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所率領的大軍仿佛被整個戰場遺忘,孤獨地遊離於這場戰爭的核心之外。


    清靈心中不禁猜想,這場戰爭無論結局如何,吳家恐怕都難以善終。吳昊自始至終都未曾真正被納入揚國或越國的貴族圈子,本以為憑借此次赫赫戰功能夠順利躋身其中,卻沒想到換來的竟是各方更深的忌憚。


    若不是背後有太華宗師徒一脈的支持,說不定早已遭遇不測,或許被一場鴻門宴送上絕路,或許被調離前線戰場剝奪軍權。.


    想到此處,清靈隻覺心累無比,為了這場戰爭兩國這八十萬大軍和數百萬苦役,他們在這寒冬臘月裏背井離鄉,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究竟是為了什麽?這世間的權謀爭鬥、利益糾葛,讓她感到無比的肮髒與厭煩。


    時光悠悠,轉瞬便到了年底,大戰暫時停歇。


    這段時間裏,兩國沿著丹水與淮水展開了激烈的爭奪,越國憑借著諸多優勢不斷跨過丹水,攻城略地,那些越國的貴族們此刻終於迎來了他們夢寐以求的軍功,一個個誌得意滿,整個越國大軍營地都洋溢著喜氣洋洋的氛圍,唯有那些苦役和民夫們依舊在苦難中掙紮。


    而揚國那邊則是雪上加霜,為了支撐戰爭,隻得不斷加征賦稅,導致國內民不聊生,動蕩不安。聽聞已有黔首不堪重負,揭竿而起,揚國大勢已去,如今唯有丹水邊的揚國主力大軍還在苦苦支撐,勉強維持著不致崩潰的局麵。揚國國王與貴族們個個愁雲慘淡,也不知道還在等待什麽,就是不退兵,割地求和。


    這個新年,除了越王和越國的老貴族們滿心歡喜外,丹陽這邊倒也有幾分歡騰。吳昊為了犒賞三軍,大肆散發錢財,一時間城中熱鬧非凡,青樓楚館更是生意火爆,歡聲笑語與絲竹之聲交織在一起,這行業自古以來便在世間存在,於這亂世之中反倒成了人們忘卻憂愁的去處。


    清靈入鄉隨俗,在年關之際,將從戰場上帶迴來的三百多侍女召集起來,最終挑選出五十位識文斷字的留下,其餘的則賜予那些有功將領和先登之士為妻妾。


    眾人見狀,皆心悅誠服,紛紛跪地磕頭拜謝。新晉升的將領們與幾個降兵勇士也在其中有了家室,一時間眾將士歸心,對吳昊與清靈更加死心塌地。


    年夜飯桌上,吳媽媽、清靈、吳昊以及他的妻子袁夫人圍坐在一起,桌上擺滿了豐盛的菜肴,熱氣騰騰。一家人本應開開心心地享受這難得的團聚時光,可那籠罩在家族頭頂的陰雲卻始終揮之不去,眾人在歡聲笑語之餘,仍免不了為家族的前途憂心忡忡。


    正月初三,侍女們在一旁鼓瑟吹笙,美妙的樂聲本應讓人心情愉悅,可清靈卻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對這樂聲仿若未聞。


    侍女晴雯看到小姐總是愁眉不展,心中不忍,鼓起勇氣建言道:“小姐為何總是憂心忡忡?俾子早些年常接觸眾多貴人,或許能略盡綿薄之力,有所見解,還請小姐信任告知一二。”


    清靈微微抬頭,看著晴雯,心想眾人見識和想法不同,或許在其他人哪裏可以得到解決方法呢,便輕聲說道:“王上對我家太過疏離,恐將來有禍事。那些貴人們都是如何搞好各家關係的?”


    晴雯聞言,欲言又止,她深知此事幹係重大。待看到清靈鼓勵的眼神,聽到清靈說恕她無罪之後,她才緩緩說道:“貴人們最愛聯姻,小姐您被越王屢次賞賜封地,現在已有三座城池為封邑,想必越王的深意就是想讓您和王室公子聯姻。”


    清靈聽聞此言,霍然而起,心中瞬間明悟,原來這哪是離間自己和兄長的關係,分明是越王想著把人和封邑一並納入囊中啊!


    晴雯 “撲通” 一聲跪地,嬌小的身軀瑟瑟發抖,眼眸中滿是驚恐。隻因適才小姐盛怒之下,一巴掌拍碎了那堅實的桌子,碎屑紛飛。


    清靈見狀,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內心的波瀾,輕聲道:“晴雯,你且起來,莫要害怕。方才你所言,倒是一語點醒夢中人。你且再說說,咱們吳家這新貴族,還有哪些不合常理之處?”


    晴雯緩緩起身,雙手仍不自覺地揪著衣角,定了定神,說道:“小姐,我聽聞將軍與您受封之時,正值戰時,並未舉行莊重的受封大典,此乃於禮不合。也不知王上何時能補上這一缺漏,給將軍和小姐一個正式的名分。”


    清靈輕揉著光潔的額頭,微微頷首,繼續問道:“除此以外,還有何事不妥?”


    晴雯心一橫,鼓起勇氣道:“家中所用器物也不合規矩。若是王上有封賞的禮器,自是尊貴無比;若未得封賞,自家置辦亦無不可,但需大擺宴席,宴請四方貴族,貴人們心甘情願的使用這些禮器後,方能名正言順。”


    清靈麵露訕訕之色,淺笑道:“你莫要擔憂,這些繁文縟節我本就一竅不通,你今日所言,實乃幫了我大忙,隻管繼續說便是。”


    晴雯聞聽此言,心下稍安,娓娓道來:“貴人之禮儀、所用器物、所穿華服、所奏音樂,不同場合各有不同,繁雜瑣碎,數不勝數。咱家尚無聘請禮官,那最體麵的禮官都是由王上指派至府上。若未得指派,便需備上厚禮,恭請有長輩在朝堂任職禮官的世家子弟擔任。剛過新年那會,祭祀祖先的器具與禮儀,咱家實在過於簡陋。不過,值此戰時,或可權宜行事。且說王上本人,為了戰事,年節也未前往西陵祭拜先祖,這般作為,實乃不孝之舉,不合禮儀。咱家今年料想不會遭人詬病,但往後定要置辦周全,以免落人口實。”


    清靈聽到這些話若有所思,又問:“還有其他方麵嗎?”


    晴雯稍作停頓,繼續說道:“小姐今年芳齡十七,早已過了及笄之年。卻不知可有長輩為小姐操辦及笄之禮?以小姐如今的身份,坐擁三座城的封邑,在眾多貴人之中,堪稱佳人良配。但奇怪的是無其他家族公子的庚帖送來,小姐如果不願被王上隨意指婚,小姐自己的終身大事,還需早些與將軍商議,您自己多上些心才好。”


    清靈聞言,一時無語凝噎,輕輕敲了敲晴雯的腦殼,嗔怪道:“先莫要提我的事,說說其他要緊的。”


    晴雯故作委屈之態,那小模樣煞是惹人憐愛,小嘴一張,又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起來。清靈見狀,便讓其他侍女也一同參與討論。眾侍女各有所長,清靈深知自己自幼在仙山長大,對這些世俗禮儀懵然無知,故而虛心求教,一時間,小院裏歡聲笑語,氣氛熱烈。


    清靈與侍女們閑話完畢,便前往吳昊的居所主院,想著商議這些貴族禮儀之事。此時,她那頭如墨的秀發已然長至遮住眼睛,侍女們用五彩絲線精心編成了幾個俏皮可愛的小辮子,隨著她的走動,輕輕晃動。


    走到吳昊院外,忽聽到嫂子袁夫人與下人的交談之聲。


    清靈腳步一頓,心中暗自思忖:這些於禮不合之事,連自己的小侍女都了如指掌,嫂子出身老貴族之家,豈會不知?若她知曉,吳昊又是否清楚?吳昊如果知道,吳媽媽又豈能蒙在鼓裏?反過來想,吳昊是否有意通過聯姻來鞏固吳家的富貴?自己又能否隨心所欲,逍遙自在?


    念及此處,清靈隻覺心亂如麻,轉身折返,唉,萬事終究還得靠自己謀劃籌算。


    恰在這一日,南方快馬加鞭送來急報,猶如一道晴天霹靂,打破了原本的平靜。越國數州有黔首聚眾造反,人數多達幾十萬之眾,勢如破竹,已然連克五城,護國仙師亦在激戰中不幸戰死。


    自此後,黔首造反的消息如雪片般紛至遝來,烽火遍地,殺伐彌漫。


    這是潛伏於暗處的魔教出手了,飽受貴族壓榨的百姓在魔教門徒的引領下,於大年初一在全國範圍內同時起義,聲勢浩大,事態嚴重。魔教之人所求隻要有殺戮就好,隻管引火,然後各處收集冤魂血煞,整個一攪屎棍,把世間攪得血肉橫飛,惡心至極。魔教修士兇猛異常,竟斬殺駐守仙師,太華宗反應迅速,各地駐守弟子迅速集結,奔赴南方,與魔教展開殊死搏鬥,雙方殺得難解難分,戰局陷入膠著。


    越國內亂的消息傳遍大街小巷,一時間,民間讖言四起:“服苦役、納糧捐,沒活路,殺貪官,食王肉,分王田。”


    清靈聽聞此言,心中五味雜陳,不禁喃喃自語:“這世道,魔太多,神佛又在哪?”


    越王聞訊,暴跳如雷,怒發衝冠,即刻調兵遣將,欲迴國鎮壓叛亂。


    然而,貴族行事,向來拖遝低效,宛若蝸牛爬行。


    未幾,北方亦傳來消息,揚國、鄭國國內大亂,同樣在遠離大軍的後方,百姓揭竿而起,發動起義。至於更遠的國家局勢,還無消息傳來。


    起初,貴人們聽聞叛亂,並未太過驚慌。在他們看來,曆史上黔首造反之事屢見不鮮,最終皆被鎮壓,不過是多死些人罷了,待人口減少,糧食自然便夠吃了。這是家族世代相傳的 “至理名言”,雖殘酷冷血,卻是千萬年曆史的 “經驗之談”。


    他們所心疼的,不過是造反帶來的財產損失而已。在他們眼中,造反不過是一場貴族之間重新瓜分利益的遊戲,總會有幾個倒黴的貴族家族在戰亂中覆滅,而幸存者則可趁機瓜分其封地與財貨。故而,他們最為關心的,乃是如何保存自身實力,確保自己不成為戰亂中那倒黴的犧牲品。


    然而,誰也未曾料到,後續的發展竟完全超乎眾人的想象。


    剛出了正月,幾路起義軍合兵一處,如洶湧的潮水般攻陷王都外的西陵,生擒在西陵城內監軍的一位王子,更令人發指的是,他們竟掘開先王的陵寢,以棺槨枯骨為柴,隨葬銅器為鍋,烹煮王子,將肉湯分與萬民共享。


    賊首豪傑振臂高唿:“黔首易子而食,今食王子,我生無憾矣!”


    數十萬黔首聞聽此言,放聲大哭,繼而高唿:“我生無憾矣!”


    此消息傳開,瞬間震驚天下,起義軍威名遠揚,聲威大振。


    越王聞聽祖宗陵寢被反賊褻瀆,氣得吐血三升,再聽聞王子慘死,頓時麵如金紙,氣若遊絲,生命垂危,恐時日無多。


    年前越王尚意氣風發,雄心勃勃,欲大展宏圖;年後卻淪為待死老朽。有封邑被攻破的貴族,如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


    經過一個多月的權利爭鬥,和各方相互妥協,揚國與越國罷手言和。


    越國大軍由國丈與大將軍接管,三月初春,終於拔營起寨,大將軍放出豪言,定在國都淪陷之前趕到救援,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可笑的是這邊剛拔營,那邊傳來消息,起義軍打不下城高池深的都城,幾路反王意見不合,相互火拚了一場,瞬間做鳥獸散,各自帶兵開始攻略其他小城。這可急壞了幾家世家貴族,,現在要受到傷害的是自家了,大軍返程的速度立即加快,日夜兼程。


    王帳傳令,命吳昊率五萬兵馬前往中軍會合,隨軍南下,鎮壓反賊。吳昊與袁夫人得知此訊,欣喜若狂,仿佛看到了吳家飛黃騰達的曙光。他們深信,此次出征,多與朝中權貴交往接觸,吳家晉升為真正的貴族指日可待。


    清靈則冷眼旁觀,心中暗自謀劃。她悄然聯絡新晉將領,暗中籌備一切,靜待時機。


    此時,丹陽、丹陰、丹原三城之內,不知何時悄然流傳起一支童謠:“天下亂,一口吞,肚兒飽,全都好。”


    開平將軍吳昊奉命率軍出征,念及清靈的玲瓏鐲在糧草運輸方麵的便利,一家人極力勸說,揚言要好好在家學禮儀的清靈一同隨軍同行。清靈心安理得的受了袁夫人一拜後,欣然應允。誰讓她閑的沒事說要代母親好好教養清靈的,這下知道誰是大小王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歌一曲神仙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近視鏡特別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近視鏡特別厚並收藏歌一曲神仙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