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看樣子這胡惟庸最近是越來越不老實了。”朱標在奉天殿中批閱著奏折,突然甩出這樣一句話。
“哦?怎麽說?”朱元璋饒有興趣地看著他。
“您看啊,這三省六部送寄上來的奏折和消息都得先過一遍他的手裏,這麽長時間了,一條對他對淮西集團都不利的消息都沒有。我就不信這他和下麵這幫人那麽得力能幹,如果真是這樣,那我這個太子也不用幹了,您也可以退休了,畢竟臣子們都是聖人級的,還要咱倆幹啥?你都可以直接迴鳳陽老家養老了,我也可以納個二三十個妃子夜夜笙歌。”
“咱嚴重懷疑你這臭小子就有這個想法,二三十個妃子,你那身體受得了麽?”
朱標一抬頭,“可是您不也都幾十個妃子了麽?兒子都十多個了。”
朱元璋老臉一紅,“咱大人的事兒你小孩子家家的少打聽,你一直都身子虛弱,咱不是農民出身,還南征北戰這麽多年,這體格你能比嗎?”
“我聽說禦藥局那大補藥每晚都送您宮裏去……”
“謠言!絕對的謠言!誰敢傳朕的謠言,看咱不治他的罪!”
“好吧你贏了,我們把目光轉到朝廷之上,我要是沒猜錯,那之前反對我們新政的,都是胡惟庸的鐵杆吧!”
朱元璋點點頭,“都是淮西集團的骨幹呐,也是李善長和胡惟庸一手提拔的,咱覺得就是因為新政觸及到他們的利益了,所以才出言反對。不過他們也不是什麽硬骨頭,咱一嚇唬不就歇菜了。這點可真比不上鄭士元他們,那都刀架脖子上了也沒服軟,這可是真正的硬骨頭啊……”
“這幫人能和鄭士元他們比麽?身為禦史,鄭士元他們和您對著幹,大膽上書勸諫可從來不是為了利益和地位,反而是為了天下的正義公理二字,這種人是最可怕的,因為他們有信仰。不過我還是想不明白,既然您擔心胡惟庸一家獨大,為什麽不扶持劉伯溫的浙東集團呢?好歹讓他們旗鼓相當才好駕馭啊!”
朱元璋看著朱標笑了笑,他不是笑朱標想的太多太遠,而是覺得這小子還是年輕,就算其他方麵都勝過自己,最起碼在這權謀和帝王心術方麵,要學的還有很多。
“我哪裏是不想扶持,那楊憲不就是個例子麽,你也看到了,他一上位就被淮西集團各種針對,兩夥人針尖對麥芒,最後抓住了楊憲的把柄,這小子落得個不得好死。如果換了別人又怎麽樣?可能也隻有劉伯溫有這個資曆和威望吧,但是他一方麵孤臣自居,自視清高。另一方麵這個老頭子老了,管不了那麽多事。標兒,你記著,能把控的人和事兒都不可怕,未知的和不能把控的才可怕。胡惟庸就算手眼通天,也還是在咱的手掌心裏,在咱眼皮子底下,他翻不起什麽大浪。”
“您是說錦衣衛?”朱標的眼中閃爍著詫異的光芒,他當然知道朱元璋的殺手鐧,但是隻是聽說,這個大明第一情報組織到底能做到什麽連他也不甚清楚。
“嘿嘿!你看著吧,這幫驕兵悍將淮西勳貴早晚都有那一天。他們既然不想要麵子,那咱也就不用給他們這個麵子。這根荊棘上最大的一根刺,咱早晚給你拔掉了。”
朱標點了點頭,“這點我完全相信,您現在放寬了對胡惟庸的管製,也就是在等他出錯,但是……是不是有點太對不起劉伯溫了,他一個風燭殘年的老頭子,叫您斷了俸祿不說,還得每天拄著拐杖來上朝,都是開國功臣,人家李善長頤養天年,還新娶了十八歲的小妾,這劉伯溫是不是混得有點太慘了。”
朱元璋冷哼一聲。
“不要以為咱不知道,你和你娘偷著給他送米糧錢財,這事咱先給你記著。劉伯溫的問題還是這老家夥不識時務,不跟咱一條心。而且這局棋裏,他是最重要的一顆棋子,他越慘,對咱的棋局越有利,你和你娘以後不準給劉伯溫送錢了,打亂了咱的計劃咱跟你們沒完。”
朱標沉思片刻,隨後歎了口氣。
“爹啊,為了拔除一個胡惟庸就要犧牲一個劉伯溫是不是太殘酷了。畢竟劉伯溫雖然有過,但是並無錯啊。他也是跟您打天下的人啊,您當初還許諾他可以迴青田養老,去世有太子扶靈的待遇……”
“那就等他死了再說!他要是死了,咱自然會舉國哀悼,你願意扶靈就去扶,隻是現在,這樣對他是必須的!為了贏這局棋,必須有所犧牲!”朱元璋麵色一沉,背過身去。
“孩兒明白了,孩兒……告退!”
朱標神色黯然地離開了奉天殿,但是心中卻堅定了一個信念。
既然您要以劉伯溫為魚餌,犧牲他一個人,那我就要救他,必須救!
朱元璋一個人在空曠的大殿裏,感受著帝王之位,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為了咱大明江山,為了咱的基業千秋萬世,為了你和你娘。咱什麽東西都能舍棄!必要的時候,咱也會大開殺戒!”
不管什麽時候,他都還是那個殺伐果斷,鐵血無情的洪武皇帝,從未改變。
……
劉伯溫的府上此時頗為冷清,除了下人就隻剩他和長子劉璉,小兒子劉璟還在求學,平時不經常在家。自從他被停了俸祿,全家本就艱難的日子更加雪上加霜。雖然之前朱標和馬秀英送給錢財糧米,但是依然架不住全家老小的開銷。更何況他這段時間身體每況愈下,每天吃藥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且馬秀英和朱標已經很久沒有給他送過錢糧了,以他的智慧當然能猜測出這是朱元璋的意思,他越是窮困潦倒,可能越符合朱元璋的心意。
“皇上啊!老臣這麽多年一直以精明人自居,但是老臣看不懂的隻有您一個人,縱觀古今皇帝,您的帝王心術也無人能及。而且必要的時候您比任何人都殘酷無情,所以,這次終究還是輪到老臣了是嗎?”
劉伯溫並不知道,因為他的關係,馬皇後剛剛和朱元璋大吵了一架。馬秀英還是不忍心朱元璋如此對待劉伯溫,所以依舊決定偷偷給劉伯溫送銀錢米糧,但是朱元璋直接把話放下了。
“你要是接著給他送,那就是和咱作對!”
洪武皇帝的權威無人能挑戰,尤其是他犯起強勁的時候,連馬皇後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當然,也不是還沒有辦法,一開始劉伯溫的家中,每到半夜都會有人把一個個布口袋扔進院子裏,劉伯溫父子打開一看,發現都是銀錢米糧,大概都是太子派人偷偷來送的,為了掩人耳目隻好出此下策。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劉伯溫父子收到的米袋子也越來越少,劉伯溫明白,朱元璋已經嚴格監控著他的一舉一動,旁人再想幫他也是難了,但是朱標的一份心意還是讓劉伯溫感動不已。
“劉伯溫一生,何德何能,能讓皇後和太子如此掛念啊……”
日子還是要過的,隨著家中存銀和存糧一點點的減少,劉伯溫父子清貧的生活變得似乎有些可憐。在朱元璋漲了官員俸祿後,每日依然青菜稀粥度日的當朝大員真心不多。宋濂呂昶等老朋友來到家中做客,劉伯溫竟連一點像樣的茶葉也拿不出。二人見劉伯溫如此清貧,也不是沒試過留下點銀兩,但是每次都被劉伯溫嚴詞拒絕然後歸還。
“君子之交淡如水,更何況你我皆朝中大員,豈能以銀錢相交,如此豈不是落下個結黨營私的罪名,落人口舌?”
這個從大元朝就一直當官的讀書人還在堅持,他在用自己已經佝僂的腰背,為洪武朝文人撐起最後一條脊梁。就算日子已經如此難熬,他也沒向朱元璋求饒。
當劉璉再次準備煮飯,卻發現家中的米缸隻剩下可憐的一層。為了節省開支,劉伯溫早早地就將下人都辭退了,而且還怕他們不好找下一份工,便給每人一筆遣散費。他自己已經清貧至此卻仍記掛他人。之前朱標和馬皇後送來的錢米已經花的差不多了,畢竟雖然劉伯溫自己也能診病,但是藥費卻不便宜。
劉璉此時還隻是一名候補的官員,沒有俸祿,他無比痛恨自己的無力。甚至準備辭官去經商和做工,卻被劉伯溫笑著攔住了,隨後將自己買藥的錢給他補貼家用……
最後,劉伯溫想到了一個法子,在應天城的鬧市裏賣起了字畫扇麵,還兼職替人算卦。他並不打算用自己的身份招攬生意,但是卻有人認出了他,於是劉伯溫的攤子前便大排長龍,誰不想有一幅青田先生的字畫呢?而且聽說劉伯溫的卦靈得很,要是能看看自己的命數也不錯啊。
可惜,剛到下午,劉伯溫的攤子前便來了一堆不速之客。
“在這裏經商您有許可證麽劉大人?而且本朝明文規定,在職官員不得行商,您看你這攤子是不是該撤了,劉公!”
“一切聽從胡大人吩咐,我這就撤了。”劉伯溫一如既往的淡然。
“我說了,我倒是要看看咱倆誰先死!”胡惟庸一臉怨毒。
劉伯溫麵無表情地看著胡惟庸等人遠去,隨後看著在一旁痛哭的兒子。
“璉兒,我們迴去吧,迴家。”
……
關於劉伯溫的事情,對皇室一家三口之間也帶來了影響,最主要的影響就是馬皇後開始不理朱元璋了。滿臉鬱悶的朱元璋隻能和兒子訴苦。
“標兒,你娘又去哪了?咱都有段日子沒見她了。”
“我猜我娘是故意躲著您吧,畢竟她這次可能生氣了。我要是沒猜錯她應該還是在東宮和青兒在一起,那丫頭還是身體不舒服,我娘沒事就去陪她說說話。”
朱元璋也是無奈,旁人跟他使性子都是找死,隻有他這妹子他實在是沒法子,隻好轉移話題。
“青兒身體還不好?她怎麽了?要不用不用咱派兩個太醫去瞅瞅?”
朱標也是一臉的憂心忡忡,“她已經頭疼惡心有一陣子了,也沒什麽食欲,以前的小饞貓現在每次都隻能吃下去半碗飯,我也很著急啊。也不知道是什麽疑難雜症,我也說讓太醫去看看,她就老是拖著,這女人也是怪。”
朱元璋的眼睛此時已經瞪得跟鈴鐺一樣。
“傻小子,這哪是什麽怪病啊?這……這是你要當爹了,咱要當爺爺了!”
朱標:“啊?”
“哦?怎麽說?”朱元璋饒有興趣地看著他。
“您看啊,這三省六部送寄上來的奏折和消息都得先過一遍他的手裏,這麽長時間了,一條對他對淮西集團都不利的消息都沒有。我就不信這他和下麵這幫人那麽得力能幹,如果真是這樣,那我這個太子也不用幹了,您也可以退休了,畢竟臣子們都是聖人級的,還要咱倆幹啥?你都可以直接迴鳳陽老家養老了,我也可以納個二三十個妃子夜夜笙歌。”
“咱嚴重懷疑你這臭小子就有這個想法,二三十個妃子,你那身體受得了麽?”
朱標一抬頭,“可是您不也都幾十個妃子了麽?兒子都十多個了。”
朱元璋老臉一紅,“咱大人的事兒你小孩子家家的少打聽,你一直都身子虛弱,咱不是農民出身,還南征北戰這麽多年,這體格你能比嗎?”
“我聽說禦藥局那大補藥每晚都送您宮裏去……”
“謠言!絕對的謠言!誰敢傳朕的謠言,看咱不治他的罪!”
“好吧你贏了,我們把目光轉到朝廷之上,我要是沒猜錯,那之前反對我們新政的,都是胡惟庸的鐵杆吧!”
朱元璋點點頭,“都是淮西集團的骨幹呐,也是李善長和胡惟庸一手提拔的,咱覺得就是因為新政觸及到他們的利益了,所以才出言反對。不過他們也不是什麽硬骨頭,咱一嚇唬不就歇菜了。這點可真比不上鄭士元他們,那都刀架脖子上了也沒服軟,這可是真正的硬骨頭啊……”
“這幫人能和鄭士元他們比麽?身為禦史,鄭士元他們和您對著幹,大膽上書勸諫可從來不是為了利益和地位,反而是為了天下的正義公理二字,這種人是最可怕的,因為他們有信仰。不過我還是想不明白,既然您擔心胡惟庸一家獨大,為什麽不扶持劉伯溫的浙東集團呢?好歹讓他們旗鼓相當才好駕馭啊!”
朱元璋看著朱標笑了笑,他不是笑朱標想的太多太遠,而是覺得這小子還是年輕,就算其他方麵都勝過自己,最起碼在這權謀和帝王心術方麵,要學的還有很多。
“我哪裏是不想扶持,那楊憲不就是個例子麽,你也看到了,他一上位就被淮西集團各種針對,兩夥人針尖對麥芒,最後抓住了楊憲的把柄,這小子落得個不得好死。如果換了別人又怎麽樣?可能也隻有劉伯溫有這個資曆和威望吧,但是他一方麵孤臣自居,自視清高。另一方麵這個老頭子老了,管不了那麽多事。標兒,你記著,能把控的人和事兒都不可怕,未知的和不能把控的才可怕。胡惟庸就算手眼通天,也還是在咱的手掌心裏,在咱眼皮子底下,他翻不起什麽大浪。”
“您是說錦衣衛?”朱標的眼中閃爍著詫異的光芒,他當然知道朱元璋的殺手鐧,但是隻是聽說,這個大明第一情報組織到底能做到什麽連他也不甚清楚。
“嘿嘿!你看著吧,這幫驕兵悍將淮西勳貴早晚都有那一天。他們既然不想要麵子,那咱也就不用給他們這個麵子。這根荊棘上最大的一根刺,咱早晚給你拔掉了。”
朱標點了點頭,“這點我完全相信,您現在放寬了對胡惟庸的管製,也就是在等他出錯,但是……是不是有點太對不起劉伯溫了,他一個風燭殘年的老頭子,叫您斷了俸祿不說,還得每天拄著拐杖來上朝,都是開國功臣,人家李善長頤養天年,還新娶了十八歲的小妾,這劉伯溫是不是混得有點太慘了。”
朱元璋冷哼一聲。
“不要以為咱不知道,你和你娘偷著給他送米糧錢財,這事咱先給你記著。劉伯溫的問題還是這老家夥不識時務,不跟咱一條心。而且這局棋裏,他是最重要的一顆棋子,他越慘,對咱的棋局越有利,你和你娘以後不準給劉伯溫送錢了,打亂了咱的計劃咱跟你們沒完。”
朱標沉思片刻,隨後歎了口氣。
“爹啊,為了拔除一個胡惟庸就要犧牲一個劉伯溫是不是太殘酷了。畢竟劉伯溫雖然有過,但是並無錯啊。他也是跟您打天下的人啊,您當初還許諾他可以迴青田養老,去世有太子扶靈的待遇……”
“那就等他死了再說!他要是死了,咱自然會舉國哀悼,你願意扶靈就去扶,隻是現在,這樣對他是必須的!為了贏這局棋,必須有所犧牲!”朱元璋麵色一沉,背過身去。
“孩兒明白了,孩兒……告退!”
朱標神色黯然地離開了奉天殿,但是心中卻堅定了一個信念。
既然您要以劉伯溫為魚餌,犧牲他一個人,那我就要救他,必須救!
朱元璋一個人在空曠的大殿裏,感受著帝王之位,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為了咱大明江山,為了咱的基業千秋萬世,為了你和你娘。咱什麽東西都能舍棄!必要的時候,咱也會大開殺戒!”
不管什麽時候,他都還是那個殺伐果斷,鐵血無情的洪武皇帝,從未改變。
……
劉伯溫的府上此時頗為冷清,除了下人就隻剩他和長子劉璉,小兒子劉璟還在求學,平時不經常在家。自從他被停了俸祿,全家本就艱難的日子更加雪上加霜。雖然之前朱標和馬秀英送給錢財糧米,但是依然架不住全家老小的開銷。更何況他這段時間身體每況愈下,每天吃藥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且馬秀英和朱標已經很久沒有給他送過錢糧了,以他的智慧當然能猜測出這是朱元璋的意思,他越是窮困潦倒,可能越符合朱元璋的心意。
“皇上啊!老臣這麽多年一直以精明人自居,但是老臣看不懂的隻有您一個人,縱觀古今皇帝,您的帝王心術也無人能及。而且必要的時候您比任何人都殘酷無情,所以,這次終究還是輪到老臣了是嗎?”
劉伯溫並不知道,因為他的關係,馬皇後剛剛和朱元璋大吵了一架。馬秀英還是不忍心朱元璋如此對待劉伯溫,所以依舊決定偷偷給劉伯溫送銀錢米糧,但是朱元璋直接把話放下了。
“你要是接著給他送,那就是和咱作對!”
洪武皇帝的權威無人能挑戰,尤其是他犯起強勁的時候,連馬皇後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當然,也不是還沒有辦法,一開始劉伯溫的家中,每到半夜都會有人把一個個布口袋扔進院子裏,劉伯溫父子打開一看,發現都是銀錢米糧,大概都是太子派人偷偷來送的,為了掩人耳目隻好出此下策。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劉伯溫父子收到的米袋子也越來越少,劉伯溫明白,朱元璋已經嚴格監控著他的一舉一動,旁人再想幫他也是難了,但是朱標的一份心意還是讓劉伯溫感動不已。
“劉伯溫一生,何德何能,能讓皇後和太子如此掛念啊……”
日子還是要過的,隨著家中存銀和存糧一點點的減少,劉伯溫父子清貧的生活變得似乎有些可憐。在朱元璋漲了官員俸祿後,每日依然青菜稀粥度日的當朝大員真心不多。宋濂呂昶等老朋友來到家中做客,劉伯溫竟連一點像樣的茶葉也拿不出。二人見劉伯溫如此清貧,也不是沒試過留下點銀兩,但是每次都被劉伯溫嚴詞拒絕然後歸還。
“君子之交淡如水,更何況你我皆朝中大員,豈能以銀錢相交,如此豈不是落下個結黨營私的罪名,落人口舌?”
這個從大元朝就一直當官的讀書人還在堅持,他在用自己已經佝僂的腰背,為洪武朝文人撐起最後一條脊梁。就算日子已經如此難熬,他也沒向朱元璋求饒。
當劉璉再次準備煮飯,卻發現家中的米缸隻剩下可憐的一層。為了節省開支,劉伯溫早早地就將下人都辭退了,而且還怕他們不好找下一份工,便給每人一筆遣散費。他自己已經清貧至此卻仍記掛他人。之前朱標和馬皇後送來的錢米已經花的差不多了,畢竟雖然劉伯溫自己也能診病,但是藥費卻不便宜。
劉璉此時還隻是一名候補的官員,沒有俸祿,他無比痛恨自己的無力。甚至準備辭官去經商和做工,卻被劉伯溫笑著攔住了,隨後將自己買藥的錢給他補貼家用……
最後,劉伯溫想到了一個法子,在應天城的鬧市裏賣起了字畫扇麵,還兼職替人算卦。他並不打算用自己的身份招攬生意,但是卻有人認出了他,於是劉伯溫的攤子前便大排長龍,誰不想有一幅青田先生的字畫呢?而且聽說劉伯溫的卦靈得很,要是能看看自己的命數也不錯啊。
可惜,剛到下午,劉伯溫的攤子前便來了一堆不速之客。
“在這裏經商您有許可證麽劉大人?而且本朝明文規定,在職官員不得行商,您看你這攤子是不是該撤了,劉公!”
“一切聽從胡大人吩咐,我這就撤了。”劉伯溫一如既往的淡然。
“我說了,我倒是要看看咱倆誰先死!”胡惟庸一臉怨毒。
劉伯溫麵無表情地看著胡惟庸等人遠去,隨後看著在一旁痛哭的兒子。
“璉兒,我們迴去吧,迴家。”
……
關於劉伯溫的事情,對皇室一家三口之間也帶來了影響,最主要的影響就是馬皇後開始不理朱元璋了。滿臉鬱悶的朱元璋隻能和兒子訴苦。
“標兒,你娘又去哪了?咱都有段日子沒見她了。”
“我猜我娘是故意躲著您吧,畢竟她這次可能生氣了。我要是沒猜錯她應該還是在東宮和青兒在一起,那丫頭還是身體不舒服,我娘沒事就去陪她說說話。”
朱元璋也是無奈,旁人跟他使性子都是找死,隻有他這妹子他實在是沒法子,隻好轉移話題。
“青兒身體還不好?她怎麽了?要不用不用咱派兩個太醫去瞅瞅?”
朱標也是一臉的憂心忡忡,“她已經頭疼惡心有一陣子了,也沒什麽食欲,以前的小饞貓現在每次都隻能吃下去半碗飯,我也很著急啊。也不知道是什麽疑難雜症,我也說讓太醫去看看,她就老是拖著,這女人也是怪。”
朱元璋的眼睛此時已經瞪得跟鈴鐺一樣。
“傻小子,這哪是什麽怪病啊?這……這是你要當爹了,咱要當爺爺了!”
朱標:“啊?”