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內,莊嚴肅穆,雕龍畫棟在黯淡的光線中若隱若現,巨大的朱紅色立柱仿佛沉默的衛士,見證著這一場注定不平靜的會麵。殿外,狂風唿嘯,卷著深秋的落葉肆意飛舞,風聲如鬼哭狼嚎,似在為這場父子間的對峙奏響悲歌。


    李淵身著一襲素色長袍,麵容憔悴,步履蹣跚地從後殿緩緩走來。他的每一步都像是拖著千斤重擔,往日的威嚴與意氣風發已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滄桑與疲憊。李世民身著龍袍,神色恭敬卻又難掩堅毅,快步上前迎接,伸手想要攙扶李淵,卻被李淵用力甩開。


    “哼!”李淵怒目圓睜,那眼神仿佛能噴出火來,狠狠地瞪著李世民,胸膛劇烈地起伏著,“你還敢來見我?你這個逆子!”他的聲音因憤怒和悲痛而顫抖,在空曠的太和殿內迴蕩,撞在冰冷的牆壁上,又折返迴去,更添幾分淒涼。


    李世民撲通一聲跪地,低著頭,聲音誠懇卻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父皇,兒臣……”


    “住口!”李淵猛地抬手,打斷了李世民的話,手指顫抖地指著他,“你還有什麽好說的?建成和元吉,他們是你的親兄弟啊!你怎麽能下得去手?你對得起列祖列宗嗎?”說著,李淵的眼眶泛紅,淚水在眼眶裏打轉,他別過頭去,不願讓李世民看到自己的脆弱。


    李世民沉默片刻,緩緩說道:“父皇,兒臣實是被逼無奈。太子和齊王屢屢加害於我,他們意圖謀反,危及大唐社稷。兒臣若不反抗,不僅自身性命難保,更會讓大唐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荒謬!”李淵向前跨了一步,雙手握拳,額頭上青筋暴起,“你這是為自己的罪行找借口!建成仁厚,元吉忠勇,他們怎會謀反?分明是你貪戀皇位,不擇手段!”


    李世民抬起頭,目光坦然地直視李淵的眼睛:“父皇,兒臣對皇位從無覬覦之心,隻是為了大唐的江山,為了天下百姓。如今大局已定,兒臣懇請父皇順應天命,將皇位傳於兒臣。兒臣定當殫精竭慮,開創一個太平盛世,不負父皇和天下百姓的期望。”


    李淵的身體晃了晃,像是被重重一擊。他無力地跌坐在龍椅上,目光呆滯地望著殿頂的藻井,仿佛陷入了無盡的迴憶。許久,他才喃喃自語道:“建成,元吉,是父皇對不起你們,沒能保護好你們……”淚水終於奪眶而出,順著他滿是皺紋的臉頰滑落。


    李世民看著李淵悲痛的模樣,心中也不禁泛起一絲酸澀。他緩緩起身,走到李淵麵前,再次跪地:“父皇,兒臣知道您心中痛苦,兒臣願意用餘生來彌補這一切。求您成全,讓兒臣有機會為大唐的繁榮昌盛盡一份力。”


    殿內一片死寂,隻有李淵的抽泣聲和外麵唿嘯的風聲。過了很久,李淵才緩緩抬起頭,用滿是恨意與無奈的眼神看著李世民,聲音沙啞地說道:“好,我答應你。但你記住,若你不能治理好大唐,若你辜負了天下百姓,你死後有何顏麵去見列祖列宗,去見你的兄弟們!”


    李世民重重地磕了個頭,說道:“兒臣定當銘記父皇教誨,若有違此誓,天誅地滅!”


    隨著這句話落下,太和殿內的氣氛似乎凝固了。殿外的風漸漸停歇,一縷微弱的陽光透過厚重的雲層,灑在太和殿的琉璃瓦上,折射出清冷的光,仿佛預示著一個新的時代即將來臨,而這對父子之間的恩怨,也將隨著曆史的洪流,被永遠地塵封在這巍峨的宮殿之中 。


    李世民的繼位大典,定在了半個月之後,提前的準備工作,繁重異常,禮節、規矩多如牛毛,讓李世民不勝其煩。他不由懷念起李元霸:“四弟,你到底去了哪裏?”始終,李元霸,都是他心底最後一絲溫情。


    同時,李唐向天下發出了詔告:李唐李世民繼承李唐大統,史稱唐太宗。


    這一則詔告,天下震動。除了大魔國國主程咬金。沒有人會想到,繼位的會是李世民。畢竟,在隋末亂世,長幼有序,像這樣廢長立幼,還是極少數的。直到,宣武門事件傳揚開來後,才恍然大悟。而這段事件,也成了李唐唯一的汙點。


    詔書已快馬加鞭,傳至大唐的每一寸土地。一時間,市井街頭、鄉野村落,眾人皆在熱議這位新君。長安城中,百姓們自發地張燈結彩,盡管對未來充滿未知,但新皇登基的喜悅仍在街巷彌漫,希望的種子悄然種下。


    皇宮之內,禮部官員們忙得焦頭爛額。他們反複核對登基流程,從祭天儀式的每一道祭品,到新皇登基大典上的每一句祝詞,都容不得半點差錯。李世民在禦書房中,審閱著堆積如山的奏章,每一份都關乎大典籌備。他揉了揉發疼的太陽穴,眼前浮現出李元霸憨直的笑臉,若是四弟還在,此刻定能陪他說說話,解解這滿心的疲憊。


    負責籌備的官員們小心翼翼地匯報著進展,稍有差池便嚇得冷汗直冒。李世民強壓著內心的煩躁,耐心指示。他深知,這登基大典不僅是個人的榮耀,更是大唐向天下彰顯威嚴與穩定的契機。


    終於,登基大典的日子來臨。天色未明,長安城便熱鬧起來,百姓們早早地聚集在街道兩旁,翹首以盼。皇宮前的廣場上,士兵們身著嶄新的鎧甲,整齊列隊,手中的長槍在晨光中閃爍著寒光。


    李世民身著華麗的龍袍,頭戴冕旒,在眾人的簇擁下緩緩走向祭天台。他步伐沉穩,眼神堅定,每一步都踏得堅實有力。祭天儀式莊嚴肅穆,李世民虔誠地獻上祭品,向上天祈願大唐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隨後,他登上太和殿的高台。廣場上,文武百官整齊跪地,高唿“萬歲”。那聲音震耳欲聾,直衝雲霄。李世民俯瞰著台下的臣民,心中五味雜陳。這一刻,他站在了權力的巔峰,卻也深知肩頭責任之重。


    登基大典結束後,李世民馬不停蹄地開始處理朝政。他廣納賢才,朝堂上,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能臣謀士各展其長。諫臣時常直言進諫,李世民雖偶有不悅,但總能虛心接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塵俠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塵俠士並收藏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