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開口之後,朱元璋整個人已經震驚得有些呆滯了。他猜到定都鳳陽的事情會受到反對,朱標也一定會反對,但是他萬萬沒想到,朱標反對的措施居然是撂挑子不幹了。
“這就是你向朕反對示威的方法麽?”朱元璋死死地盯著自己的兒子。
“當然不是,兒臣隻是最近覺得身體頗為勞累,應該說是身心俱疲。所以為了多活幾年,就想先將身上的擔子卸下來,好好歇歇,更陪一陪家裏人。”
朱標平淡一笑,看著朱元璋不卑不亢地迴答道。他說的當然不是謊話,自己本來就已經感到力不從心,身心俱疲。在常青兒大病一場之後,更覺得應該好好陪陪家人,這大明現在已經進入到正軌中了,不太需要他給朱元璋出謀劃策了,自己想請假歇歇還不是很正常的麽?但是,朱標的父皇是朱元璋。而且還是在這個關頭,朱標竟開口想要卸任,在朱元璋看來,這無疑是赤裸裸的威脅,對他這個皇帝老爹的威脅。
而朱元璋一輩子最恨的,就是被人威脅,哪怕這個人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咱不過隻是想遷都到鳳陽,居然招到你們這麽多人反對,咱這個皇帝當得還真是失敗啊,居然連咱的太子爺,欽定的繼承人也要當麵反對咱!甚至不惜以卸任來威脅朕!好啊,很好!你如果不想當這個太子,那朕告訴你!自然有很多人想當!別跟咱來這一套!你要是不想陪咱了,那你就給咱滾!”
盛怒之下,朱元璋將手邊的折子扔到了殿下,白花花的折子散落了滿地,如同雪花飛舞。
朱標歎了口氣,朱元璋的脾氣他最知道,性若烈火,生性多疑。而此時朱元璋已經動了真火,正在氣頭上所以才能做出這樣的舉動。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當麵服個軟,不再言語,然後抽空和朱元璋道個歉,說明原因。但是朱標畢竟是朱元璋的兒子啊,這兒子的脾氣,都是隨老子的……
“您讓我滾,可以。但是我還是要說,遷都鳳陽就是亡國之策,是勞民傷財的昏招,就算遷過去了也不會有什麽好結果,您遲早都會後悔,哪怕我不當這個太子了,哪怕我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我也要說!真理從來都不會屈服於武力和權力!”朱標的眼中流露出一絲倔強。
朱元璋此時也不再發脾氣了,而是笑了。殿中的老臣們看到朱元璋笑了一個個的都汗毛直立,因為笑著的朱元璋更可怕。
“好啊!您太子殿下定下的政策就是英明神武,咱這個皇上定下的政策就是亡國之策!那你要是這麽厲害,咱還當什麽皇帝啊?直接迴去一根繩上吊了,然後你名正言順地繼位,豈不是更方便?也給你省了事,不用想什麽遷都了,直接修陵寢就是了!”朱元璋幾乎是咬著牙說道。
“我不是這個意思,隻是定都鳳陽就是不對,這殿中的群臣不敢說話,但是他們真的是讚成您定都鳳陽麽?他們隻是怕被您遷怒罷了,爹,您可是皇上啊,能不能別鬧脾氣,別再以農民的視角看事情好不好?”
朱標歎了口氣。但是他說的話好像更加刺激朱元璋緊繃著的神經,他氣得一下從龍椅上跳了下來,指著朱標的鼻子臭罵道。
“什麽叫怕被咱遷怒?在你們這幫人眼中,咱是不是什麽桀紂之君啊!一言不合就殺人!難怪了,難怪人家都說太子殿下寬容仁德,原來是和咱比啊!原來就是這麽個寬容!這為大臣們說話,人家不記你的好記誰的好?那咱這個皇帝是不是倒是有點多餘啊?還什麽農民的視角?咱告訴你!咱是農民,咱爹是農民,咱祖祖輩輩都是農民!你也是農民的種!你小子要是覺得農民給你丟人了,你就去找別人給你當爹!”朱元璋已經暴跳如雷了。
“我隻是就事論事,不帶有任何其他的意思。在您看來,遷都鳳陽,老家一下子改頭換麵變成國都了。列祖列宗都沾上了光,連鄉裏鄉親的也是。可是這是國家,這大明不是您一個人的,是天下所有人的,您不能隻憑自己一時痛快,忽略了其他的問題。如果遷都到了鳳陽,以後出了什麽問題,那該怎麽辦?”
朱標盡量讓自己保持冷靜,哪怕此時,他也已經積蓄了很多怒氣。
“哈哈哈哈哈哈!按咱太子殿下的意思,咱是不是剛遷都到鳳陽,就會有人反叛,就會有人進攻啊?那怎麽辦?咱告訴你,咱是皇帝,出了什麽問題咱一力承擔,不勞您太子殿下費心!咱就是要問問你,咱要是就一定要遷都鳳陽呢?”朱元璋盯著朱標。
“那我不會支持,最起碼不會從國庫中撥款。”朱標選擇了與他爹正麵硬剛。
“哦?咱要沒記錯的話,咱還是皇帝吧,這個國家還是咱說的算吧?咱現在連從國庫調錢也得聽你的了?這個大明到底誰是皇帝?是你還是咱?”
朱標抿嘴一笑。
“自然是您,英明神武,說一不二的洪武皇帝。”
“你還知道咱是皇帝,還知道咱說的算。那咱也告訴你,這遷都鳳陽這事,咱是一定要做了,不僅要遷,而且還要遷得快,遷得好!太子殿下還有何指教啊?”
朱標搖了搖頭,“您是皇帝,我不是。您是爹,我是兒子。大明也是您說的算,既然您下定決心就要做了,兒子又能說什麽呢?”
朱元璋終於解了氣,這座火山終於沒有噴發,而是讓朱標屈服。
“既然如此,那你還要卸任麽?”
“兒子所言非假,無論您是否決定遷都鳳陽,我都準備歇一陣子了,休養休養,好好陪陪妻兒。”朱標說得盡量誠懇。
“好啊,你的心裏隻有妻兒,全無父母,全無大明是吧?”
朱標笑著搖了搖頭。
“怎敢,隻是身體不適罷了,希望歇息,還望皇上恩準。”
朱元璋側過身,斜著眼睛看著他。
“照這麽說,你這太子的位子也不打算要了?連太子都不想當了?”
朱標微微一笑,沒有任何情緒摻雜。
“您是大明皇帝,普天之下的所有東西,都是皇帝賜予的。任何東西您賜給我,我才能要,您不給我,我不能奪,這大明是您說的算,不是我說的算。這太子之位亦是如此。您要是想給留著太子的位置也可,您要是不想立我為太子,想要交給其他人,我也沒有意見,一切皆聽皇上旨意。”
朱元璋攥緊了拳頭,臉上卻依舊掛著笑容。
“那你還呆在這幹什麽?既然不想參知政事,既然國家的事情,還有朕讓你疲憊不堪,你就走吧!”
朱標點了點頭,衝朱元璋行了禮。
“那兒臣就先行告退了!”
看著朱標漸漸消失的身影,朱元璋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他沒想到,朱標這小子居然跟他玩真的,居然為了一時慪氣在滿朝文武麵前讓自己下不來台,這小子……
見朱元璋不開口,其他大臣更不敢開口了,連不怕死的鄭士元也閉了嘴。畢竟跟廢立太子這事兒一比,遷都鳳陽隻能算……放了個屁的程度啊。
就這樣,奉天殿中保持著詭異的安靜,足足有十多分鍾。眾多大臣連大氣都不敢喘,此時殿中隻能說,掉根針都算大響動。
“諸位卿家,退朝!”
朱元璋一字一頓地說出來,眾多大臣也有點不敢動,直到有第一個人離開,其他人才敢離開。
直到奉天殿再次變得冷清,朱元璋才幽幽地開口。
“好小子,你以為這樣就能阻止朕麽?癡心妄想!咱告訴你,咱決定的事情,沒有人能改變!沒有人!而且,這是你第二次,讓咱這麽生氣……”
為什麽是第二次,因為第一次的時候,朱元璋已經氣得拿刀要砍朱標了,看來這次給朱元璋帶來的震驚和憤怒,絲毫不亞於第一次。但是朱標其實挺冤枉的,畢竟他這次可真的是隻是想卸任休假,與朱元璋遷都鳳陽的關係真的不大,隻是兩件事碰到一起了,導致朱元璋以為朱標是因為反對他遷都鳳陽,所以威脅他,說要卸任。朱標表示,我隻是真的很想多陪陪老婆孩子,養養身體啊。
朱標迴到了東宮,心情不知道該怎麽形容。朝堂上的事情,固然是朱元璋的不對,但是他也有錯。錯就錯在,他不應該當麵反駁朱元璋,讓他在文武百官麵前丟了顏麵。身為一個皇帝,當麵被自己的太子反駁,確實是很沒麵子的一件事,而且對於一個皇帝來說,麵子有時候遠遠高於一切,所以自古以來才會有那麽多皇帝,來下個罪己詔都不願意。更重要的,這個太子居然還要卸任,也就難怪朱元璋會大發雷霆了。因為皇帝的權威受到了挑戰。
其實世界上很多的事都是這樣,如果彼此之間能多一些理解和包容,說話能盡量委婉一些,能更照顧對方的感受,就會解決很多問題。
可惜,世事多巧合,無巧不成書,也可惜,父子之間,總會因為脾氣相近,太過倔強,鬧出誤會。
朱標悠閑地坐在東宮門口的搖椅上,學起蘇乞兒的樣子,邊搖著邊唱起。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常青兒從東宮中出來,看到他這個樣子,噗呲地笑了。
“你這個時候不是應該在上朝麽?怎麽迴來了?難道今天下朝下得這麽早?”
朱標搖了搖頭,露出一臉解脫。
“以後都不用上朝咯……”
“這就是你向朕反對示威的方法麽?”朱元璋死死地盯著自己的兒子。
“當然不是,兒臣隻是最近覺得身體頗為勞累,應該說是身心俱疲。所以為了多活幾年,就想先將身上的擔子卸下來,好好歇歇,更陪一陪家裏人。”
朱標平淡一笑,看著朱元璋不卑不亢地迴答道。他說的當然不是謊話,自己本來就已經感到力不從心,身心俱疲。在常青兒大病一場之後,更覺得應該好好陪陪家人,這大明現在已經進入到正軌中了,不太需要他給朱元璋出謀劃策了,自己想請假歇歇還不是很正常的麽?但是,朱標的父皇是朱元璋。而且還是在這個關頭,朱標竟開口想要卸任,在朱元璋看來,這無疑是赤裸裸的威脅,對他這個皇帝老爹的威脅。
而朱元璋一輩子最恨的,就是被人威脅,哪怕這個人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咱不過隻是想遷都到鳳陽,居然招到你們這麽多人反對,咱這個皇帝當得還真是失敗啊,居然連咱的太子爺,欽定的繼承人也要當麵反對咱!甚至不惜以卸任來威脅朕!好啊,很好!你如果不想當這個太子,那朕告訴你!自然有很多人想當!別跟咱來這一套!你要是不想陪咱了,那你就給咱滾!”
盛怒之下,朱元璋將手邊的折子扔到了殿下,白花花的折子散落了滿地,如同雪花飛舞。
朱標歎了口氣,朱元璋的脾氣他最知道,性若烈火,生性多疑。而此時朱元璋已經動了真火,正在氣頭上所以才能做出這樣的舉動。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當麵服個軟,不再言語,然後抽空和朱元璋道個歉,說明原因。但是朱標畢竟是朱元璋的兒子啊,這兒子的脾氣,都是隨老子的……
“您讓我滾,可以。但是我還是要說,遷都鳳陽就是亡國之策,是勞民傷財的昏招,就算遷過去了也不會有什麽好結果,您遲早都會後悔,哪怕我不當這個太子了,哪怕我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我也要說!真理從來都不會屈服於武力和權力!”朱標的眼中流露出一絲倔強。
朱元璋此時也不再發脾氣了,而是笑了。殿中的老臣們看到朱元璋笑了一個個的都汗毛直立,因為笑著的朱元璋更可怕。
“好啊!您太子殿下定下的政策就是英明神武,咱這個皇上定下的政策就是亡國之策!那你要是這麽厲害,咱還當什麽皇帝啊?直接迴去一根繩上吊了,然後你名正言順地繼位,豈不是更方便?也給你省了事,不用想什麽遷都了,直接修陵寢就是了!”朱元璋幾乎是咬著牙說道。
“我不是這個意思,隻是定都鳳陽就是不對,這殿中的群臣不敢說話,但是他們真的是讚成您定都鳳陽麽?他們隻是怕被您遷怒罷了,爹,您可是皇上啊,能不能別鬧脾氣,別再以農民的視角看事情好不好?”
朱標歎了口氣。但是他說的話好像更加刺激朱元璋緊繃著的神經,他氣得一下從龍椅上跳了下來,指著朱標的鼻子臭罵道。
“什麽叫怕被咱遷怒?在你們這幫人眼中,咱是不是什麽桀紂之君啊!一言不合就殺人!難怪了,難怪人家都說太子殿下寬容仁德,原來是和咱比啊!原來就是這麽個寬容!這為大臣們說話,人家不記你的好記誰的好?那咱這個皇帝是不是倒是有點多餘啊?還什麽農民的視角?咱告訴你!咱是農民,咱爹是農民,咱祖祖輩輩都是農民!你也是農民的種!你小子要是覺得農民給你丟人了,你就去找別人給你當爹!”朱元璋已經暴跳如雷了。
“我隻是就事論事,不帶有任何其他的意思。在您看來,遷都鳳陽,老家一下子改頭換麵變成國都了。列祖列宗都沾上了光,連鄉裏鄉親的也是。可是這是國家,這大明不是您一個人的,是天下所有人的,您不能隻憑自己一時痛快,忽略了其他的問題。如果遷都到了鳳陽,以後出了什麽問題,那該怎麽辦?”
朱標盡量讓自己保持冷靜,哪怕此時,他也已經積蓄了很多怒氣。
“哈哈哈哈哈哈!按咱太子殿下的意思,咱是不是剛遷都到鳳陽,就會有人反叛,就會有人進攻啊?那怎麽辦?咱告訴你,咱是皇帝,出了什麽問題咱一力承擔,不勞您太子殿下費心!咱就是要問問你,咱要是就一定要遷都鳳陽呢?”朱元璋盯著朱標。
“那我不會支持,最起碼不會從國庫中撥款。”朱標選擇了與他爹正麵硬剛。
“哦?咱要沒記錯的話,咱還是皇帝吧,這個國家還是咱說的算吧?咱現在連從國庫調錢也得聽你的了?這個大明到底誰是皇帝?是你還是咱?”
朱標抿嘴一笑。
“自然是您,英明神武,說一不二的洪武皇帝。”
“你還知道咱是皇帝,還知道咱說的算。那咱也告訴你,這遷都鳳陽這事,咱是一定要做了,不僅要遷,而且還要遷得快,遷得好!太子殿下還有何指教啊?”
朱標搖了搖頭,“您是皇帝,我不是。您是爹,我是兒子。大明也是您說的算,既然您下定決心就要做了,兒子又能說什麽呢?”
朱元璋終於解了氣,這座火山終於沒有噴發,而是讓朱標屈服。
“既然如此,那你還要卸任麽?”
“兒子所言非假,無論您是否決定遷都鳳陽,我都準備歇一陣子了,休養休養,好好陪陪妻兒。”朱標說得盡量誠懇。
“好啊,你的心裏隻有妻兒,全無父母,全無大明是吧?”
朱標笑著搖了搖頭。
“怎敢,隻是身體不適罷了,希望歇息,還望皇上恩準。”
朱元璋側過身,斜著眼睛看著他。
“照這麽說,你這太子的位子也不打算要了?連太子都不想當了?”
朱標微微一笑,沒有任何情緒摻雜。
“您是大明皇帝,普天之下的所有東西,都是皇帝賜予的。任何東西您賜給我,我才能要,您不給我,我不能奪,這大明是您說的算,不是我說的算。這太子之位亦是如此。您要是想給留著太子的位置也可,您要是不想立我為太子,想要交給其他人,我也沒有意見,一切皆聽皇上旨意。”
朱元璋攥緊了拳頭,臉上卻依舊掛著笑容。
“那你還呆在這幹什麽?既然不想參知政事,既然國家的事情,還有朕讓你疲憊不堪,你就走吧!”
朱標點了點頭,衝朱元璋行了禮。
“那兒臣就先行告退了!”
看著朱標漸漸消失的身影,朱元璋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他沒想到,朱標這小子居然跟他玩真的,居然為了一時慪氣在滿朝文武麵前讓自己下不來台,這小子……
見朱元璋不開口,其他大臣更不敢開口了,連不怕死的鄭士元也閉了嘴。畢竟跟廢立太子這事兒一比,遷都鳳陽隻能算……放了個屁的程度啊。
就這樣,奉天殿中保持著詭異的安靜,足足有十多分鍾。眾多大臣連大氣都不敢喘,此時殿中隻能說,掉根針都算大響動。
“諸位卿家,退朝!”
朱元璋一字一頓地說出來,眾多大臣也有點不敢動,直到有第一個人離開,其他人才敢離開。
直到奉天殿再次變得冷清,朱元璋才幽幽地開口。
“好小子,你以為這樣就能阻止朕麽?癡心妄想!咱告訴你,咱決定的事情,沒有人能改變!沒有人!而且,這是你第二次,讓咱這麽生氣……”
為什麽是第二次,因為第一次的時候,朱元璋已經氣得拿刀要砍朱標了,看來這次給朱元璋帶來的震驚和憤怒,絲毫不亞於第一次。但是朱標其實挺冤枉的,畢竟他這次可真的是隻是想卸任休假,與朱元璋遷都鳳陽的關係真的不大,隻是兩件事碰到一起了,導致朱元璋以為朱標是因為反對他遷都鳳陽,所以威脅他,說要卸任。朱標表示,我隻是真的很想多陪陪老婆孩子,養養身體啊。
朱標迴到了東宮,心情不知道該怎麽形容。朝堂上的事情,固然是朱元璋的不對,但是他也有錯。錯就錯在,他不應該當麵反駁朱元璋,讓他在文武百官麵前丟了顏麵。身為一個皇帝,當麵被自己的太子反駁,確實是很沒麵子的一件事,而且對於一個皇帝來說,麵子有時候遠遠高於一切,所以自古以來才會有那麽多皇帝,來下個罪己詔都不願意。更重要的,這個太子居然還要卸任,也就難怪朱元璋會大發雷霆了。因為皇帝的權威受到了挑戰。
其實世界上很多的事都是這樣,如果彼此之間能多一些理解和包容,說話能盡量委婉一些,能更照顧對方的感受,就會解決很多問題。
可惜,世事多巧合,無巧不成書,也可惜,父子之間,總會因為脾氣相近,太過倔強,鬧出誤會。
朱標悠閑地坐在東宮門口的搖椅上,學起蘇乞兒的樣子,邊搖著邊唱起。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常青兒從東宮中出來,看到他這個樣子,噗呲地笑了。
“你這個時候不是應該在上朝麽?怎麽迴來了?難道今天下朝下得這麽早?”
朱標搖了搖頭,露出一臉解脫。
“以後都不用上朝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