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對常青兒的懲罰,頗為簡單粗暴。
首先,一個月不準出門,好好休養身體。常青兒雖然表示了強烈的抗議,但是被殘忍地告知,抗議無效。
其次,每天滋補的湯藥不能少。眾多人參、鹿茸、雪蛤等大補之物,匯集名貴藥材,燉了各種黑乎乎的藥湯。對此,常青兒已經瀕臨絕望,但是朱標也前所未有的強硬,基本上底線就是:頭可斷血可流,湯藥不能不入口。在朱標和眾位太醫的醫藥轟炸下,常青兒的身體逐漸好轉,臉色也更加紅潤,甚至比生孩子之前的精神狀態還要好。
最後,朱標狠狠地掐了常青兒的小臉一頓,打屁股什麽的還是免了吧,畢竟,人家還是病號,不能受到精神上和肉體上的雙重懲罰,頂多也就是掐掐臉,彈個腦門的程度。
朱標其實還是有些心有餘悸,畢竟他差一點點就失去了最心愛的人。所以他也下定了決心,以後要多抽出些時間陪陪家人,最起碼陪陪常青兒和呂紫茵,也要讓自己的身影貫穿幾個孩子的童年,最起碼別像朱元璋一樣,自己家的老四老五都七八歲了,加起來也陪過幾年,也沒給起個名字。之前朱標帶著朱雄英去禦花園散步,朱雄英突然來了一句。
“爹爹,為什麽我白天都看不到你的人影啊?”
朱標摸了摸他的小腦袋瓜。
“因為爹爹要上朝啊。”
朱雄英的大眼睛眨巴眨巴,說出了一句讓朱標哭笑不得的話。
“爹爹,你能不能晚上上朝啊?”
“為什麽啊?”
“因為這樣你白天就有時間陪我出去放風箏了啊!”
朱雄英的一番話,讓朱標又想笑又感覺到內疚,身為大明第一皇太子,他可能對大明盡職盡責,做到了一個太子的責任。但是作為一個丈夫和父親,他確實沒有做到應盡的義務,最起碼沒有好好地陪伴自己的妻子和兒女,他也覺得有點愧疚。之前剛穿越過來的時候,自己定下了少操心,要長壽的目標。但是現在,雖然給大明的弊病改良了許多,但是自己仍然在國事上操心太多,忽略了自己的身體和家人,常青兒這次命懸一線,倒是讓他想明白了許多。自己也是時候該和朱元璋請假,好好休息一陣子了。
朱標帶著一身的輕鬆來到了朱元璋麵前。還未等開口向朱元璋請辭,朱元璋便先抬起了頭問道。
“標兒啊,聽說青兒生了一場大病,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現在沒事了吧?”
其實也不是朱元璋不夠關心後輩,主要是常青兒的狀況來的太突然,半夜了眾人也沒來得及通傳給朱元璋夫妻。
“是,已經沒什麽問題了,現在生龍活虎的,太醫也檢查過身體了,再休養一陣子應該就完全好了。”朱標迴道。
“行,等有時間咱和你娘一塊兒去看看青兒去。”
“爹,其實我這次來找你是想說……”
還沒等朱標說完,朱元璋便先開口打斷。
“你先等等,你先看看這些折子,看完再說你的事。”
朱元璋扔給朱標一遝折子,朱標拿起來仔細地看了看,隨後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
“這……這幫人分析的倒是挺到位的,作為國都,無論是應天、西安、開封,還是北平、太原,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坦白來說,應天作為國都隻是權宜之計,論地理位置,它確實不如其他地方。最理想的應該是北平,它之前就是元大都,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地理位置都比較好,元朝在那經營了這麽多年,有一定基礎,地理位置上也可以轄製南北。但是……”
“可是咱大明不是大元!”朱元璋一針見血。
“對!因為大元朝本身就是北方的遊牧民族,草原是他們的家,背靠著老家,自然美得很。但是咱大明不是遊牧民族出身,背靠著草原可是個大問題啊,雖然說徐達大將軍他們在北平經營很久,但是草原遊牧民族的隱患還在,如果哪一天讓他們集結起來,突破了長城的天險,那可就容易被直搗國都了啊!”
朱元璋非常欣慰的點了點頭,自己這個大明接班人算是曆練出來了,朱標現在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個完美的繼承人。哪怕在軍事上,他分析的也有理有據,對各個國都的優缺點都分析得頭頭是道,真的是深得他心啊!
“接下來要做的事很簡單,對外還要繼續鎮壓,開疆拓土。對內要積蓄力量,與民休息。咱還得打,要把這幫元朝餘孽,打到草原深處,要讓他們再也翻不起什麽浪!然後遷都!”
“那您是想要遷都到北平麽?其實我也有這個想法。北平在地理位置上,算是最有優勢的,最大的問題也就是離草原太近了,不過如果能把他們解決了,那這北平確實是上上簽。但是依兒臣之見,武力的鎮壓隻能解決一時,卻沒辦法永保無憂,其實處理草原最好的辦法就是,開辦互市,從經濟和利益的角度擺平他們,這樣下來的人心,才會穩固。”
朱元璋的眼睛一亮,很明顯對朱標說的很感興趣。
“互市?聽起來有點意思,給咱細細說說。”
朱標摸著下巴,思考片刻之後,突然開口問道。
“爹,您認為咱大明大興商業之後,還欠缺什麽貨物?”
朱元璋也陷入到思考之中,但是並沒思考太久。
“咱大明現在應該算應有盡有,哪有什麽欠缺的貨物。雖然咱真討厭商人,但是咱也不得不承認,你這個大興商業的政策,很成功,也很有用,隻是需要嚴加管理罷了。”
朱標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那你覺得,草原上什麽貨物最多?”
“自然是牛羊馬匹,還有金銀鐵器。各種皮毛奶製品,質量確實要比咱大明本地的強多了,這點咱要承認。”朱元璋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哦?那您如果作為草原上的統治者,您想想,這草原上最需要什麽貨物?”
這次朱元璋倒是思考了很久,然後才開口迴應道。
“應該是咱大明出產的茶葉,日用品,糧食還有絲綢這些東西。反正草原上也造不出來,幾乎日常生活能用到的他們都會稀缺。所以這幫蒙古兵才老沒事南下打秋風。咱聽說元朝餘孽撤離的時候,還帶了一堆綾羅綢緞和瓷器玉器,他們怕迴到草原上就沒有這些東西了,確實是挺可笑的,這幫人胸無大誌,怎麽能跟咱們大明鬥啊?注定要被咱趕到天涯海角。”
朱標衝著朱元璋笑而不語,朱元璋好像也意識到了什麽。
“等等!你小子的意思不會是,兩邊通商,用草原上的牛羊毛皮什麽的,去換咱大明的各種貨物吧?這倒確實是個辦法,這幫蒙古人用習慣了咱們的東西,也就不會再侵犯咱們大明邊疆了麽?可是擱咱看來,咱要是直接派兵把他們都殺過光了,豈不是更方便?”
朱標咽了口口水,無奈苦笑著。
“爹啊,您是真敢說啊,都殺光了,哪有那麽容易,蒙古那麽大,各種大小部族數都數不過來,咱得費多少人力物力才能把草原踏平啊?正所謂堵不如疏,您就算把草原殺個遍,那也會有新生的部族,新生的英雄,他們還是會在心底種下仇恨和反抗的種子,您當初不就是這樣麽?就是因為在心底埋下了反抗和鬥爭的種子,才推翻了大元朝,所以依我看,開通互市,讓彼此之間適應融入才是最好的選擇。”
朱元璋長舒了一口氣,朱標給他帶來的驚喜實在是太多了。
“這真是個好主意啊,確實比打穿草原好多了。而且給後世帶來的意義和影響也是無可替代的。好!好啊!真不愧是咱兒子!咱上輩子真是積了大德,咱老朱家祖墳也冒了青煙了,才能生出來你這兒子啊!那要是依你來看,咱現在就去開辦互市?會不會有點太倉促了?”朱元璋捋了捋胡須。
“現在開辦?怎麽可能?互市是恩賜,恩賜的前提自然是要他們服氣,要他們怕了。那怎麽能讓他們怕?當然是打啊!先給他們打怕了!打服了!這時候再跟他商討開辦互市的事,他們還不乖乖同意,甚至感恩戴德。人心還不是全都收攏到一起了?”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露出了笑容。
“好!好!真是好啊!確實是恩威並施,這計策實在是太妙了,就按你說的辦!你全權負責籌劃辦理,這事兒跟你的商業部對接正合適!預計用不了幾年,等徐達他們再把蒙古打一遍,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徐達怕是有點老了吧,不知道尚能飯否,以後也該多給年輕人點機會嘛!我覺著藍玉不錯,以後沒準能擔起武將的大旗。”
朱元璋陷入到了思考之中。
“藍玉,確實也是個好苗子,也曆練得不錯,更重要的,還是青兒的小舅舅,妥妥就是你的人。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擔此重任,畢竟他之前隻當過副將,還沒當過主將呢!”
朱標微微一笑。
“我相信他的能力,他應該能做到。”
朱標心中暗道:封狼居胥的主,哪有一個是孬的?
“爹,那您決定就遷都到北平了嗎?等草原的事情解決了就遷都?”
“等咱想想吧,咱明天會在早朝上宣布,今天一晚上的時間就再讓我考慮考慮吧。”
朱標點了點頭,“行,那您先考慮著,那我就先走了,還得迴宮看老婆孩子呢!”
朱元璋笑罵道,“臭小子,還挺顧家,還真是咱的種。”
朱標嘿嘿一笑,轉身離開,走出宮門的瞬間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我今天來是要幹啥來著?怎麽就忘了呢?算了,想不起來就不想了,先迴家比啥都重要……”
對於現在的朱標來說,老婆孩子,已經是最重要的事情。不知不覺間,他也活成了朱元璋的樣子。
等到了第二天,朱標和滿朝文武都來到了奉天殿,準備上早朝。朱元璋珊珊來遲,卻仍帶著帝王的威嚴,審視著群臣。臣子們都低下了頭,不敢直麵朱元璋,畢竟胡惟庸造反案的影響仍然在,誰也不知道朱元璋會不會再喊出誰,然後賞賜一個滿門抄斬大禮包。
不過很顯然,朱元璋今天的主題並不是這個,他清了清嗓子。
“建國之初,群臣經過商議,設定應天為國都。但是那時候是因為開國伊始,情形複雜,不得已而為之。現在我大明蒸蒸日上,應該再考慮重新設立國都了,經過朕深思熟慮,決定重新定都鳳陽,不知諸位卿家,意下如何啊?”
朱元璋的話說完,殿中卻寂靜無聲。
首先,一個月不準出門,好好休養身體。常青兒雖然表示了強烈的抗議,但是被殘忍地告知,抗議無效。
其次,每天滋補的湯藥不能少。眾多人參、鹿茸、雪蛤等大補之物,匯集名貴藥材,燉了各種黑乎乎的藥湯。對此,常青兒已經瀕臨絕望,但是朱標也前所未有的強硬,基本上底線就是:頭可斷血可流,湯藥不能不入口。在朱標和眾位太醫的醫藥轟炸下,常青兒的身體逐漸好轉,臉色也更加紅潤,甚至比生孩子之前的精神狀態還要好。
最後,朱標狠狠地掐了常青兒的小臉一頓,打屁股什麽的還是免了吧,畢竟,人家還是病號,不能受到精神上和肉體上的雙重懲罰,頂多也就是掐掐臉,彈個腦門的程度。
朱標其實還是有些心有餘悸,畢竟他差一點點就失去了最心愛的人。所以他也下定了決心,以後要多抽出些時間陪陪家人,最起碼陪陪常青兒和呂紫茵,也要讓自己的身影貫穿幾個孩子的童年,最起碼別像朱元璋一樣,自己家的老四老五都七八歲了,加起來也陪過幾年,也沒給起個名字。之前朱標帶著朱雄英去禦花園散步,朱雄英突然來了一句。
“爹爹,為什麽我白天都看不到你的人影啊?”
朱標摸了摸他的小腦袋瓜。
“因為爹爹要上朝啊。”
朱雄英的大眼睛眨巴眨巴,說出了一句讓朱標哭笑不得的話。
“爹爹,你能不能晚上上朝啊?”
“為什麽啊?”
“因為這樣你白天就有時間陪我出去放風箏了啊!”
朱雄英的一番話,讓朱標又想笑又感覺到內疚,身為大明第一皇太子,他可能對大明盡職盡責,做到了一個太子的責任。但是作為一個丈夫和父親,他確實沒有做到應盡的義務,最起碼沒有好好地陪伴自己的妻子和兒女,他也覺得有點愧疚。之前剛穿越過來的時候,自己定下了少操心,要長壽的目標。但是現在,雖然給大明的弊病改良了許多,但是自己仍然在國事上操心太多,忽略了自己的身體和家人,常青兒這次命懸一線,倒是讓他想明白了許多。自己也是時候該和朱元璋請假,好好休息一陣子了。
朱標帶著一身的輕鬆來到了朱元璋麵前。還未等開口向朱元璋請辭,朱元璋便先抬起了頭問道。
“標兒啊,聽說青兒生了一場大病,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現在沒事了吧?”
其實也不是朱元璋不夠關心後輩,主要是常青兒的狀況來的太突然,半夜了眾人也沒來得及通傳給朱元璋夫妻。
“是,已經沒什麽問題了,現在生龍活虎的,太醫也檢查過身體了,再休養一陣子應該就完全好了。”朱標迴道。
“行,等有時間咱和你娘一塊兒去看看青兒去。”
“爹,其實我這次來找你是想說……”
還沒等朱標說完,朱元璋便先開口打斷。
“你先等等,你先看看這些折子,看完再說你的事。”
朱元璋扔給朱標一遝折子,朱標拿起來仔細地看了看,隨後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
“這……這幫人分析的倒是挺到位的,作為國都,無論是應天、西安、開封,還是北平、太原,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坦白來說,應天作為國都隻是權宜之計,論地理位置,它確實不如其他地方。最理想的應該是北平,它之前就是元大都,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地理位置都比較好,元朝在那經營了這麽多年,有一定基礎,地理位置上也可以轄製南北。但是……”
“可是咱大明不是大元!”朱元璋一針見血。
“對!因為大元朝本身就是北方的遊牧民族,草原是他們的家,背靠著老家,自然美得很。但是咱大明不是遊牧民族出身,背靠著草原可是個大問題啊,雖然說徐達大將軍他們在北平經營很久,但是草原遊牧民族的隱患還在,如果哪一天讓他們集結起來,突破了長城的天險,那可就容易被直搗國都了啊!”
朱元璋非常欣慰的點了點頭,自己這個大明接班人算是曆練出來了,朱標現在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個完美的繼承人。哪怕在軍事上,他分析的也有理有據,對各個國都的優缺點都分析得頭頭是道,真的是深得他心啊!
“接下來要做的事很簡單,對外還要繼續鎮壓,開疆拓土。對內要積蓄力量,與民休息。咱還得打,要把這幫元朝餘孽,打到草原深處,要讓他們再也翻不起什麽浪!然後遷都!”
“那您是想要遷都到北平麽?其實我也有這個想法。北平在地理位置上,算是最有優勢的,最大的問題也就是離草原太近了,不過如果能把他們解決了,那這北平確實是上上簽。但是依兒臣之見,武力的鎮壓隻能解決一時,卻沒辦法永保無憂,其實處理草原最好的辦法就是,開辦互市,從經濟和利益的角度擺平他們,這樣下來的人心,才會穩固。”
朱元璋的眼睛一亮,很明顯對朱標說的很感興趣。
“互市?聽起來有點意思,給咱細細說說。”
朱標摸著下巴,思考片刻之後,突然開口問道。
“爹,您認為咱大明大興商業之後,還欠缺什麽貨物?”
朱元璋也陷入到思考之中,但是並沒思考太久。
“咱大明現在應該算應有盡有,哪有什麽欠缺的貨物。雖然咱真討厭商人,但是咱也不得不承認,你這個大興商業的政策,很成功,也很有用,隻是需要嚴加管理罷了。”
朱標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那你覺得,草原上什麽貨物最多?”
“自然是牛羊馬匹,還有金銀鐵器。各種皮毛奶製品,質量確實要比咱大明本地的強多了,這點咱要承認。”朱元璋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哦?那您如果作為草原上的統治者,您想想,這草原上最需要什麽貨物?”
這次朱元璋倒是思考了很久,然後才開口迴應道。
“應該是咱大明出產的茶葉,日用品,糧食還有絲綢這些東西。反正草原上也造不出來,幾乎日常生活能用到的他們都會稀缺。所以這幫蒙古兵才老沒事南下打秋風。咱聽說元朝餘孽撤離的時候,還帶了一堆綾羅綢緞和瓷器玉器,他們怕迴到草原上就沒有這些東西了,確實是挺可笑的,這幫人胸無大誌,怎麽能跟咱們大明鬥啊?注定要被咱趕到天涯海角。”
朱標衝著朱元璋笑而不語,朱元璋好像也意識到了什麽。
“等等!你小子的意思不會是,兩邊通商,用草原上的牛羊毛皮什麽的,去換咱大明的各種貨物吧?這倒確實是個辦法,這幫蒙古人用習慣了咱們的東西,也就不會再侵犯咱們大明邊疆了麽?可是擱咱看來,咱要是直接派兵把他們都殺過光了,豈不是更方便?”
朱標咽了口口水,無奈苦笑著。
“爹啊,您是真敢說啊,都殺光了,哪有那麽容易,蒙古那麽大,各種大小部族數都數不過來,咱得費多少人力物力才能把草原踏平啊?正所謂堵不如疏,您就算把草原殺個遍,那也會有新生的部族,新生的英雄,他們還是會在心底種下仇恨和反抗的種子,您當初不就是這樣麽?就是因為在心底埋下了反抗和鬥爭的種子,才推翻了大元朝,所以依我看,開通互市,讓彼此之間適應融入才是最好的選擇。”
朱元璋長舒了一口氣,朱標給他帶來的驚喜實在是太多了。
“這真是個好主意啊,確實比打穿草原好多了。而且給後世帶來的意義和影響也是無可替代的。好!好啊!真不愧是咱兒子!咱上輩子真是積了大德,咱老朱家祖墳也冒了青煙了,才能生出來你這兒子啊!那要是依你來看,咱現在就去開辦互市?會不會有點太倉促了?”朱元璋捋了捋胡須。
“現在開辦?怎麽可能?互市是恩賜,恩賜的前提自然是要他們服氣,要他們怕了。那怎麽能讓他們怕?當然是打啊!先給他們打怕了!打服了!這時候再跟他商討開辦互市的事,他們還不乖乖同意,甚至感恩戴德。人心還不是全都收攏到一起了?”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露出了笑容。
“好!好!真是好啊!確實是恩威並施,這計策實在是太妙了,就按你說的辦!你全權負責籌劃辦理,這事兒跟你的商業部對接正合適!預計用不了幾年,等徐達他們再把蒙古打一遍,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徐達怕是有點老了吧,不知道尚能飯否,以後也該多給年輕人點機會嘛!我覺著藍玉不錯,以後沒準能擔起武將的大旗。”
朱元璋陷入到了思考之中。
“藍玉,確實也是個好苗子,也曆練得不錯,更重要的,還是青兒的小舅舅,妥妥就是你的人。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擔此重任,畢竟他之前隻當過副將,還沒當過主將呢!”
朱標微微一笑。
“我相信他的能力,他應該能做到。”
朱標心中暗道:封狼居胥的主,哪有一個是孬的?
“爹,那您決定就遷都到北平了嗎?等草原的事情解決了就遷都?”
“等咱想想吧,咱明天會在早朝上宣布,今天一晚上的時間就再讓我考慮考慮吧。”
朱標點了點頭,“行,那您先考慮著,那我就先走了,還得迴宮看老婆孩子呢!”
朱元璋笑罵道,“臭小子,還挺顧家,還真是咱的種。”
朱標嘿嘿一笑,轉身離開,走出宮門的瞬間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我今天來是要幹啥來著?怎麽就忘了呢?算了,想不起來就不想了,先迴家比啥都重要……”
對於現在的朱標來說,老婆孩子,已經是最重要的事情。不知不覺間,他也活成了朱元璋的樣子。
等到了第二天,朱標和滿朝文武都來到了奉天殿,準備上早朝。朱元璋珊珊來遲,卻仍帶著帝王的威嚴,審視著群臣。臣子們都低下了頭,不敢直麵朱元璋,畢竟胡惟庸造反案的影響仍然在,誰也不知道朱元璋會不會再喊出誰,然後賞賜一個滿門抄斬大禮包。
不過很顯然,朱元璋今天的主題並不是這個,他清了清嗓子。
“建國之初,群臣經過商議,設定應天為國都。但是那時候是因為開國伊始,情形複雜,不得已而為之。現在我大明蒸蒸日上,應該再考慮重新設立國都了,經過朕深思熟慮,決定重新定都鳳陽,不知諸位卿家,意下如何啊?”
朱元璋的話說完,殿中卻寂靜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