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災後救援和重整旗鼓還沒幹完,西域佛門到底出了何事去探查的人才剛剛出發不久,一位身負重傷的高僧竟然主動跑到了萬法宗山門,匆匆趕來求援。
隻見他身披袈裟,神色焦急,氣喘籲籲地說道:“西方大漠,世界盡頭,有一方新世界與清福界相融,那裏是佛魔相爭的羅浮世界。如今,羅浮世界的離合陸仙也消失得一幹二淨,元嬰戰力也大幅受損。而在金丹期戰力之下,魔教門徒的攻伐殺伐之力遠勝正道,我們實在是抗不住了。懇請清福界的正道人士能夠合力禦敵,共渡難關。”
所有聽到這消息的修士都驚得張大了嘴巴,臉上寫滿了不可置信。這消息實在太過震撼,仿若天方夜譚。“這光頭說什麽,有新世界與清福界融合了,這麽魔幻的嗎?”眾人心中暗自嘀咕,一時之間都有些反應不過來。
就在這時,一位機智的元嬰真君突然拍案而起,雙眼圓睜,怒目向高僧,怒吼道:“說,是不是你們佛教,偷偷與那個什麽羅浮界相互勾結?羅浮界與清福界的世界壁壘,是不是你們勾連打通的?我早就懷疑,你們佛教近些年太過老實了,你們暗中到底在幹什麽?你們肯定在耍陰謀,現在玩砸了,想起我們道教來了?你們禿驢該死啊!我家弟子門人死傷慘重,無力支援,你們西域佛門自己扛吧!”
這位元嬰真君越說越激動,胸膛劇烈地起伏著,眼中滿是憤怒與指責。
高僧聽後,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急忙雙手合十,連連搖頭,說道:“施主,切勿誤會,此事絕非我佛教所為。這新世界的融合,實在是一場意外,我佛慈悲,怎會做出此等傷天害理之事……”
然而,他的解釋在眾人的憤怒與質疑聲中顯得如此無力,一時間,場麵陷入了混亂與僵持之中 。
清福界的飛升爭渡大劫的開端,便是一場天塌地陷的災難。原本是清福界的福報,在各種人私心之下,卻瞬間化作了人間煉獄。
那些在離合境稱雄的陸仙們,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大劫中,毫無還手之力,紛紛隕落。這大劫的恐怖程度,遠超眾人想象,而其背後的原因,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一番探尋後,真相漸漸浮出水麵。原來是西域佛門早在在暗中設立空間門戶大陣,他們竟與另一方神秘世界——羅浮界的佛門取得聯係。
這一聯係,卻如同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清福界本元靈機不斷被竊取,整個世界就像一個被抽幹了養分的生命體,開始迅速潰縮。如此變故,讓清福界的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羅浮界的離合陸仙與清福界離合陸仙爭搶飛升機緣,大部分成功飛升了,少部分被天劫劈死,無論如何,世界本元大損,卻留下了大因果讓後輩修士來扛,不當人子!
羅浮界和清福界曾經的秩序與勢力範圍瞬間被打破,恐懼和絕望在各個角落蔓延。不知道要廝殺多久才能決出新的霸主。
話說羅浮界,勢力分布極為簡單,隻有佛門和魔門的力量在此紮根,道門卻不見絲毫蹤跡。清福界西域佛門為何處心積慮,趁著清福界世界壁壘薄弱之時,開辟空間,將兩個世界相連?他們究竟在算計著什麽?這一切都如同迷霧一般,籠罩在眾人的心頭,不得而知。
如今,清福界千門萬派都已得知,是佛門的所作所為,將清福界拖入了這萬劫不複的深淵。至高老祖們在這場變故中無辜死傷,元嬰真君們也深受其累,被卷入這無盡的災禍之中。眾人心中的憤怒如熊熊烈火般燃燒,恨不得將那些佛門之人千刀萬剮。
光頭們死到臨頭也沒有透露他們的算計想法,死鴨子嘴硬。道門現在是自掃門前雪,讓光頭與羅浮界的魔門火並,他們就怕清福界的魔教與羅浮界的魔教合流,這樣的話,道門不想下場也不行了。
然而,還沒等清福界的道門眾人動手,更可怕的事情接踵而至。從羅浮界通過世界通道,殺進了清福界一群不同於人族的智慧種族。他們長著巨大的蝙蝠翅膀,周身散發著令人膽寒的邪惡氣息,這些魔頭,正是自成一脈的修羅血族。他們的出現,讓清福界的局勢變得更加岌岌可危,這不光是道魔之爭,也是清福界人族滅族之危。
且先不說清福界各大宗門那些殘存的大佬們,將如何絞盡腦汁、施展渾身解數應對這場前所未有的大劫。
此刻,讓我們把目光暫且從那充滿危機與混亂的清福界大陸收迴,轉向南海群島。
陽光灑在海麵上,波光粼粼,無數的海島就像散落在藍色綢緞上的明珠。海風吹過,椰樹搖曳,海浪輕輕拍打著沙灘,發出悅耳的聲響。
在血泉島的海麵上,一艘精致的畫舫在平靜無波的天池內隨意漂遊。舫內,清靈正愜意地坐在窗邊,柔和的光線透過雕花窗欞灑在她手中的書卷上。她沉浸在書中,以此打發著這悠然的時光。
然而,來自遙遠之地的渡劫飛升的異象,卻如一道驚雷,突兀地打破了這份寧靜。
刹那間,清靈渾身一震,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擊中。那是天地間飄渺的道音,悠悠蕩蕩,卻又帶著無與倫比的震撼力,直直激蕩著每個人的神魂深處,令她的心跳陡然加快。
幾乎是本能反應,清靈身形一閃,瞬間飛上了主峰之巔。到達山巔時,已有幾個金丹修士也同時趕到,他們彼此的眼中都帶著驚訝與疑惑,相互點頭示意,眼神交匯間,傳遞著同樣的困惑與不安。
他們身處南海,遠離中原大陸,本就消息閉塞。加之師父血影鬼母又不在身邊指點,麵對這突如其來的神秘景象,眾人皆是一頭霧水,完全無法獲悉這究竟是什麽情況。
清靈秀眉緊蹙,腦海中飛速迴憶著過往的種種。突然,她心中一凜,隱隱猜測到,這或許就是青牛老祖當年提及的飛升爭渡大劫。作為天庭正式封敕的香廚妙供煙主,清靈能比旁人更敏銳地感應到清福界本元靈機的波動。
此刻,那靈機之火,世界之心,起伏不定,就像是油料不足的發動機,燃燒要用到的油脂卻被其他人抽離 ,運轉的磕磕絆絆。
她心中不禁怒罵,究竟是哪個天殺的,做出這等天怒人怨之事,讓整個世界都變得如此不穩固。
就在眾人滿心憂慮之時,清靈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眼中滿是驚恐。其他留守山門的金丹弟子也如臨大敵,全身緊繃,周身靈力不自覺地運轉起來。因為他們清晰地感應到,在血泉島南邊,一股極其恐怖的氣勢正拔地而起。
清靈忍不住低聲咒罵:“臥槽,我就說這七星應月的風水寶地,千萬年來怎麽都沒被占據,還一直是一片荒島,原來這裏藏著一個老怪物,世界之最,離合陸仙啊。
這絕對是離合陸仙才有的氣勢,如淵如獄,壓得人連半分反抗之心都生不起來。”
她的目光緊緊盯著南方,神色凝重,心中暗自推算,那離合陸仙氣勢釋放的位置,應該就是自己之前推算出的七星島嶼所對應的福地。這位離合老怪物,也不知在此隱世了多少年,如今終於毫無保留地釋放威勢,運轉法力,向天地宣示他的強大,看樣子是要渡劫飛升了。
清靈張大了嘴巴,滿臉震驚地看向南方二三百裏的海域。隻見那裏,一頭遮天蔽日的大鯨魚破水而出,越出海麵,向著蒼天飛去。原來,這位離合陸仙竟是妖仙,如此看來,應當尊稱為鯤。
清靈下意識地擦擦嘴角,心中暗自默念:“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一個秘製一個麻辣,再來瓶雪花,帶你勇闖天涯。”
念完,她不禁苦笑,這南海的鯤也著實不小啊,飛上天時,那龐大的身軀猶如科幻片裏的太空飛船,在烏雲之中肆意攪風攪雨。
更讓人咋舌的是,這飛在天上的鯤還做出了驚天之舉。它朝上的大鼻孔突然噴出一道粗壯的水柱,那模樣,好似是在向老天撒尿。
這一下,可徹底惹怒了老天。刹那間,天空中烏雲滾滾,電閃雷鳴,一道道水桶粗的天雷向著鯤劈去。
隻見那鯤在天雷的攻擊下,皮開肉綻,鮮血染紅了周邊的海水。清靈不知,這位妖仙前輩怕是不識天數,飛升的時機選得太晚了,已經有人提前跑路,清福界正在發怒,它趕上了半截,已是半隻腳踏入了閻王殿。
如今清福界本就處於動蕩邊緣,這天雷的威力明顯比以往增強了好幾個等級。
巨鯤一次次衝天而起,又一次次被天雷劈落,一次次跌落海中,掀起海嘯無數,巨浪滔天。
血泉島上,金丹期修士們忙得不可開交。他們四處奔走,救護那些被妖仙渡劫餘波波及的低階弟子,將他們全都帶到了主峰之巔上。
一時間,主峰之巔上坐滿了人,大家排排坐,共同觀看著巨鯤渡劫飛升這一曠世奇景。
好在,妖仙渡劫的位置在血泉島南邊兩三百裏外。這位妖仙或許脾氣不錯,又或許根本不在乎血泉島上這群小螻蟻。它的渡劫,僅僅是卷起了滔滔海嘯,將清靈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荒島綠化大業毀了個七七八八。不過所幸,弟子們並沒有什麽傷亡。
不僅如此,圍繞七星島嶼不知多少年的風暴海上的烏雲和雷霆,都被妖仙的飛升雷劫給吸了過去。一時間,七星島嶼區域的天空豁然清明。這般天翻地覆的場景,讓血泉島上的大小弟子們大開眼界,他們的臉上,滿是震撼與驚歎。
事情的發展急轉直下,變得愈發不妙起來。那原本在天空與天雷奮力抗衡的巨鯤,此刻竟已力不從心,龐大的身軀直直地從高空墜落,重重地砸在海麵上,濺起千層巨浪。更糟糕的是,它的肚皮開始慢慢翻轉,隱隱有翻肚的征兆,這明顯是扛不住天劫的跡象。
清靈見狀,心中大驚,神色焦急萬分。她深知,妖與人族有著本質的區別。人族修士若是覺得難以度過飛升天劫,尚可選擇自我兵解,舍棄肉身,以元神飛升。可妖族全然不同,他們一身的修為皆寄托在妖丹和肉身上,沒了肉身,妖丹便如無本之木,毫無用處。看眼下這情形,這巨鯤怕是兇多吉少,死定了。
清靈最為害怕的是,這位妖仙在將死之際,會不顧一切地報複社會,胡亂發泄釋放法力。血泉島距離此處雖說有兩三百裏之遙,但以巨鯤的實力,若是它瘋狂起來,隨手一擊,血泉島便可能被夷為平地。到那時,島上眾人可就要跟著無辜陪葬了。
想到這兒,清靈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心中暗自叫苦。之前自己還打趣說這裏有大墓,難不成真要一語成讖,變成自己的墳墓?呸呸呸,真是烏鴉嘴!
生死攸關之際,清靈腦筋飛速轉動,心中隻有一個念頭:一定要幫這巨鯤一把,讓它能體麵地趕緊離開,千萬別在臨死前發瘋。
刹那間,清靈眼神陡然堅定,那就死馬當活馬醫。
清靈極速向南飛去,直到天劫範圍再也不可靠近之地。
她身上蓮花靈寶花瓣綻放,放出神道法相的功德法輪,瞬間清靈腦後就像亮起了金黃和火紅雙色的大燈泡,點亮了烏雲一片,可明顯了,那意思是給老天看一看,別劈歪了,咱是自己人。
清靈運起周身法力,大聲對著遠方傳音:“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裏,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隻見他身披袈裟,神色焦急,氣喘籲籲地說道:“西方大漠,世界盡頭,有一方新世界與清福界相融,那裏是佛魔相爭的羅浮世界。如今,羅浮世界的離合陸仙也消失得一幹二淨,元嬰戰力也大幅受損。而在金丹期戰力之下,魔教門徒的攻伐殺伐之力遠勝正道,我們實在是抗不住了。懇請清福界的正道人士能夠合力禦敵,共渡難關。”
所有聽到這消息的修士都驚得張大了嘴巴,臉上寫滿了不可置信。這消息實在太過震撼,仿若天方夜譚。“這光頭說什麽,有新世界與清福界融合了,這麽魔幻的嗎?”眾人心中暗自嘀咕,一時之間都有些反應不過來。
就在這時,一位機智的元嬰真君突然拍案而起,雙眼圓睜,怒目向高僧,怒吼道:“說,是不是你們佛教,偷偷與那個什麽羅浮界相互勾結?羅浮界與清福界的世界壁壘,是不是你們勾連打通的?我早就懷疑,你們佛教近些年太過老實了,你們暗中到底在幹什麽?你們肯定在耍陰謀,現在玩砸了,想起我們道教來了?你們禿驢該死啊!我家弟子門人死傷慘重,無力支援,你們西域佛門自己扛吧!”
這位元嬰真君越說越激動,胸膛劇烈地起伏著,眼中滿是憤怒與指責。
高僧聽後,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急忙雙手合十,連連搖頭,說道:“施主,切勿誤會,此事絕非我佛教所為。這新世界的融合,實在是一場意外,我佛慈悲,怎會做出此等傷天害理之事……”
然而,他的解釋在眾人的憤怒與質疑聲中顯得如此無力,一時間,場麵陷入了混亂與僵持之中 。
清福界的飛升爭渡大劫的開端,便是一場天塌地陷的災難。原本是清福界的福報,在各種人私心之下,卻瞬間化作了人間煉獄。
那些在離合境稱雄的陸仙們,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大劫中,毫無還手之力,紛紛隕落。這大劫的恐怖程度,遠超眾人想象,而其背後的原因,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一番探尋後,真相漸漸浮出水麵。原來是西域佛門早在在暗中設立空間門戶大陣,他們竟與另一方神秘世界——羅浮界的佛門取得聯係。
這一聯係,卻如同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清福界本元靈機不斷被竊取,整個世界就像一個被抽幹了養分的生命體,開始迅速潰縮。如此變故,讓清福界的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羅浮界的離合陸仙與清福界離合陸仙爭搶飛升機緣,大部分成功飛升了,少部分被天劫劈死,無論如何,世界本元大損,卻留下了大因果讓後輩修士來扛,不當人子!
羅浮界和清福界曾經的秩序與勢力範圍瞬間被打破,恐懼和絕望在各個角落蔓延。不知道要廝殺多久才能決出新的霸主。
話說羅浮界,勢力分布極為簡單,隻有佛門和魔門的力量在此紮根,道門卻不見絲毫蹤跡。清福界西域佛門為何處心積慮,趁著清福界世界壁壘薄弱之時,開辟空間,將兩個世界相連?他們究竟在算計著什麽?這一切都如同迷霧一般,籠罩在眾人的心頭,不得而知。
如今,清福界千門萬派都已得知,是佛門的所作所為,將清福界拖入了這萬劫不複的深淵。至高老祖們在這場變故中無辜死傷,元嬰真君們也深受其累,被卷入這無盡的災禍之中。眾人心中的憤怒如熊熊烈火般燃燒,恨不得將那些佛門之人千刀萬剮。
光頭們死到臨頭也沒有透露他們的算計想法,死鴨子嘴硬。道門現在是自掃門前雪,讓光頭與羅浮界的魔門火並,他們就怕清福界的魔教與羅浮界的魔教合流,這樣的話,道門不想下場也不行了。
然而,還沒等清福界的道門眾人動手,更可怕的事情接踵而至。從羅浮界通過世界通道,殺進了清福界一群不同於人族的智慧種族。他們長著巨大的蝙蝠翅膀,周身散發著令人膽寒的邪惡氣息,這些魔頭,正是自成一脈的修羅血族。他們的出現,讓清福界的局勢變得更加岌岌可危,這不光是道魔之爭,也是清福界人族滅族之危。
且先不說清福界各大宗門那些殘存的大佬們,將如何絞盡腦汁、施展渾身解數應對這場前所未有的大劫。
此刻,讓我們把目光暫且從那充滿危機與混亂的清福界大陸收迴,轉向南海群島。
陽光灑在海麵上,波光粼粼,無數的海島就像散落在藍色綢緞上的明珠。海風吹過,椰樹搖曳,海浪輕輕拍打著沙灘,發出悅耳的聲響。
在血泉島的海麵上,一艘精致的畫舫在平靜無波的天池內隨意漂遊。舫內,清靈正愜意地坐在窗邊,柔和的光線透過雕花窗欞灑在她手中的書卷上。她沉浸在書中,以此打發著這悠然的時光。
然而,來自遙遠之地的渡劫飛升的異象,卻如一道驚雷,突兀地打破了這份寧靜。
刹那間,清靈渾身一震,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擊中。那是天地間飄渺的道音,悠悠蕩蕩,卻又帶著無與倫比的震撼力,直直激蕩著每個人的神魂深處,令她的心跳陡然加快。
幾乎是本能反應,清靈身形一閃,瞬間飛上了主峰之巔。到達山巔時,已有幾個金丹修士也同時趕到,他們彼此的眼中都帶著驚訝與疑惑,相互點頭示意,眼神交匯間,傳遞著同樣的困惑與不安。
他們身處南海,遠離中原大陸,本就消息閉塞。加之師父血影鬼母又不在身邊指點,麵對這突如其來的神秘景象,眾人皆是一頭霧水,完全無法獲悉這究竟是什麽情況。
清靈秀眉緊蹙,腦海中飛速迴憶著過往的種種。突然,她心中一凜,隱隱猜測到,這或許就是青牛老祖當年提及的飛升爭渡大劫。作為天庭正式封敕的香廚妙供煙主,清靈能比旁人更敏銳地感應到清福界本元靈機的波動。
此刻,那靈機之火,世界之心,起伏不定,就像是油料不足的發動機,燃燒要用到的油脂卻被其他人抽離 ,運轉的磕磕絆絆。
她心中不禁怒罵,究竟是哪個天殺的,做出這等天怒人怨之事,讓整個世界都變得如此不穩固。
就在眾人滿心憂慮之時,清靈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眼中滿是驚恐。其他留守山門的金丹弟子也如臨大敵,全身緊繃,周身靈力不自覺地運轉起來。因為他們清晰地感應到,在血泉島南邊,一股極其恐怖的氣勢正拔地而起。
清靈忍不住低聲咒罵:“臥槽,我就說這七星應月的風水寶地,千萬年來怎麽都沒被占據,還一直是一片荒島,原來這裏藏著一個老怪物,世界之最,離合陸仙啊。
這絕對是離合陸仙才有的氣勢,如淵如獄,壓得人連半分反抗之心都生不起來。”
她的目光緊緊盯著南方,神色凝重,心中暗自推算,那離合陸仙氣勢釋放的位置,應該就是自己之前推算出的七星島嶼所對應的福地。這位離合老怪物,也不知在此隱世了多少年,如今終於毫無保留地釋放威勢,運轉法力,向天地宣示他的強大,看樣子是要渡劫飛升了。
清靈張大了嘴巴,滿臉震驚地看向南方二三百裏的海域。隻見那裏,一頭遮天蔽日的大鯨魚破水而出,越出海麵,向著蒼天飛去。原來,這位離合陸仙竟是妖仙,如此看來,應當尊稱為鯤。
清靈下意識地擦擦嘴角,心中暗自默念:“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一個秘製一個麻辣,再來瓶雪花,帶你勇闖天涯。”
念完,她不禁苦笑,這南海的鯤也著實不小啊,飛上天時,那龐大的身軀猶如科幻片裏的太空飛船,在烏雲之中肆意攪風攪雨。
更讓人咋舌的是,這飛在天上的鯤還做出了驚天之舉。它朝上的大鼻孔突然噴出一道粗壯的水柱,那模樣,好似是在向老天撒尿。
這一下,可徹底惹怒了老天。刹那間,天空中烏雲滾滾,電閃雷鳴,一道道水桶粗的天雷向著鯤劈去。
隻見那鯤在天雷的攻擊下,皮開肉綻,鮮血染紅了周邊的海水。清靈不知,這位妖仙前輩怕是不識天數,飛升的時機選得太晚了,已經有人提前跑路,清福界正在發怒,它趕上了半截,已是半隻腳踏入了閻王殿。
如今清福界本就處於動蕩邊緣,這天雷的威力明顯比以往增強了好幾個等級。
巨鯤一次次衝天而起,又一次次被天雷劈落,一次次跌落海中,掀起海嘯無數,巨浪滔天。
血泉島上,金丹期修士們忙得不可開交。他們四處奔走,救護那些被妖仙渡劫餘波波及的低階弟子,將他們全都帶到了主峰之巔上。
一時間,主峰之巔上坐滿了人,大家排排坐,共同觀看著巨鯤渡劫飛升這一曠世奇景。
好在,妖仙渡劫的位置在血泉島南邊兩三百裏外。這位妖仙或許脾氣不錯,又或許根本不在乎血泉島上這群小螻蟻。它的渡劫,僅僅是卷起了滔滔海嘯,將清靈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荒島綠化大業毀了個七七八八。不過所幸,弟子們並沒有什麽傷亡。
不僅如此,圍繞七星島嶼不知多少年的風暴海上的烏雲和雷霆,都被妖仙的飛升雷劫給吸了過去。一時間,七星島嶼區域的天空豁然清明。這般天翻地覆的場景,讓血泉島上的大小弟子們大開眼界,他們的臉上,滿是震撼與驚歎。
事情的發展急轉直下,變得愈發不妙起來。那原本在天空與天雷奮力抗衡的巨鯤,此刻竟已力不從心,龐大的身軀直直地從高空墜落,重重地砸在海麵上,濺起千層巨浪。更糟糕的是,它的肚皮開始慢慢翻轉,隱隱有翻肚的征兆,這明顯是扛不住天劫的跡象。
清靈見狀,心中大驚,神色焦急萬分。她深知,妖與人族有著本質的區別。人族修士若是覺得難以度過飛升天劫,尚可選擇自我兵解,舍棄肉身,以元神飛升。可妖族全然不同,他們一身的修為皆寄托在妖丹和肉身上,沒了肉身,妖丹便如無本之木,毫無用處。看眼下這情形,這巨鯤怕是兇多吉少,死定了。
清靈最為害怕的是,這位妖仙在將死之際,會不顧一切地報複社會,胡亂發泄釋放法力。血泉島距離此處雖說有兩三百裏之遙,但以巨鯤的實力,若是它瘋狂起來,隨手一擊,血泉島便可能被夷為平地。到那時,島上眾人可就要跟著無辜陪葬了。
想到這兒,清靈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心中暗自叫苦。之前自己還打趣說這裏有大墓,難不成真要一語成讖,變成自己的墳墓?呸呸呸,真是烏鴉嘴!
生死攸關之際,清靈腦筋飛速轉動,心中隻有一個念頭:一定要幫這巨鯤一把,讓它能體麵地趕緊離開,千萬別在臨死前發瘋。
刹那間,清靈眼神陡然堅定,那就死馬當活馬醫。
清靈極速向南飛去,直到天劫範圍再也不可靠近之地。
她身上蓮花靈寶花瓣綻放,放出神道法相的功德法輪,瞬間清靈腦後就像亮起了金黃和火紅雙色的大燈泡,點亮了烏雲一片,可明顯了,那意思是給老天看一看,別劈歪了,咱是自己人。
清靈運起周身法力,大聲對著遠方傳音:“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裏,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