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鄴擊退三國聯軍三十萬,拿下武安、黎陽,築大京觀三座,一時間名震天下。


    而後李存鄴迴到大梁接受封賞。


    李存鄴之前已經被封為了柱國將軍,漢中公,似乎已經無可封賞了。但幾乎全殲三十萬大軍的功勞,足夠彪炳史冊,不封賞說不過去。


    許協在大梁趁李存鄴還沒迴來時和群臣商議如何進行封賞。宗闞和路朝宣都提出設置一個天下兵馬司,而後讓李存鄴任天下兵馬司節製,名義上節製天下兵馬。趙甫站了出來。“名義上?現在柱國將軍已經節製了大魏兵馬,不需要這個虛名了。臣以為,要封賞柱國將軍,就隻有,讓柱國將軍假節鉞,在外就如大王親臨,再準允柱國將軍劍履上殿,讓柱國將軍位極人臣,才能真正做到表彰有功之臣。”


    宗闞和路朝宣都齊齊說:“不可,此舉實在有違禮製!”然而,趙甫背後群臣跪下:“臣附議,請柱國將軍假節鉞,劍履上殿!”


    兩人瞠目結舌,扭頭來勸許協不能同意趙甫的提議。一個大臣假節鉞,劍履上殿,下一步就是稱王了!


    許協沒有參與討論,他隻是無奈,無比的無奈。短短兩年,在自己上位的短短兩年內,李存鄴河東的勢力就膨脹到了如此的地步。除了宗闞、路朝宣等少數幾個大臣還有宗室以外,所有大臣都是李存鄴的人。連來參拜的別國使臣都要先去拜謁李存鄴。自己過去以為叔叔許秩是被崔家控製了,隻要拿下崔家就萬事大吉了。沒想到,現在李存鄴的勢力比崔家還要龐大。如今,就連內廷司都是李存鄴的人,自己試圖再組建一個為自己所用的軍隊和諜報組織,都被大臣們駁迴。


    許協毫無感情地說:”趙卿所言極是啊,柱國將軍,假節鉞,劍履上殿,嗯,還有,在太廟對麵給柱國將軍立一個碑吧,刻上功名。“


    ”大王聖明!“


    幾天後,李存鄴迴到大梁,如今河東軍已然膨脹到了二十萬之巨,加上李存鄴在蜀中經營的十八萬蜀軍,李存鄴實際掌控的人馬已經有了三十八萬人,這樣的力量在過去已經完全可以吞並一個小國了。


    許協親自在大梁城外迎接了李存鄴,而後對李存鄴的封賞進行了宣布。李存鄴從馬上下來低頭一拜。”臣甲胄在身,不便跪謝大王,封賞臣受了。大王,三國這次在隨州城外損兵折將,臣以為我大魏也應當主動出擊,再打一次河東之戰那樣規模的大仗,甚至趁勢一統天下。茲事體大,我們還是快去商議。“


    說完李存鄴不等許協表態就當先走進大梁。後麵八千兵馬也不等許協安排就由周博夫帶著去大梁城外十裏處駐紮,隻有五十個親衛跟著李存鄴進了大梁。


    一眾許姓宗室成員和幾個前朝舊臣都麵露不悅。


    裴準上前提醒還愣在原地的許協:”大王,茲事體大,我們還是快去商議吧。”


    到了大殿,李存鄴看著群臣皺了皺眉頭。“這次商議的是軍國大事,人不必太多,主要的將軍們在就行,諸位大人們,去辦公務吧。”


    於是大臣們都轉身走出大殿。沒有一個人在意許協是否同意。沒有人願意違背李存鄴,因為沒有人再願意成為“崔黨”。


    許協獨自坐在高高的王位上。李存鄴讓人抬來了巨大的地圖,手在楚齊燕三國來迴指畫。“現在楚軍、燕軍主將身死,一時間軍隊秩序一定十分混亂,袁基雖然逃迴了齊國,但臣以為齊國已經不會有再多的兵力用來出擊了,隻能駐紮城池,保證基本的防衛力量。臣認為現在就是一個絕好的時機東出吞並三國,徹底一統天下,所以,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就是該先拿下哪一個國家。”


    李存嗣說:“燕國、齊國,兵力本來就有所不足,現在又折損了十萬大軍,短期內不會恢複起來,實屬疥癬之疾。隻有楚國,帶甲百萬,幅員廣闊,可以稍稍於我們匹敵。之前和楚國作戰楚軍也都是稍占上風。現在葉靖宣被逐,孫玄身死,楚國已經沒有帶兵大將,我們可以趁此機會,拿下楚國,隻要楚國拿下了,齊燕不足為懼。”


    “此言差矣。”裴準說“齊燕固然是疥癬之際,但是也還是不容小視。楚國現在隻是短期內有所衰弱,但在生死存亡之際還是會爆發出驚人的實力。葉靖宣固然被放逐,但危難之際被召迴呢?再者說獅子搏兔亦用全力,我們和楚國作戰必然要傾舉國之力,這個時候齊燕再出兵,我們頃刻之間就會陷入危險。所以,我們不如先從好打的齊燕下手,滅齊平燕,統一整個北方,再圖南下,一統天下。”


    “難道我們攻打齊燕時楚國北上我們就不危險了?”“打齊燕不用那麽多兵力,我們完全有富足的兵力來守住南線,但若是直接去攻打楚國,恐怕我們連防備齊燕的兵力都抽不出來。”


    裴準和李存嗣爭吵了起來。李存鄴沉聲道:“好了,不要再爭論了,齊燕是屬疥癬之疾,不足為懼。輔國將軍手下八萬薊北軍足夠防備這兩個小國了。我親自帶兵,即便是拿不下楚國,也可以攻城奪地,傷其銳氣。”


    而後李存鄴開始布置具體行動。整個過程中,沒有人去問過許協一句話。


    最後李存鄴才對許協說:“臣請南下滅楚,大王在大梁保重,臣退下了。”


    而後李存鄴以及其他將領大臣徑直走出大殿。沒有人注意許協在殿內把王璽砸在地上,用王劍狠狠地劈砍柱子。


    ……


    李存鄴整備大軍二十萬南下。


    南下的過程異常順利,河東軍迅速拿下了合肥。而後蘇道夔從蜀中出兵,兩軍夾擊襄陽,一個月後襄陽被攻破,魏軍第一次踏上了楚國的土地。


    楚王責令李元找人才去領兵抵禦。李元推舉了胡佐微作為上將軍去抵禦南下的魏軍。胡佐微帶了十萬大軍,想要依靠九廬江天險擊退魏軍。結果十萬大軍被魏軍殺的丟盔棄甲,荊州水師全數投降,而後魏軍順勢拿下零陵,零陵上將軍邢道容逃到了江夏,陳郢危在旦夕。


    屈子憶和韓子斐兩人推舉由葉靖宣複出來抵禦河東軍。楚王再昏庸也不會亡國麵前糊塗,馬上同意了兩人的意見。而後,屈子憶韓子斐兩人又分別出使齊燕,讓兩國出兵進攻魏國。理由隻有一句話“齊燕奮力一搏,李存鄴忌憚了就退兵了,若齊燕隻是瑟縮在後,楚國亡了齊燕也不能生存。”


    於是,葉靖宣被封為上將軍,帶十八萬大軍抵禦魏軍。


    葉靖宣把兵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去江夏加強防禦,另一部分則去襲擊河東軍後路。河東軍攻勢甚為兇猛,但過於順利的進攻讓河東軍忽視了自己的後勤問題,裴準和趙甫多次提醒李存鄴,李存鄴沒有理睬。所以對於已經拿下的城池防備很是鬆懈。


    江夏久攻不下,李存鄴不斷從魏國調兵,原本駐守占領區的魏軍也被加強到了江夏進攻隊伍。


    葉靖宣趁著黑夜親自帶五萬大軍渡過九廬江,襲擊並重新占據了襄陽城。魏軍補給路線被切斷。


    同時,齊燕兩國傾舉國之力,發動了十八萬大軍西進,李存嗣苦苦支撐。


    李存鄴大驚,隻能帶兵撤退,他知道,如果撤退的晚一點,葉靖宣就能動員更多楚軍,把自己這二十萬大軍吃幹抹淨。


    李存鄴帶兵渡廬陵江遭到了葉靖宣的阻擊,折損了近半兵馬,蘇道夔也在戰鬥中身受重傷。這場大敗給原本信心滿滿的李存鄴、李存嗣二人當頭潑下了一盆冷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河東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通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通落並收藏河東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