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變化越來越好
重生二婚小嬌妻,被兵哥哥狠狠寵 作者:且行且珍惜寶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打溫暖家的唐蘭服裝廠風風火火地辦起來,溫暖媽媽唐蘭的生活就像被施了神奇魔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往,溫暖媽媽的日常就是圍著灶台、菜園和左鄰右舍轉,日子過得平淡如水。
可如今,服裝廠的活兒讓她找到了新樂趣。每天天剛蒙蒙亮,溫暖媽媽就像被上了發條的鬧鍾,“嗖”地一下從床上彈起來,嘴裏還哼著輕快的小曲兒:“今兒又是個好天兒,幹活去嘍!”
溫暖睡眼惺忪地從房間走出來,就瞧見媽媽在鏡子前搗鼓著,不禁打趣道:“媽,您這一大早的,打扮得這麽精神,是要去相親啊?”
媽媽扭頭,佯裝嗔怪地瞪了溫暖一眼,笑著說:“死丫頭,說啥呢!媽這是要去服裝廠幹活兒,可得精氣神兒十足,不能給咱廠丟人。”
來到服裝廠,唐蘭就像一隻歡快的小鳥,穿梭在各個工序之間。
她一會兒給裁剪的女工們遞剪刀,一會兒又幫著縫紉的師傅整理布料,忙得不亦樂乎。
“王嬸,您這裁剪的手藝真是越來越絕啦!這線條,直得跟拿尺子量過似的。”溫暖媽媽笑著誇讚道。
王嬸被誇得臉上樂開了花,迴應道:“哎喲,你可別捧我啦!還不是跟著你,我這老手藝又有了用武之地。你看看你,現在整個人都容光煥發的,是不是偷偷吃啥仙丹啦?”
溫暖媽媽笑得眼睛眯成了縫,擺擺手說:“哪有啥仙丹呐!我就是覺得現在這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每天都盼著來廠裏幹活兒,渾身都有使不完的勁兒。”
中午休息時間,大家圍坐在一起吃飯。溫暖媽媽一邊大口吃著飯,一邊眉飛色舞地說:“姐妹們呐,我跟你們說,我昨天晚上做夢,都夢到咱廠的衣服賣遍了全中國,訂單像雪花一樣飛來。”
旁邊的李姐忍不住笑道:“嬸兒,您這夢做得可真夠美的。不過照咱這勢頭,說不定哪天還真能實現呢!”
“那肯定能實現!”溫暖媽媽信心滿滿地說,“咱這麽多人一起努力,還有溫暖這麽能幹的閨女帶著,啥事兒幹不成啊!”
下午幹活時,溫暖媽媽依舊活力滿滿。她主動承擔起檢查衣服質量的活兒,眼睛瞪得像銅鈴,不放過任何一個小瑕疵。“這線頭得剪幹淨,咱可不能把有毛病的衣服賣出去。”她認真地對工人們說道。
一天的活兒結束後,溫暖媽媽雖然有些疲憊,但臉上的笑容卻格外燦爛。迴到家,溫暖看著媽媽,笑著說:“媽,您今天又這麽累,要不明天休息一天?”
媽媽一聽,連忙擺手:“可不行!廠裏正缺人手呢,我要是休息了,大家得多辛苦啊。我現在啊,越幹活越精神,根本停不下來。”
看著媽媽容光煥發的樣子,溫暖心裏既欣慰又感動。她知道,服裝廠不僅是一份事業,更讓媽媽找到了生活的樂趣和價值,讓她整個人都煥然一新。
在過去,村子就像被歲月遺忘的角落,道路坑窪不平,房屋陳舊破敗,村民們守著幾畝薄田,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臉上也總是愁雲密布。
然而,自從溫暖帶著大家做頭花,玩偶,做服裝,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村子裏,鳥兒歡快地唱著歌,整個村子都熱鬧起來。
張嬸家的院子裏,新養的一群小雞正嘰嘰喳喳地覓食,張嬸看著它們,臉上笑開了花。
這時,溫暖路過,張嬸連忙熱情地招唿:“溫暖啊,快進來坐坐!你看看我家這些小雞,長得多壯實,過不了多久就能長大吃雞蛋啦!”
溫暖笑著走進院子,說道:“張嬸,您這養雞技術越來越厲害了,這些小雞肯定能給您下不少的蛋。”
張嬸拉著溫暖的手,激動地說:“這都多虧了你呀,溫暖!要不是你在村裏招人辦廠,讓我有了額外的收入,我哪敢養這麽多雞啊。現在我每天都覺得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
不遠處,李大叔哼著小曲兒,正在給自家新購置的農具上油。看到溫暖,他笑著打招唿:“溫暖,你看我新買的這幾件農具,可好用了。現在家裏收入增加了,我就想著把地種得更好,多收些糧食。”
溫暖笑著迴應:“李大叔,您這是要大幹一場啊!”
李大叔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那可不,現在咱村日子越過越好,我這心裏別提多高興了,幹活都更有勁兒了!”
村裏的孩子們也背著嶄新的書包,一路上歡聲笑語。他們圍在溫暖身邊,七嘴八舌地說:“溫暖姐姐,我們現在都有新文具了,學校裏的老師都誇我們的文具好看呢!”
溫暖摸摸這個孩子的頭,又捏捏那個孩子的臉,笑著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有出息的人,為咱們村子爭光。”
再看看村子裏,道路被修的平平整整,寬了2倍。房屋修繕的整整齊齊,再也不會發生大東家的慘劇。村民們每天都樂嗬陶,充滿了幹勁兒。道路兩旁新種的樹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村子的新變化。
這天,村長去縣裏參加村幹部會議。會議休息期間,其他村的幹部紛紛圍了過來。
鄰村的王村長一臉羨慕地說:“老溫啊,你們村最近可真是出盡了風頭,聽說家家戶戶收入都大幅增加,村子裏也是煥然一新,快跟我們分享分享經驗唄。”
村長笑著擺擺手,故作謙虛地說:“哪有哪有,就是我們村出了個能幹的姑娘,叫溫暖,她帶著大夥辦了個服裝廠,大家齊心協力,這日子就慢慢好起來了。”
另一個村的李村長半開玩笑地說:“老陳,你可別藏著掖著了,我們都聽說了,你們村現在那是天天都像過年一樣,村民們一個個喜氣洋洋的,我們可太嫉妒了。”
村長哈哈大笑:“真不是我藏著掖著,我們就是抓住了機會,團結一心。你們村也肯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子。”
王村長歎了口氣,說:“我們也得加把勁了,不然跟你們村的差距可就越來越大了。”
會議結束後,村長迴到村子,把在會議上的事跟村民們一說,大家都笑得合不攏嘴。
張嬸笑著說:“看來咱們村現在是出了名了,以後可得更努力,讓日子越過越好!”
李大叔也在一旁附和:“沒錯,咱不能驕傲,要跟著溫暖繼續加油幹!”
溫暖看著村民們充滿幹勁的樣子,心中滿是欣慰。
陽光暖烘烘地灑在村子的老槐樹上,樹影斑駁地落在地上。
溫暖邁著輕快的步伐,朝著村委會走去,心裏正盤算著一件“大事”。
她想著,村裏光靠服裝廠雖然能讓大家的錢包鼓起來,但要是能再開辟點新的增收路子,那日子豈不是能芝麻開花節節高?
一進村委會的門,就看到村幹部們正圍坐在一起討論事情。
溫暖笑著打招唿:“各位叔伯、嬸子,忙著呢?我今天來,是有個好想法想跟大夥嘮嘮。”
村長老李放下手中的筆,笑著說:“溫暖啊,快坐快坐,我們這事兒也不著急,你先說說你的想法。”
溫暖清了清嗓子,認真地說道:“叔,嬸子們,我琢磨著咱村這山靈地秀,土地肥沃,氣候也不錯,要不試試種水果?像蘋果、梨子、葡萄、鮮桃、草莓這些,要是種好了,那可都是‘金果果’啊!”
會計王嬸聽了,有些猶豫地說:“種水果?能行嗎?咱村裏一直都是種糧食,這水果可不好伺候吧。”
溫暖笑著解釋:“王嬸,您別擔心,現在農業技術發達,咱可以請專家來指導,而且種水果可比種糧食收益高呢。再說了,咱們種出來的鮮鮮水果,還能聯係供銷社合作,銷路也有保障。”
村長老李摸著下巴,若有所思地說:“嗯,這主意聽起來不錯,可要是豐收了,供銷社消化不了那麽多,剩下的水果咋辦?總不能眼睜睜看著爛掉吧。”
溫暖眼睛一亮,連忙說道:“這我也想到啦!賣不掉的水果,咱們可以做成水果罐頭。現在市麵上的水果罐頭稀少,可受歡迎了,咱們自己加工,不僅能解決水果滯銷的問題,還能增加附加值,多賺一筆錢呢!”
這時,負責宣傳的小張興奮地說:“哇,這想法太棒了!要是真搞起來,咱村就又多了個特色產業,說不定還能成為遠近聞名的‘水果村’呢!”
但就在這時,人群中有位村幹部皺起眉頭,憂心忡忡地說道:“這前期投入恐怕數目不小啊!光是購買優質的種苗就得花不少錢,還得專門聘請經驗豐富的專家來指導種植技術,更別提建造一座現代化的罐頭加工廠了,這每一項開銷都不是小數目,那這筆錢究竟要從哪裏來呢?還有專家,又該去哪裏尋找合適的人選呢?”
麵對這位村幹部提出的一連串疑問,溫暖卻顯得胸有成竹。
她微微一笑,從容不迫地迴應道:“關於資金方麵,我們完全可以向政府申請專項扶持資金嘛。同時,也能發動廣大村民們一起參與眾籌,每人出一份力,匯聚起來也是一筆可觀的資金。而且隻要等到果園中的水果喜獲豐收,罐頭廠開始正常運營並實現盈利,那麽之前投入的資金很快就能迴本啦,到那個時候,在座的各位可都是推動村子發展的大功臣呐!”
說到這裏,溫暖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又補充道:“至於專家嘛,其實咱們村的牛棚裏就藏著一位農業領域的專家呀。雖然他現在身處特殊時期,但我們完全可以誠懇地邀請他出山,幫助我們做好整個項目的規劃和布局工作。”
然而,這個提議剛一出口,現場立刻響起了不同的聲音。有人麵露難色,提出了異議:“這樣做會不會產生不太好的影響啊?畢竟那位專家目前的身份比較敏感……”
緊接著,另一個人也附和道:“是啊,萬一革委會知道了這件事,找上門來可怎麽得了?”一時間,眾人議論紛紛,原本熱烈的氣氛瞬間變得有些凝重。
不過,溫暖並沒有被這些質疑聲所動搖。她目光堅定地看著大家,斬釘截鐵地說道:“我認為大家不必過於擔心。我們邀請這位專家,並不是要給他什麽特殊待遇,而是讓他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親身參與到勞動中來,接受更深層次的改造。這不僅符合相關政策要求,也是對他個人的一種救贖和鍛煉。再說了,如果我們真的能夠把這個項目搞成功,給村裏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相信上級部門也會理解和支持我們的做法的。”
溫暖永遠忘不了那個改變她一生的夜晚。電視裏,一位白發蒼蒼、身形瘦弱的老人正接受采訪,他叫袁平,是一位農業專家。本就布滿皺紋的臉上,此時因悲傷而愈發扭曲,淚水奪眶而出,聲音顫抖得幾乎難以成句。
袁平緩緩訴說著那段沉痛的過往。在特殊的曆史時期,他和老伴被下放到了幸福村。初到村子,那是一片荒蕪與貧瘠,村民們在土地上辛勤勞作,卻依舊難以果腹。一心想要改變現狀的袁平,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農業研究中。他整日穿梭在田間地頭,觀察土壤、研究種子,試圖從這片土地中挖掘出希望。
而他的老伴,默默地承擔起了生活的重擔。不僅要操持家中的瑣碎事務,還要在田間幫忙勞作。日子一天天過去,老伴的身體在過度的操勞下每況愈下。1974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擊倒了她。那時的幸福村,醫療條件極差,交通也極為不便。袁平心急如焚,卻無法及時將老伴送到更好的醫院救治。最終,老伴在他的懷中永遠地閉上了眼睛。那一刻,袁平的世界仿佛崩塌了,這份愧疚和遺憾,如同烙印一般刻在了他的靈魂深處。
然而,命運的打擊並沒有讓袁平一蹶不振。他化悲痛為力量,更加堅定地投身於農業事業。憑借著深厚的專業知識、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對農業的無限熱愛,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改良,他成功地將國內的糧食產量提高了三倍,解決了無數人的溫飽問題。在水果種植方麵,他同樣成績斐然,通過創新種植技術和品種改良,將水果種植規模擴張了10倍,使得市場上水果供應充足,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在溫暖的前世記憶裏,袁平是她生命中的貴人。那時,溫暖懷著對生態水果的滿腔熱情,投身到了相關事業中。可她麵臨著諸多難題,缺乏專業知識、資金不足、市場開拓困難。就在她感到迷茫和無助時,袁平出現了。袁平不僅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她,還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幫助她解決了資金和銷售渠道的問題。在袁平的悉心指導下,溫暖的生態水果事業逐漸走上正軌。
也是在袁平的帶領下,加上大東的全力配合,幸福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袁平根據村子的土壤和氣候條件,指導村民們大規模種植適合的水果品種。他親自示範種植技術,從播種、施肥到病蟲害防治,每一個環節都耐心指導。在他的努力下,幸福村逐漸發展成了遠近聞名的水果鄉,成為了全國出名的水果批發基地。村民們的生活也從貧困走向了富足。
如今,溫暖獲得了重生的機會。那些與袁平相處的過往,如同電影般在她腦海中不斷放映。袁平給予她的幫助和支持,她始終銘記於心。重生後的溫暖,心中隻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一定要盡自己所能去幫助袁平。
溫暖深知,袁平雖然在農業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一路走來,經曆了太多的艱辛和孤獨。她想在生活上給予袁平無微不至的照顧,讓他不再為瑣事煩惱。也讓袁平夫人得到及時救助。在事業上,溫暖也希望能成為袁平的得力助手。她計劃憑借前世的經驗,為袁平的農業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溫暖知道,前方的道路或許充滿挑戰,但她毫不退縮。她期待著與袁平再次相遇,用自己的方式迴報他曾經的恩情。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溫暖相信,他們一定能夠創造出更多的美好,讓袁平的理想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越說越興奮。
村長老李一拍桌子,下定決心說:“行,溫暖這主意靠譜,咱就試試!隻要能讓咱村發展得更好,咱就大膽幹!”
其他村幹部也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從村委會出來,溫暖的心情格外舒暢。她仿佛已經看到了村子裏漫山遍野的果樹,果實累累,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而那些新鮮的水果,有的被運到供銷社,有的變成了美味的水果罐頭,走向了更廣闊的市場。她知道,這隻是一個新的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可能在等著這個充滿希望的村子 。
她知道,村子的美好未來才剛剛開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這個曾經貧窮的小村子一定會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以往,溫暖媽媽的日常就是圍著灶台、菜園和左鄰右舍轉,日子過得平淡如水。
可如今,服裝廠的活兒讓她找到了新樂趣。每天天剛蒙蒙亮,溫暖媽媽就像被上了發條的鬧鍾,“嗖”地一下從床上彈起來,嘴裏還哼著輕快的小曲兒:“今兒又是個好天兒,幹活去嘍!”
溫暖睡眼惺忪地從房間走出來,就瞧見媽媽在鏡子前搗鼓著,不禁打趣道:“媽,您這一大早的,打扮得這麽精神,是要去相親啊?”
媽媽扭頭,佯裝嗔怪地瞪了溫暖一眼,笑著說:“死丫頭,說啥呢!媽這是要去服裝廠幹活兒,可得精氣神兒十足,不能給咱廠丟人。”
來到服裝廠,唐蘭就像一隻歡快的小鳥,穿梭在各個工序之間。
她一會兒給裁剪的女工們遞剪刀,一會兒又幫著縫紉的師傅整理布料,忙得不亦樂乎。
“王嬸,您這裁剪的手藝真是越來越絕啦!這線條,直得跟拿尺子量過似的。”溫暖媽媽笑著誇讚道。
王嬸被誇得臉上樂開了花,迴應道:“哎喲,你可別捧我啦!還不是跟著你,我這老手藝又有了用武之地。你看看你,現在整個人都容光煥發的,是不是偷偷吃啥仙丹啦?”
溫暖媽媽笑得眼睛眯成了縫,擺擺手說:“哪有啥仙丹呐!我就是覺得現在這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每天都盼著來廠裏幹活兒,渾身都有使不完的勁兒。”
中午休息時間,大家圍坐在一起吃飯。溫暖媽媽一邊大口吃著飯,一邊眉飛色舞地說:“姐妹們呐,我跟你們說,我昨天晚上做夢,都夢到咱廠的衣服賣遍了全中國,訂單像雪花一樣飛來。”
旁邊的李姐忍不住笑道:“嬸兒,您這夢做得可真夠美的。不過照咱這勢頭,說不定哪天還真能實現呢!”
“那肯定能實現!”溫暖媽媽信心滿滿地說,“咱這麽多人一起努力,還有溫暖這麽能幹的閨女帶著,啥事兒幹不成啊!”
下午幹活時,溫暖媽媽依舊活力滿滿。她主動承擔起檢查衣服質量的活兒,眼睛瞪得像銅鈴,不放過任何一個小瑕疵。“這線頭得剪幹淨,咱可不能把有毛病的衣服賣出去。”她認真地對工人們說道。
一天的活兒結束後,溫暖媽媽雖然有些疲憊,但臉上的笑容卻格外燦爛。迴到家,溫暖看著媽媽,笑著說:“媽,您今天又這麽累,要不明天休息一天?”
媽媽一聽,連忙擺手:“可不行!廠裏正缺人手呢,我要是休息了,大家得多辛苦啊。我現在啊,越幹活越精神,根本停不下來。”
看著媽媽容光煥發的樣子,溫暖心裏既欣慰又感動。她知道,服裝廠不僅是一份事業,更讓媽媽找到了生活的樂趣和價值,讓她整個人都煥然一新。
在過去,村子就像被歲月遺忘的角落,道路坑窪不平,房屋陳舊破敗,村民們守著幾畝薄田,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臉上也總是愁雲密布。
然而,自從溫暖帶著大家做頭花,玩偶,做服裝,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村子裏,鳥兒歡快地唱著歌,整個村子都熱鬧起來。
張嬸家的院子裏,新養的一群小雞正嘰嘰喳喳地覓食,張嬸看著它們,臉上笑開了花。
這時,溫暖路過,張嬸連忙熱情地招唿:“溫暖啊,快進來坐坐!你看看我家這些小雞,長得多壯實,過不了多久就能長大吃雞蛋啦!”
溫暖笑著走進院子,說道:“張嬸,您這養雞技術越來越厲害了,這些小雞肯定能給您下不少的蛋。”
張嬸拉著溫暖的手,激動地說:“這都多虧了你呀,溫暖!要不是你在村裏招人辦廠,讓我有了額外的收入,我哪敢養這麽多雞啊。現在我每天都覺得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
不遠處,李大叔哼著小曲兒,正在給自家新購置的農具上油。看到溫暖,他笑著打招唿:“溫暖,你看我新買的這幾件農具,可好用了。現在家裏收入增加了,我就想著把地種得更好,多收些糧食。”
溫暖笑著迴應:“李大叔,您這是要大幹一場啊!”
李大叔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那可不,現在咱村日子越過越好,我這心裏別提多高興了,幹活都更有勁兒了!”
村裏的孩子們也背著嶄新的書包,一路上歡聲笑語。他們圍在溫暖身邊,七嘴八舌地說:“溫暖姐姐,我們現在都有新文具了,學校裏的老師都誇我們的文具好看呢!”
溫暖摸摸這個孩子的頭,又捏捏那個孩子的臉,笑著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有出息的人,為咱們村子爭光。”
再看看村子裏,道路被修的平平整整,寬了2倍。房屋修繕的整整齊齊,再也不會發生大東家的慘劇。村民們每天都樂嗬陶,充滿了幹勁兒。道路兩旁新種的樹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村子的新變化。
這天,村長去縣裏參加村幹部會議。會議休息期間,其他村的幹部紛紛圍了過來。
鄰村的王村長一臉羨慕地說:“老溫啊,你們村最近可真是出盡了風頭,聽說家家戶戶收入都大幅增加,村子裏也是煥然一新,快跟我們分享分享經驗唄。”
村長笑著擺擺手,故作謙虛地說:“哪有哪有,就是我們村出了個能幹的姑娘,叫溫暖,她帶著大夥辦了個服裝廠,大家齊心協力,這日子就慢慢好起來了。”
另一個村的李村長半開玩笑地說:“老陳,你可別藏著掖著了,我們都聽說了,你們村現在那是天天都像過年一樣,村民們一個個喜氣洋洋的,我們可太嫉妒了。”
村長哈哈大笑:“真不是我藏著掖著,我們就是抓住了機會,團結一心。你們村也肯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子。”
王村長歎了口氣,說:“我們也得加把勁了,不然跟你們村的差距可就越來越大了。”
會議結束後,村長迴到村子,把在會議上的事跟村民們一說,大家都笑得合不攏嘴。
張嬸笑著說:“看來咱們村現在是出了名了,以後可得更努力,讓日子越過越好!”
李大叔也在一旁附和:“沒錯,咱不能驕傲,要跟著溫暖繼續加油幹!”
溫暖看著村民們充滿幹勁的樣子,心中滿是欣慰。
陽光暖烘烘地灑在村子的老槐樹上,樹影斑駁地落在地上。
溫暖邁著輕快的步伐,朝著村委會走去,心裏正盤算著一件“大事”。
她想著,村裏光靠服裝廠雖然能讓大家的錢包鼓起來,但要是能再開辟點新的增收路子,那日子豈不是能芝麻開花節節高?
一進村委會的門,就看到村幹部們正圍坐在一起討論事情。
溫暖笑著打招唿:“各位叔伯、嬸子,忙著呢?我今天來,是有個好想法想跟大夥嘮嘮。”
村長老李放下手中的筆,笑著說:“溫暖啊,快坐快坐,我們這事兒也不著急,你先說說你的想法。”
溫暖清了清嗓子,認真地說道:“叔,嬸子們,我琢磨著咱村這山靈地秀,土地肥沃,氣候也不錯,要不試試種水果?像蘋果、梨子、葡萄、鮮桃、草莓這些,要是種好了,那可都是‘金果果’啊!”
會計王嬸聽了,有些猶豫地說:“種水果?能行嗎?咱村裏一直都是種糧食,這水果可不好伺候吧。”
溫暖笑著解釋:“王嬸,您別擔心,現在農業技術發達,咱可以請專家來指導,而且種水果可比種糧食收益高呢。再說了,咱們種出來的鮮鮮水果,還能聯係供銷社合作,銷路也有保障。”
村長老李摸著下巴,若有所思地說:“嗯,這主意聽起來不錯,可要是豐收了,供銷社消化不了那麽多,剩下的水果咋辦?總不能眼睜睜看著爛掉吧。”
溫暖眼睛一亮,連忙說道:“這我也想到啦!賣不掉的水果,咱們可以做成水果罐頭。現在市麵上的水果罐頭稀少,可受歡迎了,咱們自己加工,不僅能解決水果滯銷的問題,還能增加附加值,多賺一筆錢呢!”
這時,負責宣傳的小張興奮地說:“哇,這想法太棒了!要是真搞起來,咱村就又多了個特色產業,說不定還能成為遠近聞名的‘水果村’呢!”
但就在這時,人群中有位村幹部皺起眉頭,憂心忡忡地說道:“這前期投入恐怕數目不小啊!光是購買優質的種苗就得花不少錢,還得專門聘請經驗豐富的專家來指導種植技術,更別提建造一座現代化的罐頭加工廠了,這每一項開銷都不是小數目,那這筆錢究竟要從哪裏來呢?還有專家,又該去哪裏尋找合適的人選呢?”
麵對這位村幹部提出的一連串疑問,溫暖卻顯得胸有成竹。
她微微一笑,從容不迫地迴應道:“關於資金方麵,我們完全可以向政府申請專項扶持資金嘛。同時,也能發動廣大村民們一起參與眾籌,每人出一份力,匯聚起來也是一筆可觀的資金。而且隻要等到果園中的水果喜獲豐收,罐頭廠開始正常運營並實現盈利,那麽之前投入的資金很快就能迴本啦,到那個時候,在座的各位可都是推動村子發展的大功臣呐!”
說到這裏,溫暖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又補充道:“至於專家嘛,其實咱們村的牛棚裏就藏著一位農業領域的專家呀。雖然他現在身處特殊時期,但我們完全可以誠懇地邀請他出山,幫助我們做好整個項目的規劃和布局工作。”
然而,這個提議剛一出口,現場立刻響起了不同的聲音。有人麵露難色,提出了異議:“這樣做會不會產生不太好的影響啊?畢竟那位專家目前的身份比較敏感……”
緊接著,另一個人也附和道:“是啊,萬一革委會知道了這件事,找上門來可怎麽得了?”一時間,眾人議論紛紛,原本熱烈的氣氛瞬間變得有些凝重。
不過,溫暖並沒有被這些質疑聲所動搖。她目光堅定地看著大家,斬釘截鐵地說道:“我認為大家不必過於擔心。我們邀請這位專家,並不是要給他什麽特殊待遇,而是讓他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親身參與到勞動中來,接受更深層次的改造。這不僅符合相關政策要求,也是對他個人的一種救贖和鍛煉。再說了,如果我們真的能夠把這個項目搞成功,給村裏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相信上級部門也會理解和支持我們的做法的。”
溫暖永遠忘不了那個改變她一生的夜晚。電視裏,一位白發蒼蒼、身形瘦弱的老人正接受采訪,他叫袁平,是一位農業專家。本就布滿皺紋的臉上,此時因悲傷而愈發扭曲,淚水奪眶而出,聲音顫抖得幾乎難以成句。
袁平緩緩訴說著那段沉痛的過往。在特殊的曆史時期,他和老伴被下放到了幸福村。初到村子,那是一片荒蕪與貧瘠,村民們在土地上辛勤勞作,卻依舊難以果腹。一心想要改變現狀的袁平,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農業研究中。他整日穿梭在田間地頭,觀察土壤、研究種子,試圖從這片土地中挖掘出希望。
而他的老伴,默默地承擔起了生活的重擔。不僅要操持家中的瑣碎事務,還要在田間幫忙勞作。日子一天天過去,老伴的身體在過度的操勞下每況愈下。1974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擊倒了她。那時的幸福村,醫療條件極差,交通也極為不便。袁平心急如焚,卻無法及時將老伴送到更好的醫院救治。最終,老伴在他的懷中永遠地閉上了眼睛。那一刻,袁平的世界仿佛崩塌了,這份愧疚和遺憾,如同烙印一般刻在了他的靈魂深處。
然而,命運的打擊並沒有讓袁平一蹶不振。他化悲痛為力量,更加堅定地投身於農業事業。憑借著深厚的專業知識、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對農業的無限熱愛,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改良,他成功地將國內的糧食產量提高了三倍,解決了無數人的溫飽問題。在水果種植方麵,他同樣成績斐然,通過創新種植技術和品種改良,將水果種植規模擴張了10倍,使得市場上水果供應充足,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在溫暖的前世記憶裏,袁平是她生命中的貴人。那時,溫暖懷著對生態水果的滿腔熱情,投身到了相關事業中。可她麵臨著諸多難題,缺乏專業知識、資金不足、市場開拓困難。就在她感到迷茫和無助時,袁平出現了。袁平不僅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她,還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幫助她解決了資金和銷售渠道的問題。在袁平的悉心指導下,溫暖的生態水果事業逐漸走上正軌。
也是在袁平的帶領下,加上大東的全力配合,幸福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袁平根據村子的土壤和氣候條件,指導村民們大規模種植適合的水果品種。他親自示範種植技術,從播種、施肥到病蟲害防治,每一個環節都耐心指導。在他的努力下,幸福村逐漸發展成了遠近聞名的水果鄉,成為了全國出名的水果批發基地。村民們的生活也從貧困走向了富足。
如今,溫暖獲得了重生的機會。那些與袁平相處的過往,如同電影般在她腦海中不斷放映。袁平給予她的幫助和支持,她始終銘記於心。重生後的溫暖,心中隻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一定要盡自己所能去幫助袁平。
溫暖深知,袁平雖然在農業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一路走來,經曆了太多的艱辛和孤獨。她想在生活上給予袁平無微不至的照顧,讓他不再為瑣事煩惱。也讓袁平夫人得到及時救助。在事業上,溫暖也希望能成為袁平的得力助手。她計劃憑借前世的經驗,為袁平的農業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溫暖知道,前方的道路或許充滿挑戰,但她毫不退縮。她期待著與袁平再次相遇,用自己的方式迴報他曾經的恩情。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溫暖相信,他們一定能夠創造出更多的美好,讓袁平的理想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越說越興奮。
村長老李一拍桌子,下定決心說:“行,溫暖這主意靠譜,咱就試試!隻要能讓咱村發展得更好,咱就大膽幹!”
其他村幹部也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從村委會出來,溫暖的心情格外舒暢。她仿佛已經看到了村子裏漫山遍野的果樹,果實累累,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而那些新鮮的水果,有的被運到供銷社,有的變成了美味的水果罐頭,走向了更廣闊的市場。她知道,這隻是一個新的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可能在等著這個充滿希望的村子 。
她知道,村子的美好未來才剛剛開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這個曾經貧窮的小村子一定會變得更加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