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老祖隨手將那一小點龍脆骨拋入東廚星君灑下的星光之中,又拿起一塊大脆骨,悠然自得地吃了起來。東廚星官與力士見此情形,自是不敢多語。


    片刻後,東廚星官上前稟報:“老祖,星光降福已畢,下界已至正午,不便再繼續降下星光,您老可有其他吩咐?”


    青牛老祖微微點頭,說道:“嗯,甚好,你且退下忙自己事務去吧,待我麵見天帝,自不會虧待於你。去吧。”


    於是東廚星官與兩名力士行禮告退,各自忙碌去了。


    清福界內天尚未破曉,清靈便已在天壇祭壇上端坐靜候。麵前的供桌上,擺放著灶神法印與灶神神像烙印模具。


    吳昊領著早起的百官在下方靜靜等候,太華宗宗鵠真人也已歸來,在一旁觀禮。


    天色微明之際,天上數顆原本毫不起眼的星辰陡然綻放出耀眼光芒,眾人見狀立刻跪拜,禮官揮手,刹那間雅樂齊鳴,文武百官紛紛參拜禱告。


    城內早起的百姓瞧見這般奇異天象,又聽聞巡檢的小吏軍士傳言,說大王正在城外天壇祭祀上天神明,皆激動不已,紛紛在大街上跟著一同跪拜禱告。


    願力經清靈牽引,匯聚於天壇之上。那星光仿若覓得目標,恰似銀河自九天傾瀉,一道璀璨奪目的光柱瞬間籠罩清靈全身,將她隱匿於絢爛光華之中,旁人難以看清。跪拜的百官見狀,愈發虔誠。


    清靈隻覺天靈蓋一片澄澈清明,周身似有星辰之力縈繞,修為急劇攀升,陰神亦得到滋養。清靈施法將星辰之力接引到神印與神像之上。


    然後她不會錯過這個修煉的好時機,正潛心體悟之時,忽然,一顆溫潤如玉、潔白油亮仿若玉骨之物飄落至她嘴邊。


    清靈剛欲開口驚叫,那玉骨竟徑直滑入她口中。


    刹那間,一股濃鬱肉香在舌尖散開,她下意識地輕咬一口,隻覺極有嚼勁,待玉骨外層被咬破,竟瞬間化為一股暖流,被清靈吞入腹中。清靈不由自主地打了個飽嗝。


    轉瞬之間,她腹中之物迅速轉化成精純靈氣被其煉化吸收,清靈體內靈力洶湧澎湃,自行運轉周天,竟有衝關破境之兆。


    清靈趕緊拋出陣盤立下防護;然後趕忙抱元守一,陰神歸位,控製體內靈力壓縮液化。


    龍性屬水,為萬水之源,清靈靈氣液化順遂無礙。


    丹田之中,雲霧漸生,那潛藏於體內的雷劫天一神水亦隨之湧現,在丹田氣海內受龍氣雲霧牽引,一時間陰陽交替,電閃雷鳴,清靈的陰神亦在其中得到淬煉,陰性漸弱,陽性滋生,隱隱有向陽神轉化之態,卻尚未徹底完成陽神轉換。


    變化最為顯著者,當屬丹田氣海。


    龍氣雲霧在電閃雷鳴之後,稍許片刻,靈力化雨紛紛灑落,於丹田氣海之中匯聚成湖。


    清靈的周身靈氣流轉至丹田氣海,便化為龍氣雲霧,繼而化作雨水降下。


    短短半時辰內,靈力全然化液,丹田氣海雨歇雲散,清靈成功築基,法力初成。法力之湖內,星光閃爍如電,美輪美奐。脫胎換骨,道基初立。


    清靈迴轉心神,聞到一股腥臭,她柳眉倒豎,趕緊趁著外界星光掩護,迅速施展幾遍清潔術,將血肉之軀排出的汙穢滌蕩一空。


    清靈借助星光與龍骨之力,築基過程快若閃電。尋常之人築基,需尋靈脈節點,閉關十日半月亦是尋常之事,而清靈僅用半個時辰便大功告成,更兼得雷雲、龍氣與星辰之力的莫大造化。


    時光流轉,上界星光降福漸漸消散,清靈身影再度現於祭台之上。


    待清靈睜眼撤掉防護法陣,卻發覺四周空無一人。


    原是吳昊與宗鵠真人察覺清靈衝關築基的氣息變化,擔憂之餘,也立刻妥善安排,將眾人遠遠驅離,以免清靈築基之後,因排出汙垢的表象遭人誤會褻瀆。


    待星光徹底散去,吳昊與宗鵠真人才趕忙施法趕來。


    清靈周身潔淨,見二人前來,她儀態萬千地起身施禮,行動間,清風徐來,發絲飄舞,衣裙搖曳,柔聲說道:“清靈,多謝宗鵠師叔與兄長護法。”


    吳昊怔怔地望著清靈,隻覺自家妹子宛如天仙下凡,美不勝收。


    宗鵠真人亦一時失神,眼中滿是驚豔之色。


    隻見清靈築基之後,水眸依舊,然落淚之症已大為好轉。


    清靈眉如遠黛,似蹙非蹙,目若明珠,含露欲泣。


    真真是我見猶憐,勾魂攝魄。


    雙頰生暈,恰似桃花初綻,身姿婀娜,風姿綽約,纖巧玲瓏,溫潤如玉。


    芳華正當時,風流似水柔。


    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


    實乃絕世佳人也!


    起駕迴宮途中,侍女見之,輕掩紅唇,麵露驚色,內官瞧著,呆若木雞,魂飛天外。


    清靈心中暗歎:這次變故突然,自己沒有隱藏得住,怕是要成眾人覬覦的唐僧肉了。當真不妙,實是糟糕透頂!


    吳昊心底雖泛起一絲豔羨之意,可他向太華宗問詢過後,得到的答複是:君王自有其特定命格,僅能安然享受人間的榮華富貴,長生之路與他們絕緣,自古以來的凡間王者皆遵循此例。即便如今有了新的契機,卻也得等到身死之後方能封神,陽壽並不會因此而有所改變。


    吳昊憶起往昔越王與揚王的瘋狂之舉,當年那一場大戰,他們便是為了死後封神,思及此處,他便緩緩放下了那份心思。畢竟他的國家在他的治理下日漸繁榮昌盛,他功不可沒,再加上有妹妹清靈在前方探路,待他死後,必然會有一尊神位虛位以待。


    眾人皆認為,清靈此次能夠成功築基,全然仰仗青牛老祖在天庭降下福澤的庇佑。說不定青牛老祖也覺得清靈修為太過低微,怕她給自己丟臉。


    想到清靈成就築基之後,擁有三百多年的陽壽,吳國三百年的江山社稷無憂,吳昊不由得心生喜悅,當即傳令在宮中舉辦盛大宴會。


    清靈自是不願在大庭廣眾之下出席宴會,她心中暗自歎息,自己一手傳揚開來的戲曲,此次宴會上雖有名角登台演繹,自己卻無緣聆聽,實在可惜。


    吳媽媽與王後雙雙前來相邀。


    吳媽媽如今深居宮中,已然放下了修煉之事,隻一心安享富貴榮華。王後則心思複雜,可在絕對的實力麵前,她也隻能束手無策。


    此刻見清靈那妖嬈絕美、風姿綽約的模樣,心中的妒火與醋意瞬間熊熊燃燒。旁人或許不知,她卻心裏明白,清靈與吳昊之間並無血緣關聯,這對她而言,無疑是最大的威脅。後宮眾多佳麗加起來,也比不上清靈一人對她後位的撼動。


    清靈隻想說:嗬嗬,燕雀安知鴻鵠之誌!懶得理會,我哪怕迴應一句就是我輸。


    清靈隻是與吳媽媽親昵地閑聊了片刻,盡享天倫之樂後,便勸說她們前往前麵的大殿盡情歡慶,自己著實不喜歡這般熱鬧喧囂的場合。


    宮中侍女對清靈不赴宴會一事頗有微詞,嘰嘰喳喳地議論不休。清靈愈發煩悶,在這宮中居住,四處皆是言語上的旁敲側擊、勾心鬥角的煩心事,實在令人心生厭倦。


    吳王宮中,醋味彌漫,清靈隻覺渾身不自在,便在半月後擺駕巡遊太平郡,去視察灶神信仰傳播之事了。


    雖說此次降福未獲天庭正式封敕神職,然星光已入神印符文,自是有天命感應。凡間君王吳昊也下旨封敕神靈,那灶王爺好歹也算個祀神,先傳播信仰,再等候天庭封敕便是,料想青牛老祖亦是此般心思。


    太華宗派遣的八位壽元將盡的築基修士,正忙得不可開交。他們麵色凝重,操控著灶神畫像烙印模具,在百木之上精心烙印神像。隻見那神像木牌僅有巴掌大小,烙印的畫像卻栩栩如生。當官者恭恭敬敬地請檀木神像歸家,每個灶台皆掛一個;軍士們則請梧桐木神像;江湖人士將桃木神像木牌隨身攜帶,燒火做飯時便拿出來,口中念念有詞,以求保佑平安。百姓們不拘何種普通木料,烙印的數量亦是最多。


    家中有耕牛穿鼻環者,家主人會小心翼翼地用手指沾點牛鼻血,輕點在灶王爺牛角盔之上。無牛的家庭,便匆匆前往村長家裏去借。那些已然穿了鼻環的耕牛,又遭一番折騰,被牛氓叮咬之處,還會被人擠出幾滴血來,耕牛 “哞哞” 低叫,似在抗議,可人們哪會理會,隻一心想著灶王爺之事。


    吳王借發放灶王爺神牌之舉,竟意外地讓朝廷基本完成了戶籍統計,此等驚喜,實乃意料之外。


    百姓眾人本以為請來的是位神通廣大的神靈,可村長卻道:“這灶王爺隻會拿著小本本記錄大家在家中的言論。勸大家口下留德,莫要吵架,家庭和睦,莫在背後說人壞話,更莫在家裏密謀壞事,否則會被灶王爺報給上神,降下災殃。”


    百姓們聽聞,先是低聲抱怨,有人撇撇嘴道:“這算什麽神靈,屁本事沒有,還天天看著自家人吃飯。”


    可一想到灶王爺的小本本,頓時噤若寒蟬,心中尋思:誰家若不去領灶王爺牌位,定是在家中不幹好事,需得小心提防。於是乎,鄉裏鄉親相互監督,皆去領了牌位請迴家。一時間,海清河晏,民間風氣大為改觀,竟有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之態,真乃教化之功。文武百官見狀,皆心悅誠服,讚歎道:“灶王爺真大德也。”


    清靈雖看不到功德,卻能察覺自己鼻子的傷勢日益好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她心中暗自思忖:也不知清福界要過幾個月,青牛老祖才能給自己拿來修煉功法。


    青牛老祖卻能觀測到功德。此刻,他正在天帝麵前,請求封敕灶神的旨意,一心想當諸天萬界灶神的主神。殿內,唯有天帝、青牛、太白金星三人。正說著話,便見絲絲縷縷微弱的人道功德,如嫋嫋輕煙,向老牛緩緩飄來,且有星火燎原、愈演愈烈之勢,連綿不絕,福運昌隆。


    天帝亦瞧見了,他眼神一凜,麵有慍色,道:“牛霸天,這就是你要的神位?朕還未下旨,就有功德降下,你可是越矩了?”


    青牛老祖亦未料到清靈丫頭動作如此之快,略一思索,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也就釋然了。


    他撓撓頭,嘿嘿傻樂,向天帝作揖,道:“大天尊請息怒,俺已經改名了,俺現在叫牛莽;非是老牛我吹噓,我的法子最是靠譜。天下百姓說誰是壞蛋,陛下您便辦了他,這能幫陛下廣布神威的大忙,您可務必要應允啊。”


    言罷,他眼神中滿是期待,身體前傾,似乎想讓天帝即刻點頭。


    天帝臉色愈發不悅,他冷哼一聲,道:“你那是何破法子,還要打小報告,此乃奸佞之臣的行徑。你們牛不是向來憨厚嗎?”


    此時,太白金星緩緩走出,他微微躬身,和顏悅色道:“陛下息怒,請聽小老兒一言。如今諸天萬界厘定天地之事順遂,唯剩如星辰般繁多的微弱小界尚在繼續。隨著眾星神的努力,想來不久便會圓滿完結。待那時,眾多天神便要降下神跡,宣揚天威。隻是人心難測,眾神職權多有摩擦,恐有蒙蔽聖聽之事發生。小老兒以為牛老祖之想法甚佳,封敕灶神這般無甚權威的微末小神,不會引發太大爭議。小老兒推想,家家戶戶皆供奉灶神,其耳目眾多,陛下便可洞察秋毫,奸佞無所遁形,天神下凡亦不敢肆意妄為。此法著實可行。” 言罷,他輕撫長須,眼神篤定。


    天帝聽後,微微皺眉,陷入沉思,似乎還加以推演。青牛老祖望著太白金星,咧著嘴傻笑,心中暗讚:這老頭可真是個好人。


    待天帝思考完畢,心意已決,他朗聲道:“宣,東廚星官即刻來此覲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歌一曲神仙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近視鏡特別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近視鏡特別厚並收藏歌一曲神仙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