣位列兩邊。
大將軍何進、司徒袁隗、司空崔烈、太中大夫楊彪、宗正劉虞、太常劉焉、北軍中侯劉表、射聲校尉馬日磾、諫議大夫夏牟、光祿大夫趙融等。
“諸位愛卿,張舉張純又在幽州造反,當派何人前去剿滅?”劉宏的語氣既顯無奈,又非常憤怒。
好不容易黃巾之亂平定了,天下總該太平一段時間吧!
誰能想到,到處都是反賊、刁民。
涼州韓遂、邊章造反,荊州區星造反,幽州張舉、張純造反。
這些該殺的叛賊,無用的官吏,讓朕安安穩穩睡個好覺都不行。
“陛下,臣以為,可封公孫瓚為右北平太守,平寇校尉,討伐張舉張純!”大將軍何進出列說道。
“準奏!”劉宏沒有絲毫猶豫就答應了。
其他朝臣也沒有意見,放在平時,封一個太守之位,肯定要爭論一番!
可現在,這就是畫大餅。
沒有一兵一卒可派,沒有糧草可供給,隻給你個右北平太守的職位。
況且,幽州的刺史、太守都缺,你要活下來,才能當啊!
張舉、張純和丘力居的實力可不弱,十幾萬大軍,幾天時間,大半個幽州就被攻陷了。
護烏桓中郎將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都死了。
這個太守之位,誰會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