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七號考棚。


    江行舟趁著考官評卷之時,吃完一餐簡單的晚食,心中在盤算著自己的才氣。


    他懷中一個[弓影杯]蒙生文寶,已儲存了五十縷才氣。


    再加上薛大小姐臨時借給他用的[麒麟筆],這也是一件極為珍貴的蒙生文寶,可提前在內儲存數十縷才氣。


    如此一來,他約有二百縷才氣可用,已經足夠書寫完一首二十字的短詩。


    另外,還有從文廟書山得來的三粒百縷丹,可快速恢複才氣。


    不必擔心才氣不足支撐。


    他現在唯一需要考慮的,是寫哪一首詩才好。


    華夏曆朝曆代古詩,[雲詩]流傳下來的不少,可從中挑選一篇來用。


    但最適合在童生縣試亮相,符合自己蒙生身份,還需仔細斟酌一下。有些雲詩難度太高,其實不適合蒙生書寫。


    江行舟沉吟許久,終於選中賈島的一篇,華夏閃耀千古,學子必學的古詩。


    “行,就它了!”


    ...


    隔壁甲字六號韓玉圭的考棚,向外透射出一蓬蓬的白壁霞光——隱隱有《周禮·春官》記載的“璧琮六瑞”異象。


    隻是韓玉圭的蒙生文位太弱,這異象也是微乎其微。


    甲字八號的陸鳴所在考棚,也似乎有異象。


    江行舟見狀,知道他們最後一搏也開始拚命,神情立刻幾分緊張起來。


    他為確保萬無一失,提前將一粒百縷丹,放在在舌底化作瓊液。隨後,這才立刻動筆,在答卷上書寫。


    【《雲深處·尋隱者不遇》】——這首詩名,須額外加上帶[雲]字的命題,才契合縣試考題。


    【“鬆下...”】


    江行舟寫下二字,體內的才氣順著麒麟筆流淌而出,


    筆鋒懸而未落時,墨汁已在筆尖的凝成幾分深山老林大禹鬆尖的雲氣,濛生出淡淡的五色霞光。


    空氣中,似乎彌漫深山中老鬆枝頭垂落鬆果的香氣。


    但麒麟筆尖迸發的不是鬆墨香,而是《春秋緯·命曆序》記載的“五色祥雲”的香氣。


    他不由暗讚一聲。


    這支麒麟筆和自己心念通達,才氣流暢,果然是極品蒙生文筆。


    江行舟筆走龍蛇,此刻[弓影杯]泛起青芒才氣倒灌入體。百縷丹的靈液,也迅速滋潤他的才氣經脈。


    【..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隻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問童子”三字成形刹那,


    筆尖湧出的才氣青芒,


    化作有一位手持《楚帛書》的青童使,足踏箘簬芒鞋,戲耍於深山間,采摘禹鬆靈果。


    寫到“言師采藥去”時,


    童子言,師尊去了巍峨昆侖,采集黃帝種下的玉膏草,煉製《神農本草經》的靈丹。


    麒麟筆尖迸射的墨星,在紙上落地生根,瞬間長出黃帝種下的玉膏草的幻影,靈蛇在草葉間遊走著。


    “隻在此山中”五字如斧劈石,虛空炸開昆侖無窮無盡的山脈虛影。


    當江行舟將“雲深不知處”最後一捺收鋒,紙上一片白茫茫雲霧籠罩天地間,再不見任何蹤跡。


    龍飛鳳舞的墨跡,在宣紙上流淌成《尚書·堯典》裏羲和禦日的雲車行雲流水的軌跡。


    通篇雲詩,每個字都在吞食考舍內殘餘的夕照。


    蒙生寫一個字,耗時一瞬,耗才氣十縷。


    這是文道規則!


    江行舟寫完這首二十個字的雲詩文術,花了足足二十瞬的時間,體內二百縷才氣幾乎一空。


    當最後一縷殘陽落下,縣學院前的銅壺滴漏滴答聲響起。


    “起!”


    江行舟右手雙指掐訣,輕輕一挑。


    一蓬璀璨的雲詩文術光華,從紙卷上蔓延開來,如同白晨耀光——極其淡薄的雲霧迅速誕生,飄散了出來,大約數丈方圓的雲霧。


    將整座甲字七號考棚籠罩在一片雲師屏翳的玄奧雲霧之中。


    刹那間,


    江行舟身上射出一道淡淡的金色文光——這道金光衝天一躍,直接沒入縣學院隔壁江陰縣文廟。


    這道金光落入,江陰文廟前古槐樹倒懸的一口青銅文鍾。


    “出縣”以上文章,自動載入當地文廟存檔。


    忽,文廟文鍾爆出陣陣璀璨符文,無風自鳴,重重的一錘。


    “咚~——!”


    一響,聞鄉!


    ...


    “轟隆隆~——!”


    不知何時,縣學院的夜空已經被烏墨籠罩,猛然驚雷炸響。


    一道銀蛇“刺啦”劃過江陰夜空,刹那間,天地乍白。


    “嘩啦~!”


    江陰縣學大堂,平地驟然卷起一陣狂風,


    “文鍾一響?出了何變故?”


    蔡巣聽聞文廟鍾鳴正錯愕之間,突聞驚雷狂風,嚇了一跳,連忙拂袖擋麵。


    甲字七號考舍內突然迸發一聲清越之吟,驚得屋簷粱上巢中雀飛起,梁上積塵簌簌而落。


    “文廟鍾聲,為何會響?”


    眾位副考官主薄沈硯清、縣丞周文遠等人,十步青階下的二十七鄉賢也紛紛拂袖擋風,神情無不震撼。


    滿堂紙張考卷無風自飛,猶如百鳥朝鳳。


    案上墨汁化遊龍,繞梁三圈興盡,方“嘩啦~”重新墜落硯台。


    “咚~——!”


    二響,叩鎮!


    “咚~——!”


    三響,出縣!


    文廟鍾聲蕩開,響徹整個數百裏江陰縣城!


    東西南北城牆、市井大街小巷、霧靈山茂密的深山老林、大小溝壑河流...。


    百裏湖泊沼澤,千丈寒潭底下洞窟深處,不分人、妖、精、怪,耳中無不響起這無孔不入的迴蕩這文道鍾鳴聲。


    “三響出縣,是出縣詩~!”


    沈硯清指著甲字七號考舍的方向,驚唿失聲。


    刹那間,整個縣文院上下,青袍官員騷動,皂靴衙役們都驚的跳起來。


    江陰縣文廟,隻會記錄“出縣”詩詞,並且一連三響。


    而“聞鄉、叩鎮”詩詞,縣文廟的文鍾是不會發出鍾鳴的,隻會驚動鄉、鎮小廟。


    ...


    縣令李墨的臉色驟然劇變。


    他站在青階,神情駭然,瞪大雙目,不敢置信的望著學院內的甲字七號考棚。


    一蓬璀璨的光華衝天而起,宛若白晨,光華迅速漫溢,直接覆蓋了周圍一大片甲、乙、丙字號考舍。


    之前甲字一號、三號、六號考舍也出現的霞光異象,卻猶如螢火與皓月爭輝,弱不禁風,瞬間被吞沒。


    “出縣?


    這~!


    這~怎麽會這樣~?!”


    縣令李墨失聲,滿臉煞白,腦中一片空白,跌退數步,腰間銀魚袋踉蹌晃蕩。


    江陰李氏對這場童生試籌劃了數年之久,竟在縣試最後一刻,化為烏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聖天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裏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裏璽並收藏文聖天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