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國求食之人頓時哭嚎聲響成一片。田二牛心中不忍,將隨軍攜帶的一些食物分給了他們,而後下令軍卒強行將這些人推搡出邊界。
田二牛黑著臉怒喝道:“趕緊滾!老子的糧食可都是拿命換來的,今日爺好心賞給你們一些,心中著實舍不得,莫要逼得我動粗砍了你們。”
揚國的窮苦眾人這才一步三迴頭地緩緩離去。田二牛氣唿唿地坐在界碑之上,手中揮舞著鞭子四處亂抽,心情煩悶到了極點。
他轉頭問胡漢山:“老胡,你說都春天過去大半了,揚國貴人為何還不拿出糧食分給農夫,好讓他們快快種田?難道他們不想要收成了?”
胡漢山幹笑兩聲,解釋道:“如今揚國的軍隊皆調往北方與起義軍作戰了,貴人們不敢開倉放糧。再者說,如今眾人連種糧都吃了,貴人覺得即便發放糧食下去,也會被立刻吃掉,不會有人拿去種到地裏,這要發放多少糧食才是個頭啊?索性便不發放糧食救濟饑民了。”
田二牛聞言怒發衝冠,揮舞著手中長刀,對著北方破口大罵:“這幫混蛋!若不是吳王帶領我們闖出一條活路,我田二牛即便不被越王坑殺,也難逃餓死,真該殺,該殺。。。。”
是夜,那群揚國饑民吃了些食物,恢複了些許力氣,手持撅頭木鏟,再度來到界碑之處。見四下無人,他們奮力開挖,有人負責放哨,口中還不時低聲催促:“快些挖,快些挖。” 另有人則小聲嘟囔:“小心點,莫要弄出太大聲響。”
眾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將石碑挖出,又迅速將坑填平,用腳踩實,還撒上些樹葉青草加以掩蓋。隨後,八個人用繩子棍棒抬起石碑便走,一群人難掩心中興奮,歡歡喜喜地跟在石碑後麵。
次日,那老者帶著幾個老家夥竟然尋到了江郵城的田二牛處。還未等田二牛發怒,老者見麵便直接跪下,忐忑不安地說道:“田將軍,有件事小人必須告知將軍。昨夜土地公顯靈,將我們村挪到了吳國境內,我等如今已是吳國之民了,此乃天意啊。”
田二牛聽聞這話,隻覺這老頭定是餓迷糊了,滿嘴胡言。
見田二牛欲拿鞭子抽他,老者急忙喊道:“我等有證據,兩國界碑突然出現在我們村北邊,我們可不就是吳國之民了。”
田二牛愣住了,急忙帶著胡漢山,點齊幾百兵馬相隨,還安排了一輛牛車給幾個老頭乘坐,讓其在前帶路,一行人直奔昨日界碑所在之處。
到了地方,哪還有界碑的影子。田二牛和胡漢山目光不善地盯著滿臉諂媚笑著的老頭,一言不發。
那老頭卻也不覺得尷尬,上前幾步說道:“兩位大人,您看,是否去我們村北邊瞧瞧界碑?這可真是土地公顯靈啊。”
二人無奈,隻得帶著兵卒踏入揚國境內,跟隨老頭來到村子北邊,果見那塊界碑矗立於此,界碑邊上還樹立著一個木牌,上麵畫著一隻穿道袍的黃鼠狼,這是近年來傳開的習俗,聽說這個叫土地公的黃鼠狼可以保村寨安寧,甚至還有人在擺放了貢品,正是昨日田二牛分給老頭的幾塊飯團。
遠處,一群鄉民正焦急地觀望。
田二牛一時不知所措,望向胡漢山尋求主意。
胡漢山壓低聲音說道:“往前五裏,太過明顯了,咱倆恐難交代。”
田二牛尚未迴應,便聽到遠處有鄉民大聲唿喊:“快看啊,那邊貴人莊園的護衛好像跑了。”
“真的,快看啊,好多人,他們往北跑了。”
“搶糧食啊!”
“上啊!”
……
唿啦一下,所有鄉民如潮水般向著貴人莊園方向狂奔而去,連那幾個老頭也顧不上跟田二牛招唿一聲,拔腿就跑,那奔跑的速度絲毫不顯老態。
隻留下田二牛等人在原地在風中淩亂,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弄得暈頭轉向。
自這日起,吳揚兩國的界碑接二連三地神秘消失,而後又詭異地出現在北邊一點的位置。速度最快的界碑,竟能以每日三十裏的速度向北遷移,村村接力,戶戶歡慶,聽說為百姓胸膛刺青的針頭都磨細了幾分。
揚國的貴人們望著那不斷北移的界碑,驚恐萬分,紛紛逃竄。
界碑北上的速度比封無休上任趕路的速度還要快上幾分。
揚國邊境城池的守將也棄城而逃,守城士卒們則加入了民兵隊伍,開始跟著一起搶糧、搶錢、搶貴婦。
有吳國之民因姻親在北邊邊境之外,便成了新歸附之民的座上賓,教導他們組織民兵、分配田地,一時間,這股歸附之風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拾。
田二牛悍然發兵,丹水沿線駐軍集群向北,一路鎮壓還敢反抗的揚國貴人,最後縱馬馳騁在吳國最北邊的界碑之畔。田二牛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容,嘿嘿笑道:“真好,吳王就算砍了我,我也無怨言。”
月餘之間,仿若吳國官員們什麽都未做,便輕而易舉地開疆拓土六百裏。
封無休得知此事後,又氣又急,隻恨自己走慢幾日,便錯失如此大功勞。心中暗自惱怒:揚國怎就如此輕易地淪喪了大半疆土?我封大老爺還未到任呢,這實在是豈有此理。
再往前,界碑便不再移動了,隻因前方已然荒無人煙,乃是起義軍與揚國軍隊反複爭奪之地,鄉野之間一片死寂。
揚國軍隊與起義軍見狀,大為驚駭,趕忙互通書信,宣布停戰。
太華宗聞得此訊,急忙派遣弟子趕赴新邊境,以防魔教因氣急敗壞而屠戮吳國新歸附之民。
聽聞太華宗宗主在大殿之上高聲宣揚:“此乃道德天下,無為之功。”
太華宗不知為何,將原本秘藏的氣血狼煙之法傳授給吳國的多名悍將。一時間,吳國氣運如日中天,戰場上,氣血狼煙所到之處,敵方望風披靡,魔教中人更是膽戰心驚。
吳二牛雖無甚學識,但心誌純粹,習得氣血狼煙之術後,如魚得水,竟能在吳國北部邊境穩穩站住腳跟,逼得魔教與揚國朝廷不得不有同流合汙之跡象。
後來,有傳聞鄭國、魯國、魏國等遠方國家開始宣揚開科取士、開倉放糧。
揚國殘餘之疆域也開始開科取士、開倉放糧,更派出盛名在外的門客大賢者,於兩軍陣前叫囂:“我揚國貴人仁義,愛護治下百姓,所放之糧如山如嶽,煮沸飯湯插筷不倒,爾等吳國小民可曾見過,爾等吳國放糧可曾如此豐盛?”
已經趕至新邊境的封無休,哈哈笑道:“老匹夫欺天之言可要遭報應的,莫要宣揚假仁假義,天下之民皆知曉,不是你家貴人變好了,而是因為我等來了,你能得今日之高位也該感謝吳王。這救下萬萬百姓之功,實在我吳王大德,蒼天可證,日月可鑒,萬民可明!”
一時間,兩軍鴉雀無聲。然後,揚國又潰敗一次。
清靈隱匿於深山之中,專心探查地脈,梳理靈機,沉浸其中,渾然忘我,竟不知自家田二牛將軍已為她打下了六百裏的沃野疆土。
雖然還是吳昊與吳國朝廷在盡心打理,可依照古禮,封君之臣,不為王臣!
新疆土王庭看著眼饞,但實在越不過太平公主去,在法理上這可是太平郡之兵拿下的疆土,要是封無休跑快點,吳王可以耍賴撤了封無休太平郡守的官,給封無休封個王庭的官職,那也算有王庭參戰了,誰讓吳王把全部機動力量都調往南方了,而除了太平郡的傻大膽田二牛,其他邊境將軍竟然沒人敢出兵,等到他們出兵之後,那些新附之民的胸膛上都刺上了太平郡的編號,這要是再耍賴,王庭就實在沒臉了。
還好公主大人大量,不來計較,讓王庭自行安排官吏和駐軍。
也隻有田二牛這個憨貨,搞不清楚裏麵的彎彎繞,傻兒吧唧的不知道自己實際效忠的不是吳王,而是吳王的妹妹;傻人有傻福,王庭派人來和田二牛交涉兵權的時候,田二牛是真的很配合,讓人直誇識大體、有大量、能加加擔子,於是連升四級,成了上將軍。剛剛三個月,田二牛走完了別人一輩子的追求之路,而且軍功是實打實的。
吳都城內,宗鵠真人滿心無奈。宗門派他前來吳國國都值守,目的是防止有人暗算吳昊,以免新生的吳國陷入動蕩之中。
可誰能想到,吳昊的氣血狼煙威力竟如此強大。在這毫無靈氣的凡俗城池裏,宗鵠真人本就覺得十分憋屈,好在宗門賜予的密寶能隔絕滾滾紅塵之氣,使其神魂免受浸染。然而,吳昊的氣血狼煙卻如芒刺在背,讓他時刻難受不已。
“這吳王還用得著我保護嗎?” 宗鵠真人暗自懷疑,“在國都之中,我恐怕都不是他的對手。” 他將情況向上稟報後,宗門隻是讓他耐心值守,還告知他暗中另有高手保護吳王,務必確保吳國國都安穩,好讓吳國盡快拿下南方,統一原越國的疆域。
宗鵠真人在吳國都城苦苦支撐著。出兵已然一個月了,南方卻遲遲沒有傳來大捷的消息,反倒北邊出了大事。揚國鄉野之民竟搬移界碑,自願歸附吳國。更有吳國太平郡的將領私自出兵北上,攻入了揚國。
事態發展迅猛得超乎想象,就如同前個月吳昊突然起兵,一夜之間便將越國主力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半月之後就成為諸侯王那般令人咋舌。
北邊的戰事勢如破竹,捷報頻傳,吳國的疆域線急劇向北推進。揚國的抵禦毫無成效,僅僅一個月,吳國太平郡的大軍就向北狂飆六百裏,沿路收編了眾多悍勇之士,八萬大軍已然出現在揚國大軍與起義軍廝殺的戰線之外,後方幾十萬民兵組織起來作為後援,嚴陣以待。此事一出,天下各國皆驚慌失措,紛紛開倉放糧,救濟饑民,誰也不敢再輕視那些鄉野小民了。
此後,宗門竟將氣血狼煙傳授給了更多的吳國將軍,這秘法傳播得愈發廣泛。宗鵠真人對此滿心不解,暗自思忖:“這可是修真者的大不幸啊,上麵究竟是怎麽想的?”
隨著吳國疆域不斷擴大,吳王的氣血狼煙愈發瘋狂暴漲。宗鵠真人實在難以忍受,便前往東邊的蜈蚣山,想圖個清靜。
沒想到,在山中與清靈不期而遇。
清靈警惕地看著宗鵠真人,率先開口說道:“那個,那個,值守師叔,您該不會是來搶我的寶地的吧?這裏剛剛產生靈脈,可是我第一個發現的哦。” 說著,她微微歪著頭,眼睛裏滿是戒備。
宗鵠真人頓時一臉黑線,心中暗自腹誹:“我在國都都待了兩個月了,這清靈竟然還不知道我的道號。太華宗這麽多弟子都在為她吳家國事忙碌,她倒好,躲在這兒享清閑。”
宗鵠真人無奈地說道:“原來是太平公主在此,我道號宗鵠,公主還請牢記。貧道隻是閑來無事,在這蜈蚣山裏觀景。卻沒想到遇到一隻黃鼠狼妖,此妖讓山民祭祀於它。我正要將之擒獲,看看究竟是何邪物,可沒想到這妖的土遁之術頗為厲害,稍不留意就讓它溜走了。我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探明它遁走的方向,沒想到在此先遇見了公主。” 他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搖頭,臉上露出一絲懊惱的神情。
清靈聽到 “太平” 二字,不禁微微皺眉,訕笑著說:“公主二字,清靈在真人麵前可不敢當,宗鵠師叔還是喚我清靈吧。您說的黃鼠狼是我的靈寵,它可從未做過壞事。我本是不忍外麵逃難之人好不容易到了山裏卻還要餓死,才派了順溜去教授山民一些求生本領。這山民祭拜是自發的,我也未曾讓順溜強求迴報。哦,順溜就是我的黃鼠狼的名字。” 言罷,清靈輕輕一招手,召喚出了順溜,讓宗鵠真人看個清楚明白。
田二牛黑著臉怒喝道:“趕緊滾!老子的糧食可都是拿命換來的,今日爺好心賞給你們一些,心中著實舍不得,莫要逼得我動粗砍了你們。”
揚國的窮苦眾人這才一步三迴頭地緩緩離去。田二牛氣唿唿地坐在界碑之上,手中揮舞著鞭子四處亂抽,心情煩悶到了極點。
他轉頭問胡漢山:“老胡,你說都春天過去大半了,揚國貴人為何還不拿出糧食分給農夫,好讓他們快快種田?難道他們不想要收成了?”
胡漢山幹笑兩聲,解釋道:“如今揚國的軍隊皆調往北方與起義軍作戰了,貴人們不敢開倉放糧。再者說,如今眾人連種糧都吃了,貴人覺得即便發放糧食下去,也會被立刻吃掉,不會有人拿去種到地裏,這要發放多少糧食才是個頭啊?索性便不發放糧食救濟饑民了。”
田二牛聞言怒發衝冠,揮舞著手中長刀,對著北方破口大罵:“這幫混蛋!若不是吳王帶領我們闖出一條活路,我田二牛即便不被越王坑殺,也難逃餓死,真該殺,該殺。。。。”
是夜,那群揚國饑民吃了些食物,恢複了些許力氣,手持撅頭木鏟,再度來到界碑之處。見四下無人,他們奮力開挖,有人負責放哨,口中還不時低聲催促:“快些挖,快些挖。” 另有人則小聲嘟囔:“小心點,莫要弄出太大聲響。”
眾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將石碑挖出,又迅速將坑填平,用腳踩實,還撒上些樹葉青草加以掩蓋。隨後,八個人用繩子棍棒抬起石碑便走,一群人難掩心中興奮,歡歡喜喜地跟在石碑後麵。
次日,那老者帶著幾個老家夥竟然尋到了江郵城的田二牛處。還未等田二牛發怒,老者見麵便直接跪下,忐忑不安地說道:“田將軍,有件事小人必須告知將軍。昨夜土地公顯靈,將我們村挪到了吳國境內,我等如今已是吳國之民了,此乃天意啊。”
田二牛聽聞這話,隻覺這老頭定是餓迷糊了,滿嘴胡言。
見田二牛欲拿鞭子抽他,老者急忙喊道:“我等有證據,兩國界碑突然出現在我們村北邊,我們可不就是吳國之民了。”
田二牛愣住了,急忙帶著胡漢山,點齊幾百兵馬相隨,還安排了一輛牛車給幾個老頭乘坐,讓其在前帶路,一行人直奔昨日界碑所在之處。
到了地方,哪還有界碑的影子。田二牛和胡漢山目光不善地盯著滿臉諂媚笑著的老頭,一言不發。
那老頭卻也不覺得尷尬,上前幾步說道:“兩位大人,您看,是否去我們村北邊瞧瞧界碑?這可真是土地公顯靈啊。”
二人無奈,隻得帶著兵卒踏入揚國境內,跟隨老頭來到村子北邊,果見那塊界碑矗立於此,界碑邊上還樹立著一個木牌,上麵畫著一隻穿道袍的黃鼠狼,這是近年來傳開的習俗,聽說這個叫土地公的黃鼠狼可以保村寨安寧,甚至還有人在擺放了貢品,正是昨日田二牛分給老頭的幾塊飯團。
遠處,一群鄉民正焦急地觀望。
田二牛一時不知所措,望向胡漢山尋求主意。
胡漢山壓低聲音說道:“往前五裏,太過明顯了,咱倆恐難交代。”
田二牛尚未迴應,便聽到遠處有鄉民大聲唿喊:“快看啊,那邊貴人莊園的護衛好像跑了。”
“真的,快看啊,好多人,他們往北跑了。”
“搶糧食啊!”
“上啊!”
……
唿啦一下,所有鄉民如潮水般向著貴人莊園方向狂奔而去,連那幾個老頭也顧不上跟田二牛招唿一聲,拔腿就跑,那奔跑的速度絲毫不顯老態。
隻留下田二牛等人在原地在風中淩亂,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弄得暈頭轉向。
自這日起,吳揚兩國的界碑接二連三地神秘消失,而後又詭異地出現在北邊一點的位置。速度最快的界碑,竟能以每日三十裏的速度向北遷移,村村接力,戶戶歡慶,聽說為百姓胸膛刺青的針頭都磨細了幾分。
揚國的貴人們望著那不斷北移的界碑,驚恐萬分,紛紛逃竄。
界碑北上的速度比封無休上任趕路的速度還要快上幾分。
揚國邊境城池的守將也棄城而逃,守城士卒們則加入了民兵隊伍,開始跟著一起搶糧、搶錢、搶貴婦。
有吳國之民因姻親在北邊邊境之外,便成了新歸附之民的座上賓,教導他們組織民兵、分配田地,一時間,這股歸附之風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拾。
田二牛悍然發兵,丹水沿線駐軍集群向北,一路鎮壓還敢反抗的揚國貴人,最後縱馬馳騁在吳國最北邊的界碑之畔。田二牛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容,嘿嘿笑道:“真好,吳王就算砍了我,我也無怨言。”
月餘之間,仿若吳國官員們什麽都未做,便輕而易舉地開疆拓土六百裏。
封無休得知此事後,又氣又急,隻恨自己走慢幾日,便錯失如此大功勞。心中暗自惱怒:揚國怎就如此輕易地淪喪了大半疆土?我封大老爺還未到任呢,這實在是豈有此理。
再往前,界碑便不再移動了,隻因前方已然荒無人煙,乃是起義軍與揚國軍隊反複爭奪之地,鄉野之間一片死寂。
揚國軍隊與起義軍見狀,大為驚駭,趕忙互通書信,宣布停戰。
太華宗聞得此訊,急忙派遣弟子趕赴新邊境,以防魔教因氣急敗壞而屠戮吳國新歸附之民。
聽聞太華宗宗主在大殿之上高聲宣揚:“此乃道德天下,無為之功。”
太華宗不知為何,將原本秘藏的氣血狼煙之法傳授給吳國的多名悍將。一時間,吳國氣運如日中天,戰場上,氣血狼煙所到之處,敵方望風披靡,魔教中人更是膽戰心驚。
吳二牛雖無甚學識,但心誌純粹,習得氣血狼煙之術後,如魚得水,竟能在吳國北部邊境穩穩站住腳跟,逼得魔教與揚國朝廷不得不有同流合汙之跡象。
後來,有傳聞鄭國、魯國、魏國等遠方國家開始宣揚開科取士、開倉放糧。
揚國殘餘之疆域也開始開科取士、開倉放糧,更派出盛名在外的門客大賢者,於兩軍陣前叫囂:“我揚國貴人仁義,愛護治下百姓,所放之糧如山如嶽,煮沸飯湯插筷不倒,爾等吳國小民可曾見過,爾等吳國放糧可曾如此豐盛?”
已經趕至新邊境的封無休,哈哈笑道:“老匹夫欺天之言可要遭報應的,莫要宣揚假仁假義,天下之民皆知曉,不是你家貴人變好了,而是因為我等來了,你能得今日之高位也該感謝吳王。這救下萬萬百姓之功,實在我吳王大德,蒼天可證,日月可鑒,萬民可明!”
一時間,兩軍鴉雀無聲。然後,揚國又潰敗一次。
清靈隱匿於深山之中,專心探查地脈,梳理靈機,沉浸其中,渾然忘我,竟不知自家田二牛將軍已為她打下了六百裏的沃野疆土。
雖然還是吳昊與吳國朝廷在盡心打理,可依照古禮,封君之臣,不為王臣!
新疆土王庭看著眼饞,但實在越不過太平公主去,在法理上這可是太平郡之兵拿下的疆土,要是封無休跑快點,吳王可以耍賴撤了封無休太平郡守的官,給封無休封個王庭的官職,那也算有王庭參戰了,誰讓吳王把全部機動力量都調往南方了,而除了太平郡的傻大膽田二牛,其他邊境將軍竟然沒人敢出兵,等到他們出兵之後,那些新附之民的胸膛上都刺上了太平郡的編號,這要是再耍賴,王庭就實在沒臉了。
還好公主大人大量,不來計較,讓王庭自行安排官吏和駐軍。
也隻有田二牛這個憨貨,搞不清楚裏麵的彎彎繞,傻兒吧唧的不知道自己實際效忠的不是吳王,而是吳王的妹妹;傻人有傻福,王庭派人來和田二牛交涉兵權的時候,田二牛是真的很配合,讓人直誇識大體、有大量、能加加擔子,於是連升四級,成了上將軍。剛剛三個月,田二牛走完了別人一輩子的追求之路,而且軍功是實打實的。
吳都城內,宗鵠真人滿心無奈。宗門派他前來吳國國都值守,目的是防止有人暗算吳昊,以免新生的吳國陷入動蕩之中。
可誰能想到,吳昊的氣血狼煙威力竟如此強大。在這毫無靈氣的凡俗城池裏,宗鵠真人本就覺得十分憋屈,好在宗門賜予的密寶能隔絕滾滾紅塵之氣,使其神魂免受浸染。然而,吳昊的氣血狼煙卻如芒刺在背,讓他時刻難受不已。
“這吳王還用得著我保護嗎?” 宗鵠真人暗自懷疑,“在國都之中,我恐怕都不是他的對手。” 他將情況向上稟報後,宗門隻是讓他耐心值守,還告知他暗中另有高手保護吳王,務必確保吳國國都安穩,好讓吳國盡快拿下南方,統一原越國的疆域。
宗鵠真人在吳國都城苦苦支撐著。出兵已然一個月了,南方卻遲遲沒有傳來大捷的消息,反倒北邊出了大事。揚國鄉野之民竟搬移界碑,自願歸附吳國。更有吳國太平郡的將領私自出兵北上,攻入了揚國。
事態發展迅猛得超乎想象,就如同前個月吳昊突然起兵,一夜之間便將越國主力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半月之後就成為諸侯王那般令人咋舌。
北邊的戰事勢如破竹,捷報頻傳,吳國的疆域線急劇向北推進。揚國的抵禦毫無成效,僅僅一個月,吳國太平郡的大軍就向北狂飆六百裏,沿路收編了眾多悍勇之士,八萬大軍已然出現在揚國大軍與起義軍廝殺的戰線之外,後方幾十萬民兵組織起來作為後援,嚴陣以待。此事一出,天下各國皆驚慌失措,紛紛開倉放糧,救濟饑民,誰也不敢再輕視那些鄉野小民了。
此後,宗門竟將氣血狼煙傳授給了更多的吳國將軍,這秘法傳播得愈發廣泛。宗鵠真人對此滿心不解,暗自思忖:“這可是修真者的大不幸啊,上麵究竟是怎麽想的?”
隨著吳國疆域不斷擴大,吳王的氣血狼煙愈發瘋狂暴漲。宗鵠真人實在難以忍受,便前往東邊的蜈蚣山,想圖個清靜。
沒想到,在山中與清靈不期而遇。
清靈警惕地看著宗鵠真人,率先開口說道:“那個,那個,值守師叔,您該不會是來搶我的寶地的吧?這裏剛剛產生靈脈,可是我第一個發現的哦。” 說著,她微微歪著頭,眼睛裏滿是戒備。
宗鵠真人頓時一臉黑線,心中暗自腹誹:“我在國都都待了兩個月了,這清靈竟然還不知道我的道號。太華宗這麽多弟子都在為她吳家國事忙碌,她倒好,躲在這兒享清閑。”
宗鵠真人無奈地說道:“原來是太平公主在此,我道號宗鵠,公主還請牢記。貧道隻是閑來無事,在這蜈蚣山裏觀景。卻沒想到遇到一隻黃鼠狼妖,此妖讓山民祭祀於它。我正要將之擒獲,看看究竟是何邪物,可沒想到這妖的土遁之術頗為厲害,稍不留意就讓它溜走了。我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探明它遁走的方向,沒想到在此先遇見了公主。” 他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搖頭,臉上露出一絲懊惱的神情。
清靈聽到 “太平” 二字,不禁微微皺眉,訕笑著說:“公主二字,清靈在真人麵前可不敢當,宗鵠師叔還是喚我清靈吧。您說的黃鼠狼是我的靈寵,它可從未做過壞事。我本是不忍外麵逃難之人好不容易到了山裏卻還要餓死,才派了順溜去教授山民一些求生本領。這山民祭拜是自發的,我也未曾讓順溜強求迴報。哦,順溜就是我的黃鼠狼的名字。” 言罷,清靈輕輕一招手,召喚出了順溜,讓宗鵠真人看個清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