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下的是已經摔斷了脖子的灰兔子。
雪球的身影,早已不見了。
鷹會捕獵野兔,她是知道的。
隻是雪球是怎麽知道她在這裏的?
這白茫茫的霧氣,能見度實在不高的。
還有,兔子都送到了,它怎麽又飛走了?
百思不得其解。
林青隻好撿起兔子,拉著拖車,繼續迴家。
在經過地三十根指向標竹竿的時候,林青發現了一處土牛膝。
土牛膝的嫩葉和灰灰菜一樣,可以用來煮湯,蒸菜,甚至還可以和麵粉一起混合起來做菜窩窩。
收購價很便宜,但是耐不住量大,一個小孩一下午就能摘上幾十斤。
能換一個星期的零花錢了。
這個時候的土牛膝,隻有半截筷子高。
全株都很嫩,林青沒有單獨摘葉片,而是直接給它打了頂。
就這麽掐了一小把,覺得夠一頓的量。
就停了手。
林青現在已經能估摸這裏的時間了,現在霧氣加重,天色雖然還亮著,怕是再過半個小時就要天黑了。
她得趕緊迴去了。
既然雪球迴來了,那很有可能會再去山洞。
林青從小生活在山裏,山裏人家家都養狗養雞鴨鵝。
養狗是為了看家護院,養雞鴨鵝除了吃蛋,不下蛋的時候還要殺來吃掉。
林青沒有養寵物的概念。
她隻是單獨的在最孤獨的時候,遇到了雪球。
先是為了救雞,用掃把拍了它很多下,又用掃雪的木板拍了它。
就這麽陰差陽錯的把它帶了迴去,被它給沾上了。
整整一個冬天,一個切肉一個吃肉,一個剝栗子一個吃栗子。
一個嘎嘎嘎,一個哈哈哈。
雪球在這個孤獨的世界,彌補了林青對這個未知世界的忐忑。
也確實打發了她整個冬季的孤獨。
在這樣一個萬物複蘇的季節。
雪球知道迴來,還能“報恩”一般的給她送了一隻野兔。
林青幾乎是在瞬間,就升騰起了一種自豪感。
有一種,自家有娃兒初長成的驕傲自豪感。
林青迴到家中,拖車還沒有拖進來,就打開了抽屜。
爐門的溫熱的,兩邊的抽屜裏,開過口的栗子,還是溫熱的。
全部倒出來,然後趕緊換上大陶罐,開始添柴燒水。
也不知道雪球在外麵這麽久,過的怎麽樣。
冰天雪地裏,能抓到獵物一定很不容易吧
如果抓到了就能飽食一頓,如果抓不到的話,可能要餓上好幾天。
她把平台上的門打開,翻出來剝皮製得架子。
野兔全身沒有傷口,是摔斷了脖子瞬間斷氣的。
剝皮的時候毫無壓力。
小刀從肛門開始劃一條線,然後順著皮和肉的間隔處,一點點的割。
剝皮現在對於林青來說,是一樣還不錯的手藝。
很快,一張完整的兔皮就被剝下來。
這次她提前梳好兔絨。
簡單清理了殘留的肉和脂肪,就丟在了山洞外的大坑裏。
這會的工夫,天色已經完全暗淡下來了。
春天的暗,和冬天的暗還有些不同。
冬天到處都是積雪,夜色在星星和積雪的照映下,還是能影影倬倬的能看到東西的。
但是春天的夜,隻要到了點,就暗沉了一下子,馬上就黑透了。
林青一直開著平台的小門,等到兔腿都蒸熟了。
還沒有雪球的身影。
林青挪開陶鍋。
舀了兩勺羊骨湯,羊骨湯翻滾的時候,把洗幹淨的土牛膝放了進去。
淋上一勺山藥粉糊,湯汁在瞬間開始粘稠起來。
米飯也好了。
她下意識的望向門縫。
蒸好的兔腿,林青一個也沒動。
把一起蒸好的餛飩倒入滾燙的湯裏。
餛飩是剩下的,但是再次蒸熱之後,並沒有影響口感。
反而在羊骨湯和土牛膝的陪襯下,更加鮮了。
入春以後,其實過的很快。
天暖和曦。
在孔雀菜長到一尺來長的時候。
林青已經把所有的皮子,用幹的草木灰處理過後,浸泡在草木灰溶液中了。
平台上曬滿了新洗的山藥粉塊。
山藥粉洗好之後沉澱下來,要鋪在竹匾上晾曬。
趁它還是濕的時候就掰成小塊,越碎越好。
這樣幹的快,用的時候隻需要用水重新調成糊就行。
晾曬架已經從一個,變成了六個,而且全部搬到山洞外麵的空地上了。
山洞外麵的空地是林青自己處理的。
把地皮上的草直接鏟了也一層,然後用厚厚的墩子,墩了好幾遍。
變得平穩整齊,一點點小碎石都沒有了。
空地旁邊就是用竹竿圍起來的菜地。
每隔幾米,就插下一個埋的深深的樹幹。
這是名副其實的樹幹,林青在山裏砍來的胳膊粗細的直條杆子。
這種杆子長得快,但是長到一定的高度就不會再長了。
有點速生木柴的意味。
齊根砍斷運迴來,剝去外皮曬幹,除了固定籬笆以外,林青還準備在雞棚的附近建一個小木屋。
建小木屋,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她需要準備充分之後,在冬天來臨之前完成。
所以任務量巨大,除了育苗種菜之外,她還得到處尋找這種枝條木。
砍這樣一根直條子需要兩天的時間。
而且特別耗費體力。
林青會在休息的時候,砍一些比較不費力氣的竹竿。
就這樣日複一日的,就到了五月裏。
要做的事情有太多,林青隻有一個人。
著急也著急不來,隻能按著計劃表,一樣樣的完成。
五月的天,已經暖和了,
日頭逐漸大了起來。
在開水裏過一遍的野菜,或平鋪竹匾上,或紮起來從中間分開,或卡在晾曬架上的竹竿上。
日頭大,風也是暖暖的,林青采摘迴來的野菜除了留夠現吃的,其他的一點也沒有浪費。
曬得幹幹的。
存放在之前放蘋果的筐子裏。
為此林青還去了一趟草甸子,割了不少的燈芯草,用來編織筐蓋。
這種筐子特別實用,筐蓋是直接在竹筐的邊緣開始編織的。
等完全編好以後,要曬東西直接掀開蓋子,想要存放幹貨,就把筐子蓋用留下的草繩係好另一邊。
係好了筐蓋以後,就算搬運的過程中有疏忽,裏麵的物品也能好好的,不會掉出來。
雪球的身影,早已不見了。
鷹會捕獵野兔,她是知道的。
隻是雪球是怎麽知道她在這裏的?
這白茫茫的霧氣,能見度實在不高的。
還有,兔子都送到了,它怎麽又飛走了?
百思不得其解。
林青隻好撿起兔子,拉著拖車,繼續迴家。
在經過地三十根指向標竹竿的時候,林青發現了一處土牛膝。
土牛膝的嫩葉和灰灰菜一樣,可以用來煮湯,蒸菜,甚至還可以和麵粉一起混合起來做菜窩窩。
收購價很便宜,但是耐不住量大,一個小孩一下午就能摘上幾十斤。
能換一個星期的零花錢了。
這個時候的土牛膝,隻有半截筷子高。
全株都很嫩,林青沒有單獨摘葉片,而是直接給它打了頂。
就這麽掐了一小把,覺得夠一頓的量。
就停了手。
林青現在已經能估摸這裏的時間了,現在霧氣加重,天色雖然還亮著,怕是再過半個小時就要天黑了。
她得趕緊迴去了。
既然雪球迴來了,那很有可能會再去山洞。
林青從小生活在山裏,山裏人家家都養狗養雞鴨鵝。
養狗是為了看家護院,養雞鴨鵝除了吃蛋,不下蛋的時候還要殺來吃掉。
林青沒有養寵物的概念。
她隻是單獨的在最孤獨的時候,遇到了雪球。
先是為了救雞,用掃把拍了它很多下,又用掃雪的木板拍了它。
就這麽陰差陽錯的把它帶了迴去,被它給沾上了。
整整一個冬天,一個切肉一個吃肉,一個剝栗子一個吃栗子。
一個嘎嘎嘎,一個哈哈哈。
雪球在這個孤獨的世界,彌補了林青對這個未知世界的忐忑。
也確實打發了她整個冬季的孤獨。
在這樣一個萬物複蘇的季節。
雪球知道迴來,還能“報恩”一般的給她送了一隻野兔。
林青幾乎是在瞬間,就升騰起了一種自豪感。
有一種,自家有娃兒初長成的驕傲自豪感。
林青迴到家中,拖車還沒有拖進來,就打開了抽屜。
爐門的溫熱的,兩邊的抽屜裏,開過口的栗子,還是溫熱的。
全部倒出來,然後趕緊換上大陶罐,開始添柴燒水。
也不知道雪球在外麵這麽久,過的怎麽樣。
冰天雪地裏,能抓到獵物一定很不容易吧
如果抓到了就能飽食一頓,如果抓不到的話,可能要餓上好幾天。
她把平台上的門打開,翻出來剝皮製得架子。
野兔全身沒有傷口,是摔斷了脖子瞬間斷氣的。
剝皮的時候毫無壓力。
小刀從肛門開始劃一條線,然後順著皮和肉的間隔處,一點點的割。
剝皮現在對於林青來說,是一樣還不錯的手藝。
很快,一張完整的兔皮就被剝下來。
這次她提前梳好兔絨。
簡單清理了殘留的肉和脂肪,就丟在了山洞外的大坑裏。
這會的工夫,天色已經完全暗淡下來了。
春天的暗,和冬天的暗還有些不同。
冬天到處都是積雪,夜色在星星和積雪的照映下,還是能影影倬倬的能看到東西的。
但是春天的夜,隻要到了點,就暗沉了一下子,馬上就黑透了。
林青一直開著平台的小門,等到兔腿都蒸熟了。
還沒有雪球的身影。
林青挪開陶鍋。
舀了兩勺羊骨湯,羊骨湯翻滾的時候,把洗幹淨的土牛膝放了進去。
淋上一勺山藥粉糊,湯汁在瞬間開始粘稠起來。
米飯也好了。
她下意識的望向門縫。
蒸好的兔腿,林青一個也沒動。
把一起蒸好的餛飩倒入滾燙的湯裏。
餛飩是剩下的,但是再次蒸熱之後,並沒有影響口感。
反而在羊骨湯和土牛膝的陪襯下,更加鮮了。
入春以後,其實過的很快。
天暖和曦。
在孔雀菜長到一尺來長的時候。
林青已經把所有的皮子,用幹的草木灰處理過後,浸泡在草木灰溶液中了。
平台上曬滿了新洗的山藥粉塊。
山藥粉洗好之後沉澱下來,要鋪在竹匾上晾曬。
趁它還是濕的時候就掰成小塊,越碎越好。
這樣幹的快,用的時候隻需要用水重新調成糊就行。
晾曬架已經從一個,變成了六個,而且全部搬到山洞外麵的空地上了。
山洞外麵的空地是林青自己處理的。
把地皮上的草直接鏟了也一層,然後用厚厚的墩子,墩了好幾遍。
變得平穩整齊,一點點小碎石都沒有了。
空地旁邊就是用竹竿圍起來的菜地。
每隔幾米,就插下一個埋的深深的樹幹。
這是名副其實的樹幹,林青在山裏砍來的胳膊粗細的直條杆子。
這種杆子長得快,但是長到一定的高度就不會再長了。
有點速生木柴的意味。
齊根砍斷運迴來,剝去外皮曬幹,除了固定籬笆以外,林青還準備在雞棚的附近建一個小木屋。
建小木屋,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她需要準備充分之後,在冬天來臨之前完成。
所以任務量巨大,除了育苗種菜之外,她還得到處尋找這種枝條木。
砍這樣一根直條子需要兩天的時間。
而且特別耗費體力。
林青會在休息的時候,砍一些比較不費力氣的竹竿。
就這樣日複一日的,就到了五月裏。
要做的事情有太多,林青隻有一個人。
著急也著急不來,隻能按著計劃表,一樣樣的完成。
五月的天,已經暖和了,
日頭逐漸大了起來。
在開水裏過一遍的野菜,或平鋪竹匾上,或紮起來從中間分開,或卡在晾曬架上的竹竿上。
日頭大,風也是暖暖的,林青采摘迴來的野菜除了留夠現吃的,其他的一點也沒有浪費。
曬得幹幹的。
存放在之前放蘋果的筐子裏。
為此林青還去了一趟草甸子,割了不少的燈芯草,用來編織筐蓋。
這種筐子特別實用,筐蓋是直接在竹筐的邊緣開始編織的。
等完全編好以後,要曬東西直接掀開蓋子,想要存放幹貨,就把筐子蓋用留下的草繩係好另一邊。
係好了筐蓋以後,就算搬運的過程中有疏忽,裏麵的物品也能好好的,不會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