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酸菜魚
北平1917:悠然種田的歲月 作者:把酒橫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北辰其實想去頤和園看看,一個是給空間取點水,再就是看看能不能釣點魚。好在離家也不遠,溜達了二十幾分鍾就到了,路上還給小丫頭買了一串糖葫蘆,小丫頭樂得在李北辰的懷裏直蹦,還在哥哥的光頭上狠狠地親了一口。
頤和園是前朝的皇家園林,現在可沒有對外售票的,老百姓從哪裏進去了也沒人管,李北辰找了個柵欄破掉的地方,鑽進頤和園。頤和園中間是麵積廣大的昆明湖,幾年時間昆明湖就有點荒廢了,周圍一片蕭條,岸邊倒是坐著十幾個老人在垂釣。
李北辰找了個賣魚竿釣具的小攤販,不得不說國人是真的聰明勤勞,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有小百姓掙紮求活。一根竹竿一段魚線加上魚鉤五個大子,攤販還送了幾個河蚌做魚餌,真便宜。
李北辰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先把小丫頭放下了,叮囑她不許亂跑,不能靠近湖水,不然下次就沒有好吃的了,小丫頭被嚇得直點頭。李北辰安頓好妹妹,把魚鉤拋進水裏,手握魚竿用心感受著水裏的變化,感覺有魚靠近,小鯽魚沒興趣,忽然感覺有一個大家夥遊了過來,一條足有三十斤的大草魚。
李北辰可沒指望自己能把這條大魚釣上來,別說自己沒那個技術了,就是咬鉤了,手裏這個小魚竿都扯斷。感覺魚靠近了,李北辰一抖魚竿,碰到大魚後直接收進靜止空間裏。慢慢地收進來30幾條魚,最小的也有5斤,再小的就沒要了。也把湖水收進來一些。
李北辰看著周圍沒人注意,從空間裏放出一條十斤左右的草魚,拔了把身旁的雜草,編成草繩,穿過魚鰓打個節拎在手裏,拿起魚竿牽著小丫頭向家裏走去。
路上碰到一些熟悉的鄰居,都羨慕地跟他打招唿,李北辰也笑著一一應答。
“北辰,你出院了,傷好了麽?”打招唿的是一個年近四十的婦女,手裏拎著一個籃子,應該是走親戚或是買菜迴來的。這是大院梁姓鄰居家的媳婦梁嬸,跟自家老媽是閨中密友。
“梁嬸,您這是迴娘家了,我的傷都好了,不然老媽也不能讓我亂跑呀。”
“好了就行,你以後可得當心了,你媽媽聽大夫說你,不知道啥時候能醒過來,哭了好幾場,家裏人也是幾天沒個笑模樣。聽說你媽媽都把自己的鐲子當了,怕你醫藥費不夠用,那可是你爸爸當年送給你媽媽的。”
梁嬸摸了摸李北辰的光頭,滿臉關切地叮囑道,又想起了他的問話,接著說道:“我娘家在東北呢,哪能說迴去就迴去,這是去弟弟家看看剛出生的小侄子。
梁嬸的弟弟是當地駐軍的一個副團長,經常來姐姐家串門,因為跟李季軒相似的經曆,跟家裏也熟。
“哦,周叔又有小孩了?男孩女孩?”
“是個大胖小子。出生七斤,小名就叫七斤。”這個年代生個七斤的大胖小子確實不容易,好多人還吃不飽飯呢。
兩人說話間,已經進了院子。二姐李淑萍遠遠看到弟弟,拎著一條好大的魚,趕緊走過來。一邊接過魚一邊埋怨道:“你還沒好利索,咋還去釣魚呢,你看我不讓娘掐你。梁嬸迴來了。”
“哎,迴來了,我從弟弟家拿了些肉,晚上我們兩家一起吧,也算為北辰慶祝痊愈了。你迴去告訴你娘,我收拾一下,一會兒去找她。”梁嬸笑道,又摸摸李北辰的光頭。
這特麽還沒完了,手感這麽好麽?
“好的,梁嬸,那咱一會兒見。”李淑萍說話間已經接過弟弟手中的魚,向家裏走去。
還沒進進了家門,李北辰就對二姐說道:“二姐你先殺魚,我去買點調料,晚上的魚我來做。”他想吃酸菜魚了,也想讓家裏人吃上後世流行的美食。
李北辰抱著妹妹在菜市場溜達一圈,買了辣椒、花椒和酸菜等調料,還給小丫頭買了一個。又買了一瓶油,別說這個市場雖然不像後世市場那樣,但材料大體還算齊全,也可能因為北平是一直是華國首都,產於各地的材料大體都能找到,隻是價格有點小貴。
迴到家裏,李北辰放下妹妹讓她在院裏自己玩,自己則走進廚房,把二姐殺好的魚處理一下。得益於上世一個人的生活經驗,李北辰刀工不錯,片出的魚肉晶瑩剔透,魚頭一分兩半,準備做個剁椒魚頭,給老爸和梁叔下酒,又把魚肉放入少量的鹽、胡椒粉和麵粉進行醃製,再把老爸的酒拿出來一點倒入去腥,完美。
“小七,你這是要做啥呀?你告訴媽媽,媽媽做吧。”老媽又進來攪和他了。其實李北辰知道媽媽是個傳統女人,這個時代華國女人,基本不會要求男人洗衣做飯的,更何況老媽還是個小八嘎女人。
“媽,我做的這個菜你可不會做,我在同學家學的,酸酸的有點微辣,你肯定喜歡吃,那個大魚頭我給老爸做個下酒菜,你去歇著吧。”李北辰把老媽推出了廚房。
李麗梅看著在廚房裏忙碌的大兒子,不禁有些感動,大兒子以前可是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主,如今真的長大了,知道心疼爹娘了。
“你要做菜時叫二姐過來幫你燒火。”老媽臨走還囑咐著。
下午五點鍾,二姐已經蒸了一鍋二合麵饅頭,李北辰也開始做自己的酸菜魚。燒火倒油,炒香調料,再放入酸菜,倒水燒開。另一個鍋燒水,把裝在大盤裏已經放好辣椒花椒等調料的魚頭放入鍋中,開蒸。
“哎呦喂,這北辰做啥好吃的,咋這麽香呢?”梁嬸端著個大盤子走了進來,盆裏裝著切片的煮肉。
“啊,梁嬸您來了,一會兒您就擎好吧。”李北辰一邊說著,一邊歪頭躲過梁嬸伸過來的手。
“好,嬸子還做了紅燒排骨,我去端過來,你一會兒也要多吃,把這些天的營養補迴來。”梁嬸意猶未盡地收迴手,轉身出去。
李北辰看著鍋裏的水已經滾開了,吩咐二姐燒大火,然後把魚片一片片放入鍋裏。另一口鍋的剁椒魚頭已經做好了,開火燒油,撒上蔥花,花椒,熱油一澆,齊活裝盆。
又炒了一個韭菜雞蛋,一個醋溜白菜,主打一個營養全麵。
家人陸陸續續也都迴來了,老爸是和梁叔一起迴來的,梁嬸也帶著幾個孩子到了家裏,梁叔梁嬸一共有三個孩子,兩個兒子,中間還有個女兒,大兒子跟李北辰一般大,還是同學,小兒子也有10歲了,正在上國小。女兒14歲,在國中上學。小時候梁嬸一直吵著,要把女兒給李北辰做媳婦,弄得小姑娘一見他就臉紅,後來見李北辰越長越俊,再看自家黑黑的小閨女,這才不提起這個話題了。
頤和園是前朝的皇家園林,現在可沒有對外售票的,老百姓從哪裏進去了也沒人管,李北辰找了個柵欄破掉的地方,鑽進頤和園。頤和園中間是麵積廣大的昆明湖,幾年時間昆明湖就有點荒廢了,周圍一片蕭條,岸邊倒是坐著十幾個老人在垂釣。
李北辰找了個賣魚竿釣具的小攤販,不得不說國人是真的聰明勤勞,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有小百姓掙紮求活。一根竹竿一段魚線加上魚鉤五個大子,攤販還送了幾個河蚌做魚餌,真便宜。
李北辰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先把小丫頭放下了,叮囑她不許亂跑,不能靠近湖水,不然下次就沒有好吃的了,小丫頭被嚇得直點頭。李北辰安頓好妹妹,把魚鉤拋進水裏,手握魚竿用心感受著水裏的變化,感覺有魚靠近,小鯽魚沒興趣,忽然感覺有一個大家夥遊了過來,一條足有三十斤的大草魚。
李北辰可沒指望自己能把這條大魚釣上來,別說自己沒那個技術了,就是咬鉤了,手裏這個小魚竿都扯斷。感覺魚靠近了,李北辰一抖魚竿,碰到大魚後直接收進靜止空間裏。慢慢地收進來30幾條魚,最小的也有5斤,再小的就沒要了。也把湖水收進來一些。
李北辰看著周圍沒人注意,從空間裏放出一條十斤左右的草魚,拔了把身旁的雜草,編成草繩,穿過魚鰓打個節拎在手裏,拿起魚竿牽著小丫頭向家裏走去。
路上碰到一些熟悉的鄰居,都羨慕地跟他打招唿,李北辰也笑著一一應答。
“北辰,你出院了,傷好了麽?”打招唿的是一個年近四十的婦女,手裏拎著一個籃子,應該是走親戚或是買菜迴來的。這是大院梁姓鄰居家的媳婦梁嬸,跟自家老媽是閨中密友。
“梁嬸,您這是迴娘家了,我的傷都好了,不然老媽也不能讓我亂跑呀。”
“好了就行,你以後可得當心了,你媽媽聽大夫說你,不知道啥時候能醒過來,哭了好幾場,家裏人也是幾天沒個笑模樣。聽說你媽媽都把自己的鐲子當了,怕你醫藥費不夠用,那可是你爸爸當年送給你媽媽的。”
梁嬸摸了摸李北辰的光頭,滿臉關切地叮囑道,又想起了他的問話,接著說道:“我娘家在東北呢,哪能說迴去就迴去,這是去弟弟家看看剛出生的小侄子。
梁嬸的弟弟是當地駐軍的一個副團長,經常來姐姐家串門,因為跟李季軒相似的經曆,跟家裏也熟。
“哦,周叔又有小孩了?男孩女孩?”
“是個大胖小子。出生七斤,小名就叫七斤。”這個年代生個七斤的大胖小子確實不容易,好多人還吃不飽飯呢。
兩人說話間,已經進了院子。二姐李淑萍遠遠看到弟弟,拎著一條好大的魚,趕緊走過來。一邊接過魚一邊埋怨道:“你還沒好利索,咋還去釣魚呢,你看我不讓娘掐你。梁嬸迴來了。”
“哎,迴來了,我從弟弟家拿了些肉,晚上我們兩家一起吧,也算為北辰慶祝痊愈了。你迴去告訴你娘,我收拾一下,一會兒去找她。”梁嬸笑道,又摸摸李北辰的光頭。
這特麽還沒完了,手感這麽好麽?
“好的,梁嬸,那咱一會兒見。”李淑萍說話間已經接過弟弟手中的魚,向家裏走去。
還沒進進了家門,李北辰就對二姐說道:“二姐你先殺魚,我去買點調料,晚上的魚我來做。”他想吃酸菜魚了,也想讓家裏人吃上後世流行的美食。
李北辰抱著妹妹在菜市場溜達一圈,買了辣椒、花椒和酸菜等調料,還給小丫頭買了一個。又買了一瓶油,別說這個市場雖然不像後世市場那樣,但材料大體還算齊全,也可能因為北平是一直是華國首都,產於各地的材料大體都能找到,隻是價格有點小貴。
迴到家裏,李北辰放下妹妹讓她在院裏自己玩,自己則走進廚房,把二姐殺好的魚處理一下。得益於上世一個人的生活經驗,李北辰刀工不錯,片出的魚肉晶瑩剔透,魚頭一分兩半,準備做個剁椒魚頭,給老爸和梁叔下酒,又把魚肉放入少量的鹽、胡椒粉和麵粉進行醃製,再把老爸的酒拿出來一點倒入去腥,完美。
“小七,你這是要做啥呀?你告訴媽媽,媽媽做吧。”老媽又進來攪和他了。其實李北辰知道媽媽是個傳統女人,這個時代華國女人,基本不會要求男人洗衣做飯的,更何況老媽還是個小八嘎女人。
“媽,我做的這個菜你可不會做,我在同學家學的,酸酸的有點微辣,你肯定喜歡吃,那個大魚頭我給老爸做個下酒菜,你去歇著吧。”李北辰把老媽推出了廚房。
李麗梅看著在廚房裏忙碌的大兒子,不禁有些感動,大兒子以前可是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主,如今真的長大了,知道心疼爹娘了。
“你要做菜時叫二姐過來幫你燒火。”老媽臨走還囑咐著。
下午五點鍾,二姐已經蒸了一鍋二合麵饅頭,李北辰也開始做自己的酸菜魚。燒火倒油,炒香調料,再放入酸菜,倒水燒開。另一個鍋燒水,把裝在大盤裏已經放好辣椒花椒等調料的魚頭放入鍋中,開蒸。
“哎呦喂,這北辰做啥好吃的,咋這麽香呢?”梁嬸端著個大盤子走了進來,盆裏裝著切片的煮肉。
“啊,梁嬸您來了,一會兒您就擎好吧。”李北辰一邊說著,一邊歪頭躲過梁嬸伸過來的手。
“好,嬸子還做了紅燒排骨,我去端過來,你一會兒也要多吃,把這些天的營養補迴來。”梁嬸意猶未盡地收迴手,轉身出去。
李北辰看著鍋裏的水已經滾開了,吩咐二姐燒大火,然後把魚片一片片放入鍋裏。另一口鍋的剁椒魚頭已經做好了,開火燒油,撒上蔥花,花椒,熱油一澆,齊活裝盆。
又炒了一個韭菜雞蛋,一個醋溜白菜,主打一個營養全麵。
家人陸陸續續也都迴來了,老爸是和梁叔一起迴來的,梁嬸也帶著幾個孩子到了家裏,梁叔梁嬸一共有三個孩子,兩個兒子,中間還有個女兒,大兒子跟李北辰一般大,還是同學,小兒子也有10歲了,正在上國小。女兒14歲,在國中上學。小時候梁嬸一直吵著,要把女兒給李北辰做媳婦,弄得小姑娘一見他就臉紅,後來見李北辰越長越俊,再看自家黑黑的小閨女,這才不提起這個話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